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己酉岁九月九日

作者:陶渊明 魏晋 时间:2023-07-26

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

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

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

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

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

己酉岁九月九日

诗词赏析

《己酉岁九月九日》陶渊明 鉴赏

这首诗是公元409年(义熙五年)重阳节作,前八句描写时景:“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九月已是暮秋,凄凉的风露交相来到。“靡靡”,渐渐的意思。用这“靡靡”与下“凄凄”两个细声叠词,似乎也传出了深秋特殊的气息。这两句是概括描写,下两句写园林:“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有顽强生命力的蔓草也不再生长了,园中树木也纷纷凋零,这见出秋气摧败零落的厉害,“空自”,含有无可如何之意。再两句写天空:“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清爽的秋气澄清了尘埃,秋空显得特别高远。所谓秋高气爽,是包含了天色和心理感觉两个方面,这“杳然天界高”中就显出了目接秋空时那种新鲜感、那种精神的超旷感。最后两句写“群动”:“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秋蝉的哀咽停止了,只有群雁在高空鸣叫。这一息一鸣,把节序的变迁表现得更强烈了,那嘹唳的雁声又最能引发人的悲凉意绪。这三个层次的描写,空间的变化、感觉的变化,历历分明。

后面八句是感想。“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万化”,万物的变化。“寻绎”,连续不断。这是指上面所写的那些变化。于是自然联想到人生。人生没有不忧劳的。正如后来欧阳修所说,“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自然易于衰老了。(《秋声赋》)万事万物都在生生灭灭,人也如此,人的生命总有终结的一天,死生的大哀曾纠缠过每一个有理智的人。陶渊明也不例外;何况今天是重阳节,这是个吉利的日子,九月九象征长久,这就更能激起他的忧生之嗟了。所以下面他说:“念之中心焦”。这个“焦”字把那无可名状的痛苦表达出来了。写到这里可以说他的心情是极不平静,但他又是个通达的人,他不会像阮籍那样作穷途之哭的,他是有控制自己情绪的精神支柱: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下面他写道:“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他说:什么才叫我称心如意呢?还是喝酒吧。千年的变化不是我所能了解的,还是来歌咏(通永)今朝吧。执着于“今朝”,把握这可以把握的实在的人生,这样他就可以做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了。这里他似乎是在“借酒浇愁”,但并不怎么勉强。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喝酒,这个应节的举动正好作了他消解万古愁的冲剂。

陶渊明写有两首重九诗,意思差不多,写法不太一样。这首写景占有较多篇幅,写景也较细致,这是后半抒怀的出发点;另一首以感慨为主,中间只有四句写景的穿插。比较起来,这首诗要显得自然平和些。

《己酉岁九月九日》陶渊明 翻译、赏析和诗意

衰颓零落秋已晚,寒露凄风相缭绕。

蔓草不再荣,园林树木空自凋。

清凉之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

哀蝉没有留响,成行大雁啼云霄。

万物相互查询,人生怎能不辛劳?

自古都有没,念此心中似煎熬。

为什么说我情?饮酒自能乐陶陶。

千年不知道什么,姑且行乐尽今朝。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陶渊明,魏晋人。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相关诗句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魏晋] 陶渊明

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

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後凋。

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

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

伯始真粪土,平生夏畦劳。

饮此亦何益,内热中自焦。

持我万家春,一酬五柳陶。

夕英幸可掇,继此木兰朝。

《用陶己酉岁九月九日韵》[魏晋] 陶渊明

壶樽湛名酒,四散会朋交。

黄菊虽未开,翠木亦已凋。

驾言彼墟矣,佳处聊登高。

山晴敛将夕,宇净豁层霄。

迨我色笑同,息尔筋力劳。

人情旱欲濡,来苏慰乾焦。

傥然随运往,冥契彭泽陶。

有花即重九,何必须今朝。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魏晋] 陶渊明

天地气将肃,秋冬候欲交。

眷兹万木落,感我双鬓雕。

悠然清兴动,与客共登高。

有岩号景星,万仞连云霄。

一览快心目,宁辞杖履劳。

但恨无酒量,一举如沃焦。

仍恨无坐客,可继五柳陶。

且拼风帽落,聊醉菊花朝。

作者千古名句

宁为鸡口,无为牛後。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苏秦列传》[魏晋] 陶渊明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出自《论衡·卷二十六·实知篇》[魏晋] 陶渊明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出自《鹿柴》[魏晋] 陶渊明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出自《送东阳马生序》[魏晋] 陶渊明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出自《西游记·第八回》[魏晋] 陶渊明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魏晋] 陶渊明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出自《卜算子·答施》[魏晋] 陶渊明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出自《江间作四首·其三》[魏晋] 陶渊明

廉纤小雨池塘遍。

出自《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魏晋] 陶渊明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

出自《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魏晋] 陶渊明

《己酉岁九月九日-头魏晋尾-头陶渊明尾-重阳节,秋天,写景,感慨,九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