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惜论心,尽青云少年,燕赵豪俊。
二十南游,曾上会稽千仞。
捐袂江中往岁,有骚人、兰荪遗韵。
嗟管鲍、当日贫交,半成翻手难信。
君知未遇元礼,肯抽身盛时,寻我幽隐。
此事谈何容易,骥才方骋。
彩舫红妆围定,笑西风、黄花班鬓。
君欲问、投老生涯,醉乡歧路偏近。
《万年欢》晁补之 翻译、赏析和诗意
记得珍惜论思想,把青云少年,燕国和赵国豪杰。
二十南游,曾登上会稽山千仞。
捐袖江中往年,有诗人、兰荪遣韵。
喂管鲍、当日穷朋友,半成翻手很难相信。
你知道没有遇到元礼,肯抽身兴盛的时期,不久我隐藏。
这些事谈何容易,王骥才方驰骋。
彩船红色妆围定,笑西风、黄花班鬓。
你想问、投老生边际,醉乡歧途偏近。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晁补之,宋人。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万年欢》[宋代] 晁补之
日暖霜红,画戟门开,锦筵歌振梁尘。
正是慈闱熙熙,庆诞佳辰。
象服鱼轩灿烂,喜高年、福禄长新。
承颜处,朱紫相将,更兼华胄诜诜。
家声未论王谢,有禁中颇牧,江左机云。
雁字鸳行,雍容高步金门。
况有子孙侍列,拥阶庭、玉洁兰薰。
持芳醑,满酌瑶觞,竞祝遐寿千春。
《万年欢》[宋代] 晁补之
卫武期颐,与文公福艾,俱号贤相。
今我元台,齿德又居其上。
玉立擎天一柱,似泰华、气凌秋庄。
明良会,千载风云,长为龙衮凭仗。
清知孔山叠嶂。
有猿吟鹤舞,日俟鸠杖。
无忝苍生依依,未容高尚。
待整顿、乾坤了当,与蓬岛、神仙来往。
摩铜狄,点检笙歌,菊浮香泛新酿。
《万年欢》[宋代] 晁补之
天气严凝,乍寒梅数枝,岭上开拆。
傅粉凝脂,疑是素娥妆饰。
先报阳和信息。
更雪月、交光一色。
因追念,往日欢游,共君携手同摘。
别来又经岁隔。
奈高楼梦断,无计寻觅。
冷艳寒容,啼雨恨烟愁湿。
似向人前泪滴。
怎不使、伊家思忆。
惟只恐,寂寞空枝,又随昨夜羌笛。
《万年欢》[宋代] 晁补之
北陆风回,顿园林凋尽,庭院岑寂。
潇洒寒梅,偷报艳阳消息。
素澹英姿粹质。
天赋与、出伦标格。
一枝向、雪里初开,纤说清香寻得。
神仙乍离姑射。
更琼妆翠佩,冰莹肌骨。
仿佛华清浴罢,懒匀脂泽。
陇上休轰怨笛。
且留取、累累成实。
终须待、金鼎调羹,偏与群芳春色。
《万年欢》[宋代] 晁补之
日暖霜融,画戟门开,锦筵欲振梁尘。
正是慈闱熙熙,庆诞佳辰。
象服鱼轩粲烂,喜高年、福禄长新。
承颜处,朱紫满堂,华胄诜诜。
家声未论王谢,有禁中颇牧,江左机云。
雁序鸳行,雍容高步金门。
更有子孙侍列,拥阶庭、玉洁兰薰。
持芳醑、满酌瑶觞,意祝遐寿千春。
《万年欢》[宋代] 晁补之
南极星明,问笙歌弦管,今是何夕。
竹马儿童,尽道使君生日。
又见蟠桃结实。
是谁向、珠宫偷得。
炉烟袅,惟愿年年,使君常驻熊轼。
那知宦游似客。
任双旌五马,飘转南北。
细柳甘棠,都是使君亲植。
见说吾皇仄席。
恐非晚、归朝宣直。
功成了,却隐东山,算惟龟鹤相识。
《万年欢慢/万年欢》[宋代] 晁补之
婥妁要肢轻婀娜。
学内样、深深梳果。
如五凤双鸾相对舞,随腰带、乍游琐。
莺幕、满头花,见绿杨摸蔌。
金阶献,一庭细管繁弦里,谁把ㄉ抛过。
舞鸾双翥,香兽低。
散瑞景烟微。
投袂翩翩,趁拍迟迟。
按曲度瑶池。
曲遍新声,敛绣衣跪。
彩袖高捧琼卮。
指月中丹桂。
春难老,祝仙寿维祺。
《万年欢慢/万年欢》[宋代] 晁补之
当今圣主,理化感四塞,永减狼烟。
太平朝野无征战,国内晏然。
风调雨顺歌声喧。
箫韶韵,九奏钧天。
愿王永寿,比南山、更奏延年。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出自《塘上行》[宋代] 晁补之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出自《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的》[宋代] 晁补之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
出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宋代] 晁补之
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出自《格言联璧·存养类》[宋代] 晁补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四十二》[宋代] 晁补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自《大林寺桃花》[宋代] 晁补之
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宋代] 晁补之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出自《九日酬诸子》[宋代] 晁补之
石卵不敌。蛇龙不斗。
出自《警世通言·卷九》[宋代] 晁补之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出自《寻西山隐者不遇》[宋代] 晁补之
作者:黄庭坚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
作者:晁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