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这首诗以朴素浅进的语言,热情地赞颂了农村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上半首写"村庄儿女"昼耕夜绩的劳动生活,赞扬他们年纪虽轻,却早已"当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后半首通过细节描绘,把从小热爱劳动而又天真烂漫的农村儿童形象刻划了出来,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
《田家》范成大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白天去田里辛勤耕种,晚上回来还要织麻布,可见村子里,家家户户的成年男女都要各自担当家里的任务。
童孙未解除供耕田织布,闲暇之时,也在桑树旁的树荫下学干种瓜的农活。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范成大,宋人。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田家三咏》[宋代] 范成大
田因水坏秧重插,家为蚕忙户紧关。
黄犊归来莎草阔,绿桑采尽竹梯闲。
《田家三咏》[宋代] 范成大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秋夜宿田家夜久不寐》[宋代] 范成大
凉涵诗魄莹苍旻,散发吟商月满襟。
风叶顺行度叶尾,露华逆上稻花心。
千山欧子秋声赋,一室希公夜声舟。
自喜浮生只如此,任渠谈笑觅封侯。
《田家 其二》[宋代] 范成大
农夫日炙面如煤,丝妇缫成雪一堆。
早早安排了官税,莫教耆长上门催。
《田家 其九》[宋代] 范成大
麦饭瓜虀及早催,田夫双眼望侬来。
油盐不倩傍人带,日午痴儿犹未回。
《江南田家》[宋代] 范成大
种田江南岸,六月才树秧。
借问一何晏,再为霖雨伤。
官家不爱农,农贫弥自忙。
尽力泥水间,肤甲皆疥疮。
未知秋成期,尚足输太仓。
不如逐商贾,游闲事车航;朝廷虽多贤,正许赀为郎。
《田家苦》[宋代] 范成大
何处行商因问路,歇肩听说田家苦。
今年麦熟胜去年,贱价还人如粪土。
五月将次尽,早秧都未移。
雨师懒病藏不出,家家灼火钻乌龟。
前朝夏至还上庙,着衫奠酒乞杯珓。
许我曾为五日期,待得秋成敢忘报。
阴阳水旱由天工,忧雨忧风愁杀侬。
农商苦乐元不同,淮南不熟贩江东。
《田家乐》[宋代] 范成大
松下柴扉茅屋,篱边竹径清溪。
菜花蝴蝶一色,野雀山鸡乱啼。
西风来劝凉云去,天东放开金镜。
出自《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宋代] 范成大
安有巢毁而卵不破乎!
出自《后汉书·列传·郑孔荀列传》[宋代] 范成大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出自《琴歌》[宋代] 范成大
古岩泉滴滴,幽谷鸟关关。
出自《一七令·山》[宋代] 范成大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出自《白马篇》[宋代] 范成大
隔壁岂无耳,窗外岂无人?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范成大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出自《春中田园作》[宋代] 范成大
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
出自《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宋代] 范成大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宋代] 范成大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出自《赠卖松人》[宋代] 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
作者:范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