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人物动作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哑巴去商场买剪刀。他不能说话,也不能用语言告诉服务员他想要什么。于是,他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像剪刀一样,像在剪什么东西一样上下移动。服务员一眼就明白了,这个人是想买剪刀。学生想一想:哑巴没说话,服务员怎么知道?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说话。
哑巴买剪刀,我们写作文也是。写作时,我们详细描述人物的一举一动,写出人物的具体动作,那么人物就会活过来。
说到动作描写,一定要准确运用动词。例如,表示“看”的词有“瞄准”、“扫视”、“凝视”、“扫视”、“学习”等。我们写人物动作的时候,不能总是“我瞥了一眼”,根据当时的情况可以写成“我不小心瞥了他一眼”或者“我一直盯着他看”。这样,通过动词的准确运用,就可以准确、具体、形象地写出人物的动作。
学生能准确地使用动词。但是有些学生会有疑问:李先生,我用过动词。为什么还是不具体?比如我写了《她举手了》,但是为什么我们老师还是说我写的不具体?
事实上,这位同学准确地使用了动词“举”,并且能够描述人物的动作。为了使描述更加具体,人物更加生动,李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技巧。
妙招一:动词修饰语的方法
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在描述人物动作的时候,首先要准确运用动词,这是基础。然后在这个动词前或后加上“方向”、“程度”、“重量”、“速度”、“数量”等词。
比如:趋向动词——他把手举得很高;我向右侧身。
轻动词和重动词——老师轻轻地摸学生的头;他一脚重重地踢在墙上。
快慢动词——厨师手里的菜刀舞得快;他立刻跳了起来。
程度动词——爸爸狠狠地扇了小明一巴掌。
动词的数量——他向前跑了几步。
这些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让我们试一试。这样写很具体吗?
在介绍第二种方法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敲门,注意“敲门”而不是“拍门”或“推门”。这个动作看似简单,但要想写好,其实包含着“大玄机”。有什么玄机?这是李先生要向大家介绍的第二招妙招——动作劈法。
其实复杂连贯的动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观察和描述时,如果把人物的动作分解成几个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用适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述,就不难写出具体的动作。动作拆分,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大动作分成几个连贯的小动作,用慢动作一个个画出来。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武术动作或电视慢动作中,往往是把一种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或者把一个大动作再细分成几个小动作,然后按照一定的层次来展示或描述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这样整个动作就栩栩如生了。
利用这个动作拆分法,可以将“敲门”这个简单的动作分解为以下几个小动作:走到门口停下举起(右手)弯曲手指敲门。准确描述这些连续的动作,形成流畅的句子,然后就可以具体写出人物敲门的故事。
这样,用“敲门”这个大动作,就可以写出一段话:他穿着整齐来到妈妈家门口,轻轻推了一下。门关着,里面似乎有光。他迟疑地举起右手,想了想,慢慢弯曲食指,轻轻敲门,没有反应,又敲了三次,仍然没有动静。他鼓起勇气,轻轻敲了敲门,但是没有人出来开门,于是他突然站在那里。
同学们,用这种动作拆分的方法,能一下子写出具体的动作吗?我希望学生们能在作文中使用这种方法,使他们的文章更加具体。
今天李先生就给大家讲了两个方法。相信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写出动作,让动作更具体!
妙招三:用词准确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体现人物性格特点,二是结合具体情况。这就要求在书写人物动作时避免使用“通用词”。什么是万能词?万能多才多艺的词。例如,下面这句话:
我走到门口。
我走到母亲面前。
我走过去。
“去”是一个通用词,包括“看”、“拿”、“吃”等等。这些字用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可以用来写人物动作。但是要知道,这些通用词有时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够准确。
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地位不同,行动的特点必然不同。所以在描写人物动作时,要充分结合人物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等。并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例如,一个富裕的孩子手里拿着一块钱。而一个穷孩子,他手里会拿着一块钱。
再比如:一个害羞的人笑的时候嘴被掐着,嘴巴微微翘着,而一个爽朗的人笑的时候嘴巴张着,牙齿露在外面。
第二,人在不同的情境和环境下有不同的动作特征,更要注意用词准确。
比如吃完饭走路,和上学迟到是一样的吗?肯定不一样。平时喝水的时候可能会“拿起杯子,放到嘴边,抬起脖子,喝一口。”而当你口渴或者时间紧迫的时候,你是怎么喝水的?必须是“抓起杯子,放到嘴里,仰靠在脖子上,然后‘溅起水花’,大口大口地喝。”你看,你还是那个喝水的人。因为情况不同,动作不同,你选的动词肯定也不一样。
提醒学生在描述人物动作时注意“准确”二字——把握人物动作的特点,把握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动作特点。这样才能把人物的动作写准,写活。
303位用户关注
616位用户关注
217位用户关注
643位用户关注
482位用户关注
211位用户关注
233位用户关注
60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