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杜鹃啼月魂。
安慰人只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酒店环绕瓮不抬头,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人内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也像梦,不见枝雪流初刘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以同苏门。
似乎听到回答客人只是长啸,只有对这朵花终日说。
一篇还可以三致志,听人斟酌去大街上樽。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晁补之,宋人。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宋代] 晁补之
幽闲合出昭君村,芳洁恐是三闾魂。
无人岭上更儇好,不与俗花名合昏。
苍官森出剑佩列,甲夫密裹旗枪园。
数株临水欲仙去,一笑向人如玉温。
火维草木百名字,十月不冷常炎暾。
同心紫蒂宜上苑,啄人虎豹司九门。
借令驿使能远致,要比桃李终无言。
岂惟千里共明月,亦可千里同芳樽。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宋代] 晁补之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
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
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
落身曲蘖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
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
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
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
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出自《飞龙篇》[宋代] 晁补之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出自《送狄宗亨》[宋代] 晁补之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出自《送人东游》[宋代] 晁补之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出自《早寒江上有怀 / 早寒有怀》[宋代] 晁补之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出自《甘草子·秋暮》[宋代] 晁补之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出自《战国策·齐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宋代] 晁补之
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出自《荀子·富国》[宋代] 晁补之
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出自《围炉夜话·第四十则》[宋代] 晁补之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出自《酬郭给事》[宋代] 晁补之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出自《蜉蝣的》[宋代] 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