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小苑外。
下渚长桥前。
涩菱迎拥楫。
平荷直盖船。
残丝绕折藕。
芰叶映低莲。
遥望芙蓉影。
只言水底燃。
《咏画屏风诗 三》庾信 翻译、赏析和诗意
车停在小花园外。
下渚长桥前。
涩菱迎接荡桨。
平荷值大概是船。
残丝绕折藕。
菱角叶映低莲。
遥望芙蓉影。
只说水底点燃。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庾信,南北朝人。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
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后奉命出使西魏,因梁为西魏所灭,遂留居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临清县子,世称其为“庾开府”。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庾信在北方,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得自由而怨愤。最终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老死北方,年六十九,追赠原职,并加荆、淮二州刺史。有《庾子山集》传世,明人张溥辑有《庾开府集》。
庾信是由南入北的最著名的诗人,他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却结出“穷南北之胜”的文学硕果。他的文学成就,昭示着南北文风融合的前景。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出自《望阙台》[南北朝] 庾信
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
出自《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南北朝] 庾信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出自《杨柳八首·其三》[南北朝] 庾信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出自《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北朝] 庾信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出自《公无渡河》[南北朝] 庾信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出自《琵琶行》[南北朝] 庾信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自《七步诗》[南北朝] 庾信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
出自《双双燕·咏燕》[南北朝] 庾信
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
出自《醒世恒言·卷十七》[南北朝] 庾信
晚日寒鸦一片愁。
出自《鹧鸪天·代人赋》[南北朝] 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