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文
栏目

平甫见招不欲往

作者:姜夔 宋代 时间:2023-07-15

老去无心听管弦,病来杯酒不相便。

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

平甫见招不欲往

诗词赏析

我年龄渐渐增大,已经没有心情聆听那急管繁弦;疾病缠身,更不适宜饮酒欢宴。

人生在世,难得碰到这秋前消暑的好雨;乘着凉快,请让我自在地在家,一枕酣甜。

注释

① 平甫:张鉴。他是张俊的孙子,曾任州推官,家豪富。

②管弦:指音乐。

③ 便:适宜。

④ 虚堂:空阔的厅堂。

《平甫见招不欲往》姜夔 古诗创作背景

诗人在绍熙四年(1193年)至嘉泰二年(1202年)居杭州,与张鉴过从甚密。题目中的平甫指的是张平甫,他是诗人的好友、南宋名将张俊之孙张签的侄子。此诗就写于这十年之间。

《平甫见招不欲往》姜夔 古诗鉴赏

好朋友邀请赴宴,自己不想去,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面对这种情况,要借故推辞,很难措词。姜夔这首诗却推辞得很得体,既道出了不想去的原因,又说得不俗,耐人寻味。

诗首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一天天衰老,对世间的事渐渐淡漠,提不起兴致,因此懒得出门,没有心情听到宴饮中的嘈杂的管弦,也更无心应酬。这句是实写,企图通过自己的种种不堪,引起对方的同情,但作为不去赴席的理由,仍嫌不足,于是第二句再加以补足,请出万能挡箭牌,以身体不好,不适宜饮酒为托词,谢绝邀请。这样拒绝,既说明了自己不去的原因,又等于告诉对方,自己的现状,去了后反而会因了自己一人向隅而使满座不欢,于是主人就不便再勉强了。

三、四句说自己不去,但与前两句直接表示不同,换个角度,说自己愿意留在家中。留在家里的理由也很充分,时逢夏末,碰到了难得碰到的好雨,驱尽了残暑,在这样凉爽的天气里,正好可以在家中舒舒服服地睡一觉。虚堂的幽静,与上面管弦的热闹成对比,走向年老而又在病中的他自然适宜乘凉快在家好好休息;而白天高卧,又带有几分高士的闲适意趣,很切合诗人自己的身份。听了这些,张平甫就更加不会因为诗人不答应赴宴而不快了。

姜夔一生困顿失意,为生计所迫,羁旅天涯。他写这首诗时,生活主要依靠张鉴、张镃和范成大的资助,人到中年,彷徨无措,使他倍感寥落。他在《忆王孙》词中自述“零落江南不自由,雨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正是他当时生活及心情写照。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辞谢友人的邀请,三、四句甚至带有些豁达,但隐藏在诗后的是很浓重的牢愁,因此读来使人觉得有些压抑。

《平甫见招不欲往》姜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老去没有心情听音乐,病来杯酒不相方便。

人生难得秋季前雨,请求我虚堂自己在睡觉。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姜夔,宋人。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相关诗句

《平甫见招不欲往》[宋代] 姜夔

楼阁万重秋雨里,峰峦四合暮潮边。

凤城今夕凉如水,多少人家度管纺。

作者千古名句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出自《寻西山隐者不遇》[宋代] 姜夔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出自《春宵》[宋代] 姜夔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出自《管子·禁藏》[宋代] 姜夔

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

出自《幼学琼林·卷三·贫富》[宋代] 姜夔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出自《伊州歌》[宋代] 姜夔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宋代] 姜夔

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出自《小窗幽记·集醒篇》[宋代] 姜夔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出自《守岁》[宋代] 姜夔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出自《明日歌》[宋代] 姜夔

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出自《文心雕龙·明诗》[宋代] 姜夔

《平甫见招不欲往-头宋代尾-头姜夔尾-抒怀,愁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