曷(盍)
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
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
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
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铚 、耰、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
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
此岂能复有美稼哉?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
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
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
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
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
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
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
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你(何不)可曾观察过富人怎么种庄稼的吗?他们的田又好又多,他们的粮食充足而有余。他们的土地又好又多,就可以实行休耕轮作,土地的肥力便能够保全;他们的粮食充足而有余,那么耕种就能够常常不误季节,收割也常常能够等到庄稼完全成熟之后进行。所以富人的庄稼往往很好,秕子少,产量高,长时间存放也不会腐烂。
如今我这个十口之家,却总共只有百亩土地。每一寸土地都拿来利用,日日夜夜期盼着收获,辛勤耕作、收获,充分利用土地,把庄稼种得像鱼鳞一般密集,因此土地养分就被用尽了。耕种常常抢不上季节,收割又往往来不及等到庄稼成熟。这样怎么还会有好收成呢?
古代的人,他们的才干并没有超过现代人的地方。他们平日里注意自身修养并且不敢贸然行事,等候着思想才华完全成熟,那种勉力的样子,就好像盼望婴儿快快长大。对孱弱者精心哺育,使他坚强健壮起来;对才智缺乏者注意教养,使他逐渐充实起来。三十岁以后才出来做官,五十岁以后再求加官封爵。在长时期的屈身之中伸展,在准备充足之后再发挥作用;就像水流淌于充溢之后,箭发射于满弓之极一样。这就是古代的人能够超过现代人、如今的君子不如古人的原因啊!
我从小就有用功学习的志向,不料能早早地与您同科考中,不过您的成功,也不能说不早啊!我现在虽然想到自以为还很不够,但众人却已经胡乱地称颂我了。唉,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我能告诫您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您回去时路过京城打听一下,有名叫苏辙、字子由的人,是我弟弟,请您将这些话也转告他。
《稼说送张琥》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为什么(你)曾观察到富人的庄稼吗?他的田美味,他吃足而有余。
他的田地美味,这样就可以用更美好,而土地资源得以保全;他吃足而有余,就种的经常不及时,而征收的固定及其成熟。
所以富人的庄稼常美,少好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现在我十口之家,而共一百亩的田地。
一寸一寸地取的,一天晚上用失望的,锄、镰、耙、艾,不断在其上的像鱼鳞,而土地资源枯竭了。
种的经常不及时,而征收的常不待其成熟。
这怎么能又有好庄稼吗?古代的人,他才不是有以大大超过现在的人啊。
平时用来奉养自己而不敢轻易使用,以等待其完成的,忧心忡忡地,像婴儿的望的优势。
体弱的人养的,以至于刚;虚的人养的,以至于充。
三十岁后退休,五十岁后爵位。
相信在长期屈的中,而用在到足的后;流在已经泛滥的多,而发生在拉满弓的末端。
这古代的人之所以远远超过一般人,而现在的君子所用不到的。
我年轻的有志于学习,不幸而早得和你同年,我的儿子得到了,也不能说是不早了。
现在我虽然想自己认为不值得,而大家已经我推他了。
啊!我儿子他离开这里,而要努力学习啊!广泛地观察然后取其要领,大量地积蓄,少量地、慢慢地释放,我来告诉你停在这里了。
子回家路过京师,问他,有说印迹和子由的,我弟弟的,他也因此对他。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出自《庄子·内篇·人间世》[宋代] 苏轼
一法通,万法通
出自《后西游记·第三回》[宋代] 苏轼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出自《登古邺城》[宋代] 苏轼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出自《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宋代] 苏轼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宋代] 苏轼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出自《琵琶仙·中秋》[宋代] 苏轼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出自《渡汉江》[宋代] 苏轼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出自《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宋代] 苏轼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出自《长恨歌》[宋代] 苏轼
临患不忘国,忠也。
出自《左传·昭公·昭公元年》[宋代] 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
作者: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