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50发布时间:2023-09-20 14:59:02
议谥拼音:yì shì
亦作“议諡”。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谥”。
议谥分词解释驳议的意思:1.古时臣属向皇帝上书的名称之一。就他人所论而予以辩驳。2.犹异议。(1) [correct](2) 对别人主张、建议进行辩驳(多指书面的)(3) 驳斥别人时提出的意见(多指书面的)祖冲之勇敢地进行了辩论,写出了一篇非常有名的驳议,指《辩戴法兴难新历》(4) 臣属向皇帝上书的一种,多指在书中驳斥别人的意见。如:柳宗元的《驳复仇议》
腹议的意思:〈书〉嘴上没说出,心里有看法。[unvoiced criticism] 嘴上没说出,心里对人有看法
密议的意思:秘密计议。
详议的意思:审议。
部议的意思:旧时指中央各部内的决定。
佥议的意思:1.众人的意见。多用于群臣百官。2.共同商议。
省议的意思:审察议处。
余议的意思:谓馀留可议的政事。
美谥的意思:褒美的谥号。
鸿议的意思:高论;见识广博的言论。
疵议的意思:非议;指责。
俗议的意思:世俗的议论。
窃议的意思: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梗议的意思:1.谓持反对意见。2.指反对的意见。
附议的意思:同意别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人:小陈提议选老魏为工会主席,还有两个人附议。
赐谥:
亦作“赐諡”。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
定夺:
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等讨论后再行定夺。
名号:
1.名称;名目。
2.名声。
3.称号。
4.姓名;名字与别号。
5.佛教语。特指诸佛菩萨名,而以指南无阿弥陀佛为常。
6.谓持诵佛号。
评议:
1.经议论而评定﹔评论。
2.商讨﹔商议。
帝王:
①君主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帝和王。即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和最高封爵:帝王将相。
50位用户关注
98位用户关注
77位用户关注
27位用户关注
53位用户关注
70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41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