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86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110位用户关注。
在这不到半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仅把自己平时的一点心得写出来与大家探讨,希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助。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枯燥乏味,毫无生趣的。记得我小时候在语文课堂上时不时思想就跑别处去了,或困乏了。但是,如果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其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充分抓住学处的心理,这样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毕竟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美术的兴趣好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设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化地发展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人仅能调节课堂气氛,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赶海>这一课,在朗读第一段及最后一段的歌词部分时,让学生改读为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插入表演,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对小学生来讲,如果能采用一种调动其积极性教学方法,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的天性就爱动,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雪儿>这一课的最后两段的时候,有意识的把"我"对雪儿的呵护,雪儿终于可以展翅飞翔时的样子等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课文的真谛。课后,同学们还不停的将课堂上学到的动作表演来表演去。可见,课堂的内容已以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深入孩子的心灵。
三、安排绘画,增添课堂情趣。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而且美术在启发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沟通语文学科与音乐,美术学科的联系,把语文学习中的读与唱,画,演等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培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43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朗读需要 8分钟,有200位用户关注。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一、紧扣教材'做',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首次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全新的内容,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却是完全陌生的。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问题意识淡薄,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引发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教师首先要紧扣教材,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各种'做'的活动,缩短学生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对于活动内容的高度关注,以此来落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每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途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可以紧扣每课文展开。
1、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
陶行知先生指出,唤起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学科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直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安排一些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如在《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掩耳盗铃》等多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课本剧表演,在《西湖》、《东方明珠》等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比绝招'、'小导游'表演等。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熔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气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
2、紧扣课文内容的制作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头脑。紧扣课文内容进行各种有趣的制作活动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三年级课文中有不少制作活动的切入点,如学习《槐乡五月》一课后,可引导学生编写'咱们可爱故乡'习作等。在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想像能力得到了锻炼,审美、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紧扣课文内容的拓展活动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气将篇课文融合在一起,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除了可以紧扣课文'做',也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设计,拓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二、整合教材'做',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寻找各学科之间的关联点,设计出多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后的活动不仅在数量上添砖加瓦,而且在质量上高屋建领,极大地丰富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三、联系生活'做',激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陶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他极力主张把学生从学校这个'鸟笼'中放飞到大自然中去自由朝翔,到生活的大风大浪中接受人生洗礼。的确,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环保主题的课文。为了从小搞羌学生的环保意谅,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安排了主题为'关心周围的环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共同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想一想开展的方式和内容,然后大家分头行动。有的小组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和记录:'称了称家里每天产生多少垃圾'、'算了算自己家一年用掉多少吨水'。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劲头十足,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3921个字,预计阅读需要12分钟,朗读需要 21分钟,有135位用户关注。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范文
众所周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孩子们到三年级下期已经掌握了20__左右的生字,生字教学法已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作为过渡性的一个阶段,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初步的渗透,课标中也未将其列为教学的重点。但是,鉴于语文课程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学中必须坚持“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以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滚动提高的特殊性。教学中我牢固坚持以词句教学法为重点,以生字,阅读、写作教学为依托,贯穿始终,环环相扣,互为促进,滚动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做好“五四三二一”。
第一“五”即强化“五字训练法”。
五字就是“读、标、注、划、思”即读五遍课文,标出自然段,把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生字的拼音注到文当中,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思考课后问题。这是我对课前预习提出的要求。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做好预习,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效率。
第二“四”即每天积累四个好词语
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好词好句摘抄本。每天摘抄四个好词语,要求会背,理解意思,初步会用该词语说一句话。对程度好的同学,外加好句子两个。允许在课文中摘抄,鼓励在课外抄录。这样做既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三”即强化“三步生字学习法”。
此前所述,生字已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步生字学习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字音,字形,这都在预习课文里进行,使学生对生字的正确读音和写法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是在“课堂中辨形辨意”,坚持“字不离词”的原则。结合文中的词语分析字意,初步学会口头应用。第三步是“单元巩固法”。这是纠正错别字的重要阶段,运用形近字、辨析,句中改错字等多种灵活方式,检验巩固学生对文中字形,字意的理解和掌握,对本阶段中不能掌握的生字,采用在书上用红笔圈记的方法,缩小复习范围,不定时抽查。
第四,“二”即坚持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坚持20分钟阅读,内容不限,可以是优秀作文,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读后填写读书卡,家长签字,每周老师进行检查评比。在评比中,结合好的阅读典型,逐步向学生渗透精读、略读、速读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先从精读做起,一字字,一句句认真读,懂得每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字词及时找工具书解决,对不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发问。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在班级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对学生词语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第五“一”即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
归根结底,学生写作能力的展示,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最直观的体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所以,尽管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结合学科特点和新教材的需要,从孩子们入学之日起,我就把作文教学始终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实践证明其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作用十分有效。
最初,我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起,采用“一字多词”的方法选职一些接近生活的字,让学生扩词,多多益善,然后鼓励学生用喜欢的词说一句简单的话,这一学期,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为主。
口头说句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引导学生迈出了第二步-----写句。这一阶段分三步走:先写简单完整的一句话,再适当地扩句。即为句加入一些恰当的定语、状语、补语(当然给学生不讲这些语法知识),第三步是分句成段,即进一步将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成份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将原句分解成一段话,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兴趣盎然,愿意去学。
有了写词组句的能力,我就指导学生摘录片断和写日记。这个阶段我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我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 ,指导写景物,写水果。对照家庭成员和班级同学,指导学生记人物。结合节日庆典,学校活动,指导写叙事。二是明确要求,第一步是要求字数要够,要言之有物。第二步是要有精彩的句子,优美的词语适量的修辞。第三步,指导在立意上有所突破。这一步主要通过作文讲评课,由师生在讲讨论中完成。我重点抓住写作前的指导和批阅后的讲评两个环节,向学生渗透列提纲,多次修改,结构分段等写作基础知识,为学生们到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感到有一点要特别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是坚持把握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相结合,我们现在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册书中都有一个开放性单元,比如本册有一个单元即“特产”。我们教学这样的课文,一定要发挥地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下做大量的工作,自己编排一些本地的特产的小文章,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北师大版的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但传统教材中的一些常规性的训练的内容大大减少了。大家有个突出的感觉是现在教材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实是编排简单了,但是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平时仅仅按部就班照本学科远远不够了,平时我们要穿插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修辞手法的训练,修改病句的训练,句子变换的训练等,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心得,以此向大家学习。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开学初,我浏览了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
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教学《九寨沟》前,我让孩子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水乡的资料。而在上课时,不仅讲授课文知识,还诉说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阅读打下伏笔。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在我今年接手的新生中,有一个学生在日记里这样问道:“老师,你为什么没有领着我们一句一句地来分析课文呢 我认为你应讲得再细点,这样我们会理解得更好。”这说明学生已正在由过去的被动接受、消极存贮知识的“记忆仓库”向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反驳老师的新型学生转变。
今日的小学语文教育无疑加强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在他们的口头表达上更突出一些。不论是开学时的自我介绍,还是课堂上的发言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此外,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初见成效。以今年的新生为例,他们对朗读的要求知道得更多,表现得也更好些。
应该说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过去“应试教育”时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在其中我们还是觉得有几点不足:
第一,拼音教学还有待提高,这一问题在近几届的学生身上都有很明显的表现。例如:韵母iou、uei、uen在前面加上声母进行拼写的时候,应写成iu、ui、un,而很多 学生却仍把中间的字母拼写上去。再如以“i”开头的韵母,如拼写时前面没有声母,应把“i”大写,如“夜”应拼成“ye”而不是“yie”等等。
第二,常用字词掌握不准确。如“以”、“已”的用法不分,经常错写成“以经”、“已后”。总之,错别字现象较为普遍,因为先入为主,这些错误在初中阶段纠正起来很困难。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观察力及领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体验生活。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作文时,无论写家庭生活还是写学校生活,选材仍然狭窄,内容也不新鲜。
希望小学的语文教学在注重对学生能力、创新精神培养的同时,能进一步加强基础教学,因为只有打下坚实牢固的基础,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594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164位用户关注。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考前复习经验总结,使我增长了许多的知识,每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都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复习方式,不仅增进了同事们之间的交流,更能充实自己的教学工作。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取,生生互动的形式,以趣味性的方式充实课堂,杜绝枯燥乏味的复习方式。例如,在我们班会认的字,可以采取课堂上逐个认读的'方式,明显可以看出来,会与不会显而易见,其他同学跟着他们读,然后有不会的同学大家在一起教他,酷猫写作范文网这样他的记忆比较深刻。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多背、多读、多记、多写、我觉得非常好,在语文教学中,背、读、记、写这四项是缺一不可的,如果能这些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相信复习的质量一定是非常好的。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免写作业,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了。教师要让学生进入状态,使学生没有一个消极松懈的状态,同时也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教师对于会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把关,会写的字一定要让他们会默写。
学生年龄尚小,教师要正确引导他们的心态,降低浮躁的情绪,争取家长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回家的时间学习,是对一天知识的总结和回顾,与家长做好沟通保持联系,提高复习效率,把家校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对孩子门有信心,他们确实努力了,也很踏实,教师与孩子们共同努力,结合改进合理的班级风气,相信会收获良好的果实。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464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3分钟,有141位用户关注。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多年来,我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对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深有体会。
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作为刚刚进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都需要老师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通过一学期来的培养,我班大部分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等方面作了努力。
(一)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就经常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并向她们学习教学经验,以使自己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495个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朗读需要 8分钟,有206位用户关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漫漫之路摸索,不断前进中,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
开学初,我浏览了下新书,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
其次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范文写作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时明明是a想法,上课时却变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错,不成熟,令我汗颜。
有人说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这样学生就会从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也将不再空乏,学生也将不再是可怜的倾听者。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通过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例如在教学《九寨沟》前,我让孩子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搜集有关水乡的资料。而在上课时,不仅讲授课文知识,还诉说了一些课外的知识,激发孩子的兴趣,为阅读打下伏笔。
将近一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积极摸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前,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课上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范文top100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组内每一成员都能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单项检测,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47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155位用户关注。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漫长的暑假里,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仔细地品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原因有二:1、我还没有真正明白语文的精髓,不知道教学的重中之重到底在哪里;2、我想成为一个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的语文老师。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语文老师,我的内心是忐忑的,我有点害怕、有点欣喜、有点……个中滋味,五味杂陈。一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渐渐走进了自己的语文课堂,可是每次的每次又有太多的凌乱出现在自己的课堂,总觉得自己的目标不够明确,课堂效率也就暂时被丢弃在了一边。我苦恼,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
直到遇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这本书,我捧着一本书、端着一杯茶、拿着一支笔,在书房里贪婪地看了好几天,慢慢的,我心里点亮了一盏灯。原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只要我们另起一行”,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语文的精髓就是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文章,我的语文课堂也必须时时刻刻从提高学生这四方面为宗旨。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它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文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学习语文,兴趣很重要,语文水平的提高要积以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构建一种语文学习的气氛,为了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精神食粮的不足,语文学习环境不佳的状况,应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如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古代、现代),应有必要的工具书,如字典,词典,还应订一些报章杂志给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且注意引导示范,把精彩内容介绍给学生,以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觉得“开卷有益”确实是一个真理,每当我“开卷”时,总能获得一些收获,这正是激励我不断学习地的动力所在。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33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184位用户关注。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每个年龄的特点,从以前教的六年级的一下子到了从没有接触过的低年级,这让我有一些措手不及。面对低年级的孩子,总是觉得他们有些东西听不懂有些知识理解不了,比如说一些有趣的诗词,一些充满文化气息的对联,再比如那些扣人心弦的现代诗歌。其实当我摘下所谓“老师”的头衔和他们平等的交流,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和他们都是作者的朋友,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有着自己的奇思妙想和浮想联翩。
周五下午的两节读书课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养分的时间,我总是喜欢把自己读到有趣的内容和孩子们分享,这些内容一定要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的。我利用快下课的十几分钟的时间,在黑板上抄写了苏轼写的《花影》,但是我没有写古诗的题目,我只是抄写了“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叫明月送将来。”我就是极其简单的给孩子讲了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因为我没有想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猜出描写的是影子。我曾经让六年级的孩子猜过,当时在我的引导下六年级的孩子猜了出来。我想着二年级的孩子太小,所以只是让孩子活动活动脑子,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可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我刚刚让孩子开始猜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很多孩子在嘴里默默地读着这首古诗,突然间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说这是影子。酷猫写作范文网紧接着,我就对他们说“在一个美丽的亭子的周围会有什么呢?或者说这个亭台之所以美丽是因为什么?”在我的不断引导下,孩子们猜测的兴趣更加高涨了,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说是花,我说题目只有两个字,孩子们说是“花影”。当他们猜出来的时候一个个自豪的表情溢于言表,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智力活动”吧。
我当时惊呆的`表情都可以做一个表情包了,因为他们能够说出来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曾经一直觉得他们懂得不会很多,但是我知道他们的想象力是我不可比拟的,他们的感知能力也是超乎我们的想象的。我们的孩子也是一位小小的读者,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有着自己的感受,俯下身子去听一听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感受到了什么,他们想象到了什么!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516个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朗读需要 9分钟,有259位用户关注。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从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整体来说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一、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作为这些孩子来说,他们刚刚告别自由自在的幼儿园生活,进入一年级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够说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如何能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学会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学会和同学交往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教学工作开始的重点。刚开学的两个星期里,我采用编儿歌、口令等形式,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情趣之中,让学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坐直到站立,从写字到读书拿书,从坚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到爱惜学习用品,我都不厌其烦地讲讲讲、说说说,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我班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认真备课。
今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教学资料较简单,就是拼音、识字、写字。但我不因教材资料简单就轻视备课,而是每节课前在备学生的同时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准备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想办法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分析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三、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
一年级作为学生走进学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楼大厦一样,必须要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本学期,我主要在注重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写字、读书、课外阅读等方面作了努力。
(1)让孩子在欢乐中学拼音
汉语拼音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趣味,又能很好地掌握,在开学前一个半月教学拼音的时间里,我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每一天鼓励学生读课外书,并经常引导学生对已学拼音知识活学活用,经过学编儿歌、“摘苹果”、“开火车”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强调孩子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学写汉字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异常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教师,我在课堂板书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写字教程,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异常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坚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所以,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斥着电视、电脑的世界,读书被很多人忽视。殊不知读书对语文本事的构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悦读”是一个关键。首先,我想办法调动学生读书的进取性。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这在必须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我还布置读课外书的作业,并抽时间让学生展示自我。其次,我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引发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我的感受。第三,注重自我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学生读课文之前,我都要异常注意这篇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学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四、与家长交流,获取家长的支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我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和家长的联系,探讨教育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学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我的信心,相信下学期我们还能取得更大的提高。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901个字,预计阅读需要6分钟,朗读需要 11分钟,有290位用户关注。
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在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的体现。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设一些精彩。
我认为教学设计的细节,首先缘于对教材、对学生和对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它不是肤浅的表面“作秀”;它不是为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为之的故弄玄虚。那是对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我们老师要转变在课堂中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也要积极引导,创造一种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老师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讲课之前,老师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同时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词、语句以及不懂的做好笔记,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学习中。当然要让学生真正的读进去,我们老师还有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构建民主、平等的管理机制,把孩子的心灵中“灌输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学生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课。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小学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侧重:低年级,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中年级,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体会词句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我们教师就是要带着学生去阅读,开始是泛读,了解文章的大意,而后才是精读,在读的过程中解决学生的疑问,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语言的优美以及如何用最恰当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并充分理解学生的创新,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新见,把具有创新天赋人的人扼杀于摇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要从我们的课堂教育着手,老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为祖国培养一批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与此同时,老师在备课时也不要急于参照教参,缺少独立思考,读文本,要读进去,要进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中,与作者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忘乎所以。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会有新的感悟,避免了讲课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也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好了模范带头作用。
小学的语言教学至关重要,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汉语发音一定要标准,为孩子营造一个发音标准的良好环境,小学是学生学好汉语最重要的阶段,我们要鼓励学生多看新闻、动画片以及少儿节目,让他们学习电视节目中标准的汉语发音。另外,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诗歌诵读比赛,让孩子在活动中爱上语文。老师的板书也要采用楷书且要整洁,为学生练好字做个带头人。老师也要将学生的表现给个评价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热情,不能及时地进行恰当的评价,而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以至于不想再发言。
最后,我们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和他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师生,也是长辈和后辈,更是朋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从教学任务上来说是责任与义务的关系,从人际关系上来说是平等的关系。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新思维的学科。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我们语文教学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确,“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课堂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教学细节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489个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朗读需要 8分钟,有116位用户关注。
一、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从崔峦老师给三位优秀教师的评课中,我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那就是:
1、看教学目标的制定。首先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并且是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年段教学目标。
2、看教学内容。是不是仅仅把课文当成了教学内容,要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找好三个点来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3、看教与学的过程。看学生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的学,包括恰当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的作用就是导学,看指导是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4、看教学效率。是否做到省时高效。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就具备了一堂好课的条件。
二、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
1、新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的区别。
崔峦老师在报告中首先谈到的是课程标准的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跟原来的实验稿有哪些区别。从课程理念的调整、教学目标的升和降、教学建议更加明确具体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明了阅读教学中要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出现偏向人文性的倾向。
2)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严重。存在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的现象,部分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赏析课。对教学内容进行繁琐分析,没有深刻把握年段目标。
3)字词教学普遍有所忽视,应做到该识的识、该写的写、该积累的积累、该解释的解释。
4)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浪费在过于细抠深挖课文内容上,往往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5)口号提的太多。小学语文要主要把握语言文字的教学,提倡百花齐放。
6)儿童阅读还没提到日程上来。
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应真正的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3、阅读教学该怎样进行
1)继续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目标是: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读;在背诵中积累词句;敢于说、乐于写。中年级学段目标是:有初步识字能力、把字写好;加强朗读学习;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加强段的训练,向篇过渡;多读书、重积累;自由表达、有内容、有真情;在口语交际中要听得懂、说得通。高年级学段目标是有较强识字学词能力,吧字写美观;会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在词句段练习基础上加强篇的训练;会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在讨论中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对能力。
2)把握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小学课本不是全部的教学内容,学生阅读数量要增加,且要经典;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训练。要从课文提供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既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
3)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
4)小学语文目标要明确恰当。
5)牢记语文学习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由于量小,则不能产生质变,即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教师要时刻学好反思。伴随着反思才能进步,才会有发展,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要让识字写字贯穿始终;要重视语言文字教学,真正让学生踏踏实实学好母语,提高语文素养。要注重文章整体的把握;要整合的提问;在语言学习中渗透人文情感的熏陶;做到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为学生的将来考虑,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相信牢记崔峦老师的“省时高效、整合简约”,它必将在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将是阅读教学的未来之路。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023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6分钟,有117位用户关注。
12月12日有幸参加了在实验小学召开的全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会议。此次会议共展示了两节读课,一节作文课和一场作文教学报告。两节阅读课分别为优质课评选城区组和乡镇组的第一名。
实验学校许立娟老师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云房子》。我曾经在优质课评选时听过,感受特别深刻,这次为第二次听,效果虽然不如第一次强烈,仍是值得学习的。低年级段小学语文讲授起来并不是很好把握,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接受的知识有限,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想出新比较困难,但是许老师的课值得借鉴的地方很多。比如:讲课时充分的和学生交朋友,语言、神态等很随和,像是和学生们在聊天;声音特别的好听也是许老师的一大特点,听上去柔柔的,舒服极了;课文的处理方面,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讲解详略得当,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读、说、练、演综合利用。美中不足的是在研讨会上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没有及时的纠正,应该是没有注意到学生出错,或许是紧张的缘故,但是这点给我平时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警示,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回答情况。
荆家镇伊家小学李杰老师指教人教版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第一次听高年级的关于战争题材的阅读课,以前我总觉得这部分的内容离现在的学生太遥远,他们很难去理解、体会,但是李老师的课打破了我的这种狭隘思想。李老师先是和学生一起理顺课文,把课文叙述的大致思路板书于黑板上,然后再领着分析课文,走进课文,理解课文,进一步的把学生带入那个年代。整篇课文设计思路清晰明确、有条不紊,值得我借鉴和学习。在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再播放《狼牙山五壮士》的录像,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效果明显。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常常是先把直观的东西展示给学生,有时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听课我觉得有些直观的东西要学会隐藏,把握好展示的“度”。
至于作文,虽然现在处于二年级,但是对于明年进入三年级后应怎样教,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犯难,作文是每个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情,“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是最关键的。听了宋亮老师的一节作文课和成飞老师的报告,仿佛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到了一点曙光,找到了一点点的要领或者是方法、思路。
作文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二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涉及。以往涉及到但是不是很仔细,从听课以后觉得这个事情很重要,当务之急,但是又不能太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打下基础,从上课时注意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表达,写看图说话时语句的通顺着手,一点一滴的积累,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必定有一个好的收获。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6658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0分钟,朗读需要 36分钟,有250位用户关注。
一、在识字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识字。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只有具备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提高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因此,识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每一个汉字都是由一定的基本笔画组成的,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认识笔画和写好笔画是识字、写字的基础。认识“点、横、竖、撇、捺、提”几种基本笔画,掌握不同的笔画下笔和起笔的轻重力度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
我们要将这些规律贯穿于整个识字、写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去熟悉、理解和掌握它。要着眼于汉语言文字重整体感知、重内心感悟的特点,结合课文安排训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创新潜能得到彻底释放,教学活动中就不能仅仅简单地把生字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领者”,积极地为学生主动识字提供条件,引领学生主动寻找识字的一些规律,支持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作文教学中点亮学生灵感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一、二年级侧重的是识字教学,进入三年级后除了识字教学外,还有阅读和作文教学等,其中作文教学是最难的一部份。它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素材,通过思考与组织形成完整的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范式”观点,强调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说;同时着手于学生现状,着眼于学生未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感悟社会、人生、自然、文学、艺术、现代科技,激发学生的情感和灵性,使学生有话要说。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阳光明媚、春风轻拂可以写,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也可以写,一草一木、一颦一笑、一俯一仰、凡人凡事都可以写。我们力主提倡学生“真实地做人,真实地思想”,让学生写出他内心自然而然喷涌而出的生活感受。
作文教学中的另一个要点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观。教育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先做好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作文的构思中悟出真、善、美、假、丑、恶,捕捉生活中的灵感,写出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突出作文的个性。坚持写日记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这样学生就可在日记中宣泄心中的喜怒哀乐,迁移情绪和升华感情,有助于心理健康,自我完善。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了保障。只要有了生活的底子,有了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有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作文自然就会血肉丰满、有真情实感了。它也许还很稚嫩,但毕竟是一种真实的、鲜活的、可贵的生命的活动,是创作主体个性的张扬。
在写作训练中,把字、词、句、段、篇、中心思想、文章结构、逻辑修辞等作为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是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通过讲解和范文,让学生把握要点。对写作的灵感的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中心任务。灵感来源于思考。来源于观察,来源于激情,来源于个体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要善设习作情景,激起学生的习作灵感,并给学生充分的习作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文章就一定是好文章。同时教师还应在不同的活动中激励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语言、实践语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三、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设计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时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在传统的课堂中,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似乎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的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和层次性。太难会使学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太容易没有启发性,学生回答时不动脑筋,思维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掌握问题难易程度的原则是稍难但未超过学生的现有水平,既非唾手可得,也非可望而不可及。提问的层次性则要求问题的设计既要考虑适合全体学生又要顾及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力求达到素质教育关于“合格+特长”的要求。
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戏剧、电影、相声、弹词等艺术都注重结尾,希望所表演的内容能在观众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语文课堂教学则要求结尾能使整堂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教学的结尾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归纳、小结的作用,对他们的思维起着整理的作用,对整堂课的教学起着“回炉”提炼的作用。它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标志之一。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绪灵活运用,应不拘于形式、死板单调。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
1、学习常规、守则和班风。严明的纪律是战胜一切的法宝。新学期开学接到新班,我上第一节班会课,就告诉学生你们已是毕业班的学生,在纪律、学习各方面都要为学弟学妹们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然后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并制定班规班约,让学生明白在学校要做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2、选择、培养好班干部。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语文课代表对整个班来说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可以激励学生发奋学习。选择和培养好语文课代表对班上学风的好与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习委员的选择和培养也很关键,因为他要协助教师抓好学生日常作业(如:平时预习、家庭作业、背默过关)的检查。教师要要求语文课代表在纪律上以身作则,为同学做榜样,在各个方面都要起到带头作用。在语文课代表犯错误时,班主任要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课代表;要助其建立威信,对做得对的要坚决支持,在班上学生面前多表扬;要支持课代表的工作,培养其工作能力,大胆放手让其去做,要尽量创造条件,由“扶”到“放”。
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但要切忌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创设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情境,避免走过场、走形式。所以,语文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要多利用现代教具如播放课文录音,多媒体投影仪课件的运用,实物投影仪对学生作业和作品的展示等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和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有利于学生立体思维。
三、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练习是巩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虽然课后练习是如此重要,但采用“题海战术”,一方面,机械重复的练习往往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抗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只钻在了题海中,而僵化了思维,这样学生受累,老师也辛苦,收获也不大。可见练习要教师精心设计,尤其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练习,使各档次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巩固,而不觉得难以下手。使学生较轻松的完成学习任务,不失继续学习的兴趣。
四、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始终坚持抓两头,扶中间,利用结对子形式,以优生带动差生,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在补差方面。除了以优带差,教师要多在课内提问、辅导,作业做到面批面改,课外再单独辅导。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线,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接受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如:在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的时候,我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教学方法:为什么说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购物的好去处?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从文章中勾画出相关的内容,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然后启发并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剩下的几个自然段。让学生体会学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一节课,当学生学累了或神游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练习,使开小差的学生收一收神,同时也巩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的负担。
六、精心设计教学预案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的集中。在40分钟的课堂上,小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所以,教师应特别把握好这20分钟的宝贵时间,使其有效利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的讲解,或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岂不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吗?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预案,真正地把握住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段,把重点环节安排在这一时间段内。由于小学生长时间地学习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对此,教师还应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或动手操作的环节,以缓解学生的厌烦情绪,同时也能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目的。
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注重倾注感情,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和容易情绪化的特点,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感情的投入。在上课之前,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了解每位学生,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应该更加关心和爱护,采取相应的方法帮他们化解疑难,使他们逐渐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中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并及时肯定,使他们逐渐树立学习语文的信心;在留作业的时候,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独立完成;在平时测试的时候,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重视考查基础性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接受能力较强、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思维活动空间,培养其自学意识。例如,在学习《我的新朋友——电脑》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调查电脑在教育、科研、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学生通过调查和访问,不仅获得了更为全面的电脑知识,而且激发了对电脑的学习兴趣,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使用语文教材,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应该不被教材和参考资料所局限,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改变教材呈现的顺序或者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和重组,这样往往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三斤珍贵的水》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真实的故事,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但是结尾部分让人预料不到,往往使学生产生心理落差。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大胆地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组,隐去结尾部分,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课堂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应该开放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安排,合理展示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要关心和热爱学生,营造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对学生进行肯定,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当中。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给学生以更多的发言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要注重课堂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工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四、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内容,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好地学习。一方面,学生应该养成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做好课堂的准备工作,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明确自己的不足,以便在课堂中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恰当的方法,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可以从字、词、句的理解入手,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也可以从文章题目和课后思考题入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五、重视小学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学生语文水平,通过其作文就能够看出来。正因为如此,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做好作文的教学工作。语文教材的每课文都是优秀的作文,其优美的文字、恰当的表达、良好的构思都值得学生揣摩,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掌握其写作方法、文字表达技巧等,以便将来在学习和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好每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和中心思想。还要引导学生对词汇、优美句段、表达方式进行积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六、重视课外阅读拓展,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语文知识的积累仅仅依靠课文远远不够,还必须重视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对每个年级的学生都应该达到的阅读量做了规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能够推动小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发展学习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想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小学生,以小学生为主体,注重加强与小学生的情感交流,并在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小学生思维,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其次,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式丰富多样,采用现代化手段,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语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与生动化,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再次,教师注重对小学生多肯定、多表扬,耐心进行指导,让小学生增强学习信心,乐于学习,并保持学习兴趣。
(二)创造情境,提高小学生学习自主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创造情境,使小学生走进大自然与社会生活,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利于其理解与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鼓励小学生具有质疑意识,多提问、多思考;其次,教师通过精心设置难点与问题,引导小学生思考、分析与总结,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次,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多留给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应明确要求小学生自主学习,针对小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并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点拨与总结,从而发挥小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其自主性与效率性。
(三)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学习方法
要想学好语文,仅仅依靠教材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加强课外阅读,扩展视野,并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教给其阅读方法,做好阅读推荐。并努力为小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指导与督促其进行课外阅读,以利于培养其阅读与写作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此外,学习方法是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还应加强对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语文“听、说、读、写”等要求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使其会学、善学。
(四)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形式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摒弃填鸭式教学,而是应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之前教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的教学模式,注重角色调整。让小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同桌商量、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调动其多种器官围绕学习任务进行听说读写、议问答辩等,以凸显小学生学主体地位,锻炼其逻辑思维,提高分析、思考与总结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合理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让教学生动而形象,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664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209位用户关注。
__年3月10——11日,我参加了石家庄教研室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培训活动。在培训过程中,不但观摩了三位优秀教师的课,而且有幸听取了三位老师的报告,感觉收获很多。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薛法根老师讲的一节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次薛法根老师执教的课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他关注学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来回品读,深入思考,孩子自己提出议论文论据的选用特点,题目和选材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孩子的思维,孩子们有了自己独立的见解。他的课是一种深度语文,给我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他没有课件,没有花言巧语,没有激情的场面,一根粉笔,一张嘴。清晰的教学模式,精致的板书和作业设计,简单就是他的教学特色。他就像是一本书,一本韵味无穷的书,一本可以指导我们实践的活书。他的句句名言值得我去细细品味,品成自己的东西。
他在讲授“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时,给我的感受颇深。首先他问:“哪些现象司空见惯?”接着问:“什么叫司空见惯?”一生读参考书中的注解。 “注解写得太多,我们还要用自己的见解。”有几个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谈这个成语。“司空见惯这个词从哪儿来的?我们要有发问精神。”然后薛老师生动地介绍了司空和刘禹锡的故事,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台下的我们也恍然大悟,是啊,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尝过别人咀嚼过的知识之果就算是掌握了知识,学习就只能浅尝辄止。原来学习不能“司空见惯”,要学会质疑,追根溯源。
听完薛老师的课我感受很深,薛老师的幽默风趣,讲课时潇洒自如的风格让我佩服,“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一定会努力钻研,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教给学生带得走的学习方法。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489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14分钟,朗读需要 27分钟,有277位用户关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面对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份使命?我深感责任之重大。,我觉得,要上好课就应该了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图、锤炼学生。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根据教材及我班学生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可能的体现编者意图。在备课时,认真研究课文,根据大纲、编者意图以及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去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要备好课,不能光依赖于“教参”,要让学生学好一篇课文,教师先要反复研读课文,摸清课文的思路、抓住重点词语、弄清重点词语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归纳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就是设计好教学环节。我认为,在制定教学环节时,教师要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性清、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程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住教学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围绕一个“读”字,做到以问促读、读必所思,以议细读、读能明理。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齐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要精心设计课堂设问,每次让学生读书时,都必须带着问题去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法。课堂设问要有思维的容量、思考的价值、恰当的深度,着眼点要放在文章的关键处、作者的精心构思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意处、情感的发展处以及内容的矛盾处。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些,将会是一节不错的课。
四、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众所周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孩子们到三年级下期已经掌握了20__左右的生字,生字教学法已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作为过渡性的一个阶段,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初步的渗透,课标中也未将其列为教学的重点。但是,鉴于语文课程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学中必须坚持“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以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滚动提高的特殊性。教学中我牢固坚持以词句教学法为重点,以生字,阅读、写作教学为依托,贯穿始终,环环相扣,互为促进,滚动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做好“五四三二一”。
第一“五”即强化“五字训练法”。
五字就是“读、标、注、划、思”即读五遍课文,标出自然段,把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生字的拼音注到文当中,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思考课后问题。这是我对课前预习提出的要求。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做好预习,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效率。
第二“四”即每天积累四个好词语
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好词好句摘抄本。每天摘抄四个好词语,要求会背,理解意思,初步会用该词语说一句话。对程度好的同学,外加好句子两个。允许在课文中摘抄,鼓励在课外抄录。这样做既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三”即强化“三步生字学习法”。
此前所述,生字已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步生字学习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字音,字形,这都在预习课文里进行,使学生对生字的正确读音和写法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是在“课堂中辨形辨意”,坚持“字不离词”的原则。结合文中的词语分析字意,初步学会口头应用。第三步是“单元巩固法”。这是纠正错别字的重要阶段,运用形近字、辨析,句中改错字等多种灵活方式,检验巩固学生对文中字形,字意的理解和掌握,对本阶段中不能掌握的生字,采用在书上用红笔圈记的方法,缩小复习范围,不定时抽查。
第四,“二”即坚持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坚持20分钟阅读,内容不限,可以是优秀作文,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读后填写读书卡,家长签字,每周老师进行检查评比。在评比中,结合好的阅读典型,逐步向学生渗透精读、略读、速读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先从精读做起,一字字,一句句认真读,懂得每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字词及时找工具书解决,对不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发问。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在班级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对学生词语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第五“一”即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
归根结底,学生写作能力的展示,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最直观的体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所以,尽管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结合学科特点和新教材的需要,从孩子们入学之日起,我就把作文教学始终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实践证明其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作用十分有效。
最初,我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起,采用“一字多词”的方法选职一些接近生活的字,让学生扩词,多多益善,然后鼓励学生用喜欢的词说一句简单的话,这一学期,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为主。
口头说句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引导学生迈出了第二步-----写句。这一阶段分三步走:先写简单完整的一句话,再适当地扩句。即为句加入一些恰当的定语、状语、补语(当然给学生不讲这些语法知识),第三步是分句成段,即进一步将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成份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将原句分解成一段话,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兴趣盎然,愿意去学。
有了写词组句的能力,我就指导学生摘录片断和写日记。这个阶段我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我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 ,指导写景物,写水果。对照家庭成员和班级同学,指导学生记人物。结合节日庆典,学校活动,指导写叙事。二是明确要求,第一步是要求字数要够,要言之有物。第二步是要有精彩的句子,优美的词语适量的修辞。第三步,指导在立意上有所突破。这一步主要通过作文讲评课,由师生在讲讨论中完成。我重点抓住写作前的指导和批阅后的讲评两个环节,向学生渗透列提纲,多次修改,结构分段等写作基础知识,为学生们到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感到有一点要特别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是坚持把握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相结合,我们现在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册书中都有一个开放性单元,比如本册有一个单元即“特产”。我们教学这样的课文,一定要发挥地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下做大量的工作,自己编排一些本地的特产的小文章,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北师大版的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但传统教材中的一些常规性的训练的内容大大减少了。大家有个突出的感觉是现在教材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实是编排简单了,但是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平时仅仅按部就班照本学科远远不够了,平时我们要穿插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修辞手法的训练,修改病句的训练,句子变换的训练等,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心得,以此向大家学习。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一个说:“我会背于谦写的《石灰吟》!”另一个说:“我会背王冕写的《墨梅》!”一个又说:“我会背王维写的《鹿柴》!”另一个又说:“我会背李白写的《早发白帝城》!我豁然开朗:原来,读书兴趣的源泉就在这里——听和看。于是,我赶忙从学校的阅览室里,借来了十多本《古诗集》,发给学生轮流去读。在几个礼拜中,全班45位学生,都把十来本《古诗集》看完了。正在此时,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结果,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845个字,预计阅读需要6分钟,朗读需要 10分钟,有291位用户关注。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中的精彩一笔,陶先生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只有采用'做'这样的实践环节才能让'教'与'学'合一。陶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重要的其指导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要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做'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可以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通过具体的'做',将教师'教'授语文知识技能的过程与学生在应用中'学'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过程整合为一种综合的教学活动。
首先,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语文活动,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各种'做'的活动应当是语文综合活动的基本内容。其次,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语文活动,各学科与语文相关的'做'的活动都应该是语文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再次,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语文综合活动,各种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做'的活动,也应该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下面谈一谈以'做'为中心进行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紧扣教材'做',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三年级首次出现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全新的内容,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却是完全陌生的。再加上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问题意识淡薄,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引发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教师首先要紧扣教材,巧妙地设计和安排各种'做'的活动,缩短学生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间的距离,引发学生对于活动内容的高度关注,以此来落实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的每一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篇佳作,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的途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首先可以紧扣每一篇课文展开 1.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陶行知先生指出,唤起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学科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直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们经常性地安排一些紧扣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如在《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掩耳盗铃》等多篇课文的教学中进行课本剧表演,在《西湖》、《东方明珠》等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比绝招'、'小导游'表演等。这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熔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气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
2.紧扣课文内容的制作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头脑。紧扣课文内容进行各种有趣的制作活动既能让学生动手动脑,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三年级课文中有不少制作活动的切入点,如学习《槐乡五月》一课后,可引导学生编写一篇'咱们可爱故乡'习作等。在活动中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想像能力得到了锻炼,审美、鉴赏、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紧扣课文内容的拓展活动
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一篇一篇'课文'的形式而是以一组一组课文的形式出现的。一组课文一个主题气将一篇篇课文融合在一起,根据这样的编排特点,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内容除了可以紧扣一篇课文'做',也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进行设计,拓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二、整合教材'做',丰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我们应该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寻找各学科之间的关联点,设计出多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后的活动不仅在数量上添砖加瓦,而且在质量上高屋建领,极大地丰富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
三、联系生活'做',激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陶先生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是我们的学校,全部生活是我们的课程'。他极力主张把学生从学校这个'鸟笼'中放飞到大自然中去自由朝翔,到生活的大风大浪中接受人生洗礼。的确,生活是语文的源头活水,选择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环保主题的课文。为了从小搞羌学生的环保意谅,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安排了主题为'关心周围的环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先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共同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想一想开展的方式和内容,然后大家分头行动。有的小组进行了细心的观察和记录:'称了称家里每天产生多少垃圾'、'算了算自己家一年用掉多少吨水'。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劲头十足,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7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