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子鱼论战

作者:左丘明 先秦 时间:2023-08-02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楚人伐宋以救郑。

宋公将战。

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弗听。

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

子鱼论战

诗词赏析

楚军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宋襄公将要迎战,大司马公孙于是劝阻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不可,赦免楚国吧。”襄公不听。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成战斗的行列,楚国人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子鱼说:“对方人多,我方人少,趁着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但尚未排好阵势,(子鱼)再次报告(宋襄公)。宋襄公说:“还不行。”(楚军)摆好阵势(宋军)才攻击楚军。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国君的卫士被杀绝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人,不俘虏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凭借险隘的地形阻击敌人。我虽然是亡国者的后代,(也)不攻击没有排成阵势的敌人。”子鱼说:“主公不懂得作战。面对强大的敌人,(敌人)因地势险阻而未成阵势,这是上天帮助我们;阻碍并攻击他们,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而且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大的人,能俘虏就抓回来,还管什么头发斑白的敌人?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来鼓舞战斗的勇气,教战士掌握战斗的方法,就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却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怜惜(他们,不愿)再去伤害受伤的敌人,不如一开始就不伤害他们;怜惜头发斑白的敌人,不如(对敌人)屈服。军队凭借有利的时机而行动,锣鼓用来鼓舞士兵的勇气。利用有利的时机,当(敌人)遇到险阻,(我们)可以进攻。声气充沛盛大,增强士兵的战斗意志,攻击未成列的敌人是可以的。”

注释

(1)宋公:宋襄公,名兹父。前638年,宋伐楚,楚救郑,这年冬天宋楚两军交战于泓.。

(2)大司马:掌管军政、军赋的官职,这里指公孙固。

(3)泓:泓水,在今河南省柘(zhè这)城县西。

(4)既:已经。

(5)济:渡过。

(6)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目夷,字子鱼。

(7)告:报告。

(8)陈:通“阵”,这里作动词,即摆好阵势。

(9)败绩:大败。

(10)股:大腿。

(11)门官:国君的卫士。

(12)咎:怪罪,归罪,指责。

(13)重(chóng从)再次。

(14)禽:通“擒”,俘虏。二毛:头发斑白的人,指代老人。

(15)阻,迫也。隘,险也。言不迫人于险。

(16)寡人:国君自称。亡国之余:亡国者的后代。宋襄公是商朝的后代,商亡于周。

(17)鼓:击鼓(进军)名词做动词。

(18)勍(qíng)敌:强敌,劲敌。勍:强而有力。

(19)隘:这里作动词,处在险隘之地。

(20)赞:助。

(21)成列:排成战斗行列.

(22)胡耇(gǒu苟):年纪很大的人。胡:年老。

(23)何有于二毛:意思是还管什么头发花白的敌人。

(24)明耻:使认识什么是耻辱.教战:教授作战的技能。

(25)爱重伤:怜悯受伤的敌人。

(26)服:(对敌人)屈服。

(27)三军崐:春秋时,诸侯大国有三军,即上军,中军,下军。这里泛指军队。用:施用,这里指作战。

(28)金鼓:古时作战,击鼓进兵,鸣金收兵。金:金属响器。声气:振作士气。

(29)儳(chán谗):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子鱼论战》左丘明 古诗简析

在此篇文章中,体现了宋襄公是个目光短浅的君主。既然要讲仁慈,为何要与人为敌呢?既然为敌了,却偏又讲起仁慈来了。实在是前后矛盾。若要对敌人讲仁慈,必先得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方可讲得,否则不但受了伤,丢了性命便是连讲仁慈的本钱也丧失了啊。再不,就必须消敌于无形,我不为人人之敌,人人亦不以我为敌,那才是最大的仁慈!宋襄公对敌人的仁慈,也正是对自己的残忍,子鱼在此之间,倒显得很倒霉,辅佐了这样一个‘妇人之仁’的君主了,作者主要描绘的是一个迂腐,愚昧的君主。

《子鱼论战》左丘明 古诗创作背景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当时郑国亲近楚国,宋襄公为了削弱楚国,出兵攻打郑国。楚国出兵攻宋救郑,就爆发了这次战争。当时的形势是楚强宋弱。战争开始时,形势对宋军有利,可宋襄公死抱住所谓君子“不乘人之危”的迂腐教条不放,拒绝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以致贻误战机,惨遭失败。子鱼的观点和宋襄公的迂执形成鲜明对比。子鱼,宋襄公同父异母兄目夷的字。他主张抓住战机,攻其不备,先发制人,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样才能夺取战争的胜利。

文章前半部分叙述战争经过及宋襄公惨败的结局,后半部分写子鱼驳斥宋襄公的迂腐论调:总的先说“君未知战”,后分驳“不以阻隘”、“不鼓不成列”,再驳“不禽二毛”、“不重伤”,最后指出正确的做法。寥寥数语,正面反面的议论都说得十分透辟。

宋襄公陈念固封、顽钝愚闭,徒假诸于仁义之名而笼诸侯之心。而战争岂容此迂腐之辈。既无审时度势之能,又无慧眼独具之才。枉费兴兵侵郑而引火自焚于泓,空令子鱼等贤暴殄于粪土之墙。春秋霸主乃此像乎?况无实力为后盾,天焉不弃。若真有仁义之心,以次而对天下黎庶,举广义、携良材。何苦宋国不强,霸业不成。

悲亦,心术不正且不智,不败而何?

纵观子鱼所论句句中肯,切于要害,无虚饰矫言。皆以战争实务为重。而此等英才,明珠暗投,沦落于襄公之溜下而湮一世苦学,岂不惋惜。

此一子鱼,而万千子鱼皆无逢于燕昭之黄金台。

此一襄公,而万千襄公皆雍塞良材于水火沉沦中。

千秋如此,万世依然。

《子鱼论战》左丘明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二十二年春,公讨伐邾国,夺取了须句。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攻打郑国。

秋季,八月丁未,和邾人在升陉作战。

冬季,十一月初一日,宋襄公与楚国人在乱战,宋国军队大败。

楚国攻打宋国以援救郑国。

宋襄公准备战斗。

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天抛弃商很久了,你要发的,不可原谅的了。

”不听。

冬季,十一月初一日,宋襄公与楚国人在乱战。

宋军已摆好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

司马说:“敌众我寡,当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啊,请打他。

”你说:“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因为报告。

公说:“不可。

”已经陈然后攻击他们,宋国军队大败。

公大腿受伤,门官歼灭了。

国人都责备宋襄公。

公说:“君子不重伤害,不抓住二毛。

古代用兵的道理,不因地势险要的。

我虽然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小鱼说:“你不知道战。

强敌的人,狭窄而不列,天助我啊。

受阻而鼓的,不也可以吗??还有什么害怕的呢!现在强大的,都是我们的敌人的。

即使到了很大年纪,获就取的,为什么有在二毛?明以教战,为了杀死敌人的。

伤还没有到死,为什么不重要?如果爱受到伤害,就如不要伤害;爱他的二毛,就如衣服了。

军队以利用的,金鼓来声音的。

有利而使用的,险阻可以的;声音大致志,鼓儳可以的。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作者介绍

作者千古名句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出自《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先秦] 左丘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出自《》[先秦] 左丘明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出自《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先秦] 左丘明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出自《梦微之》[先秦] 左丘明

轻则寡谋,骄则无礼。

出自《国语·周语·王孙满观秦师》[先秦] 左丘明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先秦] 左丘明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出自《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先秦] 左丘明

孤眠鸾帐里,枉劳魂梦,夜夜飞扬。

出自《凤归云·闺怨的》[先秦] 左丘明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出自《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先秦] 左丘明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

出自《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先秦] 左丘明

《子鱼论战-头先秦尾-头左丘明尾-古文观止,议论,写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