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面对“写得更好”的企业推广文章的要求,我都显得很蠢。综上,原因是格子够高,但是很难落地!
第一,写在前面
1.我认为刚入行的人不能与小白相提并论。我也相信,我们之前所写的,就是我们的所思所感。我们进入公司,自然知道文章是为用户写的,也就是“以用户为中心”,你也知道用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用户的痛点和需求是什么?
2.文案推广的载体/渠道不同,推广文案的策略也会不同。比如在微信官方账号,微博,自媒体,第三方网站,家庭网站等等。还有推广形式,就是文章、视频、图片相结合。
3.下面这篇文章不是一两句话的品牌文案。
按照互联网用户的思维,推广文案的总体思路是用户调查-内容制作-渠道投放(测试)-数据监控反馈-内容优化调整-拓展投放。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文案本身,按照路易斯的“阿达公式”写推广文案,也就是aida model,意思是a:注意i:兴趣d:欲望a:行动。
“阿达公式”也为整个推广文案画了一个总结,作者理解为:
1.标题和前面的文字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2.文本的成败在于是否吸引了用户的兴趣。
3.文字应该完成用户的信任。
4.文字需要引起用户的行动。
第二,标题要吸引人的注意力
事实上,用户给你“欣赏”你的标题的时间只有一秒钟。
作者发现,通过谐音、双关等多种形式来写作和推广,用户需要努力思考。如果他们不思考,他们的手会被抓伤,但不会被翻过来。
在题目的这一部分,我相信在网上搜索大面积,但请相信这是他们的方法,要辩证的学习。不是所有的套路都适合你的产品。作者给出了以下四种方法来提升文案的标题。
1.好奇,永恒的真理体
虽然在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依然保持着猎奇的“自卑”:习惯于看到大师在台上炫耀,不仅觉得“大师在民间”;习惯了城市的繁华,简单的田园风光,我们不仅觉得“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也许只是制造一个危机,不打雷,不抬头,想起周星驰的经典台词“我被吓到了!”
没有矛盾的标题往往被一扫而空。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潜在用户,当标题有争议时,对争议问题的敏感往往会促使人们点击打开标题。
例如:
《她英语烂哭,却靠美国电视剧飚出一口地道英语,逆袭学霸,她怎么做到的?》
《在传统行业实习的她,凭什么能45天拿下2份互联网公司offer?》
《阿司匹林种草馆阿玛尼、迪奥、雅诗兰黛…1支口红竟然有3支大牌口红热门色,omg》
《河北农妇追热剧写小说,月入18万惊呆网友?我…..》
以上标题来自微信官方账号,如职场充电宝,也是推广产品的文案。在这里列出的四个标题中,我们试图总结:
1.今天,随着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扩散,我们试图使信息前置和具体。
2.最能引起好奇心的句型是疑问句和反问句。
3.题目多段,是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
4.是最符合你产品调性的。比如在阿司匹林博物馆微信官方账号上面的标题里已经出了omg。你的产品能支撑吗?
2.简单对话类型
让我们看几个例子:
《理财第3年,我的收入是同事工资的10倍!》
《她43岁,写文章6个月,稿费110000元!》
《“所有人都不知道,我月薪20万!”》
我在写一篇:
《他写的推广文案赚了万,将亲自为你讲述文案秘籍,就在今晚!》
1.加人称代词,就是你,我,他,加上“我”和“他”,体现真实性,但不能写人名的真实姓名。为什么?是人的好奇心造就了商品。有了“你”,人们关心的是与自己有关的东西。对于一个简单的生活用语,哪一个有很强的代入感,“谢谢”还是“谢谢”?
2.口语化,这不仅是这里的要求,也是所有推广文案的必备。举个上面的例子,“她43岁了”,那么她就不能说“她已经过了毫无疑问的年龄”;“稿费11万”不能说是“非凡成就”;连“她”都不能用“老师”。
3.创造对比的想法还在用,只是问题和疑问少了。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可以用一些感叹号或者感叹词,比如“啊”“呦”“哈”“xi”等,当然也要酌情使用!
3.场景很实用
就像你担心谈恋爱一样,这里有一个追女神的巧妙方法;就像早上起床,无所事事;没有时间学习。这里有一个治疗“懒癌”的实用方法。话不多说,举个例子:
《杜蕾斯当家文案:标题不好写?这7个公式够你用一辈子!》
《新春有礼,读书有拖延症也能一年读本书!》
《如何不痛苦的早起?每天5点多起床的我,有一点小小的经验》
《手残党福利,分钟让自己有个让别人惊讶的新妆容!》
既然实用,就要正视用户的难处,不写文案?不能省钱?读书拖延症?不会化妆?……
然后给一个破解方法,告诉用户你在一个尴尬的场景,我得到你的烦恼,这里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要不要继续看?
给出的公式是场景实用性=具体场景(烦恼)解决方案。其实方法有很多。同一句话,符合自己产品调性的最合适。
第三,文本入口点
万事开头难,所以总是很难找到开头。
1.热点介绍
作为一个小系列,我们比较熟悉。每天,我们随时关注网络上弹出的热点,尽最大努力去接触我们的产品。其实杜蕾斯才是玩热点的人。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虽然引用热点,但我觉得不要太冗长,三言两语就搞定了,然后快速连接。
比如:引用当前热播的电影,你的产品是线上/线下的课程,或者一本书,等等。可以这样写;
《飞驰人生》里有一段很戳人的对话:“中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这种焦虑就像每个人都在担心35岁的到来。
比如根据微博热搜,百度广告牌,知乎找热点;之前微博上有过这么热的搜索。“哪种情侣第一眼就觉得会走得很远。”
这个可以写在开头;
“前几天在微博上发现一个热搜:什么样的情侣觉得在一起会走很远。众所周知,在爱情中,两个人很容易相爱,只要看对了眼睛,就能一下子火起来。很难相处,因为时间长了,很多细节都会暴露出来。”
这两天互联网公司出现了一波裁员潮,话题广泛。如果你的产品经过职业技能培训,你可以这样写:
“bat对很多人来说就像一座围城。有的人不顾一切的进来,有的人有勇气选择离开国企。那些已经离开国企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2.制造悬念,引入场景
《文案训练手册》里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写文案的目的是让读者读到我的标题。看完之后,让他读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直到读完最后一句。”
这种写法也很常见,真的是最常用文案的开头。比如下面的文案以故事开头,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读者的欲望和期待。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朋友a放弃了稳定又让人羡慕的央企工作机会,陪着男朋友在老家的山里养这些树/鸡鸭,直到昨晚她告诉我的事情。”
比如你看到这样一个文案的开头,读者会想:她为什么要放弃央企?她为什么愿意在山里种树/养鸡养鸭?这是什么过程?好的文案开头,一句话就制造了悬念,这只是个例子,不能盲目套用。只要用户有疑问,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我们就成功了。
我们可以引用权威的说法和名人名言来制造悬念,但要注意大小和力度,判断是否可以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上来产生悬念效果。例如:
这两天看完王小波的书,他说:“人年轻的时候,最麻烦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有生之年要做什么?”
当然,我们可以描述一种现象,一种能够移情别恋,产生“求同”心理的现象。和99%的应届毕业生一样,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进入了一家财富500强央企,开始了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第四,文本完成了用户的信任
正文的主要部分是完成用户对产品的信任。
1.感官体验
有些产品非常注重感官体验,比如餐厅、小吃、烤鸭、蜂蜜、按摩椅、蚕丝被,甚至4d电影、智能配件、汽车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给予良好的感官体验,或者专注于视觉或味觉或综合感官体验。
尽管如此,作者还是从宝藏中寻找一个案例,并找到了按摩椅的摘录:
“按摩运动”,因为我懂你,用的是“核心”,全身长行程导轨按摩,前后双向揉捏,泰式刮背开,波浪式,气囊挤压。
感觉所谓的亮点堆积如山,不是很有诱惑力。现在大家都在说用户思维,有点不好。记得作者曾经在朋友圈分享过一篇关于一个枸杞的文案,供大家参考判断。
xx枸杞,袋装即食,撕开开口就能闻到枸杞的甜香。红色的汁液从袋子里倒进嘴里,浓浓的,酸甜的。咽下后,喉咙里有一股幽香…
这里还有一段摘录,摘自被称为“直邮医生”的德鲁惠特曼为汽车写的一篇文章:
xx车有一节车厢宽如客厅。关上它。这辆车有一节像客厅一样宽的车厢。关上它拱形的门,准备享受少数特权人士的驾驶体验。你的周围是华丽芬芳的皮革、国外的硬木和昂贵的威尔顿羊毛地毯。这辆车将展示你独特的生活方式…
你感觉到了吗?当高达453马力的强大力量召唤你释放它们时,你的肾上腺素就会在血管中流动。
其实我们思考人生的时候,那些说话有趣的人也是这种方法的大师。比如他们给你推荐一家店的米粉,会让你流口水,让你特别想尝尝。
2.制造恐惧需求
我们总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是我心里实在受不了孤独,仿佛我们可以从这样无限的比较中找到安慰和优越感。哪里有人,哪里就有鄙视链。每个人都渴望站在金字塔的顶端,却发现现实并没有那么乐观。所以,你不得不承认,“恐惧”正在到处被出售,因为每个人对恐惧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需求。
在这里我特别想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台湾天下出版社迎来25年的时候,奥美被要求推广,所以给了一个类似《我害怕阅读的人》的推广文案。
文案摘录: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害怕读书的人。就像我们不知道冬天什么时候开始,只觉得夜晚的黑暗越来越长。
我害怕读书的人。我和他们说话的时候,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头无法隐藏。我有什么内涵?大家脱口而出,在空中游走,这不是最流行的认知吗?比如身体左侧的心脏。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但读者可以从菜谱上谈管理,从八卦周刊上谈社会趋势,甚至从空中跳下的猫,都能让他们谈侃侃的建筑防震理论。相比之下,我只是一个mp3时代的录音机。喘不过气来,无法调整。我最引以为傲的论述,恐怕也只是多年前他书架上一本书里的一段话,还是那段不会用荧光笔标注的话。
我害怕读书的人。我祈祷他们永远不要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们更容易打败我,甚至无意打败我。我好怕读者,因为他们的榜样都是伟人。即使他们做不到,也依然是赢家,这一点我是远远落后的。我害怕读者。他们知道无知对孩子来说是可爱的,我已经成年了。我怕读者,因为大家都喜欢聪明人。我害怕读书的人。他们可以避免我不得不经历的失败。我害怕读书的人。他们知道生命太短暂,人总是太聪明。我害怕读书的人。他们的一个小时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读书的人。
尤其是,还在读书的人。
(1)恐慌情景
这篇文章的背后是一个敏锐的洞察力:当人们忙于逃命时,他们必然会社交,当你和餐桌上的那些人交谈时,侃侃,当你谈论社会管理、建筑和八卦周刊时,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感到自卑和社交恐惧吗?
(2)不幸的后果
《我害怕阅读的人》里,罗列所有令人恐惧的现状是不够的。忘记了怎么办?必须迎头一击。如文章所说,“人总是太聪明”,“他们的小时就是我的生命”,“在成人世界里无知”等等。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结构。恐慌场面是灾难性的。恐惧诉求是用在什么品牌或产品上的?我这里分为两类。
a.解决当前潜在需求:防水鞋套、洗碗机、电动牙刷、头枕、净水器.
b.预防未来明确需求:减脂产品、职业技能课程、防盗指纹锁.
以上面的防水鞋套为例。这个产品是我从某宝里随机找来的产品,写成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可怖副本,看客凭自己的口味判断。
淋雨出门,鞋子难免会湿,沾上污垢,污渍,弄脏自己喜欢的东西,绝对不是心里的一种滋味。
说到工作中的雨天,人们最受打击。如果不小心绊到鞋子,在公司换不了鞋,整天粘粘的,想想就不开心!
所以恐惧来自于某一个场景,总结就是痛苦场景“恶心”的后果。
(3)认知对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robert siodini)在《影响力》一书中揭示的“认知对比原则”,即“在人类认知世界中,存在这样一种对比原则。如果两件事差别很大,其实我们会觉得它们之间的差距比想象的要大。”
如何理解,比如我的产品是口香糖,二手房,橘子,微波炉,榨汁机等。乍一看,我们找不到明显的亮点和优势。比竞争对手的好,口香糖的甜味更持久,二手房更便宜,橘子更感性,微波炉物品温度更平均…
我在这里列举一个世界著名的广告教父的副本,特别适合这个场合。
当这辆新劳斯莱斯的时速达到60英里时,最大的噪音来自电钟。"
作者还是
从网上找一个产品,榨汁机,虽然说想找一个比较有竞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可以用“普通”和“普通”来代替。
所谓认知比较,由两个步骤组成,一个是描述竞争产品,一个是描述自己的产品,最好突出。
找个飞利浦榨汁机产品。根据这张图,一个卖点就是更均衡的混合,更全面的营养。
副本如下:
“大多数人买榨汁机是为了画出另一种喝水果的方式,享受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持水果的营养价值和美感.
我不怕告诉你,我以前的榨汁机用了三四次就不用了,因为榨出来的果汁颜色不纯,有气泡,还有一些颗粒状的果粒,根本感觉不到“喝果汁”的感觉。
这款升级版榨汁机改变了目前普通榨汁机采用高速搅拌,每分钟几千转切碎的方式提取汁液的现状。它低速研磨果汁,每分钟只有80转,这样得到的果汁更加平衡细腻,营养比普通榨汁机高70%。这种原味,喝一口,除了水果本身的味道,似乎还夹杂着刚割的青草的香味和山里新鲜空气的味道。"
当然,认知对比远非如此,可以来自事实、数字、实验。
实验证明,比如床垫,收敛严重,都注重“柔软舒适”。如何证明有一个案例是厂家做了一个实验“用生鸡蛋压整个床垫不碎,0压,”
数字证明:一块肥皂多少钱?如果给两点,就是“细泡沫”,可以当洗面奶用
“我们的星皂产生的泡沫像鲜奶一样致密有弹性。和足球差不多大小,手很温柔,很有弹性。”然后给出数据。“这些泡沫的直径小到0.005 mm,是什么概念?人体毛孔直径只有0.02-0.05毫米。”
4.场景描述
什么是场景化?就是设计一个产品使用场景,让客户通过场景进一步了解产品。当客户遇到同样的场景时,他们可以在脑海中想到你的产品。
场景只是形象化的,但我真正想要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你选择什么样的场景会决定什么样的情感会激励用户,而这种情感又会决定他们是否会做出购买行为。
当然,你首先要确定目标群体,根据这些群体的日常轨迹,获得洞察并预测用户的一日游,思考你在ta工作日、周末、节假日等会做什么。然后植入产品。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逝者”米萌有篇文章叫《咪蒙:说来惭愧,我的助理月薪才5万》,其实是软文。她这样介绍她的助手。
“安迪是1993年的日语专业。刚来公司的时候,她有点可爱。现在她变了。她叫安迪修女,气场2米8。事实上,她来公司的时候崩溃过三次。第一次哭是第一次来公司的第一天。我让她写剧本。她完全是被逼的,写不出来,回宿舍哭。”
就像我们这些写文案的人,不会写,熬夜,第二天正常上班……如果你得到了,就说明你达到了情感共鸣。
场景分为预设场景和客观场景。比如万科曾经说过:“不要让这个城市离开你的青春而不是你的人民。”。给你一个用户可能面临的预设场景,然后把产品的好处整合到场景中。客观场景与消费者在这个场景中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联系在一起的。比如3月8日妇女节就属于一个已有的场景。
比如上面提到的鞋套为例,列举几个场景:
早上上班,下雨了,去办公室鞋子都湿了。
雨后天气很好。去对面的打印室打印东西。中间有一条泥泞的路
国庆回老家,天在下雨,路上泥泞,走路不方便;
下雪后,我出去打雪仗。我怕打完以后湿了鞋冻了脚。
第五,文案要引导转型
例子我们随处可见,比如化妆品宣传“深白度,全面保湿,每一位买家都是八折起……”净水器宣传文案,“百万家庭的选择……国家高科技企业”等等。其实这并没有完成指导目的,因为我们并没有给用户一个合法的购买理由!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课程。我觉得肯定不是因为“xx俱乐部创始人,新浪知名博主……”你愿意支付599元的学费。
1.信托转让
第一个是信任转移。鉴于以上,虽然我们提出了“高科技企业”和“知名博主”,但不足以完成信任转移。信任转移要体现“高地位”和“高标准”两个方面。怎么体现?
以作者曾经工作过的一种有机农产品为例。最重要的是有机证书。信任转移可以写如下。
目前,世界上有四种有机认证体系,分别由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发布。最高级别是usda发布的usda标准,意思是100%有机。
想要获得这样的有机认证,必须依次通过中国、欧盟、日本的相关认证。早在去年8月,我们的产品就获得了美国农业部最高级别的有机认证.
2.价格锚点
价格锚是比较商品价格的基准。说白了就是一个缓冲,说明你的产品很便宜。
出差住酒店,选择酒店互联网支付方案,一小时80元,一整天105元。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105元一整天的计划。付完钱我马上发现,80元唯一的价值就是让我觉得105元很划算,80元就是所谓的价格锚。
我们以净水器为例。我们可以写这一部分:
“市面上有很多净水器,参差不齐,略满意。价格高达3000。我们的产品不仅在性能上击败了大多数玩家,而且以2388的价格干掉了同样质量的玩家。还可以打八折,可以叠加在这个产品上,便宜477元。”
那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产品很贵,找不到所谓的“锚点”。也许可以从“单位价值”中寻找锚点。比如我们市面上有很多营销课程,198/298/588元等。可惜你是588元的,怎么破解?
市面上只有十几门588以上的课程,自然无法涵盖互联网营销的全部知识。虽然xx老师推出的课程是588元,但一共45门,平均只有13元/课,涵盖互联网营销。所有知识点和老师亲身经历的案例分享.
3.给用户一个合理的理由
似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以作者为例,我喜欢自己吃火锅,但超过100元就犹豫要不要浪费钱。这一点在“享受”类产品中更为明显,比如响铃音箱、数码相机、奢侈品服装等。
我们要做的就是给用户一个合法的消费理由。响铃音箱不是给自己买的,是给家人开心的时候买的。相机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爱好,也是为了学习摄影技术;买昂贵的衣服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事业发展或者赢得女朋友的心.
从上面可以看出,如何给出理由?就是改变用户的身份和社会取向。你是你父母的儿子/女儿,你老板的员工,你女朋友的情人,或者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ta等等。
在网上看到一款高端枕头。如果枕头288元,你会犹豫吗?你觉得花288元买个枕头有必要吗?这个怎么写可以改变用户的想法。
“白天,我们努力工作,ppt要优秀,计划要与老板的头脑适当讨论,客户要适当讨论,我们要与同事密切合作,相互交融.我们的时间变得充实而有趣。
然而,我们生命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晚上忙了一天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需要一个合适的枕头,几分钟就能睡着,缓解颈椎压力,避免落枕,天亮就醒了."
如果你是一个有这样体验的用户,你首先想到的是价格,而是文章提出的场景是否重叠。如何真正睡好,脖子僵硬,第二天肯定昏昏沉沉,没有精神,如何完成明天的工作,想想也能开始。这时候我们给用户的正当理由是“枕头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调节第二天的工作状态,不是为了睡得舒服。”
再比如,一块鲜奶面包卖25元,不便宜。考虑到买面包的都是成年人,如果吃面包的人是孩子,也就是“给孩子买的”,可以试着这样写。
一块鲜奶面包和25块钱是一家三口的量,每人只花8块钱,却享受着幸福的家庭早餐时光…
我们的鲜奶面包是纯鲜奶做的,充满牛奶香味。如果孩子多吃一口,就会觉得精神焕发,上课成长更快。作为母亲,这才是一个母亲应该拥有的真正幸福!
4.消费的紧迫性
在这方面,像某宝一样,互联网基因的培训和销售课程做得很好。一般的紧迫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期限、限定数额、限定身份。
限时:特价298元,折扣从3月10日起,原价恢复到498元
限量:前20名报名赠送《文案安全创造手册》份文案罗伯特勃莱/只剩23席。
受限身份:此优惠仅面向会员
尽管如此,例如,许多互联网营销课程将这种常规表达为紧迫性,例如:
127位用户关注
803位用户关注
563位用户关注
521位用户关注
573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