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落身曲蘖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
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霜晴十月玉溪村,看到梅开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有斜视,企望不到霜烟昏暗。
东西野寺通两经,上下竹篱笆开一园。
落身曲蘖花盆里,清晨坐在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直接躺在东方刘暾。
罗浮山幽梦入仙窟,有鞋也满先门。
欣然得到句荔枝浦,绝妙不像民间说。
诗成没有赞叹形状对影,还可以邀请月亮成三盏。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晁补之,宋人。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宋代] 晁补之
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宋代] 晁补之
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
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
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
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
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门。
借令驿使能远致,要比桃李终无言。
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出自《战国策·赵一·张孟谈既固赵宗》[宋代] 晁补之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出自《卷耳的》[宋代] 晁补之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出自《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宋代] 晁补之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蘋花汀草。
出自《双调忆王孙·赏荷》[宋代] 晁补之
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出自《列子·天瑞》[宋代] 晁补之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出自《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宋代] 晁补之
国家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出自《格言联璧·从政类》[宋代] 晁补之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出自《为薛台悼亡》[宋代] 晁补之
位尊身危,财多命殆。
出自《格言联璧·悖凶类》[宋代] 晁补之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出自《秋宿湘江遇雨》[宋代] 晁补之
作者:黄庭坚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