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38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235位用户关注。
如果要偏爱,那就偏爱每一个幼儿吧。
——题记
因为家有小妹在幼儿园,有一天在去接妹妹的时候,看到了幼儿园的一个黑板上写了这么一句话,还加了书名号。通过题目我敏感的捕捉到这可能是她们今天的培训内容,于是,迫不及待的从手机上去搜索,原来,还不是一本书,只是文章,是讲述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关爱的。同样是老师,平时很少接触幼师这个行业,也是看了之后才之知道幼儿园老师的辛苦和付出。其实作为老师,我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对学生的爱,一直以来都觉得我很爱我们班的学生,但是前几天去家访的时候,看到学生家长眼神中流露出对孩子的关切和爱意,才意识到,我对我们班的孩子所谓的那种爱,是那么的少,那么的浅,完全没有做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些孩子我在班里甚至都没和她说过几句话,但是她却是爸妈心中的宝贝啊,我们做老师的如果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宝贝,那还会有什么工作上的难度呢。带着这样的反思,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作者有这样一段话:假如我们只注意孩子是不是守成规、听指挥,假如我们总是用成人的标准评价孩子的创作、孩子的行为。假如我们对孩子的做法不去努力的理解和加以鼓励,孩子的潜能就会在我们的管教中慢慢的销蚀殆尽。
看到作者的话,很是感慨。其实,孩子们每天都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盼望公正的评价。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加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天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通过学习书本的内容和自己工作多年的感悟,情感是最少的投资,收益却是巨大的,爱的力量永远大于一切,正如书中所言:心中有爱,高地阔;让爱成为习惯,让爱在我们工作的细节中展现,爱不会受损,但是爱需要表达,爱的极致就是宽容。
爱学生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句宣言,也不仅仅是一份承诺,它应该有科学的方法和细腻的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让自己更有耐心,更宽容,孩子父母的眼神,不仅盯在学生的身上,对我也有深深的触动,只要我对孩子没有那样的眼神,那我就做的还不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66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290位用户关注。
假期里,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的困惑,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能够潜心会文,何愁天涯无芳草呢?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04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6分钟,有133位用户关注。
做有灵魂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感想
最近我读了《做有灵魂的教师》后思绪万千,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一个教师能走多远,她的学生就能走多远,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为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灵魂。
而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铸就高尚师德,一名合格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在思想上崇尚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崇高的教育目的。用陶行知先生当年的话来说,就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无畏精神。师德的核心是师爱。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去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就是师爱。对教师而言,高尚的师德也体现在严谨的教风之中。
教师的工作固然是一种职业,但它更是一个事业,干事业就需要有一种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与一般职业相比,所不同的是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它需要我们用不同的彩笔渲染,而渲染后的作品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说,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专业底气,是能否提供良好教育的前提。任何一位教师,都要学会把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课堂智慧。教师的智慧之所以有差别,课堂教学效果之所以有好坏,关键在于教师能否
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扬长避短。我认为除了学习、观摩、研讨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和学习所得主动实践,并在课后积极反思自己的成败得失,进而再指导自己的课堂实践,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我的班上还有部分后进生,欲转变这些后进生,除了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进行科学严格的行为规范训练外,还应帮助差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并以此树立起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如果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就有可能把自己对学生的希望与信心传递给学生,燃起学生深藏于内心深处的希望之火,使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进步的动力;就有可能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学生的发展潜力,努力挖掘学生的发展潜力,为学生发展开拓广阔的空间,也就会坚信学生的明天会更精彩。我们也会因胸怀广阔、会因善待学生而在教育中不断地收获着成功、快乐与幸福的。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要《做有灵魂的教师》,保持一份好的心情,积极寻找生命中每一个阶段的亮点,让平凡的日子里充满灿烂的阳光,为自己的生命而感激生活。使我们每个教师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23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朗读需要 7分钟,有210位用户关注。
一.面对新课标三个目标”的思考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绪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三个目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是一名数学教师,深知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这段话,我反反复复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实现三个目标呢?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应举一个生活中的事例——商场购物,妈妈带了100元买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没有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一个人的十个手指还不一样长呢,更何况来自不同家庭的几十个学生,他们之间必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比如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不同层次,好、中、差学生都要考虑到,好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中下等生回答较容易的问题,每次回答都会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保持,学习才会不断取得进步。
再次,教师必须有新的学生观。过去,衡量学生好坏之依据成绩的高低。现在我们的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只要是学生认真、努力的学习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了(可能成绩还不够优秀),我们都要认定该学生是个好学生。
二.有感于“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一书的第二章,作者阐述了“拓展学习空间,学习就是生活”这一观点。在讲述教学方式的综合化拓展时,作者谈到的“教活教材,用教材来教”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多年,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素质教育了,教材编排的内容也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就教材而言,其知识、技能的覆盖面是有限的,但是,如果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教材,教材的外延可以说相当广泛。围绕教材,我们可以做数学史、数学信息、先进教学手段乃至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准备,在课堂上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是教材由死变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每个章节当作一个系统,每到立体看作一个课题,每一个定理、原理看作是蕴含哲理的智慧结晶,才能使“减负”落到实处,才能使数学教学变成培养创新的天地。思想汇报专题教材是知识与思维的载体,它蕴含着大量可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素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好好把握并灵活运用它。这不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才只能作为新课的依据,要做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吗?
三.谈“重视兴趣、重视应用、重视过程是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法宝”
我感觉很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不如语文课生动、有趣。因此,课堂教学中对数学真正感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之所以还要强打精神,甚至十分努力的学习数学实在是为了好的分数,教师的教学无疑也已经离开了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891个字,预计阅读需要6分钟,朗读需要 11分钟,有156位用户关注。
然里,有幸接触到《班级管理的33个预案》和《有效惩戒方法与艺术》两本系列丛书,书中告诉我们要做好教育的奥秘就是班级管理要做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和 “合理赏识,科学惩戒”,让每个学生得到良好教育,都充满信心和勇气来面对人生,特别是对那些“有问题的学生”,老师只有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设定合理的预案,严格科学教育才会换取成材。
回想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体会最深的的确是后进生转化工作。好的学生不用花很大的精力、时间去进行教育,只要对学习给予指导便可以了,因为他们有良好的习惯。但后进生花费的时间、精力、心血便特别多。这些年来,从根本上使后进生转化的确很困难,而这两本书让我找到捷径。
一、 个人简介
江涛,男。聪明活泼,长着一双机灵会说话的眼睛,性格外向,能说会道。有强烈的个性,但纪律性较差,小学时就学习不努力,时有打架现象。刚进入初中第一天,两条腿搭在桌子上坐着,手舞足蹈的大声说话,而且拉帮结伙,时有作业不完成,顶撞科任教师。
二、 个案情况诊断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免不了也要犯错误,犯了错误,班主任要想办法使学生改正。我认为江涛大脑机灵,反应很快,悟性也不错,喜欢表现自己,他身上之所以有这些缺点都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思想意识薄弱以及厌学而引起的连锁反应。学生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正确的突破口实施有效的帮带和转化工作。从江涛的情况看,除了性格因素以外,主要体现在爱打仗、不守纪和学习成绩差三个方面。下面具体进行分析:
三、 原因分析
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并且是家族的几代单传,全家老小都是娇惯他,使他自娇,任性,从小没有养成好的各种习惯。在小学因对学习没有兴趣,家庭教育有不到位,从而发展到厌学,因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关心与教育,久而久之,养成思想放纵,行为散漫,从而作出了某些极端行为,如:上学迟到、打架、骂人、破坏课堂纪律等。我认为这些极端行为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正像他学走路、说话一样,经常犯错误,但又非常渴望周围的人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赏识、表扬。这样的学生一旦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就容易走极端,连续地犯错误,若老师能经常性的细致耐心地教育,采取科学的惩戒方法,有望成为一个合格的、有潜力的学生。
四、 个案干预的方法
1.我改变中国传统畸形的师生观“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 相信他,尊重他,经常地找他谈心,密切师生间的感情,若他有学习上或生活上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增加他对老师的信任度,消除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感受到师生在人格上是绝对平等的,但要记住的是,当管时绝不手软,要用我们的师爱宽容法,引起学生内心的改变从而受到内心的惩戒。
2.及时有目的地家访,家校联系是了解学生动向,掌握学生思想,有针对性地教育帮助学生的有效手段。对于学生在校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引起家长的关注,并与家长一起形成教育的合力。
3.和有关的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达成共识,配合班主任工作,共同来帮助这位学生进步。
4. 组织成立班级一帮一互助组,互助组成员由班干部组成,要求2~3名互助组成员与他结成帮教带对子,形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氛围,使他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5.要想让学生不犯错误,就要让他们从改造自己开始做起,让学生深刻地认识问题后不断改正,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五、 个案干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呵护和培育,该学生从初一进校时表现特差,不可一世、目中无人,转变为一名有一定的上进心,做错了事知道主动认错、道歉,能诚恳地接受老师同学的批评建议,且从未打过架,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从全“红灯”到一半“红灯”,特别是班主任的语文课得了九十多分的好成绩。他在思想上、心理上重新树立了信心,他在行为上的自控能力明显增强,在教师与同学的激励帮助下,他犯错现象逐渐减少,做事和学习干劲十足,为此,被同学们推荐为班长,现在的他好几门功课都能独立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主动问老师,他说他对自己有信心,这真让老师感到无比的欣慰。
六、 结论
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学习,他们对学习有着天生的兴趣,是不当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有时教育并不是要我们去在学生身上建设什么,尤其是当我们在不同的孩子身上进行统一而标准化的建设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小心翼翼地呵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不去伤害他们,而是学会尊重学生,科学的惩戒,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我们的学生是非常可爱的,他们中很多人有一种上进奋发的精神,只不过曾经有些人的努力被我们抹杀了,在经历风风雨雨之后,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体会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835个字,预计阅读需要6分钟,朗读需要 10分钟,有280位用户关注。
最近,我阅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大板块的69个建议来向我们简述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这本书阐述了教师生命的活力,灵动的激情,人格的魅力,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对照自身,我也深思,教师最需要什么?那就是一颗对于教育事业灼热的心,凭着这一份灼热,教师自然而然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会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我们要做有师德、有责任心的教师。陶行知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灼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教师要有魅力,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要感染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静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份关心与爱护,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都会感到那是一份无比的关怀。当我面对学生时,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教师要善待学生,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坚持循循善诱,努力克制急躁情绪,诲人不倦。在任何场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在矛盾激化的场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调控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你准备批评你的学生时,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此外,对学生应该有宽容之心,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教学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与其责骂,不如赞美。
我们要做勤奋的学习型教师。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要让每一件事都不留尾巴,尽量做到每一件小事都完美。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课前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考虑教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不断追求自己的专业进步,不断树立危机意识,对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要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听课,听课中多注意他人的教学艺术、教材处理办法、知识点的引入办法,如何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等,特别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此外要经常反思,可以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改进教学积累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要有包罗万物的知识,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吸取营养。
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已成为最重要的人生权利。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淘汰,要想自己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积极的人生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试、自我学习,以更积极的方式生存和发展。有一位教育家这样断言,作为教师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作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创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读了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多看书,多动笔。同时,我们要学会享受读书的乐趣,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乐趣,而使读书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会像一粒渴望成长的种子一样,努力的在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一本好的书,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能够敲开你的心灵,并激励你去尝试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今后,我将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把工作做的更出色。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693个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朗读需要 10分钟,有250位用户关注。
在这短暂的一个假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假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假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教师,我也希望与我的同仁共勉:在读书中自我提高,走近学生,我们都将是人生舞台中最重要的主角!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247个字,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朗读需要 7分钟,有136位用户关注。
在很小的时候,就从爷爷的书橱里淘到了《围城》,可是这本不起眼的书和《红楼梦》或是《全唐诗》放在了一起,于是,我把《围城》和这些书混为一谈,读罢才知道除了这部由无数精妙的比喻连缀成的小说可谓才思敏捷无懈可击,更令我钦佩的是钱钟书老先生居然把爱情故事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于是这前所未有的背景反而给了他更大的施展空间。他用玩世不恭的笔法和精辟的见解用最恰当的幽默体现了出来。我们这个年龄对婚姻没有直观的印象,零碎的片段,一些来自朱德墉,一些来自父母。在这个时候,我邂逅了钱老,一个我印象中和曹雪芹平起平坐的土的掉渣的糟老头。
钱钟书借赵辛楣的口来评价方鸿渐——“不讨厌,但是毫无用处”,是客观而中肯的。方鸿渐是个典型的混混,这区别于一般的街头流氓,他是留学生,并且还肩负着撑起一个没落家族的期望的重任,方鸿渐自己却依旧我行我素,在欧洲悠悠闲闲地听几门课,混日子。直到方遯翁等人开始着急,方鸿渐才草草买了个文凭了事,匆匆回国,而三个个性迥异的女人就在此时走进了方鸿渐的生活。
在回国的船上,方鸿渐逐渐了解了苏文纨,作为第一代的留学生中最成功的苏文纨,她给人的
第一感觉就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清高孤傲。其实细细想来,苏文纨的“傲”是有一层厚厚的底子在做底蕴。容貌自不必说,良好的家境,高等的教育,高贵优雅的气质,闲暇时会拈一首小诗(不管是借的还是偷的),总是一种难得的雅兴。朗朗上口的法语,骂起人来居然也颇有韵味……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身上散发着一种眩目的光环,使其得以傲视群芳,傲然于世!可是,高贵的女人无可奈何地缺了点亲切,像天上的月亮,发着清幽的光,你只能驻足观望。所以,方鸿渐对她更多的是仰慕和敬重,无论如何爱不起来,他们的亲密关系点到为止。在方鸿渐离去之后,苏文纨立刻结婚也在意料之中,她的这种报复心理想来在中国也不是一个两个,然而最终受伤害的还是自己,所以在香港与方鸿渐的
第二次相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她的痛苦,而和赵母的一席家常在孙柔嘉看来是本性的完全揭示,可是不尽然,更有婚姻使一个各位闺秀蜕变成一个家庭主妇的因素在。也许是因为整个社会,苏文纨才显得格格不入,造作矫情。
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是方鸿渐和钱钟书最为偏爱的一个,然而也是着墨最少的一个,她恐怕也因此显得唯美甚至完美,唐晓芙,这个集活泼聪慧青春灵动于一身的女孩子,宛如混沌社会里一阵清爽怡人的风,实在可爱,她的自然大方与其表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that girl is forget-me-not and touch-me-not in one, a red rose which has somehow turned into the blue flowers。”(那个女孩是“勿忘我草”与“别碰我花”的综合,是红玫瑰变成了蔚蓝花)。如此浪漫的评价,怪不得方鸿渐舍各位闺秀而取小家碧玉,对她心往神仪、梦寐不忘。当然,如此完美的女孩子也有缺陷,她的执拗,她的负气,使她与真情失之交臂。她慷慨陈词,“我的爱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到我之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着我……”她不懂得通融,不能宽容的对待她深爱的人,她刺伤了别人,也刺伤了自己。她似乎把爱情看得很重,可又不知如何珍惜,轻而易举的就把它放弃了。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805个字,预计阅读需要3分钟,朗读需要 5分钟,有132位用户关注。
读一本好书,犹如同一位为高尚的智者交谈,使人受益匪浅。有幸拜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读后感受颇深,这是一本提升教师能力,超越自我的书,是一本受益匪浅,蕴含教育意义的书。此书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方方面面都有启发,《做卓越的教师》就是这样一本充满智慧的好书。在这本书中,彭兴顺大师从“做卓越的教师”、“做幸福的教师”、“做会育人的教师”、“做会上课的教师”、“做会写作的教师”、“做会当家长的教师”等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做卓越的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寒假里拜读、品味《做卓越的教师》,我对教育、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
“做卓越的教师”强调:“教育是打造卓越灵魂的事业!”“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求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所终极追求的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能够从学生长远来分析考虑,真正体现了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培养卓越的学生,就必须有卓越的教师!
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追求卓越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过程,是对人本质的弘扬和价值的升华。”要想走向卓越,必须自觉从六个方面进行修炼:差异有限,潜能无限;不能离开,好好爱她;勇于实践,善于积累;博览群书,以书为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加强研究,勤于写作。书中列举了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彭老师深入浅出的对这六个方面作出生动详尽的讲解。
“一个人想要自己成为怎样的人,他就能成为怎样的人”。“今天做事的态度,决定了明天存在的状态。”做教师,就要努力做卓越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事业的追求,更是更是一份责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我将会按照书中讲的六个方面修炼自己,更加热爱教育事业,“爱我所选终不悔”;多读书、读好书,“腹中有书气自华”,以书为友,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更加注重教研与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注意多磨“斧子”,在反思实践中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登新高”,走向卓越。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449个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朗读需要 8分钟,有142位用户关注。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首先,我要学会研究教学——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
“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
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61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122位用户关注。
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中,著名的心理学家卡罗林博士,收集了教师们回忆的近200个在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最不愉悦,且记忆犹新的事件.这些事件,涉及幼儿园、中小学以及大学的学生生活,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成绩评定、师生交往等等方面,内容丰富,举例生动形象,真实地反映凝固了教师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现的种种错误.读着这本书,如身临其境,从所举教师的错误当中,思索着,对照着,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特别是从这些案例中进一步理解了学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学生的视角审视我们的许多教育现象和处理方法.
这本书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个案例后都有'处方'的形式,对发生的事件给予分析,帮助读者找出问题的根本.这些分析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的理论,提出许多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注、欣赏、支持、帮助,突出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对学生真诚的爱.诸如:'当你身处一个手指责别人的时候,剩下的四个手指其实在指责自己','优秀的教师,善于挖掘不擅长表现的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点','通情达理的老师会注意黑板礼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上黑板做题时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来的我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功与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促进学生进步还是抑制学生发展,是我们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想想自己也许在不经意间我的言语伤害了孩子,我却不知道.这本书中介绍的知识能让我恢复平静,保持心理平衡.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613个字,预计阅读需要5分钟,朗读需要 9分钟,有231位用户关注。
教师节的礼物是《我的教师梦》这本书,我为自己有缘接触《我的教师梦》而高兴。
细细回味此书,印象最深的是钱教授的几个观点:
“我现在退休了,回顾自己一生的教师生涯,真的是想想要哭,很多次让你要哭,想想又要笑,很多事让你笑,这就是生活的真实,教师生活的真实。……”
好真实的感受,深有同感。从教这些年来,我回忆起来,教师生活真的是“想想要哭,想想要笑”。还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总是微笑着面对学生,宽容犯错的学生,从不严厉批评。而这样的结果是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太好了,同学们都不怕你,上课还做小动作。”听到这样的话,我真的觉得自己好失败,好想哭,难道我的一片真心换来的是这样的结果?当时真后悔选择了这个职业。
而钱老的遭遇却改变了我的想法。曾与他打成一片的孩子,在文革时,把他曾经的好心与关怀当成了伤害,与他划清界限……当时的环境,这些真是致命的打击。然而他却靠着自己的梦想“不管怎样,我就要当老师”坚持下来了,始终容忍学生的幼稚,坚持自己的梦想。确实,人生有了梦才会美丽,没有梦的人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你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你耕耘了就会有快乐。当我看到学生给我留言:我喜欢您的课,因为老师您教给我们很多知识……真的是在睡着的时候也会微笑。教师生活的价值就在这里,想想要哭,想想要笑,我们正视它,又摆脱不了它,形成生命的一种缠绕,而生命的真实意义就在这缠绕中。
“教育的本质就是将学生内心深处的善良、智慧等等这些最美好的人性因子激发出来,加以培育和升华,以此来压抑人的内在的恶因子。学的过程是学生发现自我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发现自我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不是分数,不是成绩,更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比对,而是唤醒。唤醒学生心目中的真、善、美,唤醒学生向前进的动力,唤醒学生完善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前行,教师也在前行,或许在这一路上,有很多很多美丽的风景,走近了学生,也就走近了他们,唤醒了学生,也就唤醒了自己的心。
所谓“教学相长”,这确实不是一句空话。教学就是这样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不仅教师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也对教师的精神状态、精神发展产生影响,教师与学生确确实实是共同成长的。“教学相长”是一个非常高、非常美好的教育境界。
我们面对的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活跃的生命,是渴求知识的稚嫩面孔,我们可以从这些孩子身上不断汲取活力,从他们单纯的心灵里不断学习善良,从他们天真的眸子里不断提炼年轻。这样,我们就能永葆童心,永葆青春。孩子们呢,他们从我们身上学会成熟,从我们这里汲取知识,从我们这里学着独立行走。我们要呵护孩子们的成长之美,维护他们成长的权利,培育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孩子们给予我们的特殊幸福。
中小学的第一职责是呵护成长之美,保障成长权利。中小学教育的最大任务就是创造一切条件,使孩子能够尽享“成长之美”。首先是“好奇、探索、发现的权利。”其次,还有“自由成长”的权利。其三,还有欢乐的权利。……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在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中小学生应有的欢乐。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几代青少年,没有尽享童年的欢乐,有的甚至“失去了童年”。
如今,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质量一直是通过可以有明确的百分比来确定的,尽管这个不是唯一标准,却是一个重要的标准。究竟有多重要,我知道这可以决定我们学校的声誉,可以决定一个教师是否是个好的教师,可以让家长是否信任这个教师……如此的重要,让我们的教师一点都不敢松懈,更是让学生缺少了很多快乐。看了钱老的见解,我不再迷惑,虽然我不能改变现实,但是我可以为了我的理想,可以让我的梦做得更美,我有方向可以努力。我们要细心体察,充分理解,学生在成长过程的欢乐,以及成长的烦恼,甚至是痛苦和挣扎,我们要让他们尽享“成长的感觉”;我们还要保护他们“成长的权利”:好奇、探索、发现的权利,自由成长的权利和欢乐的权利……
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起步的地方打好基础,在通往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帆风顺。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397个字,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朗读需要 8分钟,有222位用户关注。
《夏山学校》的教师读书心得
去年领着学生参加“濮阳市第七届博客”评选,组委会送了一本《夏山学校》这本书。平时忙于工作琐事,无暇阅读,今年暑假终于得空,于是静静地半躺在床上,读着尼尔先生著的《夏山学校》。越读到最后越感到一阵又一阵的热潮怦怦激荡自己的胸膛,我的脑子里浮想起了一幅又一幅教育的场面,我在不断地叩问自己: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想起念师范时,老师就对我们讲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马路、弄堂、乡村、工厂、店铺、监牢、战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那么,我们所失掉的是鸟笼,而所得到的倒是伟大无比的森林了。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质》)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内容之大,几乎无所不包,我被教育巨大的包容所慑服,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又想起一年多以前,在网上读到了山东教育记者陈为友来自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创新课堂的报告《开放,开放,再开放》:“这里取消讲台,教室前后及背光面三面都是大黑板,教室中间是纵向排成的三排课桌,学生分组排位,对面而坐。而且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坐,或跪……学生的发言几乎不用举手,不用请示,站起来就说……
“无论何时,只要你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学校,教室里,充斥你的`耳鼓、撞击你的眼球、震撼你的心灵的,一定是这样生气勃勃、活力四射、充满竞争、个性张扬的让人激动的场面。这就是杜郎口中学的创新课堂。”
当教育以如此美丽生动的生命形式展现在我面前时,我再次感到了无比的震撼,我被如此活泼的教学呈现形式所深深折服。
然而,当我读完《夏山学校》之后,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它让我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如果说我之前理解的教育还是有形的、可演绎的,夏山学校里的教育似乎已经达到了“润物无声”“大象无形”的境界了。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到底有多大;教育,可以走多远!
在夏山学校,实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一切有关学校和集体的事情,由学校自治机构——学校大会全体学生投票决定,校长也只有一票之权。
在夏山学校,是否上课,由学生自己决定。曾经有个叫默文的学生从7岁到17岁在夏山待了10年,一堂正式课也没有上过,出校后同样成了社会上的有用之才,拥有幸福的生活、温馨的家庭。他用自己的手艺赚了很多的薪水。
在夏山学校,要求老师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老师。正如尼尔校长所说:“我们决定办一所可以让孩子自由发展的学校,为此,我们不得不放弃所有管训、指导、约束,以及一切道德训练和宗教教育。”尼尔用了60年的时间,在夏山学校实践自己的信念,夏山学校被誉为“最富人性化的快乐学校”。
夏山学校中的孩子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之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发自觉地学习,独立自主地学习,充满自信,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太多的不可思议和不可想象,都在这里真实而又生动活泼地展现,它让我真正认识到教育如何为生命奠基,如何自由发展。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502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3分钟,有215位用户关注。
为了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近我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陈大伟教授撰写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希望自己在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之后,结合教学实际,提高自己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朋友,采用对话的方式,讲述了“教育研究,我心有主”“修炼发现研究问题的慧眼”“规划研究行动”“脚踏实地做研究”“成为优秀的研究型教师”五个话题的内容,联系教师的教学实际,诠释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等一系列基本问题,鞭辟入里,通俗易懂。
不仅提供了教育科研的具体方法,使每个教师都有能力去做教育科研,更重要的是,它激励教师在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平庸,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书中对何为“有效的教育科研”娓娓道来,以有效为底色,与日常职业生命有机结合,向我们介绍了一条适合于一线教师的快乐科研、幸福科研、有效科研的道路,让作为研究者的教师逐渐体悟着“幸福科研路”的教育生活。
结合研读内容,我不断反思发现自己的教学中有价值的问题,拟定研究的小课题,希望自己在脚踏实地中有所发现,在这本书的理论指导下,希望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多一些理性思考。“爱自己,栽培自己,做一个幸福的科研型教师。”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637个字,预计阅读需要2分钟,朗读需要 4分钟,有297位用户关注。
读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扼要谈谈读书感悟。
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塑造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教师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
如何提高教师素养?众所周知,名师、大师的教育素养都是很高的,能够集文学家、艺术家、书法家等大成于一身,而且具备很好的人格修养。我自知距离名师还很远,应想尽一切办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还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好,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把读书当作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告诫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读好书能够净化我们的灵魂,开启我们的教育良知,锻造我们的优秀品质,因此静下心来读书是提高教师素养最有效的手段,是教师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阅读参考:本篇共计1165个字,预计阅读需要4分钟,朗读需要 7分钟,有289位用户关注。
”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并不容易,而作为一名深受幼儿和家长亲睐的教师更不容易,其肩负着是无数人的期望和重托。对新时代的教师也无疑是一次对知识、教养潜力、综合素养的考验,其中教师对教学活动设计就是一个值得研讨的问题。
在实践与反思中,我觉得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务必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育活动设计应适应幼儿水平,对所提出的教育目标,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滞后。资料应以幼儿身心发展的成熟程序为基础,注重幼儿的学习准备。幼儿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活动设计应促进幼儿内部矛盾的产生并解决,促进幼儿尽早尽快地获得发展。教师不就应把着眼点放在幼儿这天明白了什么,明天将学会什么,而就应着重思考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潜力,如何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学习,以及该活动会对幼儿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等方面。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儿园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好处。要求选取贴合学前儿童学习的生活经验,把富有教育价值的资料纳入教学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众所周知,对幼儿来说,生长是重要的,他的发展是随着生命运动而进行的。儿童在自己的亲身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由此获得各种生活知识,习得人际交往的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应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则。
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活动,爱活动是学前儿童的天性。活动化原则是指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以活动为基本形式,其本质是透过调动幼儿用心进行外部活动而引发用心的内部活动。这种内部活动不仅仅仅是智力运演,也是情绪调节、态度构成、知识结构化过程。
读后感:一节成功的活动设计,不仅仅能教会幼儿许多本领,对我们老师也是一种成功,那么如何设计一节优质的教学活动是我们老师值得思考的,在我们选取一节活动时,选材很重要,同时也需要教者有过硬的教学潜力
回顾自己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也曾想“约束”孩子。当孩子们说话时觉得他们太吵了,期望他们安静。但是这种“约束”对孩子们没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们想说的、想做的却更强烈。因为在此时我是“主人”,而孩子们是“服从者”。所以他们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外人强加的,所以孩子们的安静时一时的,只要我一离开,他们便会很快的开始交谈起来。
当我接触蒙氏教育,开始了解蒙氏时,尤其当我阅读了这段话语之后,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让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规则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让他成为教室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忘记那些“不许动”的原则,因为这种“不许动”的背后,隐藏的是孩子们那种强烈的“我要动”的。所以不管用什么活动,我们都就应让孩子去动,在满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这时孩子们“安静”了,有秩序了,这是孩子们自己的纪律。在自由之后所获得的纪律。
所以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当他成为自己的主人时,老师只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他就能很好的发展。
32位用户关注
42位用户关注
87位用户关注
68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91位用户关注
30位用户关注
71位用户关注
19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