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于令仪诲人

作者:王辟之 宋代 时间:2023-07-28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丰富。

一夕,盗入其室,诸子擒之,乃邻子也。

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

”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恐。

谓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乡里称君为善士。

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

于令仪诲人

诗词赏析

魏国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邻居乡里都称令仪是好人。

注释

(1)市井人:做生意的人,市井:经商。

(2)长(zhǎng)厚:品行敦厚(厚:宽厚)。

(3)盗:贼。

(4)乃:原来。

(5)素:向来。

(6)邪:同“耶”,表疑问、反问语气。

(7)十千:指十贯铜钱。

(8)去:离开,使去:拿走。

(9)延:聘请。掖:教育。

(10)令族:有声望的家族。

(11)足:足够。

(12)使:让。

(13)卒:最后,最终。

(14)物:人。

(15)既:已经。

(16)忤(wǔ)物:做事情违背天理和人情。忤:违反、抵触的意思。

(17)寡悔:很少有懊悔,意为很少做错事。即为人谨慎小心。

(18)诘:追问。

(19)负:背。

(20)颇:很

(21)掖:教育

《于令仪诲人》王辟之 古诗赏析

在《于令仪济盗成良》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就能赢得他人的尊敬。

《于令仪诲人》王辟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曹州于令仪的,市井人物,长厚不冒犯别人,晚年家境比较富裕。

一晚上,强盗走进他的卧室,孩子们抓住了他,是邻居的儿子啊。

令仪说:“你平常很少后悔,何苦而做盗贼吗?”他说:“迫于贫困罢了!”我问他想,说:“得到十千丰衣足食。

”就像他想和他。

已经离开了,又叫他,盗贼十分。

说:“你很穷,晚上带着十千钱回去,恐怕被人责问。

留下的,到明使离开。

"盗贼大感惭愧。,最后是好人。

乡里称赞你是好人。

您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在学习室,延名儒以掖的,儿子、侄子于杰仿照举进士第,现在是曹操南望族。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作者千古名句

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出自《》[宋代] 王辟之

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

出自《》[宋代] 王辟之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出自《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归江东》[宋代] 王辟之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出自《》[宋代] 王辟之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出自《》[宋代] 王辟之

满招损,谦受益

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宋代] 王辟之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宋代] 王辟之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出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一节》[宋代] 王辟之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出自《读书》[宋代] 王辟之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出自《七夕》[宋代] 王辟之

《于令仪诲人-头宋代尾-头王辟之尾-初中文言文,寓理,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