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秣陵怀古

作者:纳兰性德 清代 时间:2023-07-29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秣陵怀古

诗词赏析

《秣陵怀古》纳兰性德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

中原事业如江南,芳草何须怨六朝。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清人。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相关诗句

《秣陵怀古(三首)》[清代] 纳兰性德

别家杨柳正依依,回首西风木叶飞。

乡梦已随云北散,客心先逐雁南归。

三秋边境仍烽火,九月征衫尚绤衣。

莫向穷途叹牢落,料应青眼故人稀。

¤

《秣陵怀古(三首)》[清代] 纳兰性德

酣酒狂歌思欲飘,久从江国驻兰桡。

芙蓉隔浦听秋雨,杨柳长亭看晚潮。

过客有时来问字,美人何处觅吹箫。

题诗欲写殷勤意,搔首西风雁影遥。

《秣陵怀古(三首)》[清代] 纳兰性德

秣陵风物近如何,兵后登临感慨多。

云净石头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过。

离人暗滴青衫泪,商女空怀玉树歌。

忽忆旧时骢马客,于今白发老山阿。

¤

《秣陵怀古》[清代] 纳兰性德

野花黄叶旧吴宫,六代豪华烛散风,龙虎势衰佳气歇,凤凰名在故台空。

市朝迁变秋芜绿,坟冢高低落照红。

霸业鼎图人去尽,独来惆怅水云中。

《贺新郎(秣陵怀古)》[清代] 纳兰性德

决皆入飞鸟。

正江南、梅雨初晴,乱山浮晓。

凤去台空箫声断,惟有疏林鸦噪。

但空锁、吴时花草。

指点中原青山外,奈征尘、迷望愁云绕。

佳丽地,谩凝眺。

清风助我舒长啸。

问其中、虚帘曲槛,阅人多少。

风景不殊江山在,况是英雄未老。

且拚与、尊前一笑。

欲说前朝兴亡事,唤谪仙、来共传清醥。

归路晚,月明照。

作者千古名句

一物失称,乱之端也。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出自《荀子·正论》[清代] 纳兰性德

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

出自《》[清代] 纳兰性德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出自《琵琶行 / 琵琶引》[清代] 纳兰性德

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出自《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清代] 纳兰性德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出自《不见》[清代] 纳兰性德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出自《柳梢青·送卢梅坡》[清代] 纳兰性德

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

出自《长江万里图》[清代] 纳兰性德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出自《寄韬光禅师》[清代] 纳兰性德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出自《江汉》[清代] 纳兰性德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出自《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清代] 纳兰性德

《秣陵怀古-头清代尾-头纳兰性德尾-古诗三百首,写景,怀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