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写作指导 > 写作基础
栏目

戏剧剧本结构要求

发布时间:2021-02-03 11:23:53 热度:626

戏剧剧本的结构要求

戏剧结构是由剧情、场景等戏剧元素构成的戏剧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剧情的安排,场景的处理等等。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戏剧的艺术结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尤为重要。小编收集了戏剧剧本的结构要求,欢迎阅读。

1.戏剧情节的构成

戏剧情节一般是指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各种关系构成的生活事件和冲突的发展过程。

人物的行动和发展是戏剧情节的外在形式。人物行为的动机和发展是戏剧情节的潜在动力。因此,有人认为戏剧情节是由意图、达到意图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的结局编织而成的。在不同风格的戏剧作品中,有的注重动作的外在力量(如情节剧),有的注重心理的深层精细(如心理剧)。

戏剧性的情节是由场景组成的。场景是剧情发展的基本单位,剧情随着场景的转移而不断发展。

戏剧情节在作品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表现人物。同时,戏剧情节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效率和审美价值,能够吸引和娱乐观众。在戏剧创作中,我们不能忽视情节,这使得作品缺乏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也不能简单地追求情节,这压倒了人物,使作品缺乏思想深度。恩格斯曾要求戏剧实现“更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并与莎士比亚戏剧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完美融合。”

根据戏剧冲突的发展过程,剧本情节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矛盾的开始、矛盾的发展、矛盾的激化(高潮)和矛盾的解决。

剧本的开头很重要,因为它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局面的成败;但是一部剧的开始是很难的,因为一部剧的开始绝不是一个事件的开始。从哪里入手,先给谁看,先给什么看,如何追溯和解释之前的情况,都需要反复考虑。

开头的作用:简单含蓄地说明故事在人物行动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和具体环境;当一个角色出现时,他的角色应该是最初出现的;要提出矛盾,引起悬念,指出剧情发展方向,引起观众兴趣。

发展是戏剧冲突达到高潮之前的递进阶段,在整个戏剧中占有最大、最关键的部分。剧中主要人物、事件、冲突都要在这里展示。一部剧能否紧密吸引观众,戏剧的高潮能否自然合理地到来,也取决于这一部分。

因此,剧作家必须一方面把握矛盾双方斗争的发展规律,根据人物性格和不同层次,使矛盾冲突越来越表面化、尖锐化,另一方面使矛盾冲突的发展避免直线上升,而要有波澜、起伏,一波不平稳,一波又起。这样十个故事才能充满节奏,总能抓住观众。

高潮是决定胜负和成败的转折点,也就是双方经过几轮斗争,实力对比不断变化,到了白热化最激烈、最尖锐的程度。

高潮虽然是整部剧里短暂的一知半解,但却是最精彩的一幕,揭示了戏剧冲突的思想意义,凸显了人物最集中、最深刻的性格。难怪有人说一切都是为了高潮。

要写出好的高潮,一定要安排的精准,善于抑制矛盾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后,选择最合适的时机让它突然出现。

结尾,高潮之后就是结尾。最后,我们应该集中精力解释重大事件的结果,不应该允许任何不必要的复杂和画蛇添足。好吧。即使观众满意,结局也要留有回味的余地,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作者的意图

又称“紧张”。编剧或导演根据观众看戏时情感需要得到延伸的心理特点,对悬而未决、结局不可预料的情节进行安排,以引起观众对结果的迫切期待。是使剧情引人入胜,保持并不断提升观众对戏剧创作兴趣的主要手法。

戏剧悬疑源于人们因心理上的持续怀疑和不安而产生的期待心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西方编剧理论中最早涉及悬疑的。在中国戏曲的理论著作中,虽然没有悬念,但李渔在《闲情偶寄》一章中关于“收邪灵”的要求,其内涵基本类似于悬疑,认为“下面的事很难弄清楚,也不知道这件事会如何收场”。

戏剧悬疑的构成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生死,成败可能发生,有两种命运,两种结局;(3)有密切冲突,必须有结果;(4)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动作能引起观众的情感爱恨;观众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很清楚。逻辑剧情发展和对人物强烈的爱恨情仇是悬疑的两个重要元素。

悬念在剧本中的应用一般分为两类:

总悬念和小悬念。也称为整体悬念和主要场景中的小张力模式。全悬疑是全剧主要冲突的焦点,应该在剧本一开始就提出来,随着冲突的上升会加强到高潮。是贯穿全剧戏剧结构的情感支柱。小悬念属于剧本每一个发展段落或主要场景中的局部张力,不断丰富和加强总体悬念,在每一个场景或每一个场景的结尾,将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个场景或下一个场景。

期待悬疑和突然悬疑。期待悬疑是以对观众保密为基础的,是观众对人物的命运和发展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而产生的期待;突如其来的悬念主要靠对观众保密,通过给观众惊喜来增强戏剧效果。是情节发展中出乎意料合理的复杂情况和危险转折,也叫出其不意或出其不意。

在实际创作中,不同风格和类型的剧本以不同的方式运用这两种悬念。侧重人物描写,使用期待悬念;情节剧多采用突发悬念。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有互补关系。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通过期待悬疑来维持观众的情绪,通过突如其来的悬疑来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的起伏,从而进一步强化冲突的张力。

悬疑的形成、维持和强化也依赖于“抑”和“缓”的艺术手法,有些戏剧理论也称之为“缓”或“释”。是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双方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以某一情节或穿插在分线上的场景来约束或干扰冲突和戏剧情境,暂时缓解表面,但实际上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剧情的张力,强化了观众的期待心理。拖延战术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冲突的紧张时刻突然结束,导致需要知道发生了什么,需要倾听下一次分解的悬念和间隔,从而大大增强艺术效果。

悬念和延迟交替的格式,与观众看一部剧时的心理承受极限有关。持续的紧张只会让观众感到疲惫。暂时缓解是调整自己的情绪,为进一步的紧张做好精神准备。

社会生活复杂,矛盾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会出现曲折、进退、变故。要知道戏剧中如何安排悬念,必须熟悉生活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戏剧悬疑的审美价值在于是否符合人生发展规律和人物发展逻辑。

发现和突变

突转,又称陡转突变,是指剧情突然向相反的一面转变,即由逆境走向顺境,或由顺境走向逆境。是通过人物命运和内心感受的根本改变来强化戏剧的一种手法;发现指的是从无知到知识的转变。可以是主人公对自己身份或与其他角色关系的新发现,也可以是一些重要事实或无生命物体的发现。在创作实践中,发现总是与突然变化相结合或同时出现,剧本往往通过发现引起情节的戏剧性变化。比如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第四局,俄狄浦斯为了拯救城市的苦难,全力以赴调查杀死父亲娶母亲的罪人。最后,因为告密者无意中透露了真相,他发现自己无意中犯了这个罪,于是一个公正睿智的国王变成了一个流放自己的盲童。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发现和突变。《诗学》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他认为发现和突变是剧情的主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这两种技巧被认为是编剧艺术中最具戏剧性的技巧,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剧本创作中,一个好的突转场景,既着眼于情节的跌宕起伏,又以人物塑造为基础,力求通过情节的合理突转,写出人物富有戏剧性的心理变化和情感活动。

时空交错

根据人物的梦境、幻想、遐想、回忆等心理活动组织舞台时空,交织过去、现在、未来。这种结构常用在追求主观真实的现代主义戏剧中。主要源于“意识流”。比如a .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一直贯穿着威利的心理冲突和潜意识活动。作者通过威利的恍惚和自言自语,下意识地听到笛声和笑声,使舞台时空自然过渡,闪回到过去,再通过第三者的中断回到现实,从而形象地展现了人物一生的悲剧命运。

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突破了传统戏剧按客观时间顺序反映生活的局限,通过多层次、多种多样的时空组织来表达人物隐秘而复杂的内心生活。但由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随机性和跳跃性,使用不当会导致情节结构凌乱模糊。

由于中国戏曲不受舞台现实主义的束缚,对时间和空间的运用一直比较自由,有的戏曲采用的是局部交错的时间和空间结构,注重人物的内心活动,但不像现代派戏剧那样随意跳跃。

一致

戏剧情节不排除偶然情况,几乎所有戏剧作品的情节都无一例外地具有偶然因素。可以说,排除偶然性并不能形成戏剧情节,就像俗话说的:一切巧合造就一本书。但是,别出心裁一定要合理,自然,有意义。要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结合起来。

《戏剧剧本结构要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信息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