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
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
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
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
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
嘉祐八年,刻於石。
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
”呜呼!可不惧哉!
在古代没有专门来规劝君王的官职,从官居高位的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从事手工业和从商的人,都可以规劝君王。(等到)汉朝兴盛开始,才有了谏官的称号。
将天下所有的政事,四海之内的百姓,国家社稷的得与失,优势和弊病,都交萃于谏官身上,让他正确地将一切说出来。(谏官)的责任相当重啊!要当好一个谏官,(应当)注意重要的方面,舍弃细微的地方;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把不要紧的事放在后面;只为国家作贡献而不要将自己放在国家前面。那些在名声方面急切的人,一定会在利益方面贪图。(如果这样成为一个谏官的话)那其中的差距又相差多远呢?
天禧初年的时候,真宗下诏设立谏官六名,来监督皇帝的行为。庆历中的时候,钱君开始将谏官的名字书写在专门的文书上,我恐怕日子长了名字会磨灭掉。(于是)在嘉祐八年时,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这样)以后的人就可以逐个对着名字议论道:“这个人是忠臣,这个人是奸臣,这个人正直,这个人偏邪。”哎,真是令人警戒啊!
注释
(1)天禧:宋真宗(赵恒)年号。
(2)庆历:宋仁宗(赵祯)年号。
《谏院题名记》司马光 古诗评析
本文论述了谏官的职责与重要性。作者认为向皇帝进谏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要设立谏官。因为谏官的责任重大,为此官者必须谨慎和忠诚,还要将谏官的名字刻在石上让当时和后来的人监督。
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不阿谀奉承;举忠斥奸,不为身谋的精神。在《《谏院题名记》司马光 古诗》中,他要求做谏官的“当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吁名者,犹汲吁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他曾经说自己平生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事是不能对人讲的。他廉洁奉公、以节俭为乐的品德更是一直被众传颂。
《谏院题名记》司马光 翻译、赏析和诗意
古代的人劝阻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没有不能进谏的人。
汉兴以来,开始设置官。
作为天下的政治,四海之内的百姓,得失利弊,聚集在一个官让他说话的,他的责任也重了。
担任这个官职的人,注意重要,除了其细;先从急,后来他慢慢;专为国家谋利,而不是为自己谋划。
他们汲汲于名声的人,急切地在有利的,他之间相距多远啊!
天禧初年,宋真宗诏令设置谏官六员,责备他的职务。
庆历年间,钱先生开始写他的名於版,我恐怕久远而模糊。
嘉八年,刻在石头上。
后来的人将会经历指着他的名而议论说:“我的忠诚,我的谎言,我的价值,我的歌曲。
”噢!能不害怕吗!*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司马光,宋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出自《劝学》[宋代] 司马光
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出自《送韩侍御之广德》[宋代] 司马光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出自《咏瀑布》[宋代] 司马光
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出自《国语·齐语·管仲佐桓公为政》[宋代] 司马光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出自《小窗幽记·集灵篇》[宋代] 司马光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自《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宋代] 司马光
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出自《文心雕龙·声律》[宋代] 司马光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出自《桃花庵歌》[宋代] 司马光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
出自《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的》[宋代] 司马光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出自《渔翁》[宋代] 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