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作者:苏轼 宋代 时间:2023-07-20

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

岁月如梭。

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

惭愧青松守岁寒。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诗词赏析

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

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注释

⑴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

⑵赵令:指赵晦之,名昶,海州人或涟水人,海州与涟水相邻。令:古代官名,知县,此时赵昶任高邮令。据东坡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自杭还朝过高邮为赵昶作《四达斋铭》引云:“高邮使君赵晦之”。使君,非指太守,乃奉使官之意,故知“赵令”乃高邮令赵昶。

⑶梭(suō):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

⑷拟奈何:打算怎么办。

⑸官况阑珊(lán shān):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况:况味,境况和情味。阑珊:衰落,即将残尽。

⑹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语出《论语·子罕》:“子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谓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看得出松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苏轼 赏析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 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

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大落,几度挫折,正是“世事年来千万变”的反映。结句“惭愧青松守岁寒”,是说自己难能如青松耐守岁寒一般,而倍感惭愧。

词中的“白首相看拟奈何”、“惭愧青松守岁寒”诸句,虽慨叹时光流逝,无奈“岁月如梭”;但是词意却隐含着“壮志难酬”和坚守职责、不惧磨难的积极内涵。读之令人肃然起敬。全词曲尽心态,含蓄哿慨,笔力纵横,铸语自然。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苏轼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四月东坡自杭返朝过高邮之时。是时,词人与高邮令赵晦之再一次相见,感慨颇多,于是写下这首词送给他。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春光亭下。

流水像现在在哪里啊。

岁月像穿梭。

老看打算怎么办。

朋友再见。

世事年来千万变化。

官何况阑珊。

惭愧青松郡守寒冬。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作者千古名句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出自《上汝州郡楼 / 上汝州城楼》[宋代] 苏轼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出自《九歌·国殇》[宋代] 苏轼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出自《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宋代] 苏轼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出自《》[宋代] 苏轼

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

出自《红楼梦·第五回》[宋代] 苏轼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出自《拟行路难·其六》[宋代] 苏轼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出自《郢门秋怀》[宋代] 苏轼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出自《绝句漫兴九首·其二》[宋代] 苏轼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出自《清平乐·留人不住》[宋代] 苏轼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头宋代尾-头苏轼尾-回忆,友人,感慨,木兰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