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生尘步。
空忆如簧语。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徐俯 注释
⑴凌波步: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的姿态。
⑵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徐俯 赏析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致的感情,亦有所本。境界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卜算子》徐俯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天生百种愁,挂在西斜的太阳树。
绿叶阴森占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尘土步。
空回忆如簧语。
柳外重叠山,遮不断、愁来的路。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徐俯,宋人。
《卜算子·咏梅》[宋代] 徐俯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宋代] 徐俯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
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
残固不堪残,何须自寻烦?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宋代] 徐俯
水是眼波横,[1]
山是眉峰聚。
[2]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3]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宋代] 徐俯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
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
君向潇湘我向秦,後会知何处。
《卜算子》[宋代] 徐俯
潮生浦口云,潮落津头树。
潮本无心落又生,人自来还去。
今古短长亭,送往迎来处。
老尽东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
《卜算子》[宋代] 徐俯
绿翦一窗烟,夜漏如何许。
碧月蒙蒙不到门,竹露听如雨。
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
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
《卜算子》[宋代] 徐俯
漠漠雨其濛,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并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卜算子》[宋代] 徐俯
胸月千种愁,插在斜阳树。
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想如簧语。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出自《上李邕》[宋代] 徐俯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出自《在北题壁》[宋代] 徐俯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
出自《吕氏春秋·纪·仲春纪》[宋代] 徐俯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出自《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宋代] 徐俯
夜长无睡起阶前,寥落星河欲曙天。
出自《独眠吟二首》[宋代] 徐俯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出自《王昭君二首》[宋代] 徐俯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出自《韩非子·解老》[宋代] 徐俯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出自《水调歌头·游览》[宋代] 徐俯
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
出自《菜根谭·修身》[宋代] 徐俯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出自《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宋代] 徐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