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自题像

作者:黄巢 唐代 时间:2023-07-30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

自题像

诗词赏析

《自题像》黄巢 古诗鉴赏

黄巢遗留下来的诗一共三首,其中《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流传程度较广。这首《《自题像》黄巢 古诗》与两首菊花诗相比,名气就小得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怀疑这首诗究竟是不是黄巢本人的作品。

据说黄巢本人后来战死疆场了,但也有传说黄巢起义失败后在洛阳做了和尚。从这首诗来看,他没有战死,后来削发为僧了。如果真像民间传说那样,这些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遁入空门,其人生感触一定非寻常人所能及。比如像这首诗的头两句,“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着尽着僧衣”,既表明了黄巢曾经历过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马倥偬岁月,又显示了他后来静如止水的僧侣生涯,其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桥上无人识”这一句,生动地描述了英雄迟暮那种无可奈何的苍凉和悲哀,令人叹息。但笔锋一转,“独倚栏干看落晖”一句,又悠然刻画了一种“人生韶华短,江河日月长”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原题注:陶毅《五代乱离纪》云:巢败后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题诗,人见像,识其为巢云。

《自题像》黄巢 翻译、赏析和诗意

记得当年草地上飞,铁穿尽着僧人的衣服。

天津桥上没有人知道,独自倚靠在栏杆看落晖。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黄巢,唐人。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与兄侄八人响应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黄巢率军攻陷郓州,杀死节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众推黄巢为主,号称“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围广州。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迎黄巢军入洛阳。十二月一日,兵抵潼关。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相关诗句

《自题像》[唐代] 黄巢

貌古形疏倚杖藜,分明画出须菩提。

解空不许离声色,似听孤猿月下啼。

《自题像》[唐代] 黄巢

信庵年生七十二,经过庚子乙亥春。

自权自力承家业,荣辱无惊乐太真。

吾归去,别乡亲,平生朴直坦夷人。

今朝倚仗逍遥处,风月无边碧草新。

作者千古名句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出自《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唐代] 黄巢

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出自《秋日田家杂咏》[唐代] 黄巢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辟之无以异乎孝子之为亲度也。

出自《墨子·22章 节用(下)》[唐代] 黄巢

天容海色本澄清。

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唐代] 黄巢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出自《昔昔盐》[唐代] 黄巢

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出自《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唐代] 黄巢

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

出自《日日》[唐代] 黄巢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出自《酒泉子·长忆观潮》[唐代] 黄巢

民愚,则知可以王;世知,则力可以王。

出自《商君书·开塞》[唐代] 黄巢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

出自《鹤冲天·清明天气》[唐代] 黄巢

《自题像-头唐代尾-头黄巢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