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同赴饮城西,倾盖论心已恨迟。
湖海可无年少气,雪霜还有岁寒枝。
功传汗竹藏王府,诗入文弢动岛夷。
不会书生安用此,眼前睫固未曾知。
《再用前韵和答》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当时一起去喝城西,倾盖论心已经恨慢。
湖海可以没有年轻气,雪霜还有一年寒冷的树枝。
功传汗竹藏王府,诗入文搜动岛夷。
不参加书生怎么使用这,眼前睫毛本来就不曾知道。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晁补之,宋人。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出自《踏莎行·润玉笼绡》[宋代] 晁补之
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
出自《吕氏春秋·论·慎行论》[宋代] 晁补之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出自《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宋代] 晁补之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出自《猪肉颂》[宋代] 晁补之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出自《》[宋代] 晁补之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出自《西游记·第八回》[宋代] 晁补之
圣人不能为时,时至而弗失。
出自《战国策·秦三·秦客卿造谓穰侯》[宋代] 晁补之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出自《别元九后咏所怀》[宋代] 晁补之
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晁补之
记不分明疑是梦,梦来还隔一重帘。
出自《赤枣子·风淅淅》[宋代] 晁补之
作者:黄庭坚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