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减字木兰花》李之仪 翻译、赏析和诗意
都不醒。
鸟疲倦云飞。
两有没有心总是回家。
古人消失了。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辜负青春。
就是升平寄傲慢的人。
莫不是魔境。
强向中间谈论独醒。
一页才能飞。
便觉得年华大半归。
醉说可以了。
认著依前还不这样。
虚过今年春天。
有愧斜川得意人。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李之仪,宋人。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宋代] 李之仪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减字木兰花》[宋代] 李之仪
独行独坐。
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
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
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减字木兰花》[宋代] 李之仪
和风动□。
□□新年□入手。
世事尘□。
□□□情近酒□。
水开湖□。
□□笙歌波面起。
相与排□。
□□□胜特地□。
《减字木兰花》[宋代] 李之仪
遇而不悟。
可惜惺惺逐欲去。
目下蹉跎。
教我如今怎奈何。
他时若到。
悔晚投玄亲妙道。
早早回修。
免向三涂六道游。
《减字木兰花》[宋代] 李之仪
心颠意耍。
难辨身中真共假。
意耍心颠。
招得全生罪孽愆。
心宁意息。
定里闲闲明慧力。
意息心宁。
道自归而神自灵。
《减字木兰花》[宋代] 李之仪
逍遥自在。
去去来来无挂碍。
一片灵空。
处处圆明无不通。
无分内外。
莹彻周沙含法界。
遍照无私。
明月高穹秋夜时。
《减字木兰花》[宋代] 李之仪
全真门户。
静静清清无作做。
非易非难。
财色无明尽结丹。
真龙真虎。
境灭心忘知去处。
铅汞相传。
交媾须离种种边。
《金莲出玉花 案调名即减字木兰花 得遇行化》[宋代] 李之仪
重阳师父。
昔日甘河曾得遇。
大道心开。
设教东游海上来。
天涯回首。
挈得吾乡三四友。
魏国升遐。
惊动秦川百万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出自《桃夭的》[宋代] 李之仪
江月何年初照人?
出自《春江花月夜》[宋代] 李之仪
飞龙御天,故资云雨之势;帝王兴运,必俟股肱之力。
出自《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章》[宋代] 李之仪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 廉蔺列传(节选)》[宋代] 李之仪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出自《论衡·卷二十五·解除篇》[宋代] 李之仪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出自《相送》[宋代] 李之仪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
出自《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宋代] 李之仪
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出自《》[宋代] 李之仪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出自《洛阳女儿行》[宋代] 李之仪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出自《戊午元日二首》[宋代] 李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