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写作指导 > 写作基础
栏目

申论写作高分五点

发布时间:2021-02-02 12:52:46 热度:407

谈写作高分五分

写作不仅是报考的难点,也是报考领域的研究重点。在系统梳理历年国考真题的基础上,结合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从观点、题名、结构、内容、写作表达五个方面提出了写作中申请高分的五个关键。小编在作文中得了五分。欢迎阅读。

第一,把握观点,立场坚定,不出错

1.基本要求

观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候选人对社会问题的立场和态度的集中体现,是一篇文章评分的决定性因素。在考试中,我们应该明确无误。

“明确”就是把观点放在最突出、最突出、最重要的位置。总的论点要体现在题目上,让考官快速抓住文章的核心点;但子论点最好出现在其所在段落的第一句话中,形成“段落主旨句”,便于审稿人快速把握文章的逻辑脉络。

“正确”是指观点要符合___、国务院的政策精神。申请写作作为选拔公务员的考试科目,体现出强烈的政策导向,要求考生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理性看待社会问题。这种政策精神往往包含在标题和材料中。考生要透彻理解这些精神,并据此提炼论点。

2.经常犯错

由于对___、国务院重要理论政策的学习和理解不到位,给定材料的主旨不到位,很多考生陷入了“错误观点”的陷阱。

比如2009年国考,给定数据讲了中国粮食安全的严峻形势,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数据的思路写一篇文章。

如果考生写的是:“提高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那就不对了。这违背了___、国务院关于粮食问题的主要精神,也违背了提案人在给定材料中阐述的观点。从中央精神来看,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依靠政策和科技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而不是“提高粮价”;从提议者的角度来看,在给定的数据中清楚地表明,政府有信心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这意味着候选人的政府不会提高粮食价格。

二、抓住题目,开门见山

1.基本要求

题目是文章观点的外化,要“简洁”、“直接”。

“简洁”是指索引题要简短美观,语言要在完整清晰表达论文的前提下尽可能简洁。比如2013年国考作文(市地两级)要求考生写一篇关于“农村文化的根流失”问题的文章,题目可以是《寻根》,非常简洁,方便读者阅读理解,视觉冲击力强。

“直接”是索引题要清晰、完整、有力地传达和表达文章的重点,要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在表达方式上,要学会直截了当地写。比如2010年国考作文(省级),要求考生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写一篇文章,题目可以是“海洋的保护与开发”,可以直接表达作者的核心观点。

2.经常出错

由于文字表达能力有限,很多考生总是担心自己写不清楚自己的观点,于是抱着“少一个字多一个字”的心态来写题目,又臭又长,难以理解。

比如考生以《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促进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和大繁荣》为题,关于“农村文化的根性流失”的作文就会晦涩、臭、长。短时间内,考官很难看出它与“失根”的联系,有跑题的嫌疑。如果改成《繁荣农村文化,破解失根难题》就“简洁”“直接”了。

第三,把握结构

“完整”是指一篇文章要有“头”、“体”、“尾”这样的基本要素。对于人来说,“头”承载着灵魂,凝聚着思想,代表着个人形象;对于文章,为什么不呢?文章的“头”是开头,要快速切入题目,快速得出意见,才能给审稿人留下好印象。“身体”是人的躯干,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占据了文章的大部分篇幅。写作上非常灵活,比如叙述或解释,描述或讨论,评论或对策。“尾”是人的脚,是文章的立足点和落脚点。需要返利意见,让全文完美结束。只有具备了“头”“身”“尾”三要素,文章才算完整。

“清晰”就是逻辑严谨,组织清晰。宏观来说,明确的结构意味着“头是头,身是身,尾是尾”,各有各的定位和职责;同时要让“头”“身”“尾”自然无缝衔接。这就要求考生适当使用过渡句或段落,以达到一站式的效果。微观来说,因为“体”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所以往往由三到四个自然段落组成,这些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是考生认真考虑和重点关注的。或者并列,或者转折,或者因果,或者递进,来体现层次感。

2.经常出错

主要错误是“混乱”,缺乏统一清晰的逻辑线索,使审稿人难以把握文章的脉络。

比如2008年国考作文(省级)要求考生以“人与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对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些错误倾向进行了解释和澄清。

这篇作文要遵循“先驳后立,重在立”的思路和结构。第一部分(即第一段)要描述日益紧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个主题。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二段)应该是反驳段,先定下目标,总结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些错误倾向,然后再进行反驳。第三部分应该是论证部分,积极阐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这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可以酌情写成两三段。第四部分是结语,总结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就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但是很多考生因为在审题时不够仔细,忽略了题干中反驳的特殊要求。写了一半的文章,才发现有必要写议论文。于是,抛开3721,论点被硬生生的混入了反驳段,形成了“论点3354被突然打断,但论点3354结束并继续”的结构。逻辑混乱,审稿人难以把握。

第四,把握内容,紧扣现实,不空谈

1.基本要求

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灵魂和骨架是不够的,要有血肉。文章的血肉,即文章的具体内容,既可以表现为论证,也可以表现为论证,其基本要求包括“实在”和“新颖”。

真实,即结合实际,切忌空谈,清谈。考生首先要结合给定的材料,其中包含大量的基本国情、时事热点、经典案例,构成考生写作时可以参考使用的材料。另外,考生“不必拘泥于给定的数据”,应该根据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写。这就要求考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专心致志地学习圣贤,认真倾听窗外的事,做到“兼容并蓄”,否则就会犯“嘴尖皮厚,肚子空空”的错误。

新意味着与时俱进,反映时代。如果题目要求写一篇“增强服务意识,服务群众”的文章,结合杨善洲同志扎根基层,服务群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考生会很活泼,很有时代气息。如果要求写一篇关于“转变作风”的文章,结合中央“转变作风八项规定,密切联系群众”,考生可以与时俱进,脚踏实地,活下去。

2.经常犯错

很多考生通常“对窗外的事充耳不闻,只读圣贤”。他们对社会漠不关心,对时事充耳不闻,不注重积累写作素材。考试时很难结合实际情况写出干货,使得文章内容空洞,审稿人看了也觉得像嚼蜡。

比如2013年国考作文(市地两级)讲了中国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比如美国文化入侵,英语热汉语冷,要求考生写一篇题为《让……大放异彩》的文章。在题目的梗中,还特别要求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避免空谈对策。

显然,根据题目要求,考生要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材料随处可见。比如语言方面,英语热,汉语冷;节日方面,国外节日热,传统节日冷;餐饮方面,洋快餐必胜,中式快餐拼搏;在电影方面,好莱坞大片席卷影院,如滚动座椅,国产电影相形见绌,难以生存。如果考生能作为中国人的后代,谈谈如何学习、继承和保护中国文化,很容易得高分。

可惜很多考生完全忽略了题目的要求,抛弃了生活中的具体感受。相反,他们谈的是“实施文化强民惠民工程”、“实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实施传统文化创新改造工程”等宏观对策。这些对策本来是好的,但是用错了时间,用错了方式,用错了文章,就成了空谈对策。

第五,抓文,高端大气不俗

1.基本要求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语言是一篇文章的衣服,它的基本要求是“规范”、“生动”,表现高端大气。

“规范”是指要求考生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要符合汉语语法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语言要连贯,搭配得当,这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

“生动”是指用词优美,适当运用名人名言或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比如2009年国考提到,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两头在外,中间加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遇到很大困难,不可持续。写一篇关于这个话题的文章。考生可以利用与温家宝同志有关的经典论述,如“莫刀今春竭,明年春还”,“信心比黄金重要”,既能增强说服力,又能使文字大放异彩。

2.经常犯错

很多考生忽视阅读和写作,写作组织能力低下,难以达到基本要求。有的考生还大量使用口语化、网络化的词汇,使得文章显得“三俗”。

比如一个考生写了一篇关于农民工问题的短文。第一段写道:“农民工对公民来说太重要了。市民们应该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农民工,谁给我们送早餐?谁会给我们送报纸?谁来给我们倒垃圾?谁来给我们盖房子?所以,我敢打赌,市民离不开农民工。”这种写法太口语化,俗气。

标准应该写成“农民工是一个新的群体

古人云:“文章是自然创作,妙手可得。”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理解和灵性。但是作为标准化考试,报考写作是在艺术之上的,增加了更多的技术色彩。换句话说,申请写作绝不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只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科学的训练,反复的提高,就一定能突破瓶颈,取得高分!

《申论写作高分五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信息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