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92发布时间:2022-12-08 18:10:01
骈体拼音:pián tǐ
即骈文。
[rhythmical prose style,marked by parallelism and ornateness] 以常用对偶和整齐文句并声音和谐以及词藻华丽为特征,六朝时盛行的一种文体(相对于“散体”)
骈体分词解释翕骈的意思:谓并肩接踵。
耸体的意思:犹耸身。有敬畏意。
真体的意思:真实的本体。
柳体的意思:唐代柳公权所写的字体,笔画遒劲,较颜体为瘦。[calligraphy style of liu gong-quan of the tang dynasty] 唐代柳公权所写的字体,笔画遒劲,结构紧凑
群体的意思:①指由多个具有共同特点且互有联系的个体组成的聚集体。与“个体”相对:群体建筑|英雄群体。②群众性体育运动的简称:大力开展群体活动。
俳体的意思:1.骈体文。2.即俳谐体。
骈沓的意思:犹重叠。
骈溢的意思:犹超过。
骈演的意思:同台演出。
骈然的意思:接连貌。
骈牢的意思:二牲;两条牛。
骈生的意思:并列而生。
骈田的意思:1.聚会;连属。形容多。2.形容声音宏大四布。
骈白的意思:枣的一种。
骈盛的意思:骈接盛多。
骈文:
文体名。与散文相对。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以双句(即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工整,声律谐美,藻饰华丽,多用典故。句式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者,称四六文,为骈文中的一体。
● 体(體)tǐ ㄊㄧˇ
◎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 体(體)tī ㄊㄧˉ
◎ 〔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 (體)
● 体(體)bèn ㄅㄣˋ
◎ 古同“笨”,粗壮。
◎ 古同“笨”,抬灵柩的人。
● 骈(駢)pián ㄆㄧㄢˊ
◎ 两马并驾一车:骈驰。
◎ 两物并列,成双的,对偶的:骈句。骈俪。骈文。骈体。骈枝。骈衍(并列相连)。
1、你要写成六朝文章,骈体文,那就无趣了,可有的偶尔小对仗,还是可以看出中文特色。
2、刘昊打开一看,又是洋洋洒洒的骈体文,他直接越过前面的称赞,找到自己的名字,轻声念到:“特封刘昊为定远将军,升骑都尉为上骑都尉,授紫鱼袋···”。
3、古代的圣旨全部是骈体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刘昊跪着听得昏昏欲睡。
4、在“恭读骈体文”中,甘肃省常务副省长冯健身向伏羲圣像和参祭者深鞠一躬。
5、背面正中雕刻着用骈体文写成的“太阳星广场记”,再往两侧是国家四代领导人对林业发展的题词。
6、一水儿的骈体文,甚至通篇都压在一个韵上,听得刘昊真心想睡觉。
7、当然,人们也不会忘记那片最著名的《滕王阁序》,该骈体文中的涉及的东西大都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8、这是文化名人易中天写的四六骈体文《克拉玛依赋》。
9、当年投考时,以六朝骈体文的作文获得100分,但英语只有25分。
10、民国时代一位小学6年级毕业生就能写骈体文,会用颜体或者柳体写字。
10、(在线造句词典)-造句大全,几千词语的造句供您参考哦!
11、于是,这老先生写了篇骈体文,咿咿呀呀的,满是“仁义之兵,吊民伐罪”之类的好话,大家觉得水平挺高,就送上来了。
12、书中有二十多副对联,两篇祭文,一篇残赋,一篇骈体文的劝进表,十几封尺牍及数十首诗词和诗钟。
13、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候补的饿殍在沟壑边吟哦;鞭扑底下的囚徒所发出来的不过是直声的叫喊,决不会用一篇妃红俪白的骈体文来诉痛苦的。
14、此次农运会,在推介市情县情时,南阳一改过去堆满枯燥数据的呆板冗长文章,而是隆重推出了由当地一名公务员创作的颇为阳春白雪的骈体文力作《南阳赋》。
15、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
16、在少年时代我就学了些文言文的写作方法,包括不很严格的骈体文。
17、雨以飞转流动之势,描绘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与闲淡宁静的地面世界相对照,如骈四俪六的骈体文般荡漾着人的心扉。
18、华南农业大学教师温山鸿也写过《广州赋》,是以《滕王阁序》为蓝本的骈体文,2006年11月8日首次发布于网络,后刊登在《中华辞赋》2008年创刊号。
19、有关道教最著名的碑刻为《紫霄宫玄帝碑铭》,此碑由唐寅在弘治十三年(1500)游齐云山时,应道长汪泰元之请所作骈体文,汪肇篆额,戴炼书丹。
66位用户关注
25位用户关注
80位用户关注
15位用户关注
39位用户关注
94位用户关注
28位用户关注
45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