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74发布时间:2023-06-07 14:36:01
槐疎拼音:huái sh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忽作东阳太守,意甚不平。”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仲文后为东阳,愈愤怨,乃与桓胤谋反,遂伏诛。”后因以“槐疎”为典,谓人应不以迟暮而变节。疎,同“疏”。
槐疎分词解释台槐的意思:即三公。古以三台星象征三公,周在外朝种槐树,以定三公之位,后因以“台槐”称宰辅之位。
研疎的意思:精细和粗疏。
森疎的意思:见“森疏”。
棘槐的意思:“三槐九棘”的省称。代指公卿。
梅槐的意思:一种似蔷薇的树。
桃槐的意思:汉代西域国名。
稀疎的意思:见“稀疏”。
消疎的意思:1.亦作“消疏”。2.寂寞;冷落。3.谓困乏,衰微,不景气。4.稀少;减少。
虚疎的意思:犹粗疏。
精疎的意思:精密和粗疏。
蝉槐的意思:古者高官头戴蝉冠;周时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三槐为三公之位。故以“蝉槐”指称御史等大官。
荒疎的意思:见“荒疏”。
登槐的意思:周代朝廷种三槐九棘﹐以为朝臣列班的位次。三公坐三槐下﹐后因以“登槐”指登上三公宰辅之位。
拙疎的意思:见“拙疏”。
兰槐的意思:香草名。即白芷。
变节:
改变自己的节操,在敌人面前屈服:变节分子ㄧ变节自首。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
6.即六。
扶疏:
〈书〉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枝叶扶疏ㄧ花木扶疏。
南朝:
1.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2.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
婆娑:
①跳舞的样子;舞蹈:婆娑呕吟,鼓掖其笑|高粱叶子舞婆娑。
②舞姿飘逸优美:舞姿婆娑。
③形容枝叶纷披的样子:枝叶婆娑的大树。
74位用户关注
57位用户关注
24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
72位用户关注
79位用户关注
7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