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写作素材 > 成语故事
栏目

百闻不如一见

发布时间:2021-11-14 09:53:23 热度:44

百闻不如一见的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成语及其解释】形容即使听人说一百遍,也比不上自己亲自瞧一瞧,掌握具体情况解决难题要多做实地考察探讨。百:多;闻:听见。

【百闻不如一见成语典故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百闻不如一见成语故事】赵充国,字翁孙,麵上邦(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他很了解汉初大西北疆的匈奴人和西羌族的具体情况,武帝、汉昭帝时,率军回击匈奴人贵族的攻扰,勇敢善战,任后将军。宣帝登基后,封为营平侯。

公元63年大西北羌族各部落奴隶主头子会盟,联手出兵攻打汉朝。宣帝先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义渠,部落名,作为姓用;安国,名)去征伐,最后被打得惨败,一口气逃往今居(今甘肃省平凉市大西北),再派人向朝中讨救兵。

汉宣帝通过与臣子商议,认为在大将中最了解西羌的具体情况的人唯有赵充国,但是他早已七十六岁了,还能出发作战吗?因此便派御史大夫丙吉去征询赵充国的意见和建议,看此次出发派谁去最合适。赵充国自告奋勇地说:“要平定西羌,我这个老头儿就合适。”

宣帝允许了,便问他:“老大将此次出发,你打算带多少人军马队,怎样去收服西羌?”

赵充国回复说:

“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喻(音yu于)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意思是说:听闻一百遍比不上自己亲自去瞧一瞧。作战用兵之道,没办法在遥远的地方作出估测。我到了金城,侦查了解了具体情况后,才可以拟定出作战的计划方案。

赵充国率军来到金城,每天都遭受西羌人的挑战。赵充国嘱咐士兵们严守营地,禁止出发。通过充足的掌握后,赵充国就依次4次奏疏宣帝,汇报了自个收服西羌打算采用二种办法:—是屯田防御,—是重点劝化。对不听劝化的固执头子,就把握住机会狠狠地严厉打击。

前3次奏疏,汉宣帝招集臣子探讨,也没有获得充分的赞同,并斥责赵充国迟迟不发兵,督促他出兵攻打。

之后,汉宣帝通过三番五次考虑,又认为赵充国讲的确实有些道理,就把派去征伐的各方骑兵撤出来,只留下来赵充国在那里屯田防御,深入开展各种各样工作,首要用教育,劝化的办法去收服西羌。这么一来,还真很有用,西羌那边没多久就稳定下来了。

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百闻不如一见相关成语故事

百闻字的成语故事

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字成语故事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