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
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
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厉鹗 注释
①横波:喻目光。
②底事:何故。
③载扁舟:犹言同行。
④吹花:犹言迎风,语出《诗·郑风·箨兮》:“风其吹女。”与下句“听雨”对仗。
《眼儿媚·一寸横波惹春留》厉鹗 赏析
词牌“眼儿媚”,首句即咏美人双目。一般人们喜用“秋水”形容美人的眼睛,词人的比喻显得十分新颖。“妆残”三句刻画美人的情态,活色生香。下片追忆前情,悔不曾与享回隐五湖,“分明”以下,以两个刻骨铭心的场景传递出无穷的悔恨。
《眼儿媚》厉鹗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一个横向波惹春留,为什么只有最宜秋。
妆残粉薄,守旧消失殆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离去?后悔没有把小船。
分明记得,吹花小路,听下高楼。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厉鹗,清人。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
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他与杭世骏齐名,《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
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
《眼儿媚》[清代] 厉鹗
玉京曾忆旧繁华。
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眼儿媚》[清代] 厉鹗
一枝雪里冷光浮。
空自许清流。
如今憔悴,蛮烟瘴雨,谁肯寻搜。
昔年曾共孤芳醉,争插玉钗头。
天涯幸有,惜花人在,杯酒相酬。
《眼儿媚》[清代] 厉鹗
一寸横波惹春留。
何止最宜秋。
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
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眼儿媚》[清代] 厉鹗
酸。
何人为我,丁宁驿使,来到江干。
《眼儿媚》[清代] 厉鹗
翠帘低护郁金堂。
犹自未忺妆。
梨花新月,杏花新雨,怎奈昏黄。
春今不管人相忆,欲去又相将。
只销相约,与春同去,须到君行。
《眼儿媚 以上二首见中州乐府》[清代] 厉鹗
浊醪?得玉为浆。
风韵带橙香。
持杯笑道,鹅黄似酒,酒似鹅黄。
世缘老矣不思量。
沈醉又何妨。
临风对月,山歌野调,尽我疏狂。
《眼儿媚 醴泉和高齐,遇阳帝故宫·》[清代] 厉鹗
隔江谁唱后庭花。
烟淡月笼沙。
水云凝恨,锦帆何事,也到天涯。
寄声衰柳将烟草,且莫怨年华。
东君也是,世间行客,知遇谁家。
《眼儿媚》[清代] 厉鹗
杨柳丝丝弄轻柔。
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出自《》[清代] 厉鹗
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出自《左传·襄公·襄公二十五年》[清代] 厉鹗
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出自《青门饮·寄宠人》[清代] 厉鹗
分明久旱逢甘雨,赛过他乡遇故知。
出自《醒世恒言·卷二十》[清代] 厉鹗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出自《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清代] 厉鹗
经传之文,贤圣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
出自《论衡·卷三十·自纪篇》[清代] 厉鹗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出自《绝句四首》[清代] 厉鹗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出自《》[清代] 厉鹗
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出自《车遥遥篇》[清代] 厉鹗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出自《观书》[清代] 厉鹗
作者:厉鹗
作者:厉鹗
作者:厉鹗
作者:厉鹗
作者:厉鹗
作者:厉鹗
作者:厉鹗
作者:厉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