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汶川地震哀悼日3天应这样度过作文1000字-初中初二作文
悲伤的泪水汇成了一条河;同胞的鲜血在创造奇迹。成千上万的生命在瞬间被集体毁灭,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泪水和悲哀,还有共和国的无限痛苦和创伤。从今天开始,接下来的三天就是全国哀悼日,就这样度过——
哀悼日,请全国降半旗。
这三天,全国,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应该降半旗哀悼地震灾害中成千上万的受害者,哀悼国家和社会遭受的灾难和痛苦。
为死去的公民降下国旗,既是对死去同胞生命的悼念、敬畏和尊重,也是对活着的人的精神慰藉。这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救灾和重建中的决心和毅力。
哀悼日,请默哀,鸣笛三分钟。请记住,5月19日14点28分指针指向,大家默哀三分钟,车、火车、轮船鸣笛,防空警报响起。如果你走在街上,请停下来,把右手放在胸前,闭着眼睛祈祷。如果在办公室,请放下案头工作,面向渝西北,站起来,闭上眼睛,静观其变;如果你在路上开车,请踩下刹车,按响喇叭,继续鸣笛…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有多忙,此时此刻,请停下来,用沉默的仪式哀悼,让逝者得到安慰,让生者更加珍惜生命。
哀悼日请停止不适当的娱乐活动。电视频道停止播放娱乐节目,停止播放不合时宜的泡沫剧和电视广告;平面媒体停止发布广告,停止发布一切娱乐报道和不适当的内容;政府应该发出倡议,关闭所有娱乐和休闲场所,停止所有可以推迟或推迟的大型活动。
灾难当前,拒绝娱乐。此时此刻,拒绝娱乐是对灾民、灾区人民和抗震救灾第一线战斗人员的尊重。请与灾区人民分享你的感受、感受、良心和人性。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这一刻怎么忍心自娱自乐?
【第2篇】汶川地震哀悼日3天应这样度过作文1000字-初中初二作文
悲伤的泪水汇成了一条河;同胞的鲜血在创造奇迹。成千上万的生命在瞬间被集体毁灭,留下的不仅是无尽的泪水和悲哀,还有共和国的无限痛苦和创伤。从今天开始,接下来的三天就是全国哀悼日,就这样度过——
哀悼日,请全国降半旗。
这三天,全国,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等。应该降半旗哀悼地震灾害中成千上万的受害者,哀悼国家和社会遭受的灾难和痛苦。
为死去的公民降下国旗,既是对死去同胞生命的悼念、敬畏和尊重,也是对活着的人的精神慰藉。这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救灾和重建中的决心和毅力。
哀悼日,请默哀,鸣笛三分钟。请记住,5月19日14点28分指针指向,大家默哀三分钟,车、火车、轮船鸣笛,防空警报响起。如果你走在街上,请停下来,把右手放在胸前,闭着眼睛祈祷。如果在办公室,请放下案头工作,面向渝西北,站起来,闭上眼睛,静观其变;如果你在路上开车,请踩下刹车,按响喇叭,继续鸣笛…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有多忙,此时此刻,请停下来,用沉默的仪式哀悼,让逝者得到安慰,让生者更加珍惜生命。
哀悼日请停止不适当的娱乐活动。电视频道停止播放娱乐节目,停止播放不合时宜的泡沫剧和电视广告;平面媒体停止发布广告,停止发布一切娱乐报道和不适当的内容;政府应该发出倡议,关闭所有娱乐和休闲场所,停止所有可以推迟或推迟的大型活动。
灾难当前,拒绝娱乐。此时此刻,拒绝娱乐是对灾民、灾区人民和抗震救灾第一线战斗人员的尊重。请与灾区人民分享你的感受、感受、良心和人性。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这一刻怎么忍心自娱自乐?
哀悼日,请以适当方式祭奠逝者。以他们自己适当的方式哀悼、致敬和祈祷。走到河边,放一盏长明灯,哀悼死者,祝福生者;去一个空旷的地方,点上蜡烛,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去参加一些志愿者组织的纪念活动,向遇难者致敬,为他们祈祷。
致敬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用黑纱包住手臂,在门前插上一朵小白花,去网上的公丧区,献上一首小诗,写一句祝福.
当然,对灾区的支持还会继续,有钱人捐款,大力,手指相连,血浓于水,我们期待更多的生命奇迹。
“从今天开始,狂欢是不道德的、冷漠的、不人道的。从今天开始,号哭不是软弱,也很难掩饰自己的悲痛。”在一年中的这个时候,共和国的纪念日和中国人民的哀悼日,请用爱、温暖和责任来表达敬意、怀念和祝福。
汶川地震-哀悼日3天:我们应该这样度过吗?
玉树地震哀悼日演讲稿
2010年4月14日上午,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为7.1级,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至4月20日10时,玉树地震死亡人数为2046人,失踪193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者的深切哀悼,国务院于2010年4月20日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日活动,全国及外国使领馆将降半旗哀悼,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哀悼日,举国同悲。人们用鞠躬和眼泪来表达他们深切的哀悼之情。
哀悼日的终极意义在于庄严的仪式,它扩大了哀悼的感觉,并将其稳定为公众强烈的道德信仰,使公众在经历了如此前所未有的公民教育后,能够正常而本能地拥有和表达仁慈和慈善。正如一位学者所写:“灾难总能激发人性之美,但灾难终将过去。人性之美如何才能凝聚成一种稳定的道德信仰,长久地嵌入人们的内心,是对中国人的考验。”人性莫莫,财富价值观侵蚀人心,道德滑坡……我们对当前的公众素质和道德标准一再表示失望甚至绝望。但汶川地震灾难之后,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民众在救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群众道德热情和仁心,让我们看到了公民社会的成长,也欣喜地看到了公共道德和仁心的丰满。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将公众在地震灾害和救灾过程中的道德热情和爱心转化为促进道德进步的永久动力。
全社会的道德进步需要包括道德建设和慈善事业发展在内的制度保障。我们可以认为,那些平时“装作漠不关心”的人,应该是道德和慈善热情被屏蔽或压制的群体,他们的momo可能是幻觉。他们的道德热情和仁爱缺乏引导,找不到表达自己的渠道。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处于自我克制和假装超然的状态。即使到了服丧的日子,他们可能还是这样,但不代表他们没有体会到服丧的真谛。结合地震后公众的热情,我们有理由做出这样的猜测。
我们有理由相信,政府和公众都可以在设立地震灾害、救灾和哀悼日的过程中审视道德热情和仁爱的重要性,珍惜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简而言之,道德热情和仁爱既需要表达的渠道,也需要表达的引导:这些都需要在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培养道德意识。只有这样,公众在救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道德热情和爱心才能被放大和稳定为公众强烈的道德信仰,公众才能以行动随意见证这种热情,比如我们目前哀悼——的深情——在构建这样一个体系的过程中,越来越少无动于衷的人没有充分理解哀悼的真正含义。
(初三,1000字)
20位用户关注
40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60位用户关注
82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
90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