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作者:江总 南北朝 时间:2023-07-21

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的的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非合浦,赠佩异江滨。

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

诗词赏析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江总 古诗注释

①的的:明亮的样子。连星:谓光芒与星相连辉映。

②亭亭:高远的样子。

③合浦:汉朝的一个郡(郡治在今广东省合浦县),以盛产珍珠而著称。

④赠佩异江滨:典出旧题刘向《列仙传》,云江妃二女,游于江汉之滨,遇郑交甫,以佩珠赠之。交甫行数十步,佩珠与仙女皆不见。这两句的意思是:以珠、佩作喻,极言山寺夜灯的不同寻常。

⑤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扶桑,神木名。相传日出于其下。 这两句的意思是:山灯也可以像太阳东升一样,普照大地。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江总 古诗鉴赏

咏物诗在中国起源甚早。从现存作品来看,《诗经》中的《鸱鸮》,《楚辞》中的《桔颂》已肇其端。魏晋以后,作者渐众,作品渐多,如张协、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何逊等,都有“尚巧似”或“形似”的特色,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总结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但这首诗咏山寺夜灯却基本上是出之以虚笔。首联言山灯明亮,照彻天地,如百花怒放,就像春天突然来到了人间。夜晚的冷寂,本不足比为春,今有灯火,不仅形象如花,亦为环境增添了暖色,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成立。这使世人想起了岑参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银花开。”比体和喻体之间反差也很大,这种相似或许不是偶然的。三、四两句是最实的一联,但写佛灯之盛、之亮,仍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五、六两句宕开一笔,调动神话传说,一方面渲染佛灯的不同寻常,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佛灯的神奇。至结尾处,诗人突发奇想,认为佛灯“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这固然是点出了某种喻意,但从自然现象来说,也是由黑夜到白天的一个自然的流程,从而使得通篇前后一体,非常圆融。

诗人把黑暗的大千世界变为朗朗白昼,实则暗示佛教是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但这层意思完全融于诗化的语言之中,毫无枯涩之感,这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江总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百花怀疑吐夜,四照似含春。

确确实实连星出,亭亭向月新。

采珠不合适,赠出不同江滨。

如果任扶桑路,可以说都是一轮。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江总,隋人。

作者千古名句

不义不昵,厚将崩。

出自《左传·隐公·隐公元年》[南北朝] 江总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出自《古艳歌的》[南北朝] 江总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出自《点绛唇·屏却相思的》[南北朝] 江总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自《夏日绝句》[南北朝] 江总

与大国盟,口血未乾而背之,可乎?

出自《左传·襄公·襄公九年》[南北朝] 江总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出自《梦中作》[南北朝] 江总

有眼不识泰山。

出自《水浒传·第二回》[南北朝] 江总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一》[南北朝] 江总

人无喜事精神减,运到穷时落寞多。

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五》[南北朝] 江总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出自《书愤二首》[南北朝] 江总

《三善殿夜望山灯诗-头南北朝尾-头江总尾-咏物,寓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