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
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
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佚名 题解
这首词它是较为特别的。它喜欢用口语,思想新颖,调子轻快,读起来满有船夫曲的味道。因为,它是一首唐代的民间词。它的作者是谁?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甚至这篇作品也差不多失传了近九百年,直到驰名中外的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在1899年或1900年被打开,人们才有机会读到它。
《摊破浣溪沙·五里滩头风欲平》佚名 鉴赏
这是一首反映船夫水上生活的抒情小词,它写的是狂风过后船夫们驾驶帆船前进的情景和心情。
词一开头就说”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五里滩,是这条河上的一个地名,“头”是方位词,它说明船已开到五里滩上了。帆船是需要借助风力的,乘风破浪,船走得更快。但这种风必须是顺风。如果吹来的风是旋风,或逆风,那就不但不能帮助帆船前进,而且还会带来危险,所以是不能张帆的。在五里滩以前,船夫们遇到的显然不是顺风。他们经过一场和狂风恶浪的搏斗以后,观察到风势将要平息,也就是“风欲平”了,就马上扯起帆来。在这个当儿,大家虽然还在继续举棹摇般,却产生了“觉船轻”的感觉。“棹[zhào]”,桨板,举棹就是打桨板。既然风力可以代替人力,何必还要打桨摇橹呢,于是,便“柔橹不施停却棹”吧。在文学作品中常把橹称为柔橹,以形容橹的得心应手。橹的外形有点儿象桨,安在船梢或船旁,用人摇动,它会象鱼的尾和鳍[qí]一样,通过拨水,产主推动力。“施”,使用。写到这里,船夫们的轻松愉快的感情,一下就传达出来了。
在紧张的劳动过程中,是没有空闲时间来欣赏船外的美景的,但在劳动之余,船夫们不仅轻松,而且欢快,词的下片就是通过看山看水反映了他们的心情。“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闪灼[zhuó]”,形容水光闪动的样子。狂风过后,乌云也散开了,上文说“风欲平”,是还有些风,所以河里的波浪涌起,波光粼粼[lín]。这时两岸的山呐,看上去挺有趣过的,它们似乎很好客,正在急急忙忙地迎面走过来欢迎大家。但是,山是不会走动的。子细(仔细)看看,山确实没有动啊。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哦,那不过是因为船走得快,使得坐在船上的人产生一种“走来迎”的感觉罢了。
词的上片和下片的末尾都用“是船行”作结束,它不仅起一个叙述作用,而且还象船夫的劳动号子的和声一样,余音袅袅[niǎo],久久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摊破浣溪沙》佚名 翻译、赏析和诗意
五里到滩头风想平,张帆举棹觉得船轻。
柔橹不用停止了划动,这样,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乎跑来迎接。
仔细看山山不动,这样,船行。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佚名,隋人。
《摊破浣溪沙》[唐代] 佚名
春草萋萋绿渐浓。
梨花落尽晚来风。
试问相逢何处好,小楼东。
朱箔影移无限恨,玉箫声转曲将终。
独倚阑干谁是伴,月明中。
《琴调相思引 原误作摊破浣溪沙,兹据词律改》[唐代] 佚名
蠢欲眠时日已曛。
柔桑叶大绿团云。
罗敷犹小,陌上看行人。
翠实低条梅弄色,轻花吹垅麦初匀。
鸣鸠声里,过尽太平村。
《摊破浣溪沙 代赠仲经所亲》[唐代] 佚名
锦瑟花年燕子楼。
楚云湘雨等闲休。
留在贞元供奉曲,尽风流。
约略睡痕妆镜晚,留连香韵琐窗秋。
总道竹西歌吹好,去来休。
《摊破浣溪沙/山花子》[唐代] 佚名
相恨相思一个人。
柳眉桃脸自然春。
别离情思,寂寞向谁论。
映地残霞红照水,断魂芳草碧连云。
水边楼上,回首倚黄昏。
《摊破浣溪沙》[唐代] 佚名
春水轻波浸绿苔,枇杷洲上紫檀开。
晴日眠沙鸂鶒稳,暖相偎¤
罗袜生尘游女过,有人逢著弄珠回。
兰麝飘香初解佩,忘归来。
《摊破浣溪沙》[唐代] 佚名
锦鞯朱弦瑟瑟徽。
玉纤新拟凤双飞。
缥缈烛烟花暮暗,就更衣。
约略整环钗影动,迟回顾步佩声微。
宛是春风胡蝶舞,带香归。
《摊破浣溪沙》[唐代] 佚名
双凤箫声隔彩霞。
朱门深闭七香车。
何处探春寻旧约,谢娘家。
旖旎细风飘水麝,玲珑残雪浸山茶。
饮罢西厢帘影外,玉蟾斜。
《摊破浣溪沙》[唐代] 佚名
湖上秋深藕叶黄。
清霜销瘦损垂杨。
洲嘴沙斜照暖,睡鸳鸯。
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余香。
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出自《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唐代] 佚名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出自《长恨歌》[唐代] 佚名
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故我清静而人自正。
出自《晋书·帝纪·第六章》[唐代] 佚名
春风只在园西畔。荠菜花繁胡蝶乱。
出自《玉楼春·春思》[唐代] 佚名
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出自《喜迁莺·晓月坠》[唐代] 佚名
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唐代] 佚名
一片晕红才著雨,几丝柔绿乍和烟。
出自《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唐代] 佚名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出自《采莲曲》[唐代] 佚名
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唐代] 佚名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节》[唐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