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满苹洲。
绣阁银屏一夜秋。
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
怎对烟波不泪流。
天际目归舟。
浪卷涛翻一叶浮。
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
宋玉方悲庾信愁。
《南乡子·风雨满苹洲》陈亮 鉴赏
此词在时下流行的不少宋词读本中皆未得一立足之地,足见人们对它的冷淡。大约人们还是喜爱陈亮“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哪有平分月”,“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一类的慷慨激昂之词,及读这首《南乡子》,不免觉得气软无力,以为失了所谓“龙川本色”。其实不是这样。
初读之下,《南乡子》是一首怀人之小令。打头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了主人公的孤独。“当日袜尘何处去”,古人习用“凌步微波,罗袜生尘”来形容体态、脚步的轻盈,由此可以想象得出相思之人与所思之人曾有过花前月下、并肩芳径的美好时光。然而徒留下温馨的回忆而已,眼前人却空居绣阁银屏之中,独以风声雨声为伴,面对千里烟波,不禁潸然泪下。
过片紧承上片的“烟波”,用“浪卷涛翻”中的悠悠一叶扁舟来形容自己的心魂不定,信手拈来,寓情其中,十分贴切。怀人之苦,至此极矣,词人却又突然落下一句:“宋玉方悲庾信愁!”宋玉曾作《九辩》,其中最著名的句子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零落而变衰。”自此之后,“悲秋”成为文人笔下不断重复的主题。庾信是北朝诗人,其著名的作品有《拟咏怀》二十七首和《哀江南赋》等,其中也有“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之句。从表面看来,“宋玉方悲庾信愁”只是照应了上片的“绣阁银屏一夜秋”,仍是以环境的萧瑟衬托主人公心中的凄苦而已。但分析作品有时不可不“知人论世”,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形势及其生平志业和创作倾向来考察,词人这里用宋玉、庾信之典是有深意在的。宋玉《九辩》所抒发的主要是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以及对妒害贤良的奸谗小人的憎恶。“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这就是宋玉之悲。而庾信之愁在“乡关之思”,则是不待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庾信《拟咏怀》第十一首以“摇落秋为气”打头,结局为:“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感慨自己故国(南朝梁)君臣只顾眼前享乐而无后虑之忧。由此看来,陈亮以宋玉、庾信来形容自己的悲愁,绝不仅仅是悲秋怀人,而是怀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北国大地,渴望朝廷扫除奸邪,改变苟安的现状,早图恢复。这样,“浪卷涛翻”云云,也就可以形容词人那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之心的跳动了。
作家有时候确实是落笔不由初衷的。即使陈亮写《南乡子》之初是想表达怀人之情,那也并不影响他平日所最关心的事情、所念念不忘的思想感情在写作过程中突然爆发出来。
《南乡子》陈亮 翻译、赏析和诗意
风雨满蓣洲。
闺阁银屏一夜秋季。
当日袜尘哪里去,溪楼。
怎回答烟波不泪流。
天际眼睛回船。
浪卷波涛翻一页浮。
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
宋玉方悲伤庾信愁。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陈亮,宋人。
《南乡子》[宋代] 陈亮
落日照楼船。
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
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南乡子 清画》[宋代] 陈亮
疏雨动轻寒。
金鸭无心*麝兰。
深院深深人不到,凭阑。
尽日花枝独自看。
销睡报双鬟。
茗鼎香分小凤团。
雪浪不须除酒病,珊珊。
愁绕春丛
《南乡子》[宋代] 陈亮
南北短长亭。
行路无情客有情。
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
短鬓垂垂雪几茎。
孤舍一檠灯。
夜夜看书夜夜明。
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
时作西风
《南乡子》[宋代] 陈亮
携笼去,采菱归,碧波风起雨霏霏。
趁岸小船齐棹急,罗衣湿,出向桄榔树下立。
《南乡子》[宋代] 陈亮
日觉鬓霜加。
欲对清尊恋物华。
离别纷纷长眩眼,生花。
易散难抟掌上沙。
蓬意不依麻。
未必移居汉水涯。
前日曾于遗集序,张夸。
素范清风
《南乡子》[宋代] 陈亮
十日借春留。
芍药荼不解愁。
检点笙歌催酿酒,西州。
有谪仙人烂熳游。
白鹭自芳洲。
咫尺红云最上头。
万古沧江波不尽,风流。
谁似监州旧姓牟。
《南乡子 冬夜》[宋代] 陈亮
万籁寂无声。
衾铁棱棱近五更。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
恼得梅花睡不成。
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
起看清冰满玉瓶。
《南乡子》[宋代] 陈亮
乍卷珠帘新燕入。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出自《早春寄王汉阳》[宋代] 陈亮
贵人多忘事
出自《红楼梦·第四回》[宋代] 陈亮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出自《中秋月》[宋代] 陈亮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出自《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宋代] 陈亮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八节》[宋代] 陈亮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出自《苏堤清明即事》[宋代] 陈亮
言不过行,行不过道
出自《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宋代] 陈亮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出自《绝句漫兴九首·其二》[宋代] 陈亮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出自《琵琶行》[宋代] 陈亮
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
出自《长歌行》[宋代] 陈亮
作者:陈亮
作者:陈亮
作者:陈亮
作者:陈亮
作者:陈亮
作者:陈亮
作者: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