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哥舒歌

作者:西鄙人 唐代 时间:2024-11-15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哥舒歌

诗词赏析

the night the big dipper hung high; the night with the sword and keep the edge gosuha.

so far the tibetan people horse only dare to look at; they dared not come across southern lintao.

《哥舒歌》西鄙人 古诗鉴赏

这是唐代西北边民对唐朝名将哥舒翰的颂歌。此诗从内容上看,是颂扬哥舒翰抵御吐蕃侵扰、安定边疆的;同时也通过这个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愿望。“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第一句是起兴,诗人用高挂在天上的北斗星,表达边地百姓对哥舒翰的敬仰。“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牧马,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扰活动。自从遭到哥舒翰的抵御,吐蕃再也不敢越过临洮进行骚扰。

这首诗题为《《哥舒歌》西鄙人 古诗》,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为他戍边抗敌,保国为民。但是,作者并不从激烈的战斗中直接表现他如何英勇善战,如何机智果敢,用兵如神等等,而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来突出主题。诗的第一句就把哥舒翰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渲染出来。人民为何赞扬,吐蕃何故畏惧;过去吐蕃长驱直入,如今又为什么“不敢过临洮”,这都是宣扬哥舒翰的赫赫武功。可见这样的描写是很富于启发性的。“哥舒夜带刀”,这个“夜”字是颇有讲究的,它把起兴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巧妙地联系起来了,把赞扬和崇敬之情融注于人物形象之中;同时又将边地的紧张气氛和人物的警备神态刻画出来了。“哥舒夜带刀”五个字干净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画像。在那简炼有力、富有特征的形象中,蕴藏了一股英武之气,给人一种战则能胜的信心,而给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慑。因此,就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和表现诗的主题来讲,“哥舒夜带刀”比起那种冲锋陷阵的形象更丰富、更传神,更能诱导人们的想象。

这首《《哥舒歌》西鄙人 古诗》可能是经过修改加工后的作品,但是它那种朴实和巧妙、明朗和含蓄相统一的风格,依然显示出民歌的特色。

《哥舒歌》西鄙人 古诗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是在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哥舒翰领兵大破突厥后西北人民为歌颂其战功而作。哥舒翰原是身兼几个节度使的名将王忠嗣的部下,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因为王忠嗣被诬陷革职,玄宗命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的设置就是为了防御吐蕃的,治所在都州(今青海省乐都县)。哥舒翰在对吐蕃的战争中是有体现唐玄宗骄奢好战的一面的;有的战争则是属于抵御吐蕃侵扰的。由于哥舒翰多次击退吐蕃侵扰,改变了边境的局面,致使“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总体上起到了安定边境,保护人民生活、生产的作用。因而,当时就有民谣说:“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吐蕃总杀却,更筑两重壕。”这里的《《哥舒歌》西鄙人 古诗》,很可能是在这首民歌基础上加工过的作品。

《哥舒歌》西鄙人 翻译、赏析和诗意

黑夜里北斗七星挂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边夜带宝刀。

至今看牧马,他们再不敢南来越过临洮。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西鄙人,唐人。

西鄙人,意为西北边境人,相传为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雄浑粗犷,流传至今。

作者千古名句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出自《己酉新正》[唐代] 西鄙人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出自《燕歌行二首·其一》[唐代] 西鄙人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出自《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唐代] 西鄙人

人情反复,世路崎岖。

出自《菜根谭·概论》[唐代] 西鄙人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出自《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唐代] 西鄙人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出自《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唐代] 西鄙人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出自《旅夜书怀》[唐代] 西鄙人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唐代] 西鄙人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出自《》[唐代] 西鄙人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出自《寒食野望吟》[唐代] 西鄙人

《哥舒歌-头唐代尾-头西鄙人尾-唐诗三百首,赞颂,民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