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郑庄公戒饬守臣

作者:左丘明 先秦 时间:2023-07-31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

庚辰,傅于许。

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

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

壬午,遂入许。

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

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

许既伏其罪矣。

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

”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

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从也。

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

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惟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

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

夫许,大岳之胤也。

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序民人 一作:序人民)

郑庄公戒饬守臣

诗词赏析

鲁隐公十一年秋天七月,鲁隐公会合齐侯、郑伯讨伐许国。初一这一天,三国的军队逼近许国城下。颍考叔举着郑国的蝥弧旗,首先登上了城墙,子都(郑大夫,公孙阏)从下面射他,颍考叔跌下来死了。瑕叔盈又举起蝥弧爬上城墙,挥舞旗帜并呼喊道:“我们国君登城啦!”郑国的军队全部登上城墙。初三这一天,便攻入许国。许庄公逃到卫国去了。齐侯要把许国让给鲁隐公。鲁隐公说:“您说许国不交纳贡物,又不履行诸侯的职责,所以跟随您讨伐它。现在许国已经受到应有的惩罚了,虽然您有命令,我也不敢参与这事的。”于是就把许国给了郑庄公。

郑庄公让许国大夫百里侍奉许庄公的弟弟许叔住在许国的东部边邑,对他说:“上天降祸给许国,鬼神也不满意许君,所以借我的手来惩罚他,我有少数的几个同姓臣子,尚且不能同心协力,哪里还敢拿打败许国作为自己的功劳呢?我有个弟弟(共叔段),还不能和睦相处,致使他到处流浪,在四方奔走寄食,又怎么能长久占有许国呢?你侍奉许叔安抚这里的百姓,我将派公孙获来帮助你。如果我能得到善终而长眠于地下,上天施恩,懊悔前日对许的降祸,难道许公就不能再来掌管他的国家?只是我们郑国请求时,希望相亲相近像老亲家一样,能屈尊降贵答应我们。

千万不要助长他族,使他族逼近、居住在这里,来和我郑国争夺这地方。如果那样,我的子孙连自己挽救郑国自己的危亡都无暇照顾,又怎能祭祀许国的山川呢?我之所以让你住在这里,不单是为许国着想,也借以巩固我们郑国的边防啊。”

于是又派公孙获驻扎在许国西部边境,对他说:“凡是你的器物钱财,不要放在许国。我死了,你就马上离开许国!先君是新近在这里建成都邑,眼看周王室的地位权力一天天衰微,周的子孙也一天天的失掉所继承的祖先功业。许国是太岳后代。上天既然厌弃周朝的气运了,我们是周的子孙,怎么能和许国相争呢?”

君子认为:“郑庄公在这件事上是符合礼制的。礼制,是可以治理国家,稳定政权,安抚百姓,并有利于后世子孙的。许国不守法度就去讨伐它,伏罪了就宽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去处理问题,估量自己的实力去行事,看清形势而后行动,不连累后人,可以说是知礼了。”

注释

⑴公︰鲁隠公。齐侯︰齐僖公。郑伯︰郑庄公。

⑵许︰国名,在今河南许昌县。

⑶傅:同附,靠近。蝥弧︰旗名。

⑷子都︰郑国大夫。子都与颍考叔有争车之怨,故射之以报怨。

⑸瑕叔盈︰郑国大夫。

⑹共︰同“供”。

⑺百里︰许国大夫。

⑻许叔︰许庄公之弟。

⑼父兄:父老兄弟。指同姓臣子。共亿:相安无事。

⑽吾子:二人谈话时对对方的敬称。

⑾获︰指郑国大夫公孙获。

⑿昏媾︰昏通婚,婚姻;结亲。

⒀禋祀︰祭天神之礼。

⒁圉︰边境。

⒂亟:急切。

⒃而︰代词,你;你的。

⒄贿︰货财。金玉称货,布帛称贿。

⒅乃︰汝;你。

⒆序︰同“绪”,前人的功业。

⒇大岳︰传说尧舜时的四方部落首领。

(21)胤︰后嗣。

(22)经︰治理。

《郑庄公戒饬守臣》左丘明 古诗鉴赏

郑庄公是个成功的政治家,文治武功都很有一套,在纷争多变的国际争斗中,郑庄公通谋略,精权变,善外交,将郑国经营的显赫一时。追求强势人生,郑庄公的一生无疑是强势的,因此他成了春秋霸主。同时他又是知礼的,因此他重用高渠弥,最终导致了郑国国势由盛转衰,令人唏嘘。不管如何,强势人生的观念值得推崇,活一天就要进取一天。

春秋时期,与郑国毗邻的地区有个中原之中的小国,叫做许国。许国是被周朝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属于五等诸侯男爵。相传许国与齐国共一个祖先,都是上古尧舜时期的四岳伯夷之后,许国的始祖为许文叔。

平王东迁,许国也是坚定的拥立者之一,因而东周初年,甫侯申伯为王贤相,齐、许列为诸侯,霸于中国。然而,好景不长。自东周迁都以来,王室势颓,恃强凌弱,巧取豪夺成了国与国之间的家常便饭,诸侯连周王室都不放在眼里,更遑论其座下的犬马小国。

由于许国地处中原要冲,四周虎狼环伺,豪强林立,作为一个弱小国家,只好依附列强,夹缝求生,比如齐强时附齐,楚盛时附楚,晋来时归晋。但是即便如此,北方的郑国仍然对许国虎视眈眈。

郑国的国君名叫寤生,寤生又号郑庄公,郑庄公乃是著名的春秋一小霸。同时郑庄公也可谓春秋时期最老谋深算的野心家。东周初年,他便借周平王东迁之机,一度相继灭掉对他有恩的虢国和桧国,接下来郑国把自己的战略打击目标定为许国,弱小的许国,很快就沦落成为郑国欲与吞食的一块肥肉。

这篇古文记载的正是郑庄公攻克许都之后,对留守许地的臣子所作的两次训戒,这篇训戒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由这段戒饬之词实在是不难看出,郑庄公其人之精明能干,以及他为政的深谋远虑。

历史上历来对郑庄公的评价莫衷一是,不过后来的许多正人君子们读到这一段历史,无不认为:“郑庄公在这件事情上是有礼数的。而遵行礼制,不仅有利于治理国家,巩固社稷,更有利于子孙后代。许国不守法度就讨伐它,伏罪之后就饶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去处理问题,根据自己的能力来为人处事,尽可能的不连累后人,可以说是知礼了。”

《郑庄公戒饬守臣》左丘明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七月,鲁成公会见齐侯、郑伯攻伐许国。

庚辰,傅在许。

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旗帜蝥弧以先登,你都从下面射他,颠。

瑕叔盈又以蝥弧上,挥舞旗帜,呼喊:“你登上了!郑国的军队全部登上”。

壬午,于是进入许可。

许庄公逃亡到卫国。

齐侯把许国让给鲁隐公。

公说:“您说许国不交纳,所以跟随君王讨伐的。许已经伏罪了。

虽然君王有命令,我不敢听到。

”就与郑国。

郑简公让许国大夫百里侍奉许叔住在许国东部,说:“上天降祸许国,鬼神确实不满意许君,而借我的手我,我只是一两个哥哥不能共同亿,他不敢把讨伐许国作为自己的功劳呢?我有个弟弟,不能协调,而使糊口在四方,怎么能长久有同意吗?你侍奉许叔安抚这里的百姓啊,我将派公孙获来帮助你。

如果我能得到善终,上天施恩悔改在许,难道许公又奉自己的国家,只有我们郑国请求时他,如旧结成婚姻,它能降低由于随啊。

不要让别的部族逼近处理这,来和我郑国争夺这块土地上的。

我们的子孙将灭亡接踵而来,何况能祭祀许吗?我让你住在这里,不只是为了许国,也姑且巩固我养马的。

”于是派公孙获住到许国西部,说:“凡而使用财物,不要放在许。

我死,于是赶紧离开这里!我们的先君新都在这里,周王室已经衰落了,周朝的子孙一天天丧失秩序。

夫许,太岳后代的。

上天既然厌弃周朝了,我怎么能和许国相争呢?”你你对“郑庄公于是有礼。

礼,经国家,制定国家,序人民,利后代的事。

许,无刑而砍伐的,服而放弃的,衡量自己的德行而处之,量力而行的,伺机而动,没有几人后,可以说是懂得礼啊。

”(序人民作一次:序人民)*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作者千古名句

天命难知,人道易守

出自《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上》[先秦] 左丘明

西湖南北烟波阔,风里丝簧声韵咽。

出自《玉楼春·西湖南北烟波阔》[先秦] 左丘明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出自《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先秦] 左丘明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出自《》[先秦] 左丘明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出自《飞龙篇》[先秦] 左丘明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出自《墨子·02章 修身》[先秦] 左丘明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出自《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先秦] 左丘明

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

出自《文心雕龙·神思》[先秦] 左丘明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出自《资治通鉴·周纪·周纪四》[先秦] 左丘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出自《三国演义·第一回》[先秦] 左丘明

《郑庄公戒饬守臣-头先秦尾-头左丘明尾-古文观止,历史,故事,寓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