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
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
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
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
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
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
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
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世宁孝行何高高,慨慷性命轻鸿毛。
尔时自欲赴黄壤,欣然延颈迎霜刀。
至孝感兮天地动,白日无光百川涌。
三刀不死古今稀,一命自有神灵拥。
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汝名长不磨。
何时上书达天听,诏加旌赏高嵯峨。
《赠申孝子世宁》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六月烈日天正中,当时有叛将号群凶。
平人血染大溪浪,家家火焰照亮鹅湖峰。
刀剑纷纷躲避路人,六合茫然不知去了哪里。
妻子见丈夫死不敢哭,母亲把孩子扔到那不忍回顾。
药市申公鬓有霜,躺在床上病经时不下床。
平时不省见到战争,出了门正你遇到豺狼。
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银心不停。
可怜几世积阴功,今天将是战争死亡鬼。
胡世宁孝行何高,慷慨性命轻鸿毛。
那时自己想去黄色,高兴地伸着脖子迎霜刀。
孝顺感应天地的运动,白天没有阳光河流涌。
三刀不死古今很少,一个命令从有神灵保护。
群贤激赏争作歌,要使你的名字永远不能磨灭。
什么时候上书达天听,诏令加以褒奖高嵯峨。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辛弃疾,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用管窥天, 用锥指地
出自《庄子·外篇·秋水》[宋代] 辛弃疾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
出自《卜算子·雪江晴月》[宋代] 辛弃疾
攻破乃降,战胜乃克。
出自《贞观政要·卷一·论君道》[宋代] 辛弃疾
见雨则裘不用,升堂则蓑不御
出自《淮南子·齐俗训》[宋代] 辛弃疾
兰舟斜缆垂扬下,只宜辅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
出自《得胜乐·夏》[宋代] 辛弃疾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出自《池上》[宋代] 辛弃疾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三节》[宋代] 辛弃疾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出自《从军行》[宋代] 辛弃疾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代] 辛弃疾
饥寒起盗心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