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梁甫吟

作者:佚名 两汉 时间:2023-07-27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甫吟

诗词赏析

《梁甫吟》佚名 古诗注释

①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余冠英注),这篇为齐地土风,或题诸葛亮作,是误会。

②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

③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

④累累:连缀之貌。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

⑤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因此,他也自刎而死。

⑥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

⑦绝:毕,尽。地纪:犹“地纲”。“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二句是说三士文武兼备,既有排倒南山的勇力,并且深明天地纲纪的真谛。一说,三士以勇力出名,无所谓文,“文”当作“又”。这两句诗,似本《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庄子》两句都是说剑,这两句都是说勇。“地纪”就是“地基”。

⑧一朝:一旦。

⑨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乃齐国名相。

《梁甫吟》佚名 古诗鉴赏

此诗为乐府古辞,属《相和歌·楚调曲》。一作《泰山《梁甫吟》佚名 古诗》。“甫”亦作“父”。郭茂倩《乐府诗集》解题云:“按梁甫,山名,在泰山下。《《梁甫吟》佚名 古诗》盖言人死葬此山,亦葬歌也。”这首古辞从写坟开始,保留了葬歌痕迹,但从内容看,与葬歌毫不相干,而是一首咏史诗,所咏为齐景公用国相晏婴之谋,以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故朱乾《乐府正义》解释说:“(此诗)哀时也,无罪而杀士,君子伤之,如闻《黄鸟》之哀吟。后以为葬歌。”指出它首先是“哀时”之作,成为“葬歌”是后来的事。

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记载:春秋时齐国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接同事齐景公,各有殊功。一次国相晏婴“过而趋之,三子者不起”,这使晏婴甚为难堪,便在景公面前进谗,说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乃“危国之器”,应该除掉。景公以为然,便由晏婴设计,以二桃赐三人,让他们自己表功争桃。公孙接、田开疆先自报功劳,各取一桃,最后古治子说:“我的功劳比你们都大,桃子该给我吃。”说罢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听了都感到羞愧,认为自己功小争桃,是贪,争得不对又不死,是无勇。于是二人退还桃子,自杀而死。古治子见自己动武争桃而使二人羞愧以死,也自责不仁不义接着自杀。历史上臣子因功高震主而被杀的事例极多,而此诗之所以以《《梁甫吟》佚名 古诗》为题,特别选定二桃杀三士之事进行歌咏,是因为这件事太具有戏剧性了,太使人震惊了,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警觉和深思。

诗的前四句,先从位于齐城(今山东淄博)东南荡阴里(一名阴阳里)之三壮士冢写起。“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步出”与“遥望”相呼应,人未到而两眼视野先到,表明了对三坟之专注。“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这是已经来到冢前,看清了三坟相连,形状相似。这三坟相似,也象征着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于君,皆使气好胜,皆被谗不悟。接下去六句转而写坟中三人的遭遇。

“问是谁家墓”,明知故问,是为了突出所咏对象。答曰:“田疆古冶子”,这是以两人之名代三人之名,其中包括公孙接。“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紧承上句,盛赞三人勇力绝伦。排南山,推倒南山(齐城南之牛山)。绝地纪,语出《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这里指折断地脉。这样的勇士,结局却又如何呢?“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一朝,既言时间之速,也表明此阴谋之轻易得行。“谗言”二字,倾向性极明,既是对三士的同情、惋惜,也是对主谋者的有力谴责。二句写得斩截有力,使入感到毛骨悚然。二桃,比起三个力能推倒南山、折断地纪的勇士来,那真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然而竟能实现杀掉三士的目的。诗句所构成的这一巨大反差,足以使人惊心动魄!诗至此,似可结又实未结,因为还留下一个疑问,这就是“谁能为此谋”?答曰“国相齐晏子”。结尾再一次用问答句式,波澜突起,把做国相的晏子指名道姓地点出来。二句看似客观叙述,不着议论,不含感情,实则皮里阳秋,有深意在。一问,意在提醒读者注意设此不寻常之谋的人,一答,指名道姓交代出为谋之人。

“国相”,字面上是点明其身份,实际上是谴责这个居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肩负沟通上下、协调文武之责的“国相”,何以不容人至此?这样的行为与“国相”的地位、气度、职责该是多么的不相称!“齐晏子”,是直点其名,意在立此存照,永远展出示众,使人们知道,这个善机变、巧谋划的“名相”,竟干出了这样的事。关于此诗作意,一般皆取前引朱乾的说法,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认为朝有悍臣武夫,宰相不能制,就应该有晏婴这样的能臣。

从诗的主题和语言看,这首古辞当是出于文人之手。在汉乐府诗作中,此诗显得朴拙了一些,但结构还是比较严谨的,诗从望荡阴里、见三坟写起,转到写坟中人被谗言遭杀害的悲惨事件,再转到揭出设此毒计之人。层层推进,语语相衔。诗中两用问答句式,都处在诗的关键处,既起醒目作用,又使文气免于平实。语言虽质朴而少文彩,但句句简洁,文雅而不艰涩,明白而不浅俗,可见是经过一番锤炼之功的。

《梁甫吟》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的坟墓,田疆古冶区。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旦被谗言,二桃杀三人。

谁能为这个计划,相国齐晏子。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佚名,隋人。

相关诗句

《梁甫吟》[两汉] 佚名

龙驾有驰策。

日御不停阴。

星钥亟回变。

气化坐盈侵。

寒光稍眇眇。

秋塞日沉沉。

高窗仄余火。

倾河驾腾参。

飚风折暮草。

惊萚霣层林。

时云霭空远。

渊水结清深。

奔枢岂易纽。

珠庭不可临。

怀仁每多意。

履顺孰能禁。

露清一唯促。

缓志且移心。

哀歌步梁甫。

叹绝有遗音。

《梁甫吟》[两汉] 佚名

晨行泰山下,兴怀念梁甫。

欲往失所从,荒途亘今古。

却立空踟蹰,忧来与谁语。

日暮遵归途,冥冥暗风雨。

错漠伤怀抱,仅得依门户。

幡然赓长谣,培塿隘齐鲁。

何当执策从銮旗,翼赞登封继三五。

《梁甫吟》[两汉] 佚名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桓公相仲父,竖刁终乱齐;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梁甫吟》[两汉] 佚名

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

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

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

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

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

《梁甫吟》[两汉] 佚名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作者千古名句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出自《》[两汉] 佚名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出自《归嵩山作》[两汉] 佚名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出自《玉楼春·春恨》[两汉] 佚名

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

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三节》[两汉] 佚名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出自《酬张少府》[两汉] 佚名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出自《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两汉] 佚名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出自《长恨歌》[两汉] 佚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三》[两汉] 佚名

爱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恶人贼人以得祸者,亦有矣。

出自《墨子·04章 法仪》[两汉] 佚名

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歇。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两汉] 佚名

《梁甫吟-头两汉尾-头佚名尾-乐府,咏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