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队伍建设述职报告格式
20xx年我校党支部依据区教育局党委工作安排,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筑和谐校园”和弘扬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主题;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教相结合,围绕学校各项工作,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用心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给精神动力和组织保障。
一、党员队伍建设
学校支部共有党员23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女党员占52%;高学历占91%;一线教师占30%)。本支部设有支部书记1人(李江梅)、组织委员1人(申世昌)、宣传委员1人(裴景峰),党员占全校教职工的20%。在支部队伍中,我们职责分工明确,在工作中做到既分工又协作,持续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在党员队伍建设中,做好率先模范作用,增强党支部在教师群众中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学习促成效
1、继续落实学习制度。继续加强学习制度的落实和健全,明确学习要求,严格学习考评。每月一次集中学习,每次的学习有具体资料,并安排专人主讲。为使理论学习成为学校学习的一项制度,
2、学习形式多样化。形式上由支部集中学习与党小组学习、个人自学、网上学习相结合,重点组织全体党员进行xx届xx全会会议精神的学习,要求每位党员务必认真摘笔记、写心得和体会文章并进行交流。
3、树立新学期党员新形象。教育党员教师理清“三个问题”,即当初入党为了什么,此刻做了什么,将来干什么;认真思考好“三个需要”,即党员的“先锋”性,需要改变什么精神状态、需要持续什么精神状态、需要发扬什么精神状态;切实做到两个“认真想一想”,即做事前认真想一想,说话前认真想一想。始终不要忘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4、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把弘扬党员先进性活动同为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边认真学习,边进行提高、边开展活动、边取得成效。强化党员的职责意识和奉献意识,让一线教师能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党员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排头兵。
5、加强师德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要求全体党员和教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人人争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努力做到让家长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
(二)抓好党建促行风
1、进一步落实区教育局党委党风廉政建设职责制。用心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健全完善廉政建设监督制度,规范领导的从政、从教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组”,发起了“廉洁从教,从我做起”的倡议,本年度学校无一例违规现象发生。
2、支部加强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完善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在决策中要做到公正、透明,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教师能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自觉理解教职工的监督。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校务公开实施中,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校务,该公开的一律予以公开,可公开可不公开的尽量公开,不便文字公开的,在教师会上口头通报。
(三)加强组织建设做到活动经常
新学期伊始,开展了“永葆先进性,岗位做贡献”为主题的党员先锋岗活动;开展了“大手牵小手”为学校患白血病的徐洋同学捐款活动,为徐洋同学的救治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徐洋已病愈上学。
树立和发扬立足本职、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倡导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敬业精神,坚持事必躬亲、事但是夜、事无巨细的“三事”作风,遵循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原则,坚定理想信念
,增强党性锻炼,提高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心稳妥作好发展工作。依据坚持标准慎重发展的原则对党的用心分子进行全面考察。为了保证发展质量,在发展前专门召开党员大会,听取用心分子的思想汇报,在党员中广泛征求意见,并对发展对象的家庭主要成员和社会关系全面进行调查,确保发展质量。对被理解为预备党员的人员予以公示,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保证了发展质量,今年“七一”前夕,张静同志按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发展了李晓滨同志为预备党员;年底,宋伟同志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发展唐海玲同志为预备党员。
继续抓好入党用心分子队伍建设。确定用心分子3名。逐步建立了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入党用心分子队伍。
按时缴纳党费是党的基层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党章规定向党组织缴纳党费是共产党员务必具备的起码条件,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我支部在党费收缴工作中,利用支部会议经常督促党员教师按时缴纳党费,全体党员党费从无拖欠。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支部人员工作有变动,导致一线党员教师减少,以后拟大力吸收一线优秀教师。
第2篇 供电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供电干部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管理团队
20xx年3月7日 ,国家电网公司启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市、县各级党委层层发动进行周密部署,力求活动开展出成效,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总体要求开展。_____公司班子成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分管的工作选择一个调研课题,进行调研,寻找在管理中影响和制约公司科学发展的因素和党员干部员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其客观、准确的诊断,探索改革发展的思路和办法,进而在活动结束后公司各项工作在发展上再上一个台阶。
因工作需要,20xx年3月我交流到_____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任党委书记,如今已有两年多了,经过日常的调研,摸清了干部的思想状况。因此,我选择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管理团队》的课题,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性的阐述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管理团队的思路。
一、_____公司概况和干部队伍情况
_____县供电公司成立于1999年_____月_____日,至今已走过十周年的历程,无论是电网建设还是供电量,无论是营销管理还是办公基础设施,无论是干部员工队伍建设还是人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公司先后获得“全国农网改造先进集体”、“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_____省文明单位”、“国网公司文明单位”、“_____省农电系统综合实力和电量增长‘双十佳’单位”,连续四年县民主行风评议公共服务类第一名等等,员工充分享受到企业发展的成果,收入逐年增加。
_____公司严格按照省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机构设立,结合“四化”要求和现代企业管理的需求配置干部队伍。公司20xx年共有机关_____个部门, _____个基层单位,_____个供电所,共有_____个党支部。现有中层干部共123名,a、学历情况:其中大专以上学历61人,占比49.6%;中专(含中技)学历的有12人,占比9.8%;高中学历41人,占比33.3%。b、年龄结构:40岁以上64人,占比52.1%;30岁至40岁56人,占比43.5%;30岁以下的有3人,占比2.4%。
二、在干部管理中的实践。
1、基层推荐,考察酝酿和党委研究的选人机制。
(1)、严格“三个环节”,就是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把好推荐提名、考察酝酿和党委研究三个关口。推荐提名是选拔干部的入口关,领导干部个人推荐干部实行推荐责任制,组织推荐干部必须经过班子集体讨论决定。考察酝酿是选准干部的最为关键环节,公司在选拔干部酝酿过程充分,做到拿出足够的时间征求有关方面和领导成员的意见,力争形成比较集中的意见。在党委研究这个环节上,坚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坚决防止了少数人甚至个别人决定干部使用,改变集体作出的决定和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等现象。总之,公司在任用干部上严格按程序办事的意识,在选拔任用干部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折不扣的按原则规定的程序运作,确保在贯彻执行中不落空、不变形、不走样,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多数人不赞成的不提名,未经组织考察的不讨论,在党委研究中多数人不同意提拔任用的不形成决定。
(2)、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品德靠员工说话,能力靠业绩说话,岗位靠能力体现。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用人导向上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坚持用严格的程序选人,坚持用改革的办法选人,坚持用群众公认的人,大力选拔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干部,努力造就一支充满活力、奋发有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干部队伍。二是公司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机制,在公司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岗位,干成事的有地位,让跑官要官的没市场,形成了一个良好健康的用人环境。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公司成立十周年举办了《我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主题报告会,选出3位中层干部以亲身经历讲述他们的成长历程,有170名大中专毕业生、人事代理、退伍军人等参加报告会,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三是深入一线,加强调研。全面调查了解当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干部真实情况,甄别干部优劣。通过深入调研,研究解决当前干部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课题,特别是选人用人工作各个环节上有可能出现或已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及时有效地加以防范和纠正。
(3)、推行干部交流换岗,建立正常流动机制,让干部“流”得动。为进一步规范中层干部管理,公司党委于年初制订出台了《关于中层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后备干部工作的暂行规定(试行)》。一是加强干部岗位交流,试行交叉任职。明确了在同一岗位任职满5年 的中层干部必须进行交流,结合干部实绩、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等因素,切实把干部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公司实行了党支部书记调任所长岗位和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的新尝试,大力倡导选拔复合型人才,相互交流,抓好干部的需求性、培养性和互补性交流。二是采取干部试岗制,确定了提拔任用干部的试岗,新提拔干部的试用期为六个月,副职主持工作试用期为一年,试岗期间执行原岗位待遇,期满后考核合格者,予以正式上岗;不合格者,予以解聘或免职。三是健全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在民主推荐、考察的基础上,党委研究认定后备干部人选,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适时提拔任用,培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
2、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机制。德才兼备是培养和提拔干部的唯一标准,德就是干部政治觉悟、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和思想作风;才就是干部工作能力,业务知识,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德与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优秀干部必须德才兼备,如果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会降低干部的素质,就难以胜任管理岗位。在干部任用上,公司一直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秉承“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的干部用人原则,坚持“五个不提拔”,即:坚持不廉洁的不能提拔、没有群众基础的不能提拔、不经组织考察的不能提拔、实绩不突出的不能提拔、不是后备干部的原则上不能提拔,有效地把住了用人关,有力地保证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
3、重品德,重业绩,重能力的考核机制。
(1)、深化干部考核机制,提升干部队伍主动性。一是在全面推行全员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实行中层干部履职考核必扣制。从资产经营、安全生产、精神文明及党风廉政建设三个方面着眼,对照中层干部岗位说明书内容所承诺的在政治思想素质、忠诚感恩企业、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及提高情况,再是对本单位(部室)实际工作完成以及本岗位贡献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履职考核,正确评价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为干部的应用、奖惩及发现和培养人才提供系统的、客观的依据,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常态管理机制,进而激发中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促进公司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二是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年终考评,考德就是考核干部的组织立场、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考能,即考核干部的业务、技术、管理水平、组织领导才能、工作效率和文化水平,看其是否具备了胜任现职的能力;考勤,就是考核干部的工作态度和事业心,是否肯学肯钻、任劳任怨、善于创新、发挥工作的积极性;考绩,即考核干部工作成绩,重点是看对企业发展所做的直接或间接贡献。实际操作中可采取年度考核的方法进行,以激励干部奋发向上,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考廉,就是考核干部能否做到公道正派,正确辩明是非,不拿原则徇私情,自觉抵制吃拿卡要,清清白白做人。
(2)、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用制度建设来规范保证高素质干部队建设。一是以健全实绩考核制度为突破口,结合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把实绩考核作为考评的主要内容逐年进行探索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实绩考核体系,积极探索领导干部“下”的机制和措施。二是健全完善干部考察机制,要进一步改进干部考察方法,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研究考察和任前公示等制度。三是健全完善干部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是提拔选用好干部的重要手段,是切实解决好责任不明确和用人失误失察的重要保证,做到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逐级负责,对不能履行监督指责的领导干部要进行责任追究,确保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少数干部在执行力建设中,仍有差距,表现在对公司的决策按个人爱好执行,对口味的执行力强,不对口味的执行弱。计划经济下的工作作风仍有惯性,工作中创新的意识淡薄,贯彻上级精神,以文件贯彻文件,只求平稳不求突破,业绩平平。其原因是责任心的问题,把工作看作只是一种工作。
2、少数干部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满足已有的老经验、老办法,随着公司的发展,员工队伍素质已发生变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运用,而对新的工作任务、新的工作要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常感束手无策。学习未成为提高自身素质、强化管理的一种自觉行动,常常处于被动学习和完成任务。因此管理水平、理论水平、表述水平、写作水平进步不明显,根本原因是一种惰性,年年谈学习不够,但年年学习不努力,不见进步。
四、对干部管理探索性的思考
1、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一个人没有信仰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当信仰缺乏和淡化时,人的欲望就会空前的膨胀。我们少数党员干部常常忘记是一名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效果不明显。
全党开展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确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可以对党员干部进行强化、持续长期的思想教育,每月第一个工作日,利用半个小时集中在党旗下学习《党章》章节,每半年进行一次重温入党誓词,通过这种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重复,使党员的意识刻在灵魂深处,把共产主义作为终生的信仰,并为之奋斗。前不久省公司举办井岗山精神讲座,让党员听后引起心灵的震撼,这是一次很生动很有穿透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先烈们正是凭着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拥有解放全人类的理想支撑,他们热血沸腾,抛头颅,洒热血,才有那“砍头只当风吹帽”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才有井岗山的精神。这一活动对我们被市场经济的花花世界迷住了双眼,方向渐渐迷失,灵魂被物资的欲望占据的时候,无疑非常的及时和必要,只要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必然会引起一次心灵的反思、灵魂的震撼。
2、引入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让能者上、庸者下。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可是我们的用人机制仍然变化不大,能者能上,但庸者不能下,电力企业是大型的国有企业,他依然还可见到计划经济的痕迹,毛日峰总经理多次在报告中谈到这个问题。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打造了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想干事者有了机会,能干事的有了岗位,干成事的有了地位,但是平平庸庸者,还很难下,没有触犯法律,没有明显重大失误,很难动他的位置,一个岗位没成绩没业绩,换一个岗位仍没多大变化,占据着有限的管理资源。无形之中发出了一种信息,提拔前拼命干,到岗位后干好干差一个样,争取到岗位等于拿到终生牌。在股份制企业、现代民营企业,干部能上能下在正常不过了,对企业忠诚,重能力,重业绩,是企业用人的基本方法,而在国有企业,路还很长,还有个过程。
如何评价一个的能力和业绩,需要建立科学,可见度强的评价体系,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企业实行的是干部的聘用制,我们常常聘用都是终生制干部,在试用期结束便转入终生制,采用有时间限制的聘期,让每个岗位都有压力,到期考核可续聘也可解聘,这样可解决庸者“大锅饭”问题。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就要大力弘扬甘于吃苦、甘于奉献、甘为人梯、甘于寂寞的“四甘”精神,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思考问题之风和创新之风“四风”,锤炼干部的脑瓜子、笔杆子、嘴巴子、脚板子“四子”的基本功,努力提高干部的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和抓落实的能力等“五种能力”,争做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坚持原则、公道正派的模范,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模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模范,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模范,进而夯实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为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第3篇 司法行政队伍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市局关于开展司法行政队伍建设调研的通知,我局高度重视,对全县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概况
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几年来,在司法行政干部队伍中,先后开展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守讲树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司法行政机关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同时,在全体司法行政队伍中还针对不同人员,开展了多种类型的业务练兵和学习培训活动,使司法行政队伍的业务水平、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
规范制度,苦练内功。我们按照依法建制、以制治员的指导思想,把建章立制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年来,在司法行政部门先后建立了《思想政治建设学习制度》、《司法行政干警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律师参与涉法信访接待、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值班制度》等。今年我局认真做好了制度的废、改、立工作,明确了完成时间和责任部门。通过建章立制,规范了司法行政队伍的行为,使队伍的纪律和作风都有了较大改善。
强化载体,巩固成效。今年,按照省、市、县委的重要精神,围绕守讲树的具体要求,我局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正风肃纪、争做好干警活动开展的回头看,在整顿中通过采取集中学习讨论、查摆存在的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边整边改,以整促改,达到了队伍建设的目的。
营造氛围,争先创优。我们在重学习、严制度、抓整建三管齐下抓队伍建设的同时,把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争先进、创先进、促先进作为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表彰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先进性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在队伍中树立弘扬正气、爱岗敬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清正廉洁、服务为民、执法公正的好思想、好作风,促进队伍建设取得实效。
二、当前司法行政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虽然近几年_____县在加强队伍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县司法行政队伍中仍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在司法行政机关干部队伍中,部分干部身上存在着工作的责任心不强、积极性不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对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由于有少数机关干部本身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在队伍建设中消极应付、敷衍塞责,或存在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思进取;
2、在基层法律工作者队伍中,有部分基层法律工作者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纪律不严、作风不正。有的在代理案件时不能依法办案,甚至存在着违法办案的行为;有的对所代理的案子不负责任、不尽职守、消极应付、敷衍了事;有的超标准收取代理费,或者对当事人敲吃敲喝,假借他人甚至法官名义索取财物;有的在办案中不注意自身形象,说话粗野、态度粗暴、不讲文明,缺乏应有的道德修养。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少数基层法律工作者在政治素质、大局观念、服务意识、业务水平、执业纪律等方面比较淡薄或欠缺,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没有遵守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职业道德、执业纪律。
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律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律师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拜金主义严重,在办案中存在着一切向钱看、因钱办案、为钱办案、先给钱后办案、不给钱不办案、钱给少了乱办案的现象;有的律师脱离组织的领导,一心赚钱,不讲奉献,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接受组织管理,在思想上、行动上远离党的组织;有的律师作风不整,认为到不到办公室无所谓,只要能办到案、收到费、完成上缴就行了有的律师在办案中不讲政治、不顾大局,为帮当事人打赢官司不择手段,甚至违法违纪也在所不惜。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律师在思想上产生了错误认识,认为律师是自由职业,应当充分体现自由另一方面是部分律师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大局观念淡薄、执业理念错位,一味追求金钱,忽视经济效益与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在基层司法行政队伍中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主要是乡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中有的不安心工作、有的不尽心工作,形成了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有人不干事的局面,影响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职能的发挥。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司法所工作人员业务不精,有的乡镇司法所天高皇帝远,形成不受乡镇管制,局机关又管不着的局面,因此,要解决这支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上下配合,把能干事的、会干事、想干事的人,充实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力量,充分发挥好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另外加强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专业培训,提高基层司法员的业务能力。
5、人员编制少,经费不足,出现无人干和无钱干问题,严重制约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
三、关于改进和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几点探讨
领导班子、机关公务员和法律工作者是县级司法行政队伍的三个重要分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就要根据这三支队伍的不同特点,采取针对性强的不同措施,不断提高三支队伍的战斗力,从而实现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目标。
(一)按照政治坚定、开拓创新、业务精湛、公正廉明、团结和谐的要求,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贯彻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的每位成员,特别是一把手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不搞一言堂,凡研究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调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均应采用集体讨论、会议决定的方式,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另外,领导班子要坚持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在职干部、退休干部和行风监督员通报全局重大事项,以此赢得全体干部的支持。二是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将开展学习,作为提高领导班子成员领导水平,带领全体干部开创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的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局中心组学习制度,展开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讨论,每次学习会都要确定一人作中心发言,另一名人作主评。同时将中心学习与建设学习型机关相结合,适时扩大参加学习对象范围,安排中层干部、一般干部,或邀请退休干部、外来干部上课,不断丰富中心组学习形式。三是实施谈心谈话制度。领导班子坚持六必谈(鼓劲谈、警诫谈、安慰谈、帮助谈、廉政谈、勉励谈)制度,经常主动地、经常性地找中层干部、一般干部和法律服务人员谈心,以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增强信任,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年每人找干部谈心不少于5人次。领导班子成员虚心听取谈话对象提出的好建议、好意见或好主意,尽力帮助谈话对象解决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要求,加强机关公务员队伍建设。按照一要干活、二要干净的要求,大力倡导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作风,加强警示教育,在思想上为干部打一剂预防针和强心针。严格约束履职行为,以铁的纪律管理队伍,切实解决好新形势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树立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领导干部要起好表率作用,多干好事、少干错事、不干坏事,严格自律,要从纪律上加强约束,从制度上从严管理。要针对行政、执法、执业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推进队伍履职行为的规范化建设。
(三)按照坚持信念、精通法律、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要求,加强法律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紧密联系本地实际,分别在公证员、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中开展集中教育整顿、办案质量抽查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活动,指导各法律服务机构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明确服务内容,建立承诺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争创文明单位,引导公证员介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师参与处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开拓农村法律服务领域,满足广大村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四)要加大对司法行政干部成长的关注力度,进一步完善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干部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基层司法行政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和干部的横向交流力度。
同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奖勤罚懒,全面调动基层司法行政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是用好领导干部配备、非领导职务晋升等手段,向外输送人才,一方面可以扩大司法行政机关影响力,改善司法行政工作环境。二是努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加大对基层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司法行政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激发其干好工作的热情。三是营造浓厚的司法行政文化氛围,宣扬新时期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广大司法行政干部的职业自豪感和事业心,解决基层司法行政干部想干事、要干事、主动干事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配齐配强司法行政工作人员。随着司法行政职能的不断拓展,目前人员编制已不能适应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要求,建议请组织人事部门给予适当关注,同时建议组织部门禁止从司法行政部门借调司法干警,解决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有人干事的问题。
第4篇 市县区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全面推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人才队伍的支撑。南京教育名城建设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高度重视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加速实现“两个率先”培养造就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建设者。
一、南京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到*年底,全市共有学校(幼儿园)1241所(不含部省属学校、部队院校以及技工学校等),在校学生85.3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6.9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5万人。近年来,南京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成效有:
1、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基本确立。近年来,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实施干部联合公选、干(来自公文有约)部交流锻炼、“四五园丁工程”、“千名教育硕士工程”、教师校长境外培训、新教师“凡进必考”、农村教师“优岗计划”等一系列创新举措,逐步建立健全起教育人才选拔、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使全市教育人才的数量质量、专业素养、属性结构、工作状态不断改善,已基本适应当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2、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积极推进干部公开选拔、大力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强人才培育、积极优化人才激励措施等工作,倾力打造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教育管理者队伍,南京市坚持以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实践锻炼来培养教育管理人才、加强教育管理者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在省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良好反响。全市已有近千人通过“公选”、竞争上岗走上教育领导岗位,其中绝大多数“公选”、竞争上岗的干部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方面的佼佼者。
3、教师人才高地基本形成。通过实施“四五园丁工程”,培养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骨干教师。目前教师学历达标的平均水平幼儿园为96.84(比“九五”末高2.3个百分点);小学98.8(比“九五”末高2.2个百分点);初中95.5(比“九五”末高4.3个百分点);高中91.3(比“九五”末高12个百分点)。全市目前还有1200多名中小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其数量超过全省其他城市的总和,在全国同类城市名列前茅。全市现有省级特级教师148人(在职81人),在职名校长、名教师113人。每年还选拔近百名教师赴境外进修深造,并已有114名教师取得国际英语教师任职资格。通过“十五”的努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升,为全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十一五”南京教育人才建设目标任务
1、“十一五”南京教育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南京要围绕“建一流教育,创教育名城”总体目标,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加快富民强市,推进“两个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到*年,全面达到全面小康社会阶段的教育发展指标,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23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基本建成“历史积淀深厚、质量水平一流,名校名师众多,风格特色鲜明”的教育名城。
2、“十一五”南京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一五”期间,南京教育培养目标要努力凸显三大特征:一是具有“现代公民”的特征。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努力使全体学生都能够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科学人文素养、现代文明行为的现代公民。二是具有“国际通用”的特征。注重在全球化视野下培养人才,为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眼光、通晓国际知识的国际通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三是具有“一精多能”的特征。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让一大批学生成为基础宽厚、素质全面、精通一个领域、兼备多种才能、具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的人才资源。
3、“十一五”南京教育倾力打造的三支教育人才队伍
(1)、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领先全国。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比例,*年达到65,2023年达到80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年达到60,2023年达到70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高中教师,*年达到10,2023年达到12。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年达到40,2023年达到50以上。
(2)、实施“教师兴校”、“人才强教”战略,彰显师德建设特色。进一步完善师德教育、评价、考核、奖惩机制,并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数量适当、结构优化、充满活力、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师队伍。加强和改进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师德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勤奋敬业,遵纪守法,爱岗爱生,为人师表。
(3)、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继续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从*年开始,中小学新进教师全面实现本科化。继续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大力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开展教师培训活动,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深入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技能。
第5篇 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自查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xx中学从xx年办学至今已有xx年历史,历经风雨,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曾经创造过辉煌,培养了大批的商界名流、市区政府官员和文化名人、特级教师.她又是一所新校,8月,原xx学校与xx学校中学部进行整合,新成立了xx中学。从起,她由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历经了两年多时间,已经跨入xx市标准化初中的行列,在评估验收过程中受到市督导评估组领导的充分肯定,历史的文化底蕴与标准化学校的建设机遇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所环境优美、校园文化品味高、办学理念先进,校风良好、质量一年上一个台阶、社会信誉高、发展势头良好的标准化学校。成绩的取得与学校自始至终地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是分不开的。
二、自评过程及结果
历届学校领导都意识到,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最基本的阵地,而班级是最能体现学校特征的组织形式,是学校管理结构中最基础的单元,班级是否稳定,能否形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直接影响着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而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对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所以,办校五十多年来,由于地处农村,条件艰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流动较大,但我校有高度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传统,始终抓住队伍建设和管理不放松,形成长效机制,在对教职工加强思想教育,特别是师德教育,形成良好的教风的同时,也形成了我校的班主任作风,概括起来就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无私奉献、讲求教育与管理艺术,对我校从建校至今的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对照《xx市中小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先进学校标准》进行了自查,逐条核实,实际得分95分,自查报告如下:
三、具体做法
(一)、重视班主任队伍配备和培养
1、精心选拔教育教学经验足,能力、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按照;和;,每学年初,严格执行聘前全员培训、发布选聘公告、个人申报、考核组考察,年级组和班主任双向选择,签定班主任责任状等程序进行.这有利于学校秩序的稳定,保证班主任质量,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为争创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2、适当安排一批年轻教师、新教师担任副班主任。年轻教师是学校最具活力的群体,学校的发展将来要靠他们挑大梁。一方面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尽快成长,另一方面也为学校发展打算,使班主任队伍后继有人。配备班主任时力求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新教师、年轻教师观念新,胆子大,富有改革创新精神)老少共进,形成比较合理的班主任队伍结构。
(二)、重视班主任的培训、管理
1、学校强化德育干部队伍领导,充实德育队伍力量,增加德育管理人员,每次班主任例会,行政人员全部出席参加,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班主任专题研究,根据学校实际提出针对性要求,政教处具体负责实施班主任队伍建设落实,如今年把班级管理中实行“主人翁”式的民主管理当作重要环节来抓。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要取得管理的更大绩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班主任摒弃一手包办的“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转换成“遥控式”班级管理机制。把班主任从繁杂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解放出来,成为纵览全局的班级宏观管理者。在班主任中大力推广成功经验。如谢江华、胡今运等老师把“保姆式”班级管理机制转换为“主人翁”式管理机制,推行“学生干部轮流上岗制”,经选拔、见习、上岗、督导、评价,培养出一大批能力强的学生干部,加强了班级民主管理。
2、重学习、抓提高。由于队伍的年轻化,部分班主任缺乏经验处理偶发事件时事倍功半,故学校及时想办法组织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在___、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xx区德育管理规程》等之后,迅速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思想认识,贯彻执行。对我校学生的要求,我校制定了《班主任一日工作要求》,把学生在校的一日常规、班级管理要求、干部职责、场室管理制度、评比奖惩制度一一列出,发到师生人手一册、《中小学生守则》每班墙上挂一幅。每学年组织班主任全面学习《德育序列》,为每一位班主任发一本班主任管理书,每个级组一份《中小学德育》、《中小学管理》等杂志,每次班主任例会,先组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再布置具体工作,其次及时印发针对性的宣传资料,让班主任在案例中寻找思想、找理论、找到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我们还积极组织班主任参加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近2年来,我校20余人次参加了市区继续教育部门组织的 <莲山 课件>; 班主任培训,2人参加高级研修班、3人参加了<班主任之友>;杂志组织的班主任培训,5人为省农村教育学会长期受训学员.
3、指定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和组长进行传、帮、带,组织学习《班主任工作规程》;既有班主任工作专题,又有案例分析、经验交流,还有班会比赛,互相取偿补短,要求新班主任学习班主任的高度责任心和行之有效
的工作方法。
4、学校德育线的领导,由党支部副书记到德育专干,长期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的第一线,如学校政教主任、团委书记都亲自带班,摸索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规范工作,既掌握制订制度的充分依据,也为班主任起表率作用。
5、请进来,走出去,开阔班主任的眼界,拓展班级管理的思路。珞珈书院名师工作室第一个落户板桥中学,我们利用资源优势,定期邀请专家到学校为教师和班主任作专题报告,如举行报告会,组织专家与省市名、优、特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即指导教学,又指导班主任管理.我们还走出去,组织部分班主任观看了著名专家任小艾的报告。还组织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有先进经验的学校,如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仙桃仙源学校、赤壁、咸宁、武汉市32中的成功经验,回来后由班主任写的心得体会收获丰富。
6、推广经验、介绍典型.我校每学一期组织一次班主任论坛,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组织班主任经验介绍和主题班会公开课,交流经验互相学习。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者(德育领导小组成员、组长、班主任等)积极开展德育探究,每学期撰写班主任论文和班级管理案例.
(三)、对工作职责要有具体明细的规定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我校有了规范的《班主任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规程》,《手册》和《规程》明确肯定了班主任的主要任务,还较详尽地规定了班主任八大项职责,对每项工作还有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和具体实施意见。我们还对全校教师制定了<师德工作考核细则>;,要求人人参与学校德育工作,人人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人人做师德楷模,并每学期对教师和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学评教,组织学生座谈,学生满意率达到98%以上.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定期检查、形成激励机制
我们结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实际,按照德育系列化要求,以活动为抓手,坚持活动教育人的原则,保证周周有小型活动,每月有大型活动,既有节日,如教师节庆祝、国庆、中秋、五一、五四等,也有主题教育如安全教育、绿色环保活动、禁毒日、法制安全等.还有体育节、艺术节、体育活动、班会评比、教室文化布置、黑板报评比等.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身心素质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竞争意识,也有利于发挥班主任的创造性、积极性.
《学校一日常规检查细则》、<班主任考核细则>;既是班级管理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依据,也是作为每月检查、每学期量化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依据。德育处的人员经常深入检查班主任工作情况,了解学生和班务情况,检查每班的班风班貌、课堂纪律,对促进班主任工作和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德育处对每次了解的情况都进行认真的统计并及时地反馈给级组,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改进工作。每周汇总检查的各项分数,评比出每年级的流动红旗,不论对班主任还是对学生都产生了相当大的激励作用。期末对每个班和班主任都进行量化考核,按不同的等次对班主任工作进行奖励,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干好干坏两个样,极大地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
(五)、注重家校联系,积极调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
每月给班主任布置家访任务,并要求及时完成,让学生、家长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提高学生自律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按照三纳入三为主的原则,定期开办家长学校(一学期2次),一是请专家授课,二是请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将具体管理和配合的要求;三是科任老师针对学科特点提要求;四是学校领导亲自授课,学生家庭教育状况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转变.
(六)、关心班主任,为班主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关心班主任的疾苦,为班主任的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保证班主任待遇。我们按照上级关于绩效工资的要求,及时制定和完善了<板桥中学绩效工资方案>;和<板桥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尊重班主任地位,认可班主任劳动,学校对班主任热情关怀,政治上积极关心,近年来多位班主任加入了____,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众所周知,班主任是最基层,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工作负担重,压力大,学校领导对他们给予了更多的尊重和关怀。对班主任工作上的困难,领导尽力帮助解决;对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给予关心;甚至对他们的一些家庭矛盾,学校也尽可能予以协调。他们凡有病痛,领导都看望或慰问,并安排其他老师协助其工作。
多年来我校的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达到了两个目标∶第一是转变教师的训、压、管的封闭型为导、帮、励的开放型。指导和引导是教师的职责,是思想工作的精髓,是帮助学生积极向上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第二是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做“板桥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使他们体会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板桥是我家,管好靠大家”。
通过以上做法,近几年我校德育管理工作基本上实现了“五化”:
1、管理网络化。校内网络形成校、级、班三级管理;家庭网络以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为主要形式;社会网络依靠部队、街道、社区、村委、德育基地等单位。
2、目标层次化。按《中学德育大纲》的整体要求,制定德育的分层目标,落实到各级,体现德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映育人的层次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3、途径多样化。首先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深挖教材的教育价值,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比较成功的课,要求教师编写成教案,汇编成册,供同科教师参考使用。其次,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德育的主阵地,除了校会、班会、升旗仪式正面进行教育外,还利用校庆日、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进行德育渗透。此外,校园的宣传媒介、文化橱窗、报栏都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宣传工作。维护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学生也是一个无形的隐性教育,办学50年来,校园的树木花果,从无攀摘损坏,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现在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做到全员参加,全程跟进,全方位进行,育人环境是比较理想的。
4、常规制度化。在德育管理中,我们逐步将常规工作形成制度,比如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文明班评比,后进生的帮教,行为规范等等都形成常规制度,管理效果也比较好。
5、效果指标化。每学期,学校将某些指标下达到各班级,作为奋斗目标,教师、学生都会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
由于学校科学的管理,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了对班主任的选拔、培训、激励、考核管理,我校班主任队伍素质得到很大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从而为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诸育和谐发展:
1、德育方面,每学期学生德育优良率达到97%以上。合格率99%以上,后进生转化率84%以上,全校无乱班,犯罪率、违法率为零。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率100%,优秀率30%.全校学风浓厚、校风正、教风好.获得政府、社会、家庭的好评.
2、教学方面,中考成绩稳居区同类学校中游,、中考获得质量立功单位.
3、其他方面,以来被洪山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绩效考核先进单位、武汉市两型学校、绿色学校等多项荣誉。
四、存在的问题及努力的方向
综上所述,我校对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都投入了极大热情和努力,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对于每一个家庭,而且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兴衰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特色及成效还不够明显,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与党和政府、周边老百姓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还需要培养一批百优、优秀班主任.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阵地,我校将会一如既往的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尽一份责、出一份力。
第6篇 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根据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工作计划》的要求,为全面把握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找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寻求解决教师队伍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由支部副书记兼工会主席任组长,工会委员参与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内容
1.对学校现有师资状况如何?
2.怎样提高教师的素养、能力和水平?
3.怎样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
二、调研时间:
10月21日-25日
三、调研形式:
1.发放征求意见表
2.召开座谈会
3、走访
4、设立意见箱
四、调研对象:
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社会干部群众
五、现状分析:
1.师资结构不合理。从编制结构来看,我校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管理人员4人,专任教师58人,后勤人员9人,民办人员2人,超编25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2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1%;31-50岁1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26%;50岁以上3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3%,教师呈现老龄化趋势,55周岁以上教师占35%,3-5年将有一大批教师退休。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职称3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中级职称4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62%;初级职称2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4%,基本合理。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15人,大专33人,中师及高中25人,学历达标率100%。
2.教师配备不科学。我校现有教学班16个,学生686人。语文教师15人,代课1人;数学教师14人,兼课2人;英语教师2人,代课2人,兼课2人;音乐专职代课1人,美术专职1人,体育专职4人,科学专职2人,综合实践活动专职3人。4人怀孕在家休息,4人育婴哺乳期给予课时照顾,1人大病住院,7人被城区学校借用(其中30岁以下的5人)。兼课教师不能胜任所教学科、代课教师专业水平贫乏、专业教师被挤用、师资流失或师资力量不足明显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民转公”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0%左右,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不能适应教育教学需求。学校中层以上干部13人,是学校的骨干力量,校级干部不兼课,中层干部兼课少或不兼课,这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3.师资素质不平衡。
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大专以上学历占76.9%,平均年龄50岁,领导班子很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管理方法保守陈旧,对年轻有为教师不能大胆任用,瞻前顾后。领导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个别领导干部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工作作风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不落实、不到位,与老师沟通交流少等。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科带头人偏少,在区级、市级有影响的教师还缺乏。公开课始终停留在少数年轻教师身上,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缺乏主动,躲前闪后,不能起带头、示范、辐射作用,满足现状,对年轻教师缺少影响力。少数教师不思进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佳,满意度不高。
青年教师工作激情受到约束,办公环境、领导重视程度,导致少数教师缺少责任心和进取心,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学习、工作缺少钻研精神,竞争意识不强。
4.教师管理不到位。无论是考勤还是课堂督查,无论是食堂管理还是办公室管理,都存在着教师管理不到位现象,如少数教师不按时到岗、早退、中途经常外出;私自调课、班级无人上课、合班上课时有发生;食堂人员自由散漫,缺乏敬业精神;部分办公室教师跑岗、闲聊等。学校各项制度特别是绩效评价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5.教师健康不乐观。有不少教师存在着心理或生理的疾病如:心情捉摸不定、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失眠、疲劳、愤怒、紧张、焦虑、压抑、健忘、莫名其妙的烦燥不安、偏头痛、颈椎(腰椎)骨质增生、慢性病、“三高”等。教师心理负担沉重,缺乏职业成就感。由于自身不能合理调节工作状态,对教育管理当中的检查、评比等产生急功近利或者疲于应对的现象,导致身心疲惫。学校不能定期为教职工体检,导致教师有病不能早发现、早治疗,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7篇 对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防保卫工作日趋繁重,公安消防警力不足、消防站(点)数量不够,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已严重影响消防部队的执勤灭火工作,部分地区的矛盾还非常突出。目前,__市共有9支企事业专职消防队伍,队员188名,各种执勤战斗车辆21辆,承担着驻地及所属企业的消防安全保卫任务,是新形势下灭火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公安现役消防部队的得力助手。笔者对新形势下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状况进行了调研,现就困绕企业 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总体情况看,由于现行的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越来越明显地滞后于社会的发展,队伍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队伍的巩固和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专职消防队伍发展举步维艰,生存困难。 在计划经济时期,发展企业专职消防队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建立和发展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已越来越不适应,尽管《______消防法》对哪些区域和单位应建专职消防队作出了规定,但这些规定是粗线条的,可操作性不强,在执行中有很大的弹性,很难把握“建与不建”的度,经济发达地区专职消防力量的发展可能会好些,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就相当困难。尤其是没有相关的法律责任,建立和发展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就成为一纸空文。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往往取决于当地政府领导的重视程度和企业效益的好坏,没有长效的保障机制,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的生存与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有的不愿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专职消防队建设上,该建队的不建队;有的企业甚至出现前任领导建队,后任领导撤队的现象;有的企业出现企业经济效益好,专职消防队就兴旺,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专职消防队就面临着“生存”危机等等。目前,__的__纺织厂、__锰矿、韶峰水泥厂等企业专职消防队就已是名存实亡。
(二)企业专职消防队人员少、素质低、装备差,灭火实战能力难以提高。 一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落实管理自主权,加大了劳动力优化组合力度,减员增效是必然趋势。裁减人员时首先裁减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专职消防队队员,年青的专职消防队员可塑性强,安置容易,就整合到新的岗位,而大龄消防队员因没有技术,安置困难,只能留在专职消防队伍中,专职消防队的老龄化现象严重。二是企业自建的专职消防队,由于企业将专职消防队视为额外负担,队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偏低,导致企业专职消防队中年青力壮的队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消极对待消防业务学习和训练,有的甚至选择了跳槽。三是除一些火灾危险大、生产规模大的企业外,多数企业对专职消防队建设重视不够,器材装备陈旧落后,而且得不到有效地更新,有的专职消防队仅有消防泵等简单的消防装备。诸多原因造成了专职消防队灭火实战能力偏低,只能对付小火、小灾,应对较大的火灾往往是“束手无策”。
(三)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缺乏规范系统的管理,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
一是领导管理不到位。专职消防队的管理,有的企业属保卫部门领导,有的属安技部门领导。其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不是抓消防安全,对消防业务不懂、不熟。加之一些主管部门和单位对消防工作不重视,组织领导不力,造成专职消防队自身建设诸多问题的存在。有的专职消防队管理权不落实,消防主管部门在指挥调度、消防业务培训上得不到很好的落实;有的专职消防队除了担负火灾扑救任务外,平时无所事事;有的专职消防队管理松散,业务不精,作风稀拉;有的专职消防队器材装备落后,得不到更新,没人过问。 二是制度建设不到位。企业专职消防队队员的招聘标准、上岗培训、工作职责以及队伍的教育管理、执勤备战、灭火救援都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规范、奖罚措施。消防部门又没有一定的管理制度、考勤办法来制约,从而造成专职消防队内部人员关系复杂,业务素质偏低,队伍管理薄弱。三是执勤训练不到位。一方面由于消防部门因人少事多、专职消防队的管理权归属以及队员管理等问题,致使消防部门对专职消防队培训工作形同虚设。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专职消防队人员少,体制不健全,管理干部和队员未经消防业务培训,无法开展相应的体能、技能、灭火战术、火场指挥等训练,或是一些专职队对总队、支队的训练不重视,训练不安排、不计划。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存在的诸多问题,应引起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的高度警觉,如不迅速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就难以发挥作用,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当务之急,是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找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办法,打破制约瓶颈,扭转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发展后劲不足的局面。
(一)更新观念,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 。
随着经济的发展,火灾事故的增多,消防工作形势的严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专职消防队伍势在必行,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力量发展的主导。因此,制定和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政策保障机制,是企业专职消防队健康发展的最有效依据。首先国家应出台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等企业专职消防队建设的强制办法。以法律条文或实施细则的形式,明确大型企业和重点行业建队、养队标准,便于操作,避免再在“应不应建、该不该撤”上纠缠不清。其次对其它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和管理,省级立法部门也应制定相关法规。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地乡镇规模、经济状况、距公安消防队距离,明确建队规模和建队形式,并对队员招聘、工资待遇、职责,资金的投入,器材、装备的配置以及队伍的训练、管理、教育等内容进行明确规定,增强操作性,便于各地政府和公安消防部门参与管理,公安消防部门也要专门成立一个管理部门,负责
专职消防队的建设、管理、训练等,使多种形式的专职消防队伍管理趋向规范化、正规化。
(二)形成体制,明确养队保障模式,确保专职消防队伍稳定发展 。
体制是涉及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根本性问题,一个有效的“养队”保障体制也是专职消防队伍能否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各地应建立一个统一的领导机构,负责专职消防队伍“养队”保障。二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成立不同形式的专职消防队伍。企业符合独立建队标准的要独立建队;企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可实行联合建队;经济发达工业区、开发区以及部分乡镇,可由政府协调企业单位联合建队。三是“养队”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各地应有统一的机构对“养队”经费进行统一筹集,统一管理。各地可按照当地消防队伍经费投入,制定“养队”经费标准。独立建队的,企业独立出资;联合建队的,可按比例出资。有关机构要对每个专职消防队伍设立独立的经费帐户,单独核算。经费收取,可采取政府统收、银行代收等形式,同时要对各企业单位形成一定制约机制,确保“养队”经费真正落到实处。
(三)立足成效,突出队员源头管理,确保专职消防队伍健康发展。
增强专职消防人员的素质,全面提高专职消防队伍的战斗能力,重点要把好“三关”。一是把好“入口关”。专职消防员是一个特殊岗位,队员不仅要求具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各地可采取招聘合同制队员的形式,政府统一协调,公安消防、民政、劳动部门分别负责征招、人员工资、保险、抚恤和保障等工作。同时,积极动员企业在内部逐步消化现有专职消防队员,由当地有关职能部门统一征招,以保持队伍的活力。二是把好“筛选关”。坚决实行持证上岗、优胜劣汰等制度,要加大对招聘的队员岗前的培训教育,对教育培训不合格或不适应工作的坚决辞退,对素质好、业务强的可以续聘。三是把好“留心关”。创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是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的关键,要从维护专职消防队伍稳定性的大局出发,切实为专职消防队员在福利待遇、保险等方面制订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并给予解决落实,使队员安心工作,乐于献身消防事业。
(四)发挥职能,改进消防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专职消防队伍的战斗力。
消防部门作为政府消防工作的职能部门,是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的主管部门,对推动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的发展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前,要把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要尽快让专职消防队员进入角色,真正担负起灭火责任。一是消防部门要明确专门的职能部门和专人具体负责,在公安消防部门内部可以由战训和防火部门共同负责。司令部战训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指导,在每年下发意见、业务训练计划中要对专职消防队提出明确要求,定期组检查和业务考核;组织业务比武、灭火演练等重大活动,要统一安排专职消防队参加。防火部门可以将专职消防队建设纳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抽样式检查考评内容,督促、检查、考评等形式,促使企业自觉地抓好专职消防队的教育管理、执勤训练以及器材装备、生活待遇的改善,推动专职消防队建设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二是消防部门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专职消防队伍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和业务培训工作,全面提高专职消防队整体素质。司令部门和防火部门应定期分批对各专职队指挥员、队员进行消防知识、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辖区消防大队也要采取手把手教、一对一帮等方法,传授消防理论、业务知识和车配器材、装备、消防泵等维护保养的常识,以确保随时拉得出,打得响,真正使专职消防队成消防工作的一支“轻骑兵”。
第8篇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村党支部书记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宣传者和执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因此,新时期下加强和改进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党对农村的领导,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围绕“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这一课题,我镇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本镇的具体情况,经过认真分析与思考,撰写调研报告如下:
一、 xx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基本现状
xx镇现有农村党支部16个,每个党支部有书记和副书记各一名,其中15名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10名副书记兼任村委会委员。32名的书记队伍中男女比例为10:1,只有龙和党支部的书记和冈陵党支部、里村党支部的副书记为女性。在年龄方面(见表1),40岁以下的2人,占6.25%,40-49岁的5人,占15.625%,50-59岁的20人,占62.5%,60岁及以上的5人,占15.625%。在文化程度方面(见表2),初中文化的18人,占56.25%,高中文化的12人,占37.5%,大专及以上文化的2人,占6.25%。现任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很多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其中党龄20年以上的12人,占37.5%,致富能手9人,占28.125%,新进班子2人,占6.25%。
表1 xx镇农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队伍的年龄结构表
年龄(岁) 人数(人) 所占百分比(%)
40以下 2 6.25
40-49 5 15.625
50-59 20 62.5
60及以上 5 15.625
表2 xx镇农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队伍的文化程度表
文化程度 人数(人) 所占百分比(%)
初中 18 56.25
高中 12 37.5
大专及以上 2 6.25
二、xx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存在的问题
1、队伍结构趋老龄化。xx镇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平均年龄为54岁,最高年龄63岁,从表1可见40岁以下的仅2人,50岁以上的25人,占78.125%,升平、潭溪、宅群等9个党支部的两名书记年龄都在50岁以上。
2、综合素质跟先进地区比较有一定距离。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从表2可见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两人,56.25%的党支部书记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文化素质不高,视野不够开阔,难以掌握新技能,会影响到农村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发展意识有待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的发展意识决定了该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部分书记的发展意识不强,思路不够清晰,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村民致富还比较滞后。
3、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不平衡性。村党组织书记重视党建工作、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党群干群关系比较融洽的村,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比较高,我镇强亚、冈陵和魁草等村党支部,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都比较好;反之,个别村党支部书记不重视党建工作,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党员队伍的结构难以得到优化。
4、福利待遇还偏低。目前,我镇村党支部书记月报酬为700元。由于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还不富裕,导致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福利待遇更发达地区比较还偏低,难以全面调动书记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极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日常开支都比较拮据,书记在开展工作时难度不小。
三、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1、拓宽选拔渠道,优化队伍结构。健全选拔机制。抓好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建设,关键是要选好“一把手”。健全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选拨机制,制定一定的选任标准,让选举有规可循,把适合的人选上来。‚拓宽选拔渠道。要扩大选人的视野,拓宽用人的途径,实行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方式的选拔。通过“引”、“选”、“派”、“挑”等方式,大胆提拔使用党员中的能人。ƒ抓好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要抓好年青干部和女干部的培养与选拔,从多方面入手做好人才储备,增强后备力量,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2、创新培训机制 ,着力解决村书记队伍“会干事”的问题抓好素质工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 ,干什么学什么 ,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 ,采取上下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方法 ,借助市委党校以及基层党校等阵地 ,抓好村干部行政管理、政策法规、财务、远程教育等业务培训和文化学历教育。
3、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完善激励机制。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书记大力宣传、表彰和奖励;对特别优秀的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予以破格提拔任用,可为他们进入镇机关或事业单位提供政策支持,可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待遇机制。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福利待遇标准,逐步推行以基本工资、考核工资和效益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使村支书的实绩与报酬相统一。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村支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对退下来的村支书,给予妥善照顾。ƒ完善关心关怀机制。上级党委要充分理解和关心农村党支部书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难题。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
4、规范考核管理,发挥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健全目标责任、工作考评和监督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定期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考察和并与其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其思想、工作动态。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形成科学决策、规范用权的机制,加强对农村党支部书记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其“带头雁”作用。
5、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 。同时,推行多渠道选育制。注重从本村籍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私营业主、回乡经商人员等群体中物色和发现苗子 ,把优秀青年骨干列为培养对象。努力做到使用一批 ,培养一批 ,储备一批。
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农村党建的核心工作,各级党组织都应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开展。提高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农村经济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才能更加坚实。
加强市(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2)
卫生监督是政府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大量的卫生监督工作,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卫生监督机构的队伍建设及卫生监督工作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我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共14个,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xx]第4、5号文确认,全市的卫生监督机构均为全民事业单位。核编362人,现有工作人员423人,共超编61人,其中卫生监督员共365人。
区县卫生监督机构组建以来,打破了以往“一个专业、一部法律、一支队伍”的监督模式,集中人力、物力,实行综合执法,执法规模和监督力度都大大超过以往,执法效果明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增强,同时强化卫生监督队伍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卫生监督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初步树立起卫生监督执法的良好形象。仅xx年,对33000多家被监督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达1xx0多户次,开展了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对各类卫生违法行为严肃查处,行政处罚2292户次,罚没款达190余万元,取缔非法生产经营800多户,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区县卫生监督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卫生监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且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水平不高,与当前的工作要求有差距。
目前全市区县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65.5%(277/423),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41.8%(177/423),中专以下的人员仍有10%(42/423),无职称的达15%(66/423);与卫生部的卫生监督员全部要是大专及以上学历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卫生监督工作是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的集合体,承担着为人民健康服务、为促进经济建设服务的任务,工作繁重、责任重大。因而,卫生监督员的高素质是实施强有力卫生监督执法的关键环节,不仅要求卫生监督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他们必须掌握行政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从目前的卫生监督人员的专业构成情况来看,大多数的监督员是从原卫生防疫站直接转员到卫生监督所,且原来大多都是从事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专业结构单一,法律素质不高,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不适应当前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的要求。而另一方面,部分监督员对卫生执法的专业性、技术性认识不足,在对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比较重视的同时又忽视了专业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在监督工作中常常遇到困难。
2、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
目前,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仅有编制362人,实际工作人员已达423人,超编61人。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承担了大量的现场监督、执法工作,被监督管理单位数量众多,共有33000多户,卫生监督人员数与辖区人员数之比悬殊太大,现场监督人员严重不足,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常超负荷工作;而当前政府、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卫生监督工作要求很高,要做好监督工作,满足群众需求显然是力不从心。例如秦淮区,全区有3103户的管理监督对象,现场监督人员仅有11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监督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更有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许多临时性、突击性工作必须完成,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难以体现。
3、卫生监督人员工资、执法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展。
xx年,全市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共计得到财政拨款1150余万(其中卫生监督执法专项经费82.3万元),人均2.72万,最高4.56万(六合二所),最低1.51万(高淳县所)。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所监督人员基本工资政府都无法全部解决,其它如办公经费、执法装备、交通工具、执法专项经费更无多少资金投入,14个区县卫生监督所的经费每家都有不足,全年共缺少经费775.5万元。
卫生监督执法是代表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体现公正性,其监督执法行为必须与其利益脱钩。但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卫生监督机构,如果长时间不能解决经费问题,执法的趋利性就不可避免,它们首先必然考虑生存问题,不可能保证监督执法的公正和规范,十分不利于卫生监督机构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经费的缺乏,执法装备、交通工具、现场取证工具等都严重落后和不足,限制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职工各项福利待遇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也难以调动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卫生监督人员的进出口不畅,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尽管卫生监督机构目前存在种种困难和不足,但它仍是全民事业性质、应当全额财政拨款的单位,同时具有行政监督执法权,仍是许多求职者向往的工作单位。由于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开展,监督机构本身没有人事权,存在着不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人员不能有效分流,想要的专业对口、素质高的人才不能及时引进,而通过各种关系进入的人员不一定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限制了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卫生监督和卫生技术服务的范围界定不清,导致卫生监督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责难以明确。卫生监督与卫生技术服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因此两者的分工与协作对于理顺卫生监督体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际工作中各区县普遍存在卫生监督所在工作中与疾控机构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其中健康证的办理、检测报告、监督监测、各种报表的上报等矛盾突出,影响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6、卫生监督的网络不健全。
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原来曾为城乡卫生监督工作发挥重要作用的乡、镇一级的防保机构的业务关系、经费来源和人员编制没有重新理顺和落实,使这些防保机构逐渐萎缩,而郊区、县的卫生监督所人员本身就不足,加之辖地辽阔、点散、量大,对乡镇的卫生监督难以到位,使许多乡镇存在卫生监督的空白点。
三、加强全市区县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一支作风正、业务精、纪律严的行政执法队伍,是搞好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基础。必须致力于解决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执法者不懂法等问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人员由提高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努力推进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由注重监督频次向注重监督质量转变,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要严格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依法行政制度(包括行政处罚复议制度;重大处罚案件备案制度;罚缴分离制度;投诉举报查处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追究制度等)。进一步明确各职能科室的责任分工,制定具体目标,各项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并与科室和个人效益挂钩。保证机构内部的协调、高效运转。
2、严把监督员入门关。要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员的队伍建设,首先就要把好监督员的入门关,应积极探索补充卫生监督员新鲜血液的好方法,逐步实行必须通过严格考试并经过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来录用新的卫生监督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卫生监督员的专业素质和法律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区县卫生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
3、对已在岗的卫生监督员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综合法律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定期对所有监督员进行多种形式的考核,让他们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势的执法工作需要。提高卫生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强化培训是基础。为培养一支既熟悉卫生专业知识,又掌握法律知识的复合型卫生执法队伍,应紧抓提高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意识不放松,以适应日益完善的卫生执法体系的执法工作的要求。为此,要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制度。要采取平时自学为主,授课培训为辅的方法,组织行政法学、程序法学及专业法规等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严格集中统一考试,对考试不及格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补考,未取得年度规定学分的,必须离岗学习。
4、建立并完善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考核奖惩机制,开展卫生监督执法质量效率考核工作,要在加强对卫生监督工作数量考核的同时,还逐步加强对卫生监督执法质量的考核工作,同时积极进行人事、分配方面的改革,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拉开奖金等分配档次。探索建立卫生监督员能进能出的机制,工作中引入人才竞争机制,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监督员双向选择,吸引优秀人才,培养骨干梯队,同时对一些确实不能适应卫生监督新形势的监督人员转岗或分流。
5、卫生监督机构性质不明确,体制不顺,监督人员工资和执法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差额很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卫生监督队伍的健康发展。卫生监督队伍是完全履行政府行政执法职能,应当纳入公务员系列,按照公务员管理办法执行,各类经费应得到各级政府全额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事分开,保证卫生监督队伍的建设,保证卫生执法的公平、公正。建议国家卫生部或省一级人民政府应对各区县的经费数额有一指导意见。
6、卫生监督人员编制严重不足,与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无法适应面广量大的监督执法工作需要的问题,建议国家卫生部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制定并与国家编委共同下达指导意见。对偏远乡镇的卫生监督工作,可考虑增加编制,设立分所或继续发挥乡镇一级防保机构的作用,建立乡镇一级卫生监督机构等办法予以加强。
7、全市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应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得到实施,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自我造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内抓管理、外塑形象,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通过努力工作,取得实际成效,来争取各级政府对我们卫生监督机构的关注、支持,争取财政加大投入,使卫生监督机构不断得到建设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监督机构面临的突出问题。
*街道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3)
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建设
情况调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特点,近期,我们重点围绕辖区农村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相台办事处是随着安阳市区划调整,于4月份在原铁西区农工委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相台街道党工委下辖16个党支部(含1个党总支),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企业支部3个,机关支部1个。截止底,共有党员397名,其中农民党员203名,企业职工党员24人,机关党员14人,离退休党员156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学本科生4人,大专生15人,中专生29人,高中学历的76人,初中及以下的277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党员数为44人,36至45岁的63人,46至54岁的108人,55岁至59岁的70人,60岁以上的112人。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学习、领着干。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三是抓制度,管着干。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三会一课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
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
为了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一是落实民主权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民主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分析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给指出致富路子。但有些基层干部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三)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现在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四)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从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的结构来看,55岁以上的党员有182名,占党员总数的45。8%,而且多数是从安钢、电厂等企业离退休回来的工人,文化素质,科技知识等都与当前农村的形势与要求不太适应。从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来看,397名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仅有19人,占党员总数的4。8%,初中文化的277人,占69。8%。这样的文化水平显然与今天的现实差距较大;从党员发展来看,每年每个村最多就是发展1-2名党员,而且多是在村委会任职的非党员,且年轻人相对又较少,而进入党员队伍的多是些离退休职工,所以说,在相台办事处397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进有44人,仅占11。1%,力量对比差距较大。因此说,这支党员队伍属于“老年型”的队伍,自然就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
三、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总体上说,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认为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干部群众对此比较满意。但是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如何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对此,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针对当前农民“最急的是致富无门、最缺的是技术技能、最怕的是市场变化”的实际,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培育更多的农业技术能手和创业人才。
二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把企业引向基地和农户,把基地和农户引向市场。
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经费普遍紧张,办公费紧缺,工作的积极性下降的实际,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从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组织协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发展规模化加工企业、专业特色市场和专业种养大户,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与政府、市场、龙头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农民在生产联合中组织起来。
五是要注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农业服务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奖励处罚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进取精神,以此来推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建设,优化干部队伍。
六是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明确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内涵,激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引导党员带头应用新技术、带头推广新品种、带头发家致富,树立先富的榜样,使广大群众有看头、有学头、有干头。
七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狠刹赌博之风、大操大办之风、封建迷信之风,整治社会治安秩序,用先进的思想和健康的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村精神文明。
殷都区相台办事处
12月2日
关于县运政执法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4)
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现状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前身是1955年5月28日成立的“县群众运输管理站”,1986年更名为“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主要担负县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和规划、发展工作;其性质为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事业单位,4月批准参公;核定内设机构10个,编制19名,实际在岗22名(其中1名长期借调利州运管所),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有执法车辆5台,办公环境较差,办公基本实现自动化。
依据《______道路运输条例》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担负着全县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县幅员面积3269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7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5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400余公里。根据目前我所在册人员,人均公路里程达100余公里,公路建设还在迅速发展。
目前,县客货运输车辆约2704辆。客运车辆205辆,其中客运班线车辆125辆,出租车35辆,城市公交车5辆,城镇客运人力三轮车40辆;货运车辆约2499辆(不含浙江援建车辆),其中在册货车639辆,暂未取得营运许可的货运车辆280余辆,时风牌等农用柴油三轮车340余辆,农用四轮车360余辆,汽油货运三轮车650余辆,外地取得道路运输资格在我县境内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230余辆。
目前有乔庄、青溪、沙洲、姚渡、竹园客运站5个,木鱼、三锅、关庄等乡镇正在新建三类客运站;维修企业3家,个体维修业户及相关业务25家,依托木鱼、竹园物流配载中心的建成,拟再发展5家二类维修企业和10家个体维修、服务业户,以满足客货运输业发展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现状
目前,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有正式执法人员22名,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正式执法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中专及相当学历占9%。道路运输管理专业占50%,法律专业占5%,其他专业占45%。22名正式执法人员中,30-45岁的占78%,45岁及以上的22%。交通执法人员的培训按照上级的安排进行。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一)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现有的道路运输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管理量(客货运输车辆数)也急剧增加,已凸显出原有编制的严重不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是在1991年确定的,十八年未作任何调整,为了确保全县运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批准壮大了运政执法队伍,但根据4月的参公文件精神,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将有一部分人员不能参公,实际在岗人员数大于18年前核定的编制数,编制数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因道路运输管理难度大,难免会出现监管时差,使部分道路运输违法违章行为逃脱打击。为了尽量减少监管时差,就必须壮大执法人员队伍,因受编制数限制就不得不聘请临时协助执法人员,这样就增加了执法机构的负担。
(二)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但所拨付的各项经费经费无法解决日益增加的稽查及办案和人员工资的开支,协助执法人员的工资由运管所自行解决,这样就不得不挤占其他经费,致使工作经费紧张,限制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福利待遇太低,致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强。,的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实行了“阳光工资”,一般科员的兑现金额为16000元左右,部分事业单位也按照相关规定向工作人员兑现了该福利。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得运管所一直无法兑现该政策,工作人员情绪较大,工作积极性大大折扣。
(四)管理体制造成运管所的人权和财权分离,上级主管部门管经费拨付,地方政府管人事编制。二者的分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缺人或缺钱),制约了运政工作的开展。
(五)由于经费不足而影响了运政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运政工作人员的累计培训时间达不到应培训的要求,知识更新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行业管理与社会发展同步。
(六)工作人员流动性差,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职工从招工之日起就在运管所工作,且工龄都在十余年,有的更是有二十余年的,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久了,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逐渐淡化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工作积极性也受影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七)运政执法责任大而风险更大,不利工作的开展。运政机构除了加强行业的规划、发展和监管外,还要肩负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的使命。由于受利润的诱惑,非法营运行为屡禁不止,按照《道条》和省局的自由裁量指导标准的规定,对非法营运行为处以3—10万的罚款,对于山区贫困县的非法营运者来说,按照最低标准3万处罚,就等于处罚了其整车价值的3/4,无疑是要了他们的性命,这往往引起违法者发生过激行为——自残、服毒自杀或车毁人亡。不严格处罚就是违法,就是渎职。这两方面的情况无论发生哪一种,运管部门都要承担责任,这无形给运政执法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根据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增加执法队伍的编制数,提高执法部门的级别(正科级),并适时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编制数调整。把部门级别提高到正科级可以使职工干工作有盼头,不会因干一辈子也是一名科员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实际解决编制数不但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可以稳定执法队伍的人心,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实行人权和财权的统一管理。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还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都应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只有人权和财权实行统一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员的流动和经费的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保证学习培训时间和经费供给,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继续教育适时更新知识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紧跟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保证。
(四)兑现国家关于工作人员的福利政策,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其他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才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生活水平,确保运政人员积极努力工作,更能保证执法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五)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加强交通执法人员的交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加强执法人员的交流,才能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积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才能保持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使执法队伍时刻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有利于工作的持续开展。不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工作就会像一潭死水,风平浪静,工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就会慢慢地消失,工作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五)修订对非法营运行为的处罚标准,在制定标准时是否可以明确经济发达的城市和贫困的山区进行区别对待。城市非法营运的利润空间很大,能够承当高额的罚款,而贫困山区本身就穷,搞非法营运的买车也是靠贷款,一旦按照标准定格处罚,往往激起民愤,发生群体性事件或过激行为,引起社会不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9篇 市法院队伍建设小结报告材料
今年来, 市法院坚持“三个至上”工作指导思想,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和“从严治院、公信立院、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牢牢把握“一手抓审判,一手抓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以开展队伍集中教育整顿、“司法作风建设年”和创建“学习型法院”等活动为载体,采取有力措施,狠抓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全院呈现了“班子团结、积极向上、上下振奋、争创一流”的新局面。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
始终将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尤其将抓好班子的政治思想、班子的业务素质、班子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能力以及班子的表率作用摆在突出位置。经常保持领导间相互沟通、增进团结。通过开展高标准民主生活会,相互帮助,相互提高,使班子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决策重大事项坚持集体领导,从而确保了党组的决定在全院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形成了干警向领导看齐、领导向干警学习,不辱使命、共同拼搏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司法能力建设
三、大力改进司法作风
以“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和队伍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为载体,加强我院司法作风建设,提升司法形象。首先,认真自查、突出重点。通过自己找、组织点、群众提、相互帮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查摆问题,深入分析,把司法作风和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找准,把根源查深。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组织生活会,积极开展交心谈心活动,扎实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次,解决问题、力求实效。针对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目标、时间和具体责任人。再次,制度规范、狠抓落实。将各项教育活动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整改措施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制度体系,如“诫勉谈话制度”、“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党风廉政信访接待工作制度”等。同时做好落实工作,坚决奖惩到位,防止“旧病”复发。 年 月,我院被市纪委授予“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单位”的荣誉称号。
四、全力做好从优待警
在从严治警的同时,又想方设法支持干警工作、帮助干警成长、关心干警的疾苦,全力做好从优待警相关工作,努力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干警兑现了审判津贴、执勤津贴及国家规定的其它津贴补贴;建立法官干警的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干警体检;对突患疾病、长期治疗和直系亲属病故的干警,院领导都要亲自给予慰问并发放一定的慰问金(品),不能亲自去的,也要委派其他领导和政工室前往看望和慰问。极大地增强了干警的职业认同感,打牢了不愿为的物质基础。
五、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我院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法官队伍老化,审判力量不足,法官断层问题严重。二是队伍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高层次、复合型法官偏少。三是文明司法,热情服务与群众的要求仍存在一些距离。个别法官方法简单,言语不当,态度不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切实解决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依法忠实履行职责,践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宗旨,团结一心,振奋精神,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第10篇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一公司党委课题组,针对目前政工队伍现状,先后到湖北、新疆、山西、陕西、重庆等公司重点工程项目进行了调研。同时,走访了以上项目周边本系统部分基层单位,并与部分新老政工干部就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大家反映的问题很有普遍性。
一、政工队伍建设现状的分析
在调研中大家认为,从中国铁建到公司党委高度重视政工队伍建设。各级党委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中国铁建总公司党委要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基层单位配备了党支部书记。从总体上看,当前政工队伍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企业全面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各级政工干部自觉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企业发展充满信心。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三是各级政工干部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推进了企业的全面建设。四是深入抓好反腐__,落实“三重一大”,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施民主决策,减少决策失误,起到了较好的监督作用。五是通过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优势,为稳定员工队伍、构建和谐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六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政工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施工生产,在唱响发展主旋律、打好建筑市场主动仗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前政工队伍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一是体制的原因,影响了基层政工队伍尤其是党组织第一责任人的本来位置,造成政工队伍的不稳定性,53%的被调查者认为书记难当,政工难做。二是由于削弱了党的政治领导,失去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核心位置,使企业重大问题难以监督,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在一些单位表现突出,违规违纪现象有所抬头,反腐__成了一句口号。三是宗旨观念、公仆意识不强。有的单位政工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对员工缺乏真感情,关心职工群众疾苦不够,满足于在接待上访中解决问题,忽视深入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少数政工干部作风不够扎实,有时仅满足于召开会议、下发文件、部署工作;在督促落实的过程中,听汇报多,实地检查少,跑面多,跑点少,工作方法还不够细致。四是部分政工干部不注重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钻研,缺乏一定的理论功底,说话毛躁,办事粗糙,不可打造。部分政工干部自我要求不严,凭经验按部就班,创新意识、进取意识跟不上新形势政工工作的节拍,有时候用一般的工作纪律、工作要求代替了党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部分政工干部没有跳出“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桎梏,仍采取粗放型管理的老办法,与施工生产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五是精神状态需作进一步调整,在机关的同志感到无所事事,在基层的同志感到有压力无动力;有相当部分的同志认为政工干部有职无权,难以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不安心政工工作;六是目前政工队伍老化,而对年轻政工干部的培养又缺乏力度,二至三年内将出现青黄不接。
二、政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
——放松自我修养是政工队伍存在问题的内在根源。主观因素表现为部分政工干部忽视对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规章制度以及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论虚无主义思想在政工干部中占有一定市场,很难在理论学习上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很难静心思考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创新和深入开展。客观因素表现为少数政工干部缺少必要的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一大批优秀中青年政工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45岁以下的政工干部已成为政工队伍的主体。这些同志普遍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思想解放、思维敏锐、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具有良好的改革创新精神。但他们大多成长经历比较顺利,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的熏陶,致使一些同志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措施不力是政工队伍思想政治方面存在问题的关键。长期以来,党组织特别是上级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政工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更多的是倡导性和原则性的,缺乏刚性制度作保证,缺乏配套制度作支持,缺乏有效机制作约束,“高压线”不带电,致使有的政工干部特别是党的一把手把思想政治建设看成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会上强调,会后忘调;平常忽视,出了问题才重视。有些单位对政工干部日常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除界中考察、年终考核外,难以及时了解干部平时的表现;组织监督在一些单位还比较薄弱,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尤其是近年来企业行政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加上监督机制不完善,致使对企业和项目行政主管监督难,存在监督盲点和监督空当的现象。
——多样化的客观环境对政工队伍产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及其发展,使价值取向多样化,有的政工干部不能正确把握人生观、价值观,迷失了政治方向;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导致各种物质利益刺激的强度日益加大,追求个人利益的趋利性侵蚀人们的思想,以致极少数政工干部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带进党的政治生活,把权力、地位作为与利益交换的“筹码”,经不住权钱的诱惑,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基层党建工作与企业快速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是影响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建筑企业大集团施工生产快速发展,而基层党建工作并没有与此同步加强。上级党委重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施工生产的服务作用,而轻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过多精力用于应付组织、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监督作用。部分单位重行轻政比较明显,对同级党政领导实行“阶梯式奖励”,挫伤了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使政工干部在感情上难以接受,83%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工干部没干头;在基层政工干部选拔上,仍然存在“经验主义”的错误,往往选派一些老同志出任书记,客观上造成了年轻同志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阅历,加剧了青黄不接的趋势。
三、政工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新形势下政工队伍建设,要在总结和继承过去好的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政工队伍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着力增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增强政工队伍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增强政工队伍的活力;突破难点,在提高政工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力气,在选准、配强、用好政工干部上下功夫,在制定有关制度办法的刚性约束上出新招,从而把整个政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加强政工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实战能力
认真学习特色理论体系,提高政工队伍理论水平。按照党的xx大的部署和要求,组织政工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切实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政工干部工作。在全面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依托党校培训的同时,各级中心组要克服工学矛盾,认认真真的学习、与时俱进的学习、持之以恒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学习成为不断增强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清醒的过程;各级政工干部要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从而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新知识,必须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把握精髓,融会贯通,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要进一步挖掘和借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拓展主体实践活动的载体和手段,确保主体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等。要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真正做到钻进去,晓悟大义,心领神会,并能走出来,化为思路,自觉应用,解决问题。不同政工干部要区别不同情况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努力建设学习型企业。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际,而是根本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可以知民心、察民情、体民意、解民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带着感情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群众工作,可以推行“三不”工作法:一是从远到近,不搞“背靠背”。教育引导各级政工干部在认识上从“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中摆脱出来,把接访当作密切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感情上克服“好人不告状,告状不是好人”的对立情绪;情绪上正面交流,袒露心扉,防止矛盾激化。二是由虚入实,不搞“空对空”。察实情,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说实话,言之有理,查之有据;办实事,能办的竭尽全力办,难办的想方设法办,不能办的解释清楚。三是以柔克刚,不搞“硬碰硬”。遇到言辞激烈、行为失范的群体上访,要临而不惊、处而不乱、冷静观察、笑脸相迎,切异唇枪舌剑、争高论低,防止火上浇油;对“死缠硬磨”者提出的复杂问题,要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防止再有新的过激行为;对态度粗暴的上访者,要以细对粗,细语轻言、和风化雨,消除其积蓄的怨怒,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克服少数政工干部“贵族化”倾向,培养政工队伍为民、务实、廉洁的良好作风。调研中,46%的被调查者反映,在政工队伍中间,有生活上讲究排场,作风上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工作上醉心应酬、追风逐浪等现象。这一现象被认为是“贵族化”倾向。出现这一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少数政工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淡化了宗旨观念,丢掉了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体和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在掌握了一点权力后,自以为高人一等,从而滋生出“贵族化”倾向。在他们看来,手中的权利不是职工给的,而是上级领导给的或个人争取来的。甚至有的认为自己凭努力当了官,享受一点是应该的。“贵族化”倾向发展下去,害莫大焉。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克服“贵族化”的倾向,首先,应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境界。政工干部任何时候都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牢记宗旨。其次,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些政工干部走上腐败犯罪道路,大多是从生活上不节俭开始的。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能够使人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够发挥砥砺意志、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工干部应将节俭意识贯穿于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为职工群众创造最大的效益。再次、必须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只要心里时刻装着职工,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自然就会得到职工的拥护和支持。同时,政工干部每年应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深入基层,真学、真帮、真干,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办职工所需,努力为职工多办好事、实事,以此取信于民。
(二)重才育才,为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才开通“绿色通道”
党的xx大报告提出,“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贯彻落实xx大的这一精神,需要对培养造就年轻政工干部的重要性、紧迫性有深刻的认识。针对当前政工队伍年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状,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对年轻政工干部培养的引导和管理,积极探索发挥年轻政工干部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确保年轻政工干部进得来、留的住、用的好。
选准、用好政工干部,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那些德才兼备、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业务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勇于创新、善于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年轻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政工岗位上来,以此改善政工队伍的年龄结构,适应新形势下政工工作的需要。在选拔中,注重在施工一线培养、锻炼和发现人才,研究制定“领导来自基层,干部出自一线”的具体措施,加大从基层和施工一线选拔政工干部的力度,鼓励和引导机关优秀年轻政工干部到一线施展才能、建功立业,使基层和施工一线成为政工干部成长进步、脱颖而出的主阵地。加强后备干部的补充、培养、锻炼和使用,通过上挂、下派、到基层部门或到一线任职等多种途径,切实加强后备干部的培养。继续探索以差额推进、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为主要内容的干部差额选拔任用工作;积极探索科学的干部考察、选拔任用工作新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进一步规范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工作,完善两种方式相互佐证的具体办法,注重通过谈话了解干部的深层次问题。实行分层次分批推荐和加权计分。不搞“一人一票”的简单相加。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各级政工干部的积极性,为科学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同时,在选拔用人中,要坚持选拔与淘汰并重,不断健全科学的考核、选拔机制。坚持按照“风清气正、确保质量、好中选优、公开公平公正”的总体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严格监督,把那些热爱政工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拔进来、稳定下来、使用起来,让他们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此外,要把那些只把政工岗位作为过渡、作为跳板,不安心工作,挂名不办事、出勤不出力,业绩不明显、工作能力差、群众不认可的,经组织考察确定后,坚决清退出政工队伍。
健全激励机制,开通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材“绿色通道”。各级党组织要关心一线政工干部。一是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协调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可能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对群众认可、工作突出的,给予充分肯定,鼓励他们扎实干好工作;表现突出,具备条件的要培养他们向党组织靠拢。三是对荣誉称号的表彰,要与行政干部一同看待,给政工队伍分配一定名额。从近几年看,政工干部只有推荐的权利,没有享受的待遇。有的政工干部说,政工没干头,前途没奔头,奖励没盼头。势必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从而提高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四是开通年轻政工干部成长成材的“绿色通道”,对有才干、有事业心、有较强能力的、工作成绩突出且群众认可度高的,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他们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
健全帮带机制,提高年轻政工干部工作能力。首先是从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出发,坚持“本土化”培训。积极开展年轻政工干部培训工作,组织年轻政工干部集中学习企业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党风党纪、上级精神、政务管理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和工作方法;其次是坚持“走出去”的战略。注重发挥年轻人文化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优势,尽可能的组织他们到优秀党支部参观学习,让他们把先进经验和做法引进来,指导工作;再次是坚持“传帮带”,实行老政工“一帮一”、“一带一”的办法,由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亲自传授经验,带领他们深入基层,深入施工生产一线,认真展开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学习工作技巧,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增强解决问题的本领。
(三)加强政工队伍自身建设,为有效服务科学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政工制度建设,使政治工作有章可循。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内务管理等制度,积极推行重点工作专项督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政工工作实践创新制度、政工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党建工作例会等制度。通过抓落实、抓执行、抓管理,使政工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根据本单位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实践活动。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政工干部新形象”等,通过开展大讨论、大培训、大调研、大整改、大服务,提高政工部门创造力、执行力、实践力、公信力、和谐力。
着力抓好政工干部的道德建设,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xx说过:“领导干部的生活情趣,不仅关系到自己的个人品质和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因而绝不是小事。不能认为只要工作上有成绩、有能力,生活作风上有点问题没关系。”广大政工干部一定要时刻审视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增强人格魅力。一方面,要善于取德于祖,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吸取营养,并把它们作为修身立德的基本依据。通过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发扬,真正回归社会,遵循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去做人做事。另一方面,要善于取德于民,从职工群众的优良品德中吸取提升境界、经受考验、抵御诱惑的精神营养。把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格魅力根植于职工群众的美德当中。再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八荣八耻”修身立德,从而使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加强政工干部的作风建设。一定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狠抓落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大兴刻苦学习的作风、求真务实的作风、联系群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在思想上进一步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作风。在工作中首先要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其次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工作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客观发展的实际,再次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的反映职工的愿望,真情的关怀职工的疾苦,切实去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使工作更加符合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学习中要加强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对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学习,增强公仆意识。在生活上,严于律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真正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真正树立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
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广大政工干部要进一步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优良作风,继续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勇于做解放思想的先进者、改革创新的排头兵。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从自己工作实际出发,运用科学发展观发现、分析和解决本单位和本部门的具体问题,不断提高自身决策的科学性、工作方法的协调性、工作思路的创新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中;要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增强职工观念,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工作方法,实现职工群众的愿望,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努力提高新形势下做职工群众工作的本领。
(四)立足企业长远发展,加强基层党的一把手队伍建设
选好配强党的一把手。针对企业政工岗位的特点,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把政治过硬、能力较强、群众公认、作风扎实、清正廉洁、善于统筹协调的优秀干部选派到基层担任党的一把手,不能“滥竽充数”。“滥竽充数”将对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和后果。为了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注意选拔、培养30-35岁的书记充实到基层任职。要拓宽视野,大胆使用那些年富力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政工干部。对于那些年纪轻、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同志,要有意识的安排到基层工作岗位上锻炼。使他们尽早成才,服务企业。
进一步明确项目书记在项目中的位置。确定项目书记在项目中的位置,明确项目经理、项目书记同为项目主管领导是加强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这样有利于加强项目廉政建设,有利于遏制腐败,有利于加强项目全面管理。实践反复证明,不受监督和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然导致对民主的践踏。因此,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基层党组织权力架构,理清项目领导班子职能权限,科学界定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议事决策范围,确保对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民主决策、项目部企务党务公开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保证项目部领导班子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有效机制。进一步界定和规范项目经理和项目书记的职权,防止“一言堂”的独断作风;适当的压缩书记的管理幅度,克服书记过多精力用于应付协调而不能抓大事谋大事的现象,让书记从负责琐碎的日常管理中走出来,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进一步明确书记在领导班子中的职责,加强书记对领导班子的监督。作为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进一步明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责任,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对违反民主集中制行为的查处力度。要敢于触及和打破长期形成的民主集中制执行过程中的所谓“潜规则”,努力使权力和决策在阳光下运行。
进一步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项目书记长期工作在基层、深入在群众之中,能真正了解本单位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和职工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作用,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要着眼于企业政工工作的不断发展,用战略的眼光,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紧紧围绕xx昆明讲话精神,通过发挥项目书记的组织、协调作用,不断完善基层党建机制,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水平;通过项目书记的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旗帜作用;通过发挥项目书记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引导作用,让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到施工生产的每个角落;通过发挥项目书记的管理、领导作用,让每个党员都能紧紧的团结在党组织周围;通过发挥项目书记选才、育才的作用,为政工队伍发展建立丰厚的人才储备。从而真正夯实企业党建工作的基础,使基层党组织在中国铁建“抓机遇、保增长、促稳定”的实践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稳步推进,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在新形势下的特点,近期,我们重点围绕辖区农村基层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相台街道党工委党员的数量结构及作用发挥情况
相台办事处是随着安阳市区划调整,于xx年4月份在原铁西区农工委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相台街道党工委下辖16个党支部(含1个党总支),其中农村党支部12个,企业支部3个,机关支部1个。截止 xx年底,共有党员397名,其中农民党员203名,企业职工党员24人,机关党员14人,离退休党员156人;从文化程度来看,大学本科生4人,大专生15人,中专生29人,高中学历的76人,初中及以下的277人;从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党员数为44人,36至45岁的63人,46至54岁的108人,55岁至59岁的70人,60岁以上的112人。
几年来,我们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工作要求,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有效地发挥了领导、保障、带动和监督作用。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一是更新观念,引好了路。办事处各村级党组织通过“三个代表学教活动”、“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积极引导乡村干部和广大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等落后保守的小农思想的束缚,树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树立了适合本地区需要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激发了广大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推动了经济的大发展。
二是因地制宜,选好了路。各村级党组织在认真分析研究村情和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开发利用自身优势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相结合,选准了符合村情的经济发展思路,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办事处提出了依托安钢、电厂等大型企业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附属企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这些思路的确定为农业和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导向定位作用,较好地指导了农村工作。
三是强化服务,铺好了路。基层党组织把助农增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构建服务体系,组织村干部引进项目、普及科技、分析市场,为群众发家致富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服务,解决了群众上项目、办企业、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加快了群众致富步伐。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保障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从为农村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角度出发,逐步造就了一支有闯劲、有能力、有干劲的干部队伍,切实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学习、领着干。认真组织村干部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市场经济知识,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紧紧抓住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的机遇,结合实际搞规划、定目标、抓落实。重点抓了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抓好办事处党工委中心组学习,重点解决了党委班子成员思想不解放、发展经济思路不广的问题;抓好办事处机关干部的学习培训,着力解决了干部素质不高、指导工作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抓好村两委班子的学习培训,解决了村干部思想不解放、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办法不多的问题;抓好党员培训,解决了党员自富能力不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四个层次的学习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服务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二是抓干部,带着干。积极推行了村党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人,有5个村党支部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大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带头、引导、示范作用。
三是抓制度,管着干。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各村都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党员管理制度》、《三会一课一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联合办公日制度》、《村党支部村委会联章联签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立健全制度,乡村干部普遍增强了责任感和自觉性,形成了带头干、带领群众干的共识。
3、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党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各级党组织,通过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文明新风尚、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一是在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上带出了好效益。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动员广大党员紧紧围绕依托大中型企业这一优势,突出农民增收这一主线,要求党员带头发展个体企业,成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并以实际行动帮助周围的群众,为他们出点子、谋路子、传技术、做贡献,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辖区6个农村中,除了有一个村由于历史原因每年的收入不足20万元外,其余5个村每年的收入都在50万元以上。村民的吃水、农业税等全部有村集体负担,除此而外,每人每年还有150到600元不等的年终分红,6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特殊补助。
二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带出了文明新风尚。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不懈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求党员带头讲文明、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带头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引导群众讲文明、讲科学、团结友爱、平等互助、邻里和睦、共同进步。如焦邵村投资20多万元组建的50余人的女子军乐队,既安排了村内妇女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为全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基地,该女子军乐队在安阳市也是小有名气。
三是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带出了好作风。各基层党组织注重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积极带领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树立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各村都组织党员、致富能人与贫困户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党员为桥梁、纽带,为致富能人和贫困户牵线搭桥,教育引导贫困户鼓足信心脱离贫困,党员和致富能人共同为贫困户确定致富目标,进行精神、物质帮扶。目前,党员和致富能人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68户。
4、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农村民主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监督作用
为了使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各村始终注意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监督约束干部从政行为,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围。
一是落实民主权利。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认真落实了村民民主选举权,依法选举产生了群众信任的村委会成员,逐步完善了民主决策机制,落实了“一事一议” 制度,在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和较大的公益性事业上做到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保证了村民民主决策,稳定了群众情绪。同时,积极开展“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农村”等创建活动,提高了村民自治水平。
二是规范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议事制度、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政务公开制度、党委定期谈话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重点是在农村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各村都设立了村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设置了政务、村务、政务公开栏。每年冬季结合基层组织整建,对村社财务进行全面的清理审计,并将清理审计结果通过村务公开栏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内容、程序、时间、形式四统一。
三是规范党员干部管理。在村干部中实行了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了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使村干部带着责任上台,明确目标干事。积极推进农村支部书记“两推一选”办法和村民委员会海选机制,对一些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远大抱负的领导干部进行针对性的教育,经教育仍无起色的,坚决予以调整,实施降职或免职,真正把那些有水平、有能力、群众公认、德才兼备的人才推上了村领导岗位。在xx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6个村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采取“两推一选”的办法选举产生了当家人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人,3个村支部书记保持了连任;调整村委会主任5人,副主任5人,使一批农村能人成了农村经济的带头人,在每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落实增收计划方面均起到了较好的带头、引导、示范作用。每年年终,采取“上考(办事处党工委考核)下评(党员群众评议)”的办法,对村干部进行全面考核,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在党员大会和代表会上进行述职,评出优秀、称职、不称职干部。办事处党工委对不称职村干部分析原因后,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处理。三年来,有3名村干部由于工作不称职、群众不满意而被淘汰。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随着辖区各村周边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多地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当前,辖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与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开拓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干部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有些保守,行动有些迟缓。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责任感不太强。特别是问题较多的村的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尽快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更谈不上治穷致富的发展思路,以致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心情不相适应。当前,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给指出致富路子。但有些基层干部能力不强,引导不利,服务不够,不能带领群众致富,群众想的盼的实现不了,急切的致富愿望变成失望,当干部再要求农民为集体做贡献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工作稍有差错,群众就会抓住不放,甚至激化干群矛盾。
(三)依法行政的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不适应。现在基层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已由过去的指挥者变成了指导者和服务者,不仅要带领群众致富,还必须依法行政。但有些基层干部不善于运用政策法律、示范引导等综合手段推动工作,仍然采取行政命令等传统方式,极易引起群众反感,甚至激化矛盾,换来农民强硬的回应,使一些问题解决起来愈加困难。
(四)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从相台办事处党员队伍的结构来看,55岁以上的党员有182名,占党员总数的45。8%,而且多数是从安钢、电厂等企业离退休回来的工人,文化素质,科技知识等都与当前农村的形势与要求不太适应。从党员队伍的文化素质来看,397名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仅有19人,占党员总数的4。8%,初中文化的277人,占69。8%。这样的文化水平显然与今天的现实差距较大;从党员发展来看,每年每个村最多就是发展1-2名党员,而且多是在村委会任职的非党员,且年轻人相对又较少,而进入党员队伍的多是些离退休职工,所以说,在相台办事处397名党员中,35岁以下的进有44人,仅占11。1%,力量对比差距较大。因此说,这支党员队伍属于“老年型”的队伍,自然就缺乏干事创业的朝气。
三、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的意见建议
从总体上说,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认为村党支部和村两委干部在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方面,干部群众对此比较满意。但是面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力?如何继续提高生活水平?对此,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要加大科技普及力度。针对当前农民“最急的是致富无门、最缺的是技术技能、最怕的是市场变化”的实际,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技术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为农村培育更多的农业技术能手和创业人才。
二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挖掘和发挥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地方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把企业引向基地和农户,把基地和农户引向市场。
三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经费普遍紧张,办公费紧缺,工作的积极性下降的实际,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基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从而稳定基层干部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要加强组织协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支持发展规模化加工企业、专业特色市场和专业种养大户,兴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与政府、市场、龙头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农民在生产联合中组织起来。
五是要注重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为农业服务的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奖励处罚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进取精神,以此来推动基层干部的自身建设,优化干部队伍。
六是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明确党员先进性的具体内涵,激发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引导党员带头应用新技术、带头推广新品种、带头发家致富,树立先富的榜样,使广大群众有看头、有学头、有干头。
七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狠刹赌博之风、大操大办之风、封建迷信之风,整治社会治安秩序,用先进的思想和健康的文化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农村精神文明。
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3)
村支书既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又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带领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领头雁。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首要任务。村支书队伍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强和改进?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以澧县中武乡为调研对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具体的调研报告如下:
一、中武乡村支书队伍的现况
第一,年龄结构。中武乡有村支书13名,其中40岁以下的2人,占15.4%;40至50岁的3人,占23.1%;50至60岁的8人,占61.5%。这表明中武乡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年龄结构欠合理。
第二,性别结构。13名村支书中,全部是男性。
第三,学历结构。在这13名村支书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有8人,占61.5%,高中文化的5人,仅占38.5%。农村基层党支部书记学历以初中为主,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低。
第四,基层工作经验。从担任村干部的年限看,5年以下(不含5年)的0人,5-10年的4人,10-15年的1人,15-20年的2人,20年以上的6人。具有5年以上村支书工作经历的占100%,普遍任职经历丰富
二、村支书队伍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当前的这支村支书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无法否认这支队伍同农村工作的新目标、新形势、新求还无法完全适应,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村支书队伍普遍出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年限过长,工作激情缺失的问题。目前,我乡一些村支书在其工作岗位上已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且当初上任时只有初中甚至小学文化水平,加上多年来又不能及时加强自身学习、补充知识营养,导致自身工作被动、滞后,无法适应如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第二,部分村支书缺乏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无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部分村支书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与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差距,他们仍然习惯于 “催一催、动一动”的工作方式,认为自己是“民头干尾”,上级怎么说,下级怎么干,以“老眼光”、“小步伐”看待新事物、新形势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并存,工作方式缺乏创造性,还不能结合实际、不能联系党员的思想开展教育,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部分村党支部书记体现出驾驭市场的能力不强,掌握运用经济措施的能力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不同步,部分村党支部书记自身示范作用发挥不突出,既缺少带领大家致富的办法,又不能使自己成为致富能手,党的先进性无从体现,自身缺少说服力,示范作用发挥不出来,群众不信服。
第三,村支书工资待遇偏低,与其承担的繁重工作任务不成正比。我乡村支书年均工资6000元,除公务应酬、人情来往,每年所剩寥寥无几。同龄人在外务工经商,每年收入动辄万元以上,收入反差较大,削弱了村支书工积极性。
第四,离退职干部生活保障体系不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有些在党支部书记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退下来的老干部,也只能拿到每月一百元左右的补助,导致村内年轻人才不愿进入村班子,后备人才难以培养。
第五,村支书后继乏人,班子整体素质偏低,形势严峻。一是村干部工资偏低,离退职干部保障不健全;二是有能力有本事的青年人才大量外出,能人难留,高素质的农村青年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重经济利益轻政治前途;三是村级财力薄弱,债务难消,农村各种矛盾突出,工作难干;四是少数村支书担心年轻人才培养上来,会夺位、夺权,导致其有意压制后备干部的培养。
三、如何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需要全面提高村支书的科学发展能力、务实创新能力、带民致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处理复杂矛盾能力,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第一,构建培训机制是提高支部书记素质的有效途径。首先,学习党建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将党建理论作为支部书记培训的第一课,要求各支部书记加强学习,自学党建理论专著,定期开展党支部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理论水平。通过加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强化思想作风建设,重点解决党支部书记思想守旧、开拓进取精神不强、基本理论水平较低等问题;通过聘请有关理论专家授课,组织各支部书记全面系统地学习党建理论知识;通过开展专家授学、党委导学、党员查学和定期考学,激励支部书记增强党性,提升理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其次,学习先进典型,发挥表率作用。先进典型辐射力强,有很好的示范、带动和激励的作用。孝南公司充分利用先进典型的这一效应,强化了向先进典型学习的力度,逐步建立了“学习典型、培养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再学习典型”的良性循环学习链,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再次,学习交流经验,推进基层党建。要积极开展经验学习交流活动,采取外出学习参观、内部学习研讨等形式,增强学习的直观性和互动性,不断提升农村支书能力和素质。培训是提高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基层单位虽然十分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但许多时候由于受师资力量和财力物力的影响,培训质量和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上级党组织在基层举办培训时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选派有关专家教授、请经验丰富的“老支书”传经授宝,必要的时候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大对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结合基层单位实际需要,多举办一些理论系统、针对性强的支部书记培训班
第二,多渠道选拔村党支部书记,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在严格标准、程序,扎实搞好“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的基础上,拓宽选人视野,多渠道选拔村党支部书记。一是从外出务工能人中选任。及时将在外务工经商人员中政治素质高、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的党员群众列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教育培养,筛选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对重点培养对象实行了党委成员联系,村党支部书记包保制度,有效解决了村级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二是从机关干部中选派。以建强组织、发展经济、锻炼干部为目标,从区、乡在岗机关干部中选派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三是从离岗干部中选聘。实施“离岗不离党,余热献乡邻”工程,采取“个人自愿、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式,选派了政治素质高、身体健康、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熟悉农村工作的离岗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或村级发展顾问。同时注重选聘大学生村干部,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作为村主要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第三,结合农村实际,完善村支书队伍激励保障机制,调动积极性。首先要强化精神激励。加大在优秀村支书中推选各级人大代表、党代表、政协委员的力度,大胆提拔重用村干部,突破身份限制,疏通和拓宽村干部提拔重用渠道和政治上进一步发展空间,选拔特别优秀的村干部进镇工作,建立健全村干部考核使用机制,积极创造条件,多安排村支书进行健康检查。其次要强化物质激励。要完善村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办法,在村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奖金发放中,尽量多考虑党支部书记。完善落实好党支部书记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总之,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要使广大的村党支部书记思想统一,认识到位;方法得当,措施得力;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奖罚分明
2023年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4)
一、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现状
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前身是1955年5月28日成立的“县群众运输管理站”,1986年更名为“县公路运输管理所”,主要担负县道路运输行业的管理和规划、发展工作;其性质为国家授权的行政执法事业单位,4月批准参公;核定内设机构10个,编制19名,实际在岗22名(其中1名长期借调利州运管所),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有执法车辆5台,办公环境较差,办公基本实现自动化。
依据《______道路运输条例》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担负着全县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县幅员面积3269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7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5万人,全县公路总里程2400余公里。根据目前我所在册人员,人均公路里程达100余公里,公路建设还在迅速发展。
目前,县客货运输车辆约2704辆。客运车辆205辆,其中客运班线车辆125辆,出租车35辆,城市公交车5辆,城镇客运人力三轮车40辆;货运车辆约2499辆(不含浙江援建车辆),其中在册货车639辆,暂未取得营运许可的货运车辆280余辆,时风牌等农用柴油三轮车340余辆,农用四轮车360余辆,汽油货运三轮车650余辆,外地取得道路运输资格在我县境内从事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230余辆。
目前有乔庄、青溪、沙洲、姚渡、竹园客运站5个,木鱼、三锅、关庄等乡镇正在新建三类客运站;维修企业3家,个体维修业户及相关业务25家,依托木鱼、竹园物流配载中心的建成,拟再发展5家二类维修企业和10家个体维修、服务业户,以满足客货运输业发展的需要。
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现状
目前,县公路运输管理所有正式执法人员22名,临聘协助执法人员8名;正式执法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1%,中专及相当学历占9%。道路运输管理专业占50%,法律专业占5%,其他专业占45%。22名正式执法人员中,30-45岁的占78%,45岁及以上的22%。交通执法人员的培训按照上级的安排进行。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困难
(一)随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现有的道路运输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管理量(客货运输车辆数)也急剧增加,已凸显出原有编制的严重不足,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和人员编制是在1991年确定的,十八年未作任何调整,为了确保全县运政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批准壮大了运政执法队伍,但根据4月的参公文件精神,县公路运输管理所将有一部分人员不能参公,实际在岗人员数大于18年前核定的编制数,编制数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再因道路运输管理难度大,难免会出现监管时差,使部分道路运输违法违章行为逃脱打击。为了尽量减少监管时差,就必须壮大执法人员队伍,因受编制数限制就不得不聘请临时协助执法人员,这样就增加了执法机构的负担。
(二)县公路运输管理所的机构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由市运管处统一预算,市财政统一拨付。但所拨付的各项经费经费无法解决日益增加的稽查及办案和人员工资的开支,协助执法人员的工资由运管所自行解决,这样就不得不挤占其他经费,致使工作经费紧张,限制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福利待遇太低,致使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强。,的行政单位的公务员实行了“阳光工资”,一般科员的兑现金额为16000元左右,部分事业单位也按照相关规定向工作人员兑现了该福利。但不知什么原因使得运管所一直无法兑现该政策,工作人员情绪较大,工作积极性大大折扣。
(四)管理体制造成运管所的人权和财权分离,上级主管部门管经费拨付,地方政府管人事编制。二者的分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缺人或缺钱),制约了运政工作的开展。
(五)由于经费不足而影响了运政工作人员的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运政工作人员的累计培训时间达不到应培训的要求,知识更新慢,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无法实现行业管理与社会发展同步。
(六)工作人员流动性差,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职工从招工之日起就在运管所工作,且工龄都在十余年,有的更是有二十余年的,在一个单位工作时间久了,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也逐渐淡化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工作积极性也受影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七)运政执法责任大而风险更大,不利工作的开展。运政机构除了加强行业的规划、发展和监管外,还要肩负打击非法营运行为的使命。由于受利润的诱惑,非法营运行为屡禁不止,按照《道条》和省局的自由裁量指导标准的规定,对非法营运行为处以3—10万的罚款,对于山区贫困县的非法营运者来说,按照最低标准3万处罚,就等于处罚了其整车价值的3/4,无疑是要了他们的性命,这往往引起违法者发生过激行为——自残、服毒自杀或车毁人亡。不严格处罚就是违法,就是渎职。这两方面的情况无论发生哪一种,运管部门都要承担责任,这无形给运政执法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根据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增加执法队伍的编制数,提高执法部门的级别(正科级),并适时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编制数调整。把部门级别提高到正科级可以使职工干工作有盼头,不会因干一辈子也是一名科员而影响工作的积极性;根据实际解决编制数不但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还可以稳定执法队伍的人心,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二)实行人权和财权的统一管理。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还是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都应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只有人权和财权实行统一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人员的流动和经费的供给,才能有效地促进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保证学习培训时间和经费供给,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继续教育适时更新知识是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紧跟社会发展和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保证。
(四)兑现国家关于工作人员的福利政策,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其他机构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才能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运政执法人员生活水平,确保运政人员积极努力工作,更能保证执法人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五)按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加强交通执法人员的交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加强执法人员的交流,才能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进取,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积极去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才能保持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使执法队伍时刻保持旺盛的工作斗志,有利于工作的持续开展。不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工作就会像一潭死水,风平浪静,工作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就会慢慢地消失,工作就会原地踏步,停滞不前,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五)修订对非法营运行为的处罚标准,在制定标准时是否可以明确经济发达的城市和贫困的山区进行区别对待。城市非法营运的利润空间很大,能够承当高额的罚款,而贫困山区本身就穷,搞非法营运的买车也是靠贷款,一旦按照标准定格处罚,往往激起民愤,发生群体性事件或过激行为,引起社会不稳定,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学生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
第11篇 关于加强社区女社工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中心的不断下移,社区已经成为开展各项社会工作的主要阵地,是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主战场,是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建设一支高素质、强能力、上规模的社区专职社工队伍,是实现以上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社工队伍里,女社工占绝大多数,且女社工有着生理、心理特点,故有必要对女社工开展调查研究。
一、根据对现有资料和有关数据的整理、部分女社工的走访,以及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现状:
(一)、基本信息
无锡南长区各街道共有社工65名,其中男社工8名,女社工57名,女社工年龄结构为:30周岁及以下32人,占56%;31-40周岁20人,占35%;41-50周岁5人,占9%。学历分布为:本科有24人,大专有16人,高中(含中专、职高)有16人,研究生学历为1人,分别占42%、28%、28%、2%。57名女社工中有21人未婚,27人未育,30名已生育的女社工中孩子0~3周岁的有17人。女社工中担任社区正职的有2人,副职的有10人。
(二)、工作情况
工作有“三多”。
第一,工作任务多。各类条线工作,接待居民来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走家入户对居民进行走访,还需要完成拆迁、招商引资、协护税、征订报纸等各项任务。
第二,创建检查多。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不断加大对社区的创建检查力度,迫使社工不得不抽出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应对。有些创建工作老百姓的确收益,但也不乏有些创建工作形式重于内容,耗精力,又无实际意义。
第三,工作台账多,现在都提倡无纸化办公,纸质台账相对以前要减少许多,但电子台账和各类平台多了很多。有些条线的社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电子台账和各种平台上,间接影响了社工与居民面对面的时间。
(三)、心理状态
第一、心理压力重。女社工要承担繁杂琐碎的工作以及面对弱势群体的一些无奈等,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除此之外,为了完成行政性事务,分配给走访和联系居民的时间相对较少,有时会引起居民的不满和误解,加剧了社工的无形压力。除此之外,女社工的生理特点,如例假、怀孕、生育、哺乳等,都会令她们精力分散,形成工作与个人问题之间的压力。
第二、不良情绪的困扰。由于工作量大、收入不高、得不到居民的理解,有些女社工会产生焦虑、烦躁、郁闷、懈怠等不良情绪,长久下去,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第三、期望落差大。“您当初选择做社工主要是出于何种考虑”,此题为多选题,30位女社工中,选择了“看好社工行业发展前景”的有15个人,占50%,选择“听从父母家人安排”的有6人,占20%,选择“兴趣爱好/个人理想”的有5人,占17%,选择“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的有4人,占13%。“现在,您对社区工作未来发展的看法是”一题中,选择前景不明朗,走一步看一步的人数达到17人,占57%,7人选择前景光明,愿意扎根,占23%,4人选择了前景渺茫,临时跳板,占13%,2人选择了没有想过。占7%。这些数据表明,在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有些社工或多或少会产生对未来发展迷茫,对自身工作的信心不足。
二、存在问题
第一、社工性别结构不合理。女社工占社区工作主力的绝大多数,这就造成了“女的当男人用”的现象。社区中一些重体力活儿女社工也得顶上,有蛮横的男性居民来闹时,也大多是女社工拦着。
第二、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社区承接的各条线工作有20多条,主要包括党建、工会、统战、妇联、团建、综治、人武、民政、老龄、残联、社保、计生、卫生、教育、文体、关工委、宣传等。每条业务线又都有细化的内容,纷繁的社区行政工作不仅加重了女社工的负担,更减少了她们与居民沟通的时间,与社居委宗旨想违背。
第三、心理素质有待加强。当很多压力迎面而来的时候,有些女社工会出现退缩心理,或以负面情绪面对,甚至出现逃离心态。
第四、工作积极性减弱。随着工作时间越久,社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出现懈怠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第一、优化社工性别结构,增加男社工的人数,减少女社工招人力度,以达到男女社工比例平衡。
第二、合理减轻女社工工作负担。一方面,呼吁上级各部门尽量取消一些对社区没有实质性帮助、形式化的工作内容,为社区减负;另一方面,社区也应开动脑筋,更新服务思路。比如采取“服务外包”等方式,将某些工作任务委托给社会组织来承接,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成效。
第三、缓解心理压力,提升职业自信。通过开展排解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与人沟通、了解自我增强自信等心理服务内容方面的心理讲座,也可以通过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压训练,达到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目的。
第四、建立沟通平台,增强工作积极性。今年,我们社区成立了“躬行学习园地”由各位女社工“轮流坐庄”主持,内容可以是专业性工作,也可以是心灵交流,包括关于恋爱、婚姻、生育等方面的交流,促进社工之间的相互学习,增强社工之间沟通,提高工作积极性。
第12篇 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普洱市县(区)委书记队伍的基本情况
普洱市辖9县1区,其中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近几年来,市委始终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严格遵守《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市、区、旗)党政正职队伍建设的意见》(中组发[xx]3号文件),高度重视县(区)委书记队伍建设。一是在培养选拔上重视。注重在艰苦地方、复杂环境、综合部门多岗锻炼和培养干部,注重选拔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经受住艰苦环境锻炼、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能驾驭复杂局面,经得起风浪考验,作风扎实、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群众公认、清正廉洁的干部担任县委书记。全市县(区)委书记队伍中,大多数经过市、县、乡多岗锻炼,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绝大部分一把手都具有比较丰富的基层领导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统揽全局的能力、解决矛盾问题的能力和推动工作的能力。二是在教育培训上重视。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派县(区)委书记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参加专题培训、短期培训和理论培训,到省外、市外考察学习,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市委有针对性地组织县(区)委书记开展理想信念、权力观、群众观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县(区)委书记把方向、管全局、议大事、抓大事的能力,增强驾驭全局、服务群众的本领。三是在监督管理上重视。不断加大对县(区)委书记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用人行为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力度,注重监督县(区)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以及加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特别通过县级党委换届,选准配强县(区)委书记,较好地发挥了县(区)委书记队伍在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聚民心、促发展、保稳定工作中,在推进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目前,全市10个县(区)委书记,除1个县委书记因提拔到省直部门,接任人选正在按程序考察外,其余9个县(区)委书记平均年龄42.4岁,年龄在35岁至39岁的2人,占22.2%;40岁至45岁5人,占55.6%;46岁至50岁2人,占22.2%。大学本科学历5人,占55.6%;在职研究生4人,占44.4%。其中,经济管理专业5人,占55.6%;汉语言专业1人,占11.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人,占11.1%;行政管理专业1人,占11.1%;社会学专业1人,占11.1%。无女性和少数民族县(区)委书记。
二、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县(市、区)委书记队伍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状况总体是好的,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努力,县(市、区)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优化,素质明显提高,领导改革发展稳定的能力进一步增强,这支队伍是靠得住,能干事的队伍。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与新的形势和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是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极少数县(市、区)委书记作风漂浮、脱离群众,工作方式方法简单,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忽视群众的合理诉求。虽然发生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影响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如孟连“7.19”事件发生后,普洱市委及时对孟连县委书记进行了调整。二是任期制执行力度不够。对任期制的管理要素缺乏相应的规定,比如,任期目标责任制、任期目标考核等,一些地方县(市、区)委书记变动频繁。三是选拔标准难把握。《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6条基本条件和7条应当具备的资格相对概念化,在考察时不好把握。比如:在考察中难做到全面了解人选的熟悉领域、主要专长和发展潜力,难判断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态度和业绩以及人选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干部考核评价难,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上有差距,认为考察干部是一个程序和环节,有的认为是走过场,不愿意反映真实情况。
三、加强县(市、区)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进一步认识加强县(区)委书记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县级政权是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环节。从纵向看,它既是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决策的机关,又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市重大工作部署的执行机关,具有承上启下的基本特征。从横向看,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前沿阵地和城乡经济的结合部,集党政军民、工农学商于一体,具有统揽一方的综合功能。县(市、区)委书记在县级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在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既是领导者、决策者和组织者,又是具体的执行者。县(市、区)委书记水平和能力既直接影响我们党的工作的总体效能,又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县(区)委书记队伍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国家政权基础的稳固和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县(市、区)委书记的任职条件和任职资格。除认真遵循《干部任用条例》中规定的6条基本条件和7条应当具备的资格外,在新形势下,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工作实际,县委书记一般还应当具有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任职经历;具有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任职经历;具有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经验;具有驾驭复杂局面,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具有推进工作能力和统揽全局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深入扎实;心理素质好;专业、气质与班子成员相溶,听得进不同意见,能集中民意民智。
(三)进一步明确优秀与不称职县(市、区)委书记的主要表现。优秀县(市、区)委书记的共同特点:政治纪律性强,理想信念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注重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勤奋敬业,工作扎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有正确的政绩观;眼界宽阔,思路宽阔,胸襟宽阔,总揽能力强,工作作风深入、扎实,群众基础好,善于联系群众,有基层工作经验;敢于和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注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驾驭复杂局面能力和做好群众工作能力,坚持实事求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接受监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品德高尚,情趣健康,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不称职县(市、区)委书记的主要表现:理想信念不坚定;能力素质达不到履职要求;不注重学习,创新能力弱,胸襟不宽阔,总揽全局的能力差;工作经历相对单一,基层工作经验欠缺,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扎实,政令不畅通,执行能力弱,驾驭复杂局面能力不强;群众观念淡漠,脱离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弱,党的宗旨意识不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足,急功近利,喜欢搞政绩工程,搞短期行为;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树得不牢,在廉洁自律方面出现问题。
(四)进一步改进县(市、区)委书记的选拔方式。对县(市、区)委书记人选的选拔要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切实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一是要规范和完善县(区)委书记人选考察程序。要严格按照《关于在民主推荐、干部考察中进一步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暂行规定》(云组发〔xx〕5号)、《云南省差额选拔任用正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云办发〔xx〕8号)的规定规范和完善考察程序。对县(市、区)委书记人选的推荐同时获得会议投票推荐赞成票三分之一以上、个别谈话推荐二分之一以上,才列为考察对象。在考察县(市、区)委书记人选时要认真贯彻群众公认原则,实行干部推荐考察“三个扩大”(即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扩大个别谈话推荐范围、在考察廉洁自律方面扩大听取意见的范围)、“四个结合”(即把平时考察与使用考察相结合、听取意见与实地察看相结合、考察干部的一贯表现与关键时刻的表现相结合、注重八小时以内与八小时以外考察相结合)。二是改进提名方式,不拘一格选拔优秀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委书记出现缺额时,由组织部门将任职条件、提名范围、符合资格条件的干部名册提交市委全委会成员进行第一轮署名推荐提名。在此基础上,组织部门根据岗位要求和班子建设实际,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有关方面的意见,按1:3比例提出初步推荐人选建议,再进行第二轮民主推荐,根据推荐情况,确定考察人选。确定考察人选一般应多于拟任人选。在公开选拔委任制领导干部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公开选拔选任制领导干部提名人选的程序和方法。建议拿出1—2个职位,在全省进行县(市、区)委书记公开选拔试点,不断扩大县(市、区)委书记的选拔渠道,规范公开选拔的程序,改进方法,逐年提高公开选拔县(市、区)委书记人数在提拔交流干部中的比例。三是进一步完善表决任用机制。县(市、区)委书记的拟任人选由上级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全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到会,并保证与会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听取情况介绍、充分发表意见。与会成员对任免事项,应当发表同意、不同意或者缓议等明确意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对意见分歧较大或者有重大问题不清楚的,应当暂缓表决。对影响作出决定的问题,会后应当及时查清,避免久拖不决。全委会有关干部任免的决定,需要复议的,应当经全委会超过半数成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五)进一步完善县(市、区)委书记的激励机制。为保持县(市、区)委书记队伍稳定、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应严格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县(市、区)委书记每个职务任期为5年。县(市、区)委书记一般应当任满一个任期,在一个任期内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的,一般不得超过一次。县(市、区)委书记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累计达到一届以上的,经综合考核,实绩突出,评定为优秀的,建议给予提高享受副巡视员待遇或列为副厅级后备干部人选。
(六)进一步加强对县(市、区)委书记的教育、考核、管理和监督。一是推进“一把手”培训工程的实施。要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对县(市、区)委书记的教育培训。时间安排上要有计划性,县(市、区)委书记学习培训时间不宜过长,每名县委书记每年培训次数不宜太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在培训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教育培训、领导干部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培训、做群众工作能力培训以及政治理论培训、政策法规培训、作风教育培训、业务知识培训和科学文化素养培训。
二是加大对县(市、区)委书记的考核力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以德才素质评价为核心,立足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县(市、区)委书记德、能、勤、绩、廉情况的考核,侧重评价把握大局、战略思维、协调各方、抓班子带队伍、基础工作等内容,引导县(市、区)委书记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建议加大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考核评价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对连续两次被评为“基本称职”或当年被评为“不称职”等次的县(市、区)委书记,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组织调整和处理。建议考核指标中应突出针对性。既要考虑到对每一个县(市、区)的普遍适用性问题,也要尽可能考虑到一些特殊因素,在考核指标中应留有一定的余地,由考核组研究当地县(市、区)的具体工作实际情况确定应列入的考核指标,既注重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化解社会矛盾和落实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工作的考核,又注重考核县委书记关键时刻和困难时期、在处置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表现,注重考核作风状况和做群众工作能力。
三是加强对县(市、区)委书记队伍的监督。按照服从大局、民主公开、以人为本,教育与约束并重的原则,运用切实有效的法规、制度约束和规范县(市、区)委书记的行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领导干部日常管理监督制度、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办法。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财产申报、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等制度。研究制定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党县(市、区)委书记用人行为的办法。认真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和解决县(市、区)委书记队伍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逐步形成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的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制。在全省范围内广泛推行特邀监督员制度,把对县(市、区)委书记“人前”与“人后”、“八小时内”与“八小时外”监督结合起来,形成自我监督、组织监督、社会监督、法律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的强大合力,全方位监督其任职行为、生活行为、社交行为。加大对《干部任用条例》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力度,重点监督检查县(市、区)委书记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的情况,坚决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建立汇报、考评和年终廉政谈话制度。县(市、区)委书记每半年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党委汇报一次思想和工作情况,年终进行一次全面总结。上一级纪委、组织部门围绕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方面每年对县(市、区)委书记进行一次廉政和履职情况谈话。坚持定期实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建立专门的县(市、区)委书记信息库,收集各种信息,动态掌握县(市、区)委书记的表现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四是完善以州市党委为主的县(市、区)委书记管理体制。以州市党委为主的县(市、区)委书记管理体制与党组织设置、行政区域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是相适应的。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及时发现各县(市、区)委和县(市、区)委书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及时掌握了解情况,包括县(市、区)委书记工作情况和个人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监督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中存在的问题。但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县(市、区)委书记变动频繁,不利于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县(市、区)委书记的管理。一是要严格执行任期制。上级党委要就县(市、区)委书记执行任期制出台具体规定,合理界定县(市、区)委书记的任职期限,规定最低任职年限,在此期间,除特殊情况外(个人违法违纪或提拔),一般未任满规定时限不得调整。二是完善外出请销假和登记制度。对县(市、区)委书记外出实行请销假和登记报告制度,报上级党委办公室和组织部备查。
五是积极推进县(市、区)书记异地交流。认真坚持县(市、区)委书记交流任职和回避任职制度,扩大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交流范围,各地区之间交流人数应相对平衡。要选派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有培养潜力或厅级后备干部进行交流,并逐步扩大州市之间县(市、区)委书记的异地交流力度。
85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
18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48位用户关注
29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32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