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固长贫,日午饥未动。
偶然得一饱,万象困嘲弄。
寻花不论命,爱雪长忍冻。
天公非不怜,听饱即喧哄。
君为三郡守,所至满宾従。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纵。
奉使今折磨,清比于陵仲。
永怀茶山下,携妓修春贡。
更忆槛泉亭,插花云髻重。
萧然卧灊麓,愁听春禽哢。
忽见早梅花,不饮但孤讽。
诗成独寄我,字字愈头痛。
嗟君本侍臣,笔橐従上雍。
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
何人慰流落,嘉aa21天为种。
杯倾笛中吟,帽拂果下鞚。
感时念羁旅,此意吾侪共。
故山亦何有,桐花集幺凤。
君亦忆匡庐,归扫藏书洞。
何当种此花,各抱汉阴瓮。
《次韵李公择梅花》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人本来长贫,中午饿不动。
偶然得到一饱,万象被嘲弄。
不久花无论命令,爱雪长忍冻。
天公不可怜,听饱了就大声起哄。
你为三个郡的太守,所到满宾客的随从。
江湖常在眼,诗酒事豪放。
奉使现在折磨,清比陵仲。
永怀茶山下,带着妓女修春贡。
再想起栏杆泉亭,插花说发髻重。
萧条躺在满地山麓,愁听春禽哢。
忽然看见早梅花,不喝不过我暗示。
诗成只寄我,字字更加头痛。
喂你本为我,笔袋子跟随上雍。
脱靴吟芍药,给札赋云梦。
什么人去流落,嘉aa21天是种。
杯倾笛中吟,帽子拂果然下鞚。
感时想到寄居,这个想法我们共同。
所以山也有什么,桐花凤聚集一些。
你也记得庐山,回到扫藏书洞。
为什么要种这种花,各抱汉阴瓮。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轼,宋人。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出自《登快阁》[宋代] 苏轼
珍馐百味,一饱便休。
出自《西游记·第九十六回》[宋代] 苏轼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宋代] 苏轼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出自《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的》[宋代] 苏轼
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出自《盐角儿·亳社观梅》[宋代] 苏轼
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
出自《墨子·48章 公孟》[宋代] 苏轼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出自《少年游·离多最是》[宋代] 苏轼
严妆欲罢啭黄鹂,飞上万年枝。
出自《喜迁莺·晓月坠》[宋代] 苏轼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出自《左传·隐公·隐公三年》[宋代] 苏轼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出自《悲愤诗》[宋代]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