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徐孺子祠堂

作者:黄庭坚 宋代 时间:2023-07-21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徐孺子祠堂

诗词赏析

《徐孺子祠堂》黄庭坚 古诗注释

①徐孺子:东汉徐稚,字孺子。陈蕃为豫章太守,专门做了一张榻给他坐。

②生刍:徐稚吊唁郭林宗之母,只放一束生刍(青草)。语出《诗经》:“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徐孺子祠堂》黄庭坚 古诗简析

凡读过王勃《滕王阁序》的人,都会懂得“徐稚下陈蕃之榻”的典故。祠堂是曾巩修建的,黄庭坚通过凭吊徐稚,抒发高士不得重用的寂寞情怀。这首诗受杜甫《蜀相》的影响颇深,但缺乏杜诗的灵气。

这首诗的首联即取“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意境,只是上下句顺序颠倒,增添一个“生刍”的典故。有人称赞黄庭坚这样学杜诗是“变其面貌”,恐怕这样一变就成了东施效颦,而杜诗读起来要顺畅得多。倒是颔联满有趣味,不用考证典故就能理解。藤萝攀树,自鸣得意,居然天也可遮,日也能蔽。不知当年蔡京之流读后,可“怒发冲冠”否。而苏轼诵之,定拍案惊奇也。下句中“何心”问得好,冷落的祠堂,超凡脱俗的高士,谁也没有心思来祭奠他。确实耐人寻味。

用韩愈《马说》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来解说颈联,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屈原的“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都是唱不完的中国人才悲歌。

尾联上句议论,其意甚明。值得回味的是下句:潮涨潮落,这是自然规律;兴亡盛衰,这是社会规律。“才如(韩)信(彭)越尤菹醢,安用思他猛士为?”这一“旧痕”任何一个朝代都会见到。委婉曲折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深刻的讽刺意味,而以景结之,的确妙绝。

《徐孺子祠堂》黄庭坚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乔木隐士三亩住宅,生刍一束向谁谈论?

藤萝得意干说天,箫鼓什么心升酒尊。

白屋可不能没有你,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现在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黄庭坚,宋人。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作者千古名句

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

出自《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宋代] 黄庭坚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出自《春宫曲》[宋代] 黄庭坚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自《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代] 黄庭坚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出自《立冬》[宋代] 黄庭坚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出自《立春偶成》[宋代] 黄庭坚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出自《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宋代] 黄庭坚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出自《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代] 黄庭坚

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国,而无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辩也。

出自《墨子·04章 法仪》[宋代] 黄庭坚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出自《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宋代] 黄庭坚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出自《如意娘》[宋代] 黄庭坚

《徐孺子祠堂-头宋代尾-头黄庭坚尾-凭吊,抒怀,讽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