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路入西郊,新霜着鬓毛。
贫交借羸马,慈母授征袍。
野静狐狸出,天寒雁鹄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济州道中寄叶勋秀才》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天亮路进入西郊,新霜在鬓毛。
穷朋友借瘦马,慈母授征袍。
野外静狐狸出来,天气寒冷大雁天鹅高。
艰难忆亲旧,清泪渍平皋。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晁补之,宋人。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紧行无好步
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宋代] 晁补之
德无细,怨无小
出自《说苑·复恩》[宋代] 晁补之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出自《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宋代] 晁补之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出自《晚次鄂州》[宋代] 晁补之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出自《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宋代] 晁补之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出自《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 晁补之
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
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宋代] 晁补之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出自《忆梅》[宋代] 晁补之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出自《杂说一·龙说》[宋代] 晁补之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出自《古艳歌的》[宋代] 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