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和前人韵

作者:辛弃疾 宋代 时间:2024-11-16

茶瓜不作片时留,又向悠然作胜游。

花径似经新扫酒,竹林唤起旧风流。

天教有象皆楷写,世已无书可校讐。

长日苦遭蝉噪聒,杖藜拟访涧泉秋。

和前人韵

诗词赏析

《和前人韵》辛弃疾 翻译、赏析和诗意

茶瓜不作片刻停留,又向悠然作胜游。

花径和经新扫酒,竹林唤起旧风流。

天教有象都楷书写,世上已无书可校走,都不足以证。

长天苦遭遇蝉噪吵,杖藜打算访问涧泉秋季。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辛弃疾,宋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相关诗句

《和前人韵》[宋代] 辛弃疾

池鱼岂足较浮沉,邱貉何曾异古今。

末路长怜鞭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山方高卧云长乱,松本忘言风自吟。

昨日溪南鸡酒社,长卿多病不能临。

《和前人韵赋昌溪洞口》[宋代] 辛弃疾

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

中宵轻霡霂,向晚卷云霾。

岩削苍璆璧,峰攒碧玉钗。

水花纷迸峡,石乳溜垂岩。

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上竹下泊换卑}。

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

木任岩藤束,花从涧草埋。

高猿枝袅袅,幽鸟韵喈喈。

亭午烟光冷,深春风色飁。

便疑与世隔,直与洞仙偕。

意得诗偏好,情间乐可涯。

寄言轩冕客,名利莫装怀。

《和前人韵》[宋代] 辛弃疾

山灵岂是少恩哉,两载从容自不来。

羊石岂能留得住,和羹消息到寒梅。

《和前人韵》[宋代] 辛弃疾

庭前日日见兰芽,谁把青山特地遮。

雁影寂寥君又远,归期夜夜卜灯花。

《和前人韵》[宋代] 辛弃疾

名山终是欠徘徊,小队轻车决意来。

他日相思无觅处,殷勤先赠岭头梅。

《和前人韵》[宋代] 辛弃疾

屡作家书欲寄人,姓名愁堕软红尘。

眼边忽见伤春句,屈指别来犹是春。

作者千古名句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宋代] 辛弃疾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司马穰苴列传》[宋代] 辛弃疾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

出自《战国策·齐五·苏秦说齐闵王》[宋代] 辛弃疾

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

出自《帝台春·芳草碧色》[宋代] 辛弃疾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出自《思帝乡·春日游》[宋代] 辛弃疾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出自《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宋代] 辛弃疾

世上无难事,只怕不专心。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辛弃疾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出自《从军行》[宋代] 辛弃疾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出自《瑶池》[宋代] 辛弃疾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出自《始安秋日》[宋代] 辛弃疾

《和前人韵-头宋代尾-头辛弃疾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