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参考:本篇共计510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3分钟,有135位用户关注。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的英雄事迹。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女性:江姐。她面对老虎凳、竹签,不但没有被吓倒,而是大声呵斥了敌人的卑鄙行径,深深激励了监狱中的革命志士;我还认识了可怜的'小萝卜头',他长着大而有神的眼睛,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又瘦又高。被狱友们怜爱地叫做'小萝卜头',然而,'小萝卜头',并不惧怕敌人,他担负着为狱友们送信的任务,同志们在狱中相互鼓励,互相支持,坚信胜利一定会属于人民,属于中国共产党。他们甚至在狱悄悄缝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刻准备着庆祝胜利。然而恶魔般的国民党军统,就在革命胜利前夕,残酷地杀害了饱受酷刑的革命志士,甚至也不放过可怜的'小萝卜头'。
看完电影,'小萝卜头',的眼睛一直晃在我眼前,江姐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耳边,我深学地被他们的英雄气概折服了。在他们面前,我显得渺小而惭愧,他们为革命,为国家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与之相比,我们现在在学习与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023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6分钟,有242位用户关注。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心就此沸腾了。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
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
__同学的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已经誉满中南,我从心底里佩服他。不仅因为他为__人增了光,为我辈青年添了彩。更重要的一点是我深深地感受到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笃定的笑容里我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方。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010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6分钟,有246位用户关注。
“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当合上《红岩》这本书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句江姐在信中的话也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我对坚强、勇敢、乐观、为革命宁死不屈,誓死效忠共产党的英雄们感到由衷的敬佩,也对阴险、狡诈、残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一己私欲迫害革命者的敌人感到深恶痛绝。
这本书描写了众多的革命英雄:视死如归、舍生忘死的陈岗;舍己为人,意志坚定的许云峰;刻苦学习,坚强勇敢的小萝卜头;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的刘思扬;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华子良……但在这本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人是江姐。江姐全名江竹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范。江姐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她那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豪迈的英雄气概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你,
暴风雨中的海燕,
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
飞翔吧!战斗吧!
永远朝着东方,
永远朝着党!”
这首诗是狱友写给刑后的巾帼英雄江姐的一封信,这只坚定的海燕与战友一起勇敢地搏击风雨,只为等待光明的到来。
“通宵受刑后的江姐,昏迷地一步一步拖着软弱无力的脚步,向前移动;鲜血从她血淋淋的两只手的指尖上,一滴一滴地往下滴落。人们屏住呼吸,仇恨的烈火在心中燃烧,眼里噙着的泪水和江姐的鲜血一起往下滴……”
面对严刑拷打,江姐坚强不屈,镇定自若,用生命保护共产党的所有信息。在江姐受刑后,狱友们给江姐的一封封慰问信是一颗颗赤红的心,将所有的革命者紧紧连在一起,江姐也在给狱友的回信中用光芒四射的词句,激励而又振奋着狱中的战友们。读后感·在江姐的心中,战友们的关怀与信任胜过所有的伤药,让她的心中升腾起兴奋与温暖。
“江姐一听见叫她的名字,心里全都明白了。她异常平静,没有激动,更没有恐惧与悲戚。黎明就在眼前,已经看见晨曦了。这是多少人向往过的时刻啊!此刻,她全身心充满了希望与幸福的感受。”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江姐十分坦然的面对死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了人民的幸福和祖国的解放,多少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惜这只海燕看到了曙光,却没有等到光明洒满大地的那一天。她的话语永远回荡在我们耳边,她的精神永远被我们铭记在心。
《红岩》是革命先辈用血与泪写成的书,是先辈用艰苦奋斗换来了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但回望当下,又有哪个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呢?如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言“害怕危险的心比危险本身可怕一万倍”,危险与痛苦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丧失了尝试和战斗的心!我要感谢《红岩》,它将促使我成为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坚强的人,一个乐观的人!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289个字,预计阅读需要1分钟,朗读需要 2分钟,有168位用户关注。
读了《红岩》这本书后,我既增加了革命知识,有学习了坚强不屈的精神。
这本书讲的是在重庆解放前夕,中国共产党严酷的地下斗争和狱中斗争。一位位共产党员,坚贞不屈,勇于和国民党反动派做抗争,向往光明,向往解放。
我最佩服那些不屈不挠,舍生忘死,吃苦坚韧的地下党。比起他们,我就娇气多了。我有时候擦破点皮都哭爹喊娘,地下党们满脸血污,也不怕死;有时候我一点脏臭都不想碰,地下党们被关在阴冷潮湿的监狱里也不屈服;有时候我有一点做不成的事就绝望了,而地下党们不论多大风险,都想方设法越狱……
我有太多太多要向这些革命英雄学习的。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做个顽强不屈,能吃苦能受累的男子汉,能为革命舍生忘死!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683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166位用户关注。
我是一个崇拜英雄的假小子,看过很多英雄的电影。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能力的提高,读红色经典作品的念头日益强烈,无奈上学期间,作业多,时间紧,只能作罢,这个寒假,我在学校办了张阅读卡,认认真真阅读了《红岩》这部巨著。我被书中一个个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所感动。
许云峰,一位热爱革命、忠诚于党的革命领导人。敌人听见他的名字就胆战心惊。在狱中,他孤身一人在暗无天日、饥寒交迫的地下牢房里,带着沉重的手铐、脚镣,被敌人折磨得骨瘦如柴、伤痕累累,还坚持不懈地用双手挖出一条通向外界的通道。为了大家的利益,他放弃了自己逃生的机会,把生存的希望留给大家,他的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我汗颜!
刘思扬,出生在富裕家庭,却对革命忠贞不屈。家里的花园、洋房宽敞舒适,牢房里的狭小拥挤,臭气熏天;家里不愁吃穿,牢房里吃的是难以下咽的剩米饭。但他还是毅然而然的选择了革命,用自己的行动叩开了党的'大门。他的这种追求光明,不怕吃苦的精神震撼着我。
江雪琴,一位具有坚定党性的女共产党员,当在城门楼上看见朝思暮想的爱人,被敌人杀害时,极力掩盖着悲切欲绝的心情。表现出来的沉着、镇定使人佩服。在狱中,江姐受尽了敌人的折磨。穷凶极恶的敌人用鞭子抽打她,用竹签扎她的手指,想尽了各种手段也没使江姐屈服,她的这种坚贞不屈让我们自叹弗如。
读着一个个革命者的英雄事迹,我深深的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了新中国,为了广大民众,多少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我们生活在新中国的今天,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来自不易的幸福生活。就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英雄名字,心中的责任,继续发扬先辈们的优良革命传统,光耀中华。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300个字,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朗读需要 7分钟,有283位用户关注。
【第1篇】
铭记英雄,铭记心中的责任
——读《红岩》有感
读罢《红岩》这部小说,一个个英雄形象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每一个革命者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深深的震撼、荡涤着我的灵魂。
江雪琴,是书中刻画的女共产党员的英雄形象。当她去川北接受新的工作任务时,在城门楼上看见朝思暮想的爱人(彭松涛)被敌人杀害时,竭力掩盖着悲恸欲绝的心情,毅然决然的地投身到新的工作岗位中。在狱中,江姐受到了敌人的严刑酷打,穷凶极恶的敌人甚至用竹签扎进她的手指,但她始终没有屈服,心中依然坚定自己的信仰,继续带领狱友们同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在革命胜利前夕,敌人的屠杀开始了,江姐从容镇定的穿上了旗袍,把衣服头发整理齐整,吻别了“监狱之花”,从容而慷慨就义。
许云峰,一位忠诚于党的领导人。在白公馆,他孤身一人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镣,被敌人折磨得伤痕累累,还不分昼夜地用双手挖出了一条通向外界的隧道。为了能使更多人逃出魔窟,他放弃了自己逃生的机会,把生存的希望留给了他的狱友。
华子良,为了争取革命的最后胜利,装疯卖傻,吃尽了苦头,竟然潜藏在敌人身边长达十五年之久。然而在越狱最关键时刻,他勇敢的担当起了监狱与外界的联络员,为营救战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岗,在狱中坚持办《挺进报》,同敌人斗智斗勇,敌人用尽各种酷刑,也坚决不说出党的秘密联络地点,最后为掩护战友越狱,献出了年仅二十六岁的生命。
纵观书中每一位英雄形象,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解放全人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他们都用自己的生命代价履行了对党的庄严誓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革命斗争到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革命烈士,为了新中国,为了劳苦大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可是当今的我们,有多少同学生活在红旗下,长在幸福里,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不努力学习,整天让父母挂念,让老师操心。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这一代有我们这一代的使命,中国梦,任重而道远,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和完备的知识储备是很难胜任的,同学们!就让我们铭记历史,铭记英雄,更要铭记我们心中的责任与使命,为振兴我中华,光耀我中华而努力学习吧!
【第2篇】
读《红岩》有感
半个世纪匆匆过去了,现在中国日益强大,生活也越来越好,但是我们能忘记过去的历史吗?
《红岩》这部小说主要讲了重庆解放前夕的残酷的地下斗争。在这本书中我被革命烈士的坚强意志打动了。
江姐,她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敌人想尽各种办法折磨她,但她始终不肯透露半点革命信息,她这种顾全大局的品质令我佩服。
许云峰,书中刻画的另一种热爱革命的人,敌人只要听到他的名字,就心惊胆战。在暗无天日的地牢中,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他始终没有放弃,甚至用手挖出了一条隧道。他为了战友,自己放弃了逃脱的机会,把生的希望留给了队友,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令我佩服。
刘思扬,本出生于富贵家庭,但为了革命,他放弃了洋房,选择了监狱,他这种大无畏、不怕吃苦的精神另我震撼。
书中像这样的革命烈士还有许多,敌人虽然可以随便地摧残他们的肉体,但无法摧残他们的精神。他们为了人民、为了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呢?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639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298位用户关注。
每当到说到祖国,我心中便会涌起一股自豪之情。是啊,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又怎能按奈得住那颗激动之心呢。
不久前,第一次读《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被人们称之为好书的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第四篇讲的是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刚看到一半左右时,便有两行泪沿着我的脸颊往下淌: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里的是一颗颗鲜血淋淋的人头,她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走到牺牲者的名单前,排在第一行的竟是自己的丈夫。她腿一软差点摔倒,但事实就是如此的残酷,我实在无法想象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痛苦。但这名坚强的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不止江姐,《红岩》中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视死如归的成岗;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出身豪门却坚强斗争的刘思扬;勇气与智慧并存的渣滓洞难友们;白公馆勇斗敌人的战友。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这本书,作为21世纪的人类,我们应明确自己肩上的担子,虽然不能像那些革命英雄一样,但也可以为祖国尽一点微薄之力。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彩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书中对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是用多少战士的鲜血换来的呀。血染红岩,才会有美好的今天。
幸福的生活让人淡忘了什么叫英勇,安详的生活使人记不起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我要感谢《红岩》这本书,它为我树立起了榜样,让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它将促使我成为真正勇敢坚强的人!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580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172位用户关注。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
江姐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而后从容走向刑常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这些革命志士多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 人应该怎么去奋斗 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 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那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不,不能,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和幸福,我们要将先辈们的精神一直一直延续下去,让我们的国旗在我们的国土上更加骄傲地飘扬!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35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2分钟,有261位用户关注。
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
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句话是许云峰将要被反动派秘密裁决时所发出的呐喊,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随在后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这是何等的豪气,面对鬼门关,许云峰诠释了什么叫视死如归。死亡并不能让他屈服。
书中令我感动的英雄还有很多,如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斗争,敌人丧胆。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让我折服。面对肉体上的折磨,他们毫不屈服,依然坚持着心中的那份信仰!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斗争不息。无数大义凛然的革命先烈冒着枪林弹雨,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保卫党的尊严和秘密,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如今的繁华昌盛、国泰民安!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9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139位用户关注。
合上《红岩》,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从我的脑海中掠过: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许云峰,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的江姐,佯装疯癫、机智深沉的 “疯老头”华子良……然而,在这么多经典永恒的形象中,一个瘦小、孱弱的形象更能引起我的共鸣,他便是“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父亲宋绮云,是杨虎城将军的秘书,母亲徐林霞,是一名共产党员,宋振中在出生八个月的时候,就随父母一起被关进了白公馆监狱。
从小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喝的是污秽不堪的泥水,营养严重不足,成了一个头大身子细,面黄肌瘦的小孩,难友们都非常疼爱他,叫他小萝卜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瘦小可怜的孩子,却有着一颗勇敢坚强的心。在狱中,他利用自己是孩子的身份,充当同志们的联络员,在敌人的枪口下完成了许多大人们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他也是一名光荣的革命者。1949年,万恶的敌人并没有放过这条幼小的生命,小萝卜头被他们残忍地杀害了。解放后,小萝卜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是我国最小的革命烈士。
闭上眼睛,泪花不由自主地落下,我仿佛看到了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一双渴望自由的眼睛,一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小萝卜头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上学,可是在敌人的监狱里,他没有机会。后
来经过同志们和特务的一再交涉,才得以狱中的政治犯当老师,小萝卜头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没有书、纸和笔的情况下,他用脑子记,用小石子不断的在地上画、写,笔迹不清,他擦了再写。
回头来看看我们呢,衣食无忧,条件优越,生活安逸。有宽敞而明亮的教室供我们学习,有勤劳的老师传授给我们丰富的知识,而到了放学的时候,家长早早等在校门口接我们。
然而就是这样的条件,许多同学去不知道珍惜,求知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成为父母交给的任务:上课东看西看,老师提问“吱吱唔唔”;回到家,首先打开电视、电脑,爸爸妈妈问起在校情况时,总是回答“知道了”“别说了,烦不烦”等不厌其烦的话……此时此刻,想到小萝卜头,我的心中充斥着悔恨、惭愧、自责……
小萝卜头他们虽然去了,但他们所代表的“红岩精神”应该永存。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我们更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711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106位用户关注。
坐在床头,我静静地望着月亮,皎洁的月光照在这本书上,它象征着革命的胜利与辉煌,它就是——《红岩》。
小说发生在解放战争临近尾声的时候,蒋介石集团反动统治最黑暗日子里的山城重庆。地下党江姐等人为了配合共产党的工作,积极奋斗,准确无误地把情报交给上级。不久,江姐等人不幸被捕,被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江姐坚贞不屈,使敌人恼羞成怒。最后, 共产党终于击垮敌人的军队,赢得革命的胜利。
书中江姐这个形象清晰的刻画在我眼前,我非常佩服她坚贞不屈的精神,因为她毕竟是一名女共产党员,竟有如此般的坚强。从书中,我感觉到江姐办事时机警敏捷,成熟智慧,遇到危险从容镇定,面对敌人坚贞不屈。从书中“江姐不再勉强对方。这时她只想着出门不久的华为:但愿他走的更远些才好!”这句话中我能感觉到江姐在生死面前毫不为己、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使我更加对江姐有所敬佩。
从《红岩》这本书里我还感觉到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
华子良装疯卖傻救战友让我感动,他是隐藏最深的党员。书中写道:为了党的最大利益,华子良忍辱负重的毅力,是多么可贵!从这句话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也体会到了华子良自我牺牲,为党和人民奉献的精神,使我们敬佩。
在《红岩》这本书写到最后时,我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而紧张起来。因为,我知道,这是敌人最后的疯狂,也是共产党员最后的奋斗。当我看到敌人被击垮的那一刻,我暗自高兴;当我看到共产党员胜利的那一刻,我激动万分;但是同时,我也为为革命奋斗牺牲的共产党员们而叹息。《红岩》这本书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使我们懂得、感受到、体会到革命的精神所在。
风儿轻轻地把书页吹开,皎洁的月光也深深的照亮了这本书的每一个字,这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种精神——《红岩》。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4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179位用户关注。
妈妈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甜水里泡大的,对今天的幸福生活不知道珍惜,应该看些描写革命战争的电影受受教育,于是我在妈妈的建议下观看了电影《红岩》。
《红岩》描写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中国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者坚持到革命胜利的英雄事迹。
在这部电影中我认识了女英雄江姐。她因叛徒的出卖不幸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了有'人间地狱'之称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特务们不分昼夜,连续一个多月,对江姐进行严刑拷打,但她面对敌人的老虎凳、竹签、吊飞机、辣椒水等酷刑毫不畏惧,反而大声呵斥敌人的卑鄙行径。她以一个钢铁般的意志战胜了特务们的威逼和利诱等种种折磨。保守了党的机密。
在这部电影中我还认识了'小萝卜头',因为长期缺乏营养,他头大身子小,便被狱友们怜爱地叫做'小萝卜头'。因为平时在监狱里他的天真和无知使得特务不怎么注意他,所以他就担负起为狱友们送信的任务,给我们带来了和外界联系的机会,这样才使我们党走到了今天。一个人没有食物怎么能够生活但在监狱里,那些叔叔阿姨为给小萝卜头争取的学习机会,他们集体绝食,甚至饿到昏厥。这种情景小萝卜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那一刻起,小萝卜头下定了决心,好好学习,决心长大以后要成为叔叔阿姨一样的有志青年。可是,就在反动派溃逃的之前,可恶的特务把小萝卜头杀害了,那个时候他仅仅9岁。
看完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江姐呵斥敌人的声音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小萝卜头渴望自由的仰望蓝天的双眼,在潮湿的牢房里他用小石子在冰冷的地上刻苦的学习的情景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而我们呢,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坐在沙发上浪费光阴。我们的学习条件极其好,文具、环境样样齐全,还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教导我们……我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珍惜并感恩人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用优异的成绩回报他们,把美丽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350个字,预计阅读需要1分钟,朗读需要 2分钟,有194位用户关注。
读完《红岩》,看着眼前这个繁花似锦的世界,脑海里显现的却是江姐坚毅的脸庞、瘦弱身躯,蓝色旗袍上那鲜红的毛衣,就像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
读完《红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这句话。
读完《红岩》,我深深震撼于书中主人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正是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构成了红岩精神,它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追求,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如今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青年要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身怀远大抱负,为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为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中国而拼搏!
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迈向前方!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40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101位用户关注。
插上时光之翼,仿佛来到了那个寂静的夜晚。铁门边灰暗的灯光下,一个女同志迈着艰难却又坚定的步伐向高墙边的黑漆铁门走去.……
夜,如此静,静的令人窒息……
那不就是江姐?这么晚,特务要带他去哪?带着这个疑问,解放军来到了鬼子的集中营。一个多月来,中美合作所的特务为从她嘴里得到有用的可靠的消息,从未中断对她的严刑审讯。看来,今天也不例外,同志们紧偎在牢门口,静静守望。
“说不说,说不说”特务像疯了似的吼着,划破了夜晚的寂静,集中营回荡着敌人的吼声,特务显然愤怒了,“拿竹签子来”竹签子一根一根扎在江姐的指头里,扎的同志们的心在滴血,却仍没听到江姐的求饶声,这夜,渣滓房里的人彻夜未眠,大家的心情一样沉重……
朝霞透过树林,阳光泻满山谷。高墙边的黑漆门“呲”地一响,只见两个特务拖着昏迷的江姐,往牢房走去,也许是因为失血过多,江姐完全失去了知觉。要知道,一夜的严刑,并非一个女同志所能承受的!但是,一切毒刑只对那些懦夫才有效,对一个真正的党员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一个合格的党员,不但要具备娴熟的枪法还要有英勇无畏的斗志以及见证不屈的革命气节!
还记得那天,江姐接受党的任务去支援川东农村的'工作发展,阴沉的天气仿佛注定有什么坏事要发生,化了妆的江姐沿着泥泞的江边走着。城门口围着一群人,她也走了上去,原来在城头挂着一排木笼,木笼中盛着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江姐心里深知,又有革命烈士牺牲了!她向布告栏上撇了一眼,就看到几个令人心悸的字:匪首彭咏梧……彭咏梧是江姐的丈夫,也是个党员,如今,丈夫死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无情的打击着江姐,使江姐眼前发黑,木龙好像在空中旋转.她希望痛哭一场,但门口的那一排敌人让他强压愤怒,把泪往肚里咽……
江姐就是这样,时时想着党,正如她所说的:竹签子是用竹子做的,但共产党的一直是用钢铁铸成。
血雨硝烟已散去,也许《红岩》对如今这个和平温馨的社会并不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当我捧起《红岩》时,心中好像被什么东西触碰了似的,一股爱国情怀涌上心头,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革命烈士的身影……我始终坚信《红岩》的精神将世代相传!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595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271位用户关注。
尽管她们并不知道五星红旗的图案,但她们却通过炽热的心,把自己无穷的向往付于祖国。不知是谁抢先绣上了一针,接着,许多灵巧的手,飞快地刺绣起来。热血沸腾着,把坚贞的爱,把欢快的激情,全寄托在针线上,你一针,我一针,一针一线织绣出闪亮的金星。
《红岩》中的江姐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她的胸怀是那么的宽广,她的意志是那么的坚强,她对党、对新中国,对人民是那么炽爱,她所做的每件事是那么的感人。
当她看到华莹山政委,自己并肩战斗的丈夫被害后的人头悬挂在城墙上,短暂的悲愤后,她迅速冷静下来,控制了自己情绪,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
由于甫志高的叛变,江姐感觉到了形势的变化。但她首先考虑的是通知联络站转移,自己却陷入囹圄。在狱中她被严刑拷打,十指插竹签,却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让敌人失态、无奈、鼓舞了狱友的斗志。
她们在狱中知道了_____成立的消息,为了有所表示,在江姐的带领下,因陋就简地一针针,一线线,含着热泪绣出了五星红旗,因为她们预感,鲜红的五星红旗将永远在中国的上空飘扬。
在山城重庆解放前夕,江姐将走向刑场。虽然她没有看到重庆的黎明,虽然她们不可能和冲出牢笼的狱友们去欢庆胜利。但就义前的江姐却没有眼泪,没有悲伤,从容,淡定地吻别了“狱中之花”,昂首挺胸走向刑场。
江姐不仅至今仍“活跃”在电视、电影和戏剧舞台上,还永远在我们心中。她亲手绣得那面五星红旗也将千秋万代,高高飘扬,永不变色。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411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3分钟,有122位用户关注。
希曾有这样一句话:“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他曾因用这三样控制无数人为他的残忍暴行效力而为人所不齿,但他的话却值得深思。一个人尽管可以被消灭,但是他所崇尚的信仰却可以永远不被动摇。从《红岩》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熊熊如火而永不熄灭的热爱,是生死知己砥砺前行的革命友谊,是面对艰难险阻而永不言弃的智慧,是坚定而不可撼动的信仰。
《红岩》的作者是亲身经历过渣滓洞牢狱生活,见证过国民党残忍行径的共产党员罗广斌、杨益言。他们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所创作的这部小说使它具有了更纯粹的灵魂,它是千百万为共产主义事业,为祖国解放事业而奋斗并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面对凶残的敌人时的真实写照。它曾是一部传奇,道尽为解放战争胜利而艰苦斗争的地下党员的不可磨灭的意志,它更是一座丰碑,曾激励着无数青年儿女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我手捧着这本厚重的经典,领略着它所蕴含的强大力量,深深的被它感动,被它激励。
31位用户关注
89位用户关注
8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