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作文命题的思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的命题作文变成了半命题作文或者题目作文。命题者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话题和写作的自由:“海阔天空,鸟飞”。那么,题目作文如何巧妙地将“粉”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使其呈现出富有表现力的清新面貌呢?
1.巧妙运用修辞可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生动地表达意思。例如:
(1)比喻《我渴望老师的“阳光”》(四川成都)用“阳光”来比喻温暖人的关怀,简洁含蓄。如果用“温暖的帮助”来代替这个比喻,那就没意思了。再比如《我发现女孩也可以做“太阳”》(江苏南通)和《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山西长治),充满了文艺色彩。
(2)辽宁大连某考生,紧紧跟随母亲黑发中的白发来形容,揭示无情岁月和无价母爱的真谛,为文章准备题目《黑白债》,借色而非本体,展示线索,寄托深情。再比如《人生需要掌声》(安徽合肥)。题目是“掌声”而不是“鼓励”,也很有创意。
(3)《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级(浙江温州)阅读的兴趣、方法、功能在递进的过程中被简洁生动地表达出来。
(4)与《小树又快活了》(江苏盐城)《读水千遍真有趣》(陕西xi)相比,前者用拟人化的修辞格使小树有人情味,后者把“水”当成可以读懂的东西。
(5) dual 《朋友最真,友情最贵》(吉林长春)和《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浙江温州)都是把课文浓缩成整齐对称的句子,体现了考生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
(6)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浙江温州)“躺”和“站”形成姿势对比,使标题蕴含哲理,回味无穷。
(7)双关《我最需要一剂良》(安徽庐江)文中的“良”既能治腿病,又能治心脏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双关。
(8) 《错?对!》(江苏南京)先提问后回答,简单复杂,穿插标点,构思巧妙。
(9)反问句《中国的教育家,您难道还没发现吗?》(河北唐山)充满了摆脱应试教育负担的强烈愿望,观点明确,言辞恳切。
(10)丁真《读书乐乐读书》(浙江温州)《活读书书读活》(同上)这两个案例用丁真和回环的修辞来表现阅读的兴趣、欢乐和方法。
(11)讽刺《我发现了家中的“贼”》(河北石家庄)在家里被“偷”了好几次。“肇事者”原来是家里三口人,没告诉别人就把钱送到灾区。题目用了“贼”,贬义词称赞,突出了家庭的高尚道德和幽默。
(12)模仿《我是服务的小行家》(湖北武汉)《读书就是爱自己》(江苏徐州)前者模仿歌词“我是卖报纸的小能手”,后者注重口号“爱你就是爱你自己”,形象生动,指出主题。
(13)引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浙江温州)和《风物长宜放眼量》(内蒙古呼和浩特),前者形象地展示了读书的作用,后者则揭示了消除“代沟”的思想方法。引用名句作为话题,更能体现考生的文学积累和修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14)重复《“我”为我服务》(湖北武汉)前面的“我”是克隆体,两个“我”重复,设置悬念,新颖,引人注目。
(15)通感《绿色可听》(青海西宁)作者沟通视觉与听觉,“倾听”窗外欣欣向荣的绿色世界,具有独特的视觉与创意。
2.善于引用
(1)引诗古典诗歌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用它们做话题很不落俗套,很受读者喜爱,充满亲切感。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了宋代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宵》里的一句话,“千百度找他,蓦然回首,那人在昏黄的光线里”;再比如陆光的《中国姑娘》,里面有一段是关于袁伟民对女排姑娘近乎无情的训练。副标题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是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使用古诗词或成语典故作为标题,也可以显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不同的一般写作技巧。所以是一种常用的起草题目的方法。
(2)引用歌词在现在的流行音乐中,很多歌曲都有优美的标题和歌词,所以借用它们作为文章的标题,既活泼又有趣,也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造的情境中。比如一个同学在中考写自己的作文,题目是《因为爱你》。当他看到这个话题时,读者会感到惊讶。考场上居然有这么大胆的学生!看的时候发现作者叙述了一个和互联网有关的故事。结尾他巧妙地引用了“因为我爱你,所以更珍惜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自然;《女孩四重奏》讲了一个女生宿舍的荒唐故事;《晴天?阴天?雨天》一天讲好几次我误会的故事。
3.借用符号
(1)标点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用来写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会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比如,2000年,浙江某考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者以感叹号为题,形象地说明了“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指出只要你把人生的舵抓在手里,生活就会丰富多彩。
(2)在标题中引入数学符号来表现要表达的主要思想,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往往会产生令人惊讶的成功效果。近几年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上悄然兴起,题目作文也可能是借来的。2000年江苏某考生考了“10-1=.”如题,巧妙地运用数学符号组成方程,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他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做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4.其他形式
转换角度有时我们也可以从反面,或者从侧面来起草问题。比如题目《下周我不回家》很吸引人。讲述了作者和父亲在消除误会后,决心少回家,以认真的学习态度回报父母的故事;《第四号戒令》从侧面描述了老师对学生的过度约束,让人在阅读时开怀大笑,让人在阅读后深思。
(2)所以悬疑类文章的标题要避免“千人”。在标题中设置悬念,含蓄地展现故事的曲折,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这个方法简单易学。同时,一个充满悬念的话题会让你觉得有话要说。比如《女生传来的纸条》就是一个典型的题目:为什么女生要给男生写纸条?纸条上写了什么?会如何收场?读者看题目,有那么多问题要理解,自然就产生了强烈的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再比如新闻头条《当列车驶来》。
当然,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文章的标题新颖、曲折、吸引人。但是要注意,不管用哪种方法,一定要“不尴尬不丢问题”,就像孔子说的“为所欲为”,“不逾矩”。如果学生能认真关注这些方面,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754位用户关注
0位用户关注
117位用户关注
897位用户关注
289位用户关注
763位用户关注
99位用户关注
192位用户关注
32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