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红毛毡

作者:蒲松龄 清代 时间:2024-11-15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

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

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

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

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

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红毛毡

诗词赏析

红毛国,过去许诺与中国互通贸易。边防的元帅见他们来的人太多,就不准许他们登岸。红毛国的人再三请求说:“只要赐给我们一块毛毡那么大的地方就足够了。”元帅想,一块毛毡能容纳的人没有几个,就答应了。红毛国的人就把毛毡放到岸上,仅能容纳两个人;他们把毛毡拉扯一下,就能容纳四五人;他们一边拉扯毛毡一边从船上登陆,顷刻之间,毛毡大到一亩多,已能容纳数百人了。这些红毛国人一齐抽出短刀,由于出其不意,被他们劫掠了好几里的地方才离去。

注释

⒈红毛国:明、清时有些人称英国、荷兰国为“红毛国”。据《明史·和兰传》及《清史稿·邦交志》,自明 万历中,荷兰海商始借船舰与中国往来。迄崇帧朝,先后侵扰澎湖、漳州、 台湾、广州等地,强求通商,但屡遭中国地方官员驱逐,不许贸易;惟台湾 一地,荷兰人以武力据守,始终不去。清顺治间,荷兰要求与清政府建交, 至康熙二年遣使入朝。其后清廷施行侮禁。二十二年,荷兰以助剿郑成功父 子功,首请开海禁以通市,清廷许之,乃通贸易。本篇所记,系据作者当时 传闻,时、地未详。

⒉固: 坚持。

⒊请: 请求。

⒋无几: 没多少。

⒌但:只。

⒍且……且……:一边……一边……。

⒎登:登上

⒏刃:刀。

⒐足:足够。

10、毡大亩许:左右。

11、并:一起。

12、去:离开。

13、众:人多。

14、许之:允许。

15、容:容纳。

16、顷刻:片刻。

17、发:发射。

18、意:思想,意料。

19、掠:掠夺。

20、赐:赐予。

21、许。上文有四个“许”,它们的含义分为两类:“旧许与中国相贸易”、“不许登岸”、“许之”中的三个“许”,均指“允许”、“答应”;“顷刻毡大亩许”中的“许”,指“左右”、“约”、“光景”,意为顷刻之间那块毡毯就扩大到一亩地左右。

《红毛毡》蒲松龄 翻译、赏析和诗意

英国,老许和中国互相交换,边防统帅见他的军队,不允许登陆。

红毛人一再请求赐一毡地就足够了。

帅想一块毡子能容下几个,允许的。

其别人在毡到岸上,只容两人,拉的容纳四五人。

而且拉边上,一会毡亩地大,已经登上一百人了。

短刀都发,出意外,被掠夺几里而去。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蒲松龄,清人。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1709年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千古名句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出自《樛木的》[清代] 蒲松龄

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出自《》[清代] 蒲松龄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

出自《沁园春·再到期思卜筑》[清代] 蒲松龄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清代] 蒲松龄

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

出自《寒食郊行书事》[清代] 蒲松龄

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

出自《后汉书·列传·陈王列传》[清代] 蒲松龄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出自《》[清代] 蒲松龄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出自《江楼夕望招客》[清代] 蒲松龄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出自《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清代] 蒲松龄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

出自《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清代] 蒲松龄

《红毛毡-头清代尾-头蒲松龄尾-初中文言文,寓言,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