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踏莎行

作者:晏殊 宋代 时间:2023-07-30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踏莎行

诗词赏析

碧海波平无险阻,瑶台有路可通行。细思量,当初就该双飞去。想当时,轻别意中人,现如今,山高水远何处寻。

灰尘落绮席,烟雾锁香闺。写好的书信,如何送给你。登高楼极目望远方,萧萧细雨洒梧桐,天已近黄昏。

注释

⑴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踏雪行”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⑵碧海:传说中的海名。《海内十洲记》:“ 扶桑在东海 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⑶瑶台: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晋王嘉《拾遗记·昆仑山》:“傍有瑶台十二,各广千步,皆五色玉为台基。”

⑷思量:考虑;忖度。

⑸意中人:心中所眷恋或属意的人。

⑹绮席:华丽的席具。古人称坐卧之铺垫用具为席。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惠休〈怨别〉》:“膏炉绝沉燎,绮席生浮埃。”

⑺香闺:青年女子的内室。唐陶翰《柳陌听早莺》诗:“乍使香闺静,偏伤远客情。”

⑻红笺(jiān):红色笺纸。唐韩偓(wò)《偶见》诗“小叠红笺书恨字,与奴方便寄卿卿”,此化用之。附:带去。

《踏莎行·碧海无波》晏殊 赏析

晏殊整整做了五十年的高官。他赋性“刚峻”(《五朝名臣言行录》),处事谨慎,没有流传什么风流艳事。他自奉俭约,但家中仍然蓄养歌妓,留客宴饮,常“以歌乐相佐”(《避暑录话》)。他喜欢纳什么歌妓、姬妾,是容易做到的。照理,他生平不会在男女爱情上产生多少离愁别恨,但他词中写离愁别恨的却颇多。这可能和当时写词的风气有关:酒筵歌席上信手挥写,以付歌妓、艺人歌唱,内容不脱晚唐、五代以来的“艳科”传统;也可能和文学创作的特点有关:它可以描写人们的普遍感情,不限于作者的自我写照。但晏殊写的这类词,也不像完全脱离自身生活的客观描写,这首《踏莎行》小令,就是这样的一首词。

此词写别情。上片起首三句:“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楚辞·离骚》有瑶台这个词,但可能从《穆天子传》写西王母所居的瑶池移借过来,指陆上仙境。说要往海上仙山,没有波涛的险阻,要往瑶台仙境,也有路可通,原来可以双飞同去,但当时却没有这样做;此时“思量”起来,感到“不合”,有些后悔。接着两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是说放弃双飞机会,让“意中人”轻易离开,此时后悔莫及,可就是“山长水远”,不知她投身何处了。“轻别”一事,是产生词中愁恨的特殊原因,是感情的症结所在。一时的轻别,造成长期的思念,“山长”句就写这种思念。它和作者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词中的“山长水阔知何处”,同一意境。

下片,“绮席凝尘,香闺掩雾”,写“意中人”去后,尘凝雾掩,遗迹凄清,且非一日之故。“红笺小字凭谁附”,音讯难通,和《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欲寄彩笺兼尺素”而未能的意思相同。“高楼目尽欲黄昏”,既然人已远去,又音讯难通,那么登高遥望,也就是一种痴望。词中不直说什么情深、念深,只通过这种行动来表现,显得婉转含蓄。最后接以“梧桐叶上萧萧雨”一句,直写景物,实际上景中有情,意味深长。比较起来,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虽然妙极,还是失之显露;而作者的《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词中的“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另一首《踏莎行·小径红稀》的“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结笔的妙处正相同,都是以景结情。

这首词写离愁别恨,侧重“轻别”,有其“个性”;它从内心的懊悔和近痴的行动来表现深情,婉转含蓄,不脱晏殊词的特点;而结笔为最妙,蕴藉而韵高,尤堪玩赏。

《踏莎行·碧海无波》晏殊 创作背景

《《踏莎行·碧海无波》晏殊 》当作于天圣五年(1027)作者贬知宣州途中。作者因反对张耆升任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宫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此词即在途中所作。

宋无名氏《道山清话》有一则记载,说:“晏元献公为京兆尹,辟张先为通判。新纳侍儿,公甚属意。先字子野,能为诗词,公雅重之。每张来,即令侍儿出侑觞,往往歌子野之词。其后王夫人浸不能容,公即出之。一日,子野至,公与之饮。子野作《碧牡丹》词,令营妓歌之,有云‘望极蓝桥,但暮云千里,几重山,几重水’之句。公闻之怃然,曰:‘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亟命于宅库中支钱若干,复取前所出侍儿。既来,夫人不复谁何也。”或许由于夫人的“不容”,或其它原因,晏殊有时也放出心爱的侍儿,而旋又悔之,所以会产生一些离愁别恨。这首词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中写成的。

《踏莎行》晏殊 翻译、赏析和诗意

绿色的海洋无波,瑶台有路。

思考符合双飞走了。

当时轻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道何处。

绮席凝尘,香在掩盖雾。

红笺小字凭谁依附。

高楼眼睛都要黄昏,梧桐叶上萧萧下。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晏殊,宋人。

晏殊(991年—1055年2月27日),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相关诗句

《踏莎行》[宋代] 晏殊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 春暮》[宋代] 晏殊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踏莎行》[宋代] 晏殊

院落深沈,池塘寂静。

帘钩卷上梨花影。

宝筝拈得雁难寻,篆香消尽山空冷。

钗凤斜敧,鬓蝉不整。

残红立褪慵看镜。

杜鹃啼月一声声,等闲又是三春尽。

《踏莎行》[宋代] 晏殊

春渚芹蒲,秋郊梨枣。

西风沃野收红稻。

檐前炙背媚晴阳,天涯转瞬萋芳草。

鲁望渔村,陶朱烟岛。

高风峻节如今扫。

黄鸡啄黍浊醪香,开门

《踏莎行》[宋代] 晏殊

竹阁云深,巢虚人阒。

几年湖上音尘寂。

风流今有使君家,月明夜夜闻双笛。

《踏莎行》[宋代] 晏殊

红药香残,绿筠粉嫩。

春归何处寻春信。

绣鞍初上马啼轻,举头便觉长安近。

别酒无情,啼妆有恨。

山城向晚斜阳褪。

清江极目带寒烟,锦鳞去後凭谁问。

《踏莎行》[宋代] 晏殊

葱草身才、灯心脚手。

闲时与蝶花间走。

有时跌倒屋檐头,蜘蛛网里翻筋斗。

水马驰来,藕丝缠就。

鹅毛般上三杯酒。

等闲试把秤儿秤,平盘分上何曾有。

《踏莎行》[宋代] 晏殊

凤髻堆鸦,香酥莹腻。

雨中花占街前地。

弓鞋湿透立多时,无人为问深深意。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

如何不倩鳞鸿去。

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不管闲公事。

作者千古名句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出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章》[宋代] 晏殊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出自《围炉夜话·第一二九则》[宋代] 晏殊

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

出自《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宋代] 晏殊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头;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晏殊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出自《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宋代] 晏殊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

出自《鬼谷子·鬼谷子·反应》[宋代] 晏殊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出自《荀子·大略》[宋代] 晏殊

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出自《小窗幽记·集绮篇》[宋代] 晏殊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出自《》[宋代] 晏殊

言之大甘,其中必苦。

出自《国语·晋语·申生伐东山》[宋代] 晏殊

《踏莎行-头宋代尾-头晏殊尾-秋天,离别,踏莎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