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新华日报实习总结报告(1)
大家好,我是在新华日报经济二处实习的,从7月一直实习到11月共4个月。当初我还没去实习的时候,听到“经济二处”的名字,还以为是专门搞经济报道的,心里还挺高兴,想到自己在大学里对经济挺感兴趣,自己也看了不少关于经济方面的书,去经济部门还挺对口的。等我进了这个处才知道,原来所谓的“经济二处”在新华日报就是专门搞农村经济报道的。当时我就懵了。说句实话,我打生下来到现在,在农村生活过的经验也就是在浦口的那三年了,完全是五谷不分的那种人,对农村的了解也就是周末、节假日的时候逛逛学校后面的龙王山,对庄稼的认识也只限于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刘源老师带我们去后山拍的那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了。所以当我第一次踏进新华日报的大门,我心中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六神无主”。而我到了这个处所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适应环境。
我第一天实习是8点半到办公室的。因为没有钥匙,怕来得早进不去。结果等我到那里的时候,我的老师还没有来,倒是处长和另一位复旦新闻系毕业的老师已经坐在那里了。我一直等到将近10点的时候带我的老师才来。他来了以后也不喊我干活,就和我聊天。原来他是1990年人大新闻系毕业的,因为动乱的缘故才回了南京。聊完了天也到了11点多钟,于是就去吃午饭。吃完了午饭老师们都睡起了午觉。我开始着急了:怎么没活干啊?后来下午了,也不见老师们有什么动静,他们都各忙各的,把我撂在一旁,我只好看报纸。早上我老师没来前,其实我已经把那天的报纸全翻了一遍了。可是老师们来了以后也就是在看报纸,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也看报纸。从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晨报、扬子、服务导报……我可能从来没有哪一天像那天那样抱着报纸看了那么多遍的,几乎上面的文章我都快背上了。我当时真是百无聊赖啊,可是人生地不熟,能怎么办呢?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我们处长来看了我一下,对我说:“小姜,无聊吧?别着急啊。明天带本小说来看吧!”
我第二天还真带了本张爱玲的小说来。大家别笑。我也确实看了,但是大家可以想象,在刚刚去的实习单位看张爱玲的小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我开始想:这么下去不行了,一定得自己找活干!正好当时机缘巧合,7月7日,也就是第二天,正是我们浦口的学生搬家到鼓楼的日子。而据我观察和了解,当时许多同学因为期末考试结束得早、天气太热赶着回家等原因,已经通过其他途径把东西纷纷搬到鼓楼来了。所以我推断,第二天的搬家,学校免费提供的搬家车肯定装不满!于是我把这个素材和老师一讲,他也听鼓励我的,于是第二天我就真的去采访了,发现果然和我预料的一样,又进行了一番采访,于是就有了我自己写的第稿件——《看大学生搬家》。等这篇稿子发出来后,我们办公室另一位老师,南师毕业的博士对我说:“小姜啊,不容易啊,自己写的稿子发出来了嘛!”当时我还颇不以为然,心想这有什么,我写的东西确实挺新鲜的,为什么说什么“不容易”呢?后来,经过4个月的实习我才明白这位老师的话。因为要在新华日报这样的媒体发几篇自己写的东西,实在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容易的。
拿我自己的实例来说吧,实习期间我也写了不少自己找线索、自己采访、自己用心磨出来的稿子,譬如必胜客进入南京市场啊、暑假大学生不回家啊、民办学校啊、南京的古城墙啊、长江二桥的冷清啊,南京的马路菜场啊,个人电脑诞生20周年啊,加急电报业务寿终正寝啊,包括冠生园的月饼事件、红山动物园不如人意的地方,结果真正能发出来的少之又少。有的是发到老总那里签了但被挤了发不出来,有的是在老总那里通不过被退回了,有的干脆处长和老师那里就不能通过……现在回头算一下,我在新华4个月发了120多篇稿子共10万多字,真正是我自己独立策划、采访并且写出来最后发表了的稿子,连都不到!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写的冠生园的稿子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
第2篇 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的实习总结
从九月二日到十月七日我在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将近五个周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集团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集团的老师给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现在,我把实习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在为期五周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新闻网实习了一周。
在新闻网的第一天,李春生主任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新闻网的大体情况,讲述了做网络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了具体的新闻操作,我们学会了网络新闻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们安排的工作,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
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李主任和指导老师还特意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网今后的发展方向都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这一个周的实习,对于我们以网络为主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从第二周到第五个周,我来到了青岛晚报的社会新闻二部。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
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会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四个周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由于我们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得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个多周下来,我发表 8 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
在十一期间,新闻二部的胡乐冰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们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业集团的文化氛围,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
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甚至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
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
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早报的总编室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一个很难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
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
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
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有损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
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
这一点是晚报新闻二部的胡乐兵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
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
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
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终获得新闻一等奖。
还有就是北京青年报的记者在九十年代初期就在酒吧、妓院中蹲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老百姓便会喜闻乐见。
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其次,广告策划也是很重要的。
现在就报业集团来说,每办一张报纸如果不是广告的支持都是要赔钱的。所以广告策划在这里也十分重要。
有时候好的广告策划甚至能改变一张报纸的命运。现在社会信息需求量很大,很多读者都需要获得自己有用的信息,报纸是他们信息的来源之一。
特别是招聘、房产、汽车、家电等广告,形成自己的专版,办出自己的特色,会对报纸的销售发行产生巨大影响。 体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理论课上学不到的东西。
这既包括理论在实践方面的运用,又包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说一下理论在时间方面的运用。
在实习以前,我通过学习已经接触了很多概念以及新闻规范,但是其中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自己根本不明白。比如《报纸编辑学概论》这本书曾经提到的“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注意新闻的负面影响”,我在采访群众上访时才彻底领悟,群众上访固然有难处,但是如果以新闻的方式发出,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给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可以写成内参让市委解决,要解决、能解决的问题不一定都要见报。 接下来说一下我领悟到的东西。
第一,工作一定要认真扎实,做就要做到最好。在新闻网实习时,新闻稿件起标题时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与规定,但是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了使版面更加美观,都费尽心思把标题改成统一字数。
在奥运会期间,为了保证奥运专版的正常运行,让观众尽快得到最新消息,工作人员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加班加点,终于圆满完成任务。 第二,做一个记者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在实习中发现,做记者是很累的,虽然报社安排记者隔天值班,但是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是每天耗在报社,并且加班加点,甚至很多人都在半夜写稿子。早报的热线部每天二十四小时开通,很多记者在职完夜班后第二天接着上班,他们连休息时都把电话抱在怀里。
同时,由于这一职业的特殊性,需要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往往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 第三,做一个好的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
做一个记者不难,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在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他们总是十分热心。
对此,胡主任说得一句话我记忆尤深,那就是做记者要有职业道德。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工厂拖欠工资,民工的工伤无人管,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
当然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当权者,但是,记者是个良心活,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在老百姓中有口皆碑才算好。 第四,要给自己定好位。
在实习中,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五,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
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我在前面提到的报业集团的人才需求。
同时,在本科阶段由于属于认识阶段,学得知识比较散,缺乏一个系统,因此需要强化,使知识系统化。要做到以上要求,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总之,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让我受益一生。我在实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加以改正,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谢谢大家
第3篇 新华日报实习总结报告
大家好,我是在新华日报经济二处实习的,从7月一直实习到11月共4个月。当初我还没去实习的时候,听到“经济二处”的名字,还以为是专门搞经济报道的,心里还挺高兴,想到自己在大学里对经济挺感兴趣,自己也看了不少关于经济方面的书,去经济部门还挺对口的。等我进了这个处才知道,原来所谓的“经济二处”在新华日报就是专门搞农村经济报道的。当时我就懵了。说句实话,我打生下来到现在,在农村生活过的经验也就是在浦口的那三年了,完全是五谷不分的那种人,对农村的了解也就是周末、节假日的时候逛逛学校后面的龙王山,对庄稼的认识也只限于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刘源老师带我们去后山拍的那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了。所以当我第一次踏进新华日报的大门,我心中的感受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六神无主”。而我到了这个处所要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适应环境。
我第一天实习是8点半到办公室的。因为没有钥匙,怕来得早进不去。结果等我到那里的时候,我的老师还没有来,倒是处长和另一位复旦新闻系毕业的老师已经坐在那里了。我一直等到将近10点的时候带我的老师才来。他来了以后也不喊我干活,就和我聊天。原来他是1990年人大新闻系毕业的,因为动乱的缘故才回了南京。聊完了天也到了11点多钟,于是就去吃午饭。吃完了午饭老师们都睡起了午觉。我开始着急了:怎么没活干啊?后来下午了,也不见老师们有什么动静,他们都各忙各的,把我撂在一旁,我只好看报纸。早上我老师没来前,其实我已经把那天的报纸全翻了一遍了。可是老师们来了以后也就是在看报纸,于是我只好硬着头皮也看报纸。从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京晨报、扬子晚报、服务导报……我可能从来没有哪一天像那天那样抱着报纸看了那么多遍的,几乎上面的文章我都快背上了。我当时真是百无聊赖啊,可是人生地不熟,能怎么办呢?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我们处长来看了我一下,对我说:“小姜,无聊吧?别着急啊。明天带本小说来看吧!”
我第二天还真带了本张爱玲的小说来。大家别笑。我也确实看了,但是大家可以想象,在刚刚去的实习单位看张爱玲的小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我开始想:这么下去不行了,一定得自己找活干!正好当时机缘巧合,7月7日,也就是第二天,正是我们浦口的学生搬家到鼓楼的日子。而据我观察和了解,当时许多同学因为期末考试结束得早、天气太热赶着回家等原因,已经通过其他途径把东西纷纷搬到鼓楼来了。所以我推断,第二天的搬家,学校免费提供的搬家车肯定装不满!于是我把这个素材和老师一讲,他也听鼓励我的,于是第二天我就真的去采访了,发现果然和我预料的一样,又进行了一番采访,于是就有了我自己写的第稿件——《看大学生搬家》。等这篇稿子发出来后,我们办公室另一位老师,南师毕业的博士对我说:“小姜啊,不容易啊,自己写的稿子发出来了嘛!”当时我还颇不以为然,心想这有什么,我写的东西确实挺新鲜的,为什么说什么“不容易”呢?后来,经过4个月的实习我才明白这位老师的话。因为要在新华日报这样的媒体发几篇自己写的东西,实在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容易的。
拿我自己的实例来说吧,实习期间我也写了不少自己找线索、自己采访、自己用心磨出来的稿子,譬如必胜客进入南京市场啊、暑假大学生不回家啊、民办学校啊、南京的古城墙啊、长江二桥的冷清啊,南京的马路菜场啊,个人电脑诞生20周年啊,加急电报业务寿终正寝啊,包括冠生园的月饼事件、红山动物园不如人意的地方,结果真正能发出来的少之又少。有的是发到老总那里签了但被挤了发不出来,有的是在老总那里通不过被退回了,有的干脆处长和老师那里就不能通过……现在回头算一下,我在新华4个月发了120多篇稿子共10万多字,真正是我自己独立策划、采访并且写出来最后发表了的稿子,连都不到!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我写的冠生园的稿子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
本文内容中+国教育资源网
冠生园事件一发生其实我就开始关注了,但是我一直是积累素材,没有动笔。后来事发三天后,有一天我突然在网上看到了新康泰克重新打入中国市场的消息,才有了灵感。原先康泰克因为含有对人体有害的ppa被迫撤出中国市场,损失很大。如今康泰克把ppa的成分替换后再次进军,第一天上市就在华南市场取得了前三名的良好势头。其实康泰克和冠生园事件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曾经遇到了品牌信任的危机,不同的是前者通过某种途径化解了危机重获新生,而后者目前还处于品牌受损的深渊中难以自拔。如果借鉴前者的经验,冠生园的复苏其实也是完全可能的。抱着这样的想法,我采访了一些食品行业和传播学理论的专家,包括我们系的丁柏铨主任和夏文蓉老师,又对两事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最后写出了我自己很满意的《从康泰克看冠生园:透视产品品牌危机》的深度报道。我写出后立即把稿子交给老师看,他几乎一个字没改就让我送给处长签发。处长认真地看了以后说:“小姜,这稿子你赶紧送下去,明天一定能发头条,一定是华东九省一市深度报道!写得非常好!”我当时心里特别的激动!我已经实习了快3个月了,这是处长第一次这样褒奖我的文章。我激动地顾不上坐电梯,飞奔着把稿子送到了六楼的总编值班室。过了几分钟,处长忽然被电话叫走了。他回来后对我说:“小姜啊,有件事和你说,你不要太激动。”我当时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他告诉我说,因为最近关于冠生园的报道太多,对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且鉴于新华日报的*报地位,省委已经打了招呼对冠生园事件不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报道都不再发了。尽管当时老师们都安慰了我,处长也说老总对我的文章也给予了肯定,我的心里还是特别的难受。要知道,为了这篇稿子,我整整忙了好几天,光是收集的材料就有厚厚的一沓!现在就一句不允许再报,我的心血就全部付诸东流了!我怎么能不伤心!不过从这件事我也得到了不少的启示。比方说,凡事光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了其中的一样,事情都办不成。有时候尽管你尽了力,可是由于决定权不是掌握在你手里,你还是不能得到预想的效果。从这件事我还明白了作为一个的不容易,有时候在不经意中你就面临着稿件被枪毙的危险。老师们安慰我的时候也说了,他们工作这么多年,被枪毙的稿件不知道是发出来稿子的几倍!作为一个,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经得起被不断地枪毙稿子的考验,在这考验中成熟。
大家可能要问,那我除了自己写的不到稿子外,其余的是什么稿件?这里面总共有三类:一是老师布置的题目、策划以及共同采访后写的稿子,一是通讯员来稿,还有就是老师们跑的口子的相关新闻报道,比方说水利、国土、海洋、粮食秋收等等。其中通讯员的来稿看上去只是对已有素材的再加工,却也一样给了我不少锻炼。从这些稿件中,我才开始对庄稼有了真正的了解,什么红小麦拉、粳稻拉,这些都是以前的我所一无所知的。等到国庆我坐车从南京回家乡盐城,看见车窗外那一片黄澄澄的稻田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亲切。那可能就是作了这么久的农村后的自然反应吧!
最后我还想说一件事,就是刚才袁红同学在作报告的时候,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我的实习老师打给我的。大家绝对想不到他和我说了些什么。他是告诉我,夏天的时候我曾写的关于红山动物园的批评报道被用出来了。我当时特别的惊讶,因为这稿子已经写了将近半年了!结果老师说:“没关系,我把开头的酷暑改成了寒冬,这不就发出来了!”这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所以刚才我在下面的时候,南海芬问我一个问题,说在新华日报实习究竟好不好,我回答她说,那得看你自己了。现在我还是这个观点。南海芬,你觉得呢?我觉得在经济二处的4个月我确实学到了许多实习前不可能学到的东西,尤其是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在新华日报这样一份*报实习,肯定也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你自己怎么样去面对。正像我开头所说的,不是环境来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环境。我被枪毙了那么多稿子,但是我照样能发出120多篇稿子来,照样能出色地完成了实习任务,成为我们班在新华实习成果最多的人。能做一个好的人,固然不能以写新华体为荣,但肯定也能把新华体写好!最后我想送大家一句话:“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but gold for sure will glitter!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
第4篇 暑假日报社实习总结
暑假实习,株洲天气很热。穿梭市内各大街小巷,人变黑了,也瘦了。虽如此,仍很快乐,高兴。在那里,收获颇丰,认识了许多人,和他们相处很融洽。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新闻采编写的基本规律以及市级媒体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次暗访
“暗访”一词,于而言,是兴奋、刺激的,又是充满挑战、危险的。上个学期,《南方都市报》龙志曾给我们讲述他颇具刺激而危险的暗访经历。他的勇气、智慧、心细迎得了一片掌声。当时,已对拥有无穷魅力的暗访迷惑。
xx.8.1.离奥运开幕式只有7天。那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访。
“北京奥运,百年盛世。不少准新人应该会在奥运期间结婚办酒席”。拥有新闻敏感的罗老师将奥运婚庆状况调查任务交给了吴仪辉(实习生)和我。在办公室,我们拨通了仅有的喜得龙婚庆公司的号码,告知对方采访目的,“暂时情况还不知”一句回应过来,接着“嘟嘟嘟”声响起。虽后又得知几个联系方式,但结果一样。既然公开调查不行,于是我和吴决定暗访。
在《株洲日报》和《株洲晚报》的北京栏上,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下午4点,吴、刘朝勇(实习生)及我三人来到喜得龙婚庆公司。刚进门,特别紧张,万一露馅了咋办。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进了大门。几人寒暄一阵,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里了解一下情况”我开门见山的说道。由于职业敏感,老板问我哥准备结婚的时间。办公室静下几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这是天方夜谭了,哪有8月准备,9月就结婚的。至少要提前2、3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误,让我不知所措。你哥现在哪儿,他怎么没来?老板好奇的问道。“还在长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来得及反应,话已出口了。随着慢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婚庆现状并不是很好。“准备了很多奥运婚庆活动,但来者渺渺无几”。2个月下来,他们只接待3对准新人。担心亲朋好友观看奥运不来,是准新人不愿在8月份结婚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现实了,虽说8月8日,一个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额的消费让他们退步了。相对以前,因奥运婚庆活动、车费、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每对准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费用也涨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卖的现象,喜得龙老板认为没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决定采访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准备离开公司时,“你能介绍一下其他婚庆公司的号码吗”吴问道。“怎么可能,说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吗”老板直截了当的说。出身的牛犊不怕虎,可还是害怕了,出了错误。
虽此稿最后未能见报,但采访中的经历让我不遗憾。作为一名,对市场规律、人物、事件、行业等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应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绽,采访就可能无法继续,甚至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虽此次暗访,并不怎么波澜壮阔,触及生死,但还是蛮刺激,有趣的。其实,背景资料的充分了解,不仅方便于采访,而且会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暗访,刺激有趣,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暗访,危险恐怖,回头一看,仍胆战心惊。有时,揭开事件真相的唯一途径就是暗访。博学多识、处变不惊、明察秋毫应是该具备的素质。
第5篇 日报社实习记者实习总结
从7月13日开始,截至8月30日,我在南方日报东莞站实习了45天。我的专业是小学英语教育,但来到报社实习做文字记者,我并不觉得矛盾,反而发现两者有许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种传播,新闻也是一种传播。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做新闻也要“因材施教”,搞*报的时刻记着自己在对*和领导说话,办都市报的总想着老百姓关注什么。
45天,洗去了我的书生意气。新闻对我而言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和反映。新闻有地域之分;新闻人有国界之分;新闻机构不可能不考虑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影响。从新闻线索的获取,到根据报纸的定位和风格判断新闻价值,再到采写编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
但是,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写好新闻。令我感受更深的是,如果没有博尔特般的行动速度,就赶不上日报的出版进度;如果新闻敏感性不强,就会因错失新闻而捶胸顿足;如果没有驾轻就熟的采访技巧,就算找到了知情人,也可能无功而返;如果社会经验和阅读经验不足,就会影响记者的创造力。
截至8月24日,我发表了2文章,近4万字,涉猎了许多题材,如现象、会议、报料等。会议现场我跑了许多次,如东莞拟增加出租车听证会、特约研究员会议等,慢慢跳出了对会议的肤浅认识,即某某单位召集某某人在某某地就某某事开某某会,然后打个腹稿,在会议消息主体部分写上某某领导说,或某某与会人说。
工作后跟会,我会先把工具箱备好——若干支不同颜色的笔、笔记本、录音笔、名片、笔记本电脑等——然后思考为什么突然召开这次会议,发生什么事情了,会议中有哪些新闻,新闻背后有没有新闻。一方面,我会尽量搜集全面的新闻材料,另一方面,写作时根据事实本身,采用最优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模式或许有些理想化和完美主义,但是记者的大脑每天都在激荡,不就是为了做好新闻吗?
除了会议新闻,这些日子还接触了现象报道,如《公路绿化树过高竟引来车祸?》、《买本杂志真的好难》、《暑期学生打工频遇陷阱》等。
现象报道曾一度令我倍感头疼,因为我不单无法像报道会议一样轻易获知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还时常怀疑它的真实性。如在采写《酒店影楼不抢“七夕”蛋糕》一文时,我拨打了几个酒店和影楼的电话了解“七夕”和“九九”婚宴和婚纱摄影预订的情况。最后发现,这些酒店影楼并不重视这两个传统节日。当段老师打上“酒店影楼不抢‘七夕’蛋糕”的标题时,我立马困惑了。因为我觉得它的真实性是模糊而不严谨的。东莞可能有上百家酒店影楼,而我只采访了不到十家,这可能只是局部事实,而非整体事实。没有任何一个权威的调查告诉我,酒店影楼真不抢。随后,在与段老师的交谈中,我第一次认识了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也更坚信新闻真实性是做一切新闻的出发点。
当然,在实习中,我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社会经验太浅了,采写编过程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
跑报料新闻时,一次遇到珠宝店盗窃事件,我像一艘航行的船迷失在茫茫的雾海中,四周围找知情人,最后得到的是残缺的事实。
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编的艰辛,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尤其是带我的郭老师,曾指导和帮助过我的马老师、谭老师、欧老师、段老师、刘老师等。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第6篇 日报社实习总结优秀
日报社实习总结优秀范文
暑假实习,株洲天气很热。穿梭市内各大街小巷,人变黑了,也瘦了。虽如此,仍很快乐,高兴。在那里,收获颇丰,认识了许多人,和他们相处很融洽。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新闻采编写的基本规律以及市级媒体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次暗访
“暗访”一词,于记者而言,是兴奋、刺激的,又是充满挑战、危险的。上个学期,《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曾给我们讲述他颇具刺激而危险的暗访经历。他的勇气、智慧、心细迎得了一片掌声。当时,已对拥有无穷魅力的暗访迷惑。
xx.8.1.离奥运开幕式只有7天。那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访。
“北京奥运,百年盛世。不少准新人应该会在奥运期间结婚办酒席”。拥有新闻敏感的罗老师将奥运婚庆状况调查任务交给了吴仪辉(实习生)和我。在办公室,我们拨通了仅有的喜得龙婚庆公司的号码,告知对方采访目的,“暂时情况还不知”一句回应过来,接着“嘟嘟嘟”声响起。虽后又得知几个联系方式,但结果一样。既然公开调查不行,于是我和吴决定暗访。
在《株洲日报》和《株洲晚报》的北京栏上,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下午4点,吴、刘朝勇(实习生)及我三人来到喜得龙婚庆公司。刚进门,特别紧张,万一露馅了咋办。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进了大门。几人寒暄一阵,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里了解一下情况”我开门见山的说道。由于职业敏感,老板问我哥准备结婚的时间。办公室静下几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这是天方夜谭了,哪有8月准备,9月就结婚的。至少要提前2、3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误,让我不知所措。你哥现在哪儿,他怎么没来?老板好奇的问道。“还在长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来得及反应,话已出口了。随着慢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婚庆现状并不是很好。“准备了很多奥运婚庆活动,但来者渺渺无几”。2个月下来,他们只接待3对准新人。担心亲朋好友观看奥运不来,是准新人不愿在8月份结婚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现实了,虽说8月8日,一个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额的消费让他们退步了。相对以前,因奥运婚庆活动、车费、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每对准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费用也涨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卖的现象,喜得龙老板认为没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决定采访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准备离开公司时,“你能介绍一下其他婚庆公司的号码吗”吴问道。“怎么可能,说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吗”老板直截了当的说。出身的牛犊不怕虎,可还是害怕了,出了错误。
虽此稿最后未能见报,但采访中的经历让我不遗憾。作为一名记者,对市场规律、人物、事件、行业等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应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绽,采访就可能无法继续,甚至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虽此次暗访,并不怎么波澜壮阔,触及生死,但还是蛮刺激,有趣的。其实,背景资料的充分了解,不仅方便于采访,而且会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暗访,刺激有趣,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暗访,危险恐怖,回头一看,仍胆战心惊。有时,揭开事件真相的唯一途径就是暗访。博学多识、处变不惊、明察秋毫应是记者该具备的素质。
寻找那一点
每一次出去采访,老师都会强调注意细节。细节有时不仅是问题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读性、趣味性的添加剂。总编室的黄老师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为一名顶级记者》。里面就讲述了美联社记者是如何把握细节,注意细节,以及重视细节。细节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提升了问题的深度。
实习期间,曾多次出去调查,跑过医院、网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区的一次采访。
7月15日,接到家住佳苑小区的唐先生打来投诉电话。“住在小区都2年了,水电还未到位,都还是临时的”自以为了解情况,可我错了。“什么是临时水电,什么叫水电未到位,具体状况是如何?”李老师一语道破,惊醒了我。幸未挂电话,否则,只是瞎北京一个,什么也不知。那天,我们约好周末见面。
星期六9点,来到佳苑小区.。一根根木柱组成的电线杆立在黄色的头上,上面架着错综复杂的电线,最低的只有3米,这是我的第一印象。风一吹,尘土飞扬。不看房子,就如一个贫民窟。“因供电不稳,电线经常烧断。”姓王的居民指着一根已有6、7个结头的电线。居民的困扰不仅仅是用电,吃水也相当困难。天一热,小区用水就非常紧张。家住5楼的唐先生,因龙头的水都是一滴滴的往下落。为解决吃水之困,小区每栋房前都挖一口井。而当时居民介绍井时,我未在意。
星期一将写好的稿子交给了李老师。“但写得很乱”这是老师第二句评价。“‘防用水不足,该小区的每栋房前都挖了一口井,作为备用水。’这个就具是新闻点,你瞧哪个小区还自家挖井”。一语道破。其实,自己也清楚,那篇稿子小区水电问题都有,但写的都不是很清楚,缺少一个点。于是“住在城区还要挖井取水 佳苑小区居民好无奈”便成了稿子的标题。
听不同的声音
记者应忌讳闭门造车,把有限的资料作为稿子的`来源。他们应该出去,应该与他人交谈,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唯一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是生动,有生命的。
8月3日,朱老师让我改一份《本埠印刷企业遭遇“寒冬”》的报告。初看内容,觉很棘手。写了几次,但都是已不满意而告终。虽里面讲述了株洲市印刷业整体遭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布局和规划,但缺少各印刷老板的“牢骚声”,企业具体遭遇的困难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信息。
至8月7日,因没去采访,此稿还是未出。之后,在家呆了一段时间。8月25日,再回到《株洲日报》。“印刷稿子还没完成,明天去弄”,刚见面,老师告诉我。奥运期间,因朱老师要弄奥运题材,没能采访印刷企业,最终该稿子推到现在。就近原则,老师决定先采访《株洲日报》印刷厂邹厂长。在那里,我们了解到纸张上涨的缘由以及印刷成本的上涨。因有《株洲日报》报业的支撑,印刷厂压力很小,并不是举步维艰。采访结束后,想联系“美彩印刷厂”的周老板,但一直占线,未能联系上。后得知,拉业务,学技术,周老板最近忙的不可开交。从事20多年印刷的周老板认为,印刷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见到他时,他的背全湿透了,额头上流下豆大的汗珠。采访期间,不少人来找他,采访时断时续。
他认为,株洲市印刷的“蛋糕”很大。芦淞服饰市尝醴陵的陶瓷及烟北京的存在,本埠印刷业不应是现在的状况。而事实却不容否定。30家印刷企业倒闭,大部分企业暂时停业。因利润微薄,小企业又选择减少业务,图苟延残喘的生存。另外,他强调我市印刷企业“宁做鸡头,不愿做凤尾”的心理,使得我市印刷厂存在技术不足,设备不强,只能做低端的业务。千金、太子奶、唐人神等大企业的高端高利润的印刷业务都流失到广东、长沙等地。现在他正筹办网上交易平台来减少成本,以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科发印刷有限公司”在这嘲寒冬”中,选择了被动。为拓宽市场,“科发”本预备购入一台全自动胶装机。现在,公司取消了这个决定。为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公司负责人希望劝临近退休的员工提前退休。 “科发”负责人表示茫然无措。“我们只能等待,静观整个行业的走向。”另外,和印刷老板观念完全相反的包装与印刷学院唐院长认为,包装印刷以轻工业产品为主,我市产品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包装印刷量需求不大,市场有限。构建印刷工业园或许是本埠印刷业的出路,大多厂家的不愿意最终无法实现。历时2个多星期,终于“本埠印刷业现状”庐山真面目亮相。
然而上述资料,不是报告上能找到的。只有亲自去采访了,聊了才知道他们的真是情况,他们的想法。甘地曾说过,当他去往天堂时,第一个见的就是美联社的记者。美联社就是凭着不断与别人北京、不断走访,走出了一批出色的记者。正如书本所说,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
其实,《株洲日报》实习不仅只有上面所述的采访经历和心得。 新闻有这样一个规律:稿子越长,它的生命可能就越短。黄编辑也有一个口头禅“写得这么啰嗦,一句话就可以搞定吗1每次改稿时,都会豪不留情的删除累赘、复杂以及没有必要的语句。短短一个多月的耳闻目睹、亲身力行,收获颇丰,懂得了实践中的采访技巧、*报写作的注意点以及记者不同场合表现的身份等等,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一些缺点。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实习回来,认清缺点,去除缺点,补自己不足,扬自己之长。
第7篇 2022年2月暑假日报社实习总结范文
暑假实习,株洲天气很热。穿梭市内各大街小巷,人变黑了,也瘦了。虽如此,仍很快乐,高兴。在那里,收获颇丰,认识了许多人,和他们相处很融洽。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新闻采编写的基本规律以及市级媒体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次暗访
“暗访”一词,于而言,是兴奋、刺激的,又是充满挑战、危险的。上个学期,《南方都市报》龙志曾给我们讲述他颇具刺激而危险的暗访经历。他的勇气、智慧、心细迎得了一片掌声。当时,已对拥有无穷魅力的暗访迷惑。
xx.8.1.离奥运开幕式只有7天。那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访。
“北京奥运,百年盛世。不少准新人应该会在奥运期间结婚办酒席”。拥有新闻敏感的罗老师将奥运婚庆状况调查任务交给了吴仪辉(实习生)和我。在办公室,我们拨通了仅有的喜得龙婚庆公司的号码,告知对方采访目的,“暂时情况还不知”一句回应过来,接着“嘟嘟嘟”声响起。虽后又得知几个联系方式,但结果一样。既然公开调查不行,于是我和吴决定暗访。
在《株洲日报》和《株洲晚报》的广告栏上,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下午4点,吴、刘朝勇(实习生)及我三人来到喜得龙婚庆公司。刚进门,特别紧张,万一露馅了咋办。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进了大门。几人寒暄一阵,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里了解一下情况”我开门见山的说道。由于职业敏感,老板问我哥准备结婚的时间。办公室静下几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这是天方夜谭了,哪有8月准备,9月就结婚的。至少要提前2、3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误,让我不知所措。你哥现在哪儿,他怎么没来?老板好奇的问道。“还在长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来得及反应,话已出口了。随着慢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婚庆现状并不是很好。“准备了很多奥运婚庆活动,但来者渺渺无几”。2个月下来,他们只接待3对准新人。担心亲朋好友观看奥运不来,是准新人不愿在8月份结婚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现实了,虽说8月8日,一个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额的消费让他们退步了。相对以前,因奥运婚庆活动、车费、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每对准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费用也涨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卖的现象,喜得龙老板认为没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决定采访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准备离开公司时,“你能介绍一下其他婚庆公司的号码吗”吴问道。“怎么可能,说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吗”老板直截了当的说。出身的牛犊不怕虎,可还是害怕了,出了错误。
虽此稿最后未能见报,但采访中的经历让我不遗憾。作为一名,对市场规律、人物、事件、行业等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应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绽,采访就可能无法继续,甚至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虽此次暗访,并不怎么波澜壮阔,触及生死,但还是蛮刺激,有趣的。其实,背景资料的充分了解,不仅方便于采访,而且会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暗访,刺激有趣,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暗访,危险恐怖,回头一看,仍胆战心惊。有时,揭开事件真相的唯一途径就是暗访。博学多识、处变不惊、明察秋毫应是该具备的素质。
寻找那一点
每一次出去采访,老师都会强调注意细节。细节有时不仅是问题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读性、趣味性的添加剂。总编室的黄老师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为一名顶级》。里面就讲述了美联社是如何把握细节,注意细节,以及重视细节。细节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提升了问题的深度。
实习期间,曾多次出去调查,跑过医院、网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区的一次采访。
7月15日,接到家住佳苑小区的唐先生打来投诉电话。“住在小区都2年了,水电还未到位,都还是临时的”自以为了解情况,可我错了。“什么是临时水电,什么叫水电未到位,具体状况是如何?”李老师一语道破,惊醒了我。幸未挂电话,否则,只是瞎猫一个,什么也不知。那天,我们约好周末见面。
星期六9点,来到佳苑小区.。一根根木柱组成的电线杆立在黄色的头上,上面架着错综复杂的电线,最低的只有3米,这是我的第一印象。风一吹,尘土飞扬。不看房子,就如一个贫民窟。“因供电不稳,电线经常烧断。”姓王的居民指着一根已有6、7个结头的电线。居民的困扰不仅仅是用电,吃水也相当困难。天一热,小区用水就非常紧张。家住5楼的唐先生,因龙头的水都是一滴滴的往下落。为解决吃水之困,小区每栋房前都挖一口井。而当时居民介绍井时,我未在意。
第8篇 暑假日报社实习总结范文
暑假实习,株洲天气很热。穿梭市内各大街小巷,人变黑了,也瘦了。虽如此,仍很快乐,高兴。在那里,收获颇丰,认识了许多人,和他们相处很融洽。也学到很多东西,对新闻采编写的基本规律以及市级媒体的运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次暗访
“暗访”一词,于记者而言,是兴奋、刺激的,又是充满挑战、危险的。上个学期,《南方都市报》记者龙志曾给我们讲述他颇具刺激而危险的暗访经历。他的勇气、智慧、心细迎得了一片掌声。当时,已对拥有无穷魅力的暗访迷惑。
xx.8.1.离奥运开幕式只有7天。那日,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暗访。
“北京奥运,百年盛世。不少准新人应该会在奥运期间结婚办酒席”。拥有新闻敏感的罗老师将奥运婚庆状况调查任务交给了吴仪辉(实习生)和我。在办公室,我们拨通了仅有的喜得龙婚庆公司的号码,告知对方采访目的,“暂时情况还不知”一句回应过来,接着“嘟嘟嘟”声响起。虽后又得知几个联系方式,但结果一样。既然公开调查不行,于是我和吴决定暗访。
在《株洲日报》和《株洲晚报》的北京栏上,我们知道了他们的地址。下午4点,吴、刘朝勇(实习生)及我三人来到喜得龙婚庆公司。刚进门,特别紧张,万一露馅了咋办。咬了咬牙,硬着头皮走进了大门。几人寒暄一阵,并没有想象中的恐怖。“我哥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里了解一下情况”我开门见山的说道。由于职业敏感,老板问我哥准备结婚的时间。办公室静下几秒,“9月份”老板向椅背一靠,大笑道。“这是天方夜谭了,哪有8月准备,9月就结婚的。至少要提前2、3个月”突如其来的失误,让我不知所措。你哥现在哪儿,他怎么没来?老板好奇的问道。“还在长沙工作,我家是常德人,我嫂子是株洲的”未来得及反应,话已出口了。随着慢慢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婚庆现状并不是很好。“准备了很多奥运婚庆活动,但来者渺渺无几”。2个月下来,他们只接待3对准新人。担心亲朋好友观看奥运不来,是准新人不愿在8月份结婚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们更加现实了,虽说8月8日,一个吉祥,吉利的日子,但高额的消费让他们退步了。相对以前,因奥运婚庆活动、车费、人工费等成本的上涨,每对准新人得多花400—500元。酒席费用也涨了。但是否存在酒席倒卖的现象,喜得龙老板认为没有。可不少市民反映存在。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我们决定采访我市各大酒店。只可惜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准备离开公司时,“你能介绍一下其他婚庆公司的号码吗”吴问道。“怎么可能,说了不是砸自己生意吗”老板直截了当的说。出身的牛犊不怕虎,可还是害怕了,出了错误。
虽此稿最后未能见报,但采访中的经历让我不遗憾。作为一名记者,对市场规律、人物、事件、行业等采访对象的背景资料的了解,应是不可或缺的。一旦露出破绽,采访就可能无法继续,甚至生命安全会受到威胁。虽此次暗访,并不怎么波澜壮阔,触及生死,但还是蛮刺激,有趣的。其实,背景资料的充分了解,不仅方便于采访,而且会提高新闻作品的深度。暗访,刺激有趣,细细品味,乐在其中。暗访,危险恐怖,回头一看,仍胆战心惊。有时,揭开事件真相的唯一途径就是暗访。博学多识、处变不惊、明察秋毫应是记者该具备的素质。
寻找那一点
每一次出去采访,老师都会强调注意细节。细节有时不仅是问题的所在,而且是作品可读性、趣味性的添加剂。总编室的黄老师借了我一本名叫《如何成为一名顶级记者》。里面就讲述了美联社记者是如何把握细节,注意细节,以及重视细节。细节丰富了新闻的内容,提升了问题的深度。
实习期间,曾多次出去调查,跑过医院、网吧、超市、酒吧……但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区的一次采访。
7月15日,接到家住佳苑小区的唐先生打来投诉电话。“住在小区都2年了,水电还未到位,都还是临时的”自以为了解情况,可我错了。“什么是临时水电,什么叫水电未到位,具体状况是如何?”李老师一语道破,惊醒了我。幸未挂电话,否则,只是瞎北京一个,什么也不知。那天,我们约好周末见面。
星期六9点,来到佳苑小区.。一根根木柱组成的电线杆立在黄色的头上,上面架着错综复杂的电线,最低的只有3米,这是我的第一印象。风一吹,尘土飞扬。不看房子,就如一个贫民窟。“因供电不稳,电线经常烧断。”姓王的居民指着一根已有6、7个结头的电线。居民的困扰不仅仅是用电,吃水也相当困难。天一热,小区用水就非常紧张。家住5楼的唐先生,因龙头的水都是一滴滴的往下落。为解决吃水之困,小区每栋房前都挖一口井。而当时居民介绍井时,我未在意。
星期一将写好的稿子交给了李老师。“但写得很乱”这是老师第二句评价。“‘防用水不足,该小区的每栋房前都挖了一口井,作为备用水。’这个就具是新闻点,你瞧哪个小区还自家挖井”。一语道破。其实,自己也清楚,那篇稿子小区水电问题都有,但写的都不是很清楚,缺少一个点。于是“住在城区还要挖井取水 佳苑小区居民好无奈”便成了稿子的标题。
听不同的声音
记者应忌讳闭门造车,把有限的资料作为稿子的来源。他们应该出去,应该与他人交谈,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唯一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才是生动,有生命的。
8月3日,朱老师让我改一份《本埠印刷企业遭遇“寒冬”》的报告。初看内容,觉很棘手。写了几次,但都是已不满意而告终。虽里面讲述了株洲市印刷业整体遭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布局和规划,但缺少各印刷老板的“牢骚声”,企业具体遭遇的困难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信息。
至8月7日,因没去采访,此稿还是未出。之后,在家呆了一段时间。8月25日,再回到《株洲日报》。“印刷稿子还没完成,明天去弄”,刚见面,老师告诉我。奥运期间,因朱老师要弄奥运题材,没能采访印刷企业,最终该稿子推到现在。就近原则,老师决定先采访《株洲日报》印刷厂邹厂长。在那里,我们了解到纸张上涨的缘由以及印刷成本的上涨。因有《株洲日报》报业的支撑,印刷厂压力很小,并不是举步维艰。采访结束后,想联系“美彩印刷厂”的周老板,但一直占线,未能联系上。后得知,拉业务,学技术,周老板最近忙的不可开交。从事20多年印刷的周老板认为,印刷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见到他时,他的背全湿透了,额头上流下豆大的汗珠。采访期间,不少人来找他,采访时断时续。
他认为,株洲市印刷的“蛋糕”很大。芦淞服饰市场、醴陵的陶瓷及烟北京的存在,本埠印刷业不应是现在的状况。而事实却不容否定。30家印刷企业倒闭,大部分企业暂时停业。因利润微薄,小企业又选择减少业务,图苟延残喘的生存。另外,他强调我市印刷企业“宁做鸡头,不愿做凤尾”的心理,使得我市印刷厂存在技术不足,设备不强,只能做低端的业务。千金、太子奶、唐人神等大企业的高端高利润的印刷业务都流失到广东、长沙等地。现在他正筹办网上交易平台来减少成本,以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科发印刷有限公司”在这场“寒冬”中,选择了被动。为拓宽市场,“科发”本预备购入一台全自动胶装机。现在,公司取消了这个决定。为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公司负责人希望劝临近退休的员工提前退休。 “科发”负责人表示茫然无措。“我们只能等待,静观整个行业的走向。”另外,和印刷老板观念完全相反的包装与印刷学院唐院长认为,包装印刷以轻工业产品为主,我市产品结构以重工业为主,包装印刷量需求不大,市场有限。构建印刷工业园或许是本埠印刷业的出路,大多厂家的不愿意最终无法实现。历时2个多星期,终于“本埠印刷业现状”庐山真面目亮相。
然而上述资料,不是报告上能找到的。只有亲自去采访了,聊了才知道他们的真是情况,他们的想法。甘地曾说过,当他去往天堂时,第一个见的就是美联社的记者。美联社就是凭着不断与别人北京、不断走访,走出了一批出色的记者。正如书本所说,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
其实,《株洲日报》实习不仅只有上面所述的采访经历和心得。 新闻有这样一个规律:稿子越长,它的生命可能就越短。黄编辑也有一个口头禅“写得这么啰嗦,一句话就可以搞定吗!”每次改稿时,都会豪不留情的删除累赘、复杂以及没有必要的语句。短短一个多月的耳闻目睹、亲身力行,收获颇丰,懂得了实践中的采访技巧、*报写作的注意点以及记者不同场合表现的身份等等,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一些缺点。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实习回来,认清缺点,去除缺点,补自己不足,扬自己之长。
4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