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高中教师国培计划研修总结
11月中旬的广州,温暖如春花团锦簇,让我们这些来自寒冷的北方,身着厚重的秋冬装的“国培”学员,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早穿棉袄午穿纱”冰火两重天,什么是“大阴大阳”恍若隔世。来到华南师大几天来,让我们感受到比广州的天气更给力的是主人的热情,他们张开温暖宽阔的臂膀,迎接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培”学员。接待工作安排周到细致温馨,让学员们感到宾至如归。我拿到《学员研修手册》,看到了众多的知名专家和日程非常紧张的课程表时,我就意识这次是名副其实的“国字号” 培训,一定会不虚此行!十几天来,先后有22位专家给我们讲课,包括通识课(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课,学员之间的交流有通识教育沙龙,又有课题研究沙龙,听课、评课和辨课,另外还有广州一日文化考察等等,总之是很紧张、狠辛苦、很充实、很快乐。
我来华南师大参加国培班的学习之前就有一种期盼和愿望:我希望通过“国培”班的学习,在各方面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一些教育教学前沿性的理论和知识,使我在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上有较大的提升,实现授课方式和教育思想方面的进一步转变和提升,同时消除一些平时教学中的模糊认识。另外,期待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与来自全国的高中化学界精英们行一起交流和提高。十几天来,我带着一些问题和期望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如今又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反思以及反思与冲动回到亲爱的学校和学生中。临行之前,把我十几天来的主要的收获和体会小结如下:
一、对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学习问题: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和认识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是知识还是学习能力?知识是手段还是目标?
收获体会: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中国这种“知识导向性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让学生学到更多更难的知识,忽略了“能力导向性目标”教学目标下所注重培养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基础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追求可持续去“异化”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学”而不仅是“学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们青岛二中的“造就终生发展之生命主题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绿色教育
学习问题:什么是“绿色教育”?知识都是有用的吗?学生究竟学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收获体会:王红教授在讲课中提出的绿色教育的理念,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绿色教育的涵义是:追求教育生态平衡、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强调净化学习内容并侧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是知识结构中最核心关键的知识,目前学生所学的大多数知识是将来没有用的垃圾知识(约80%),通过净化精简知识体系,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绿色教育的理念,特别是不能忽视净化教学内容,创造教育的绿色环境。我们期望“绿色教育”能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习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哪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收获体会:罗秀玲老师的《问卷调查法》、肖常磊老师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李南萍老师的《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反思》、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很实用很需要的教育教学教研理论,他们站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辅以生动的实例,分析透彻,高屋建瓴,让我们真真切切得到了高端引领。
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中国教育未来二十年发展纲要》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师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和前提。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精神。3、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的进行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系统研究有效教学的前沿理论,张教授潜心研究有效教学十几年,长时间在中学教学一线进行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学教学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教学录像很值得一看。
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做一个呵护学生心灵的天使
学习问题:张俊洪教授说:“我认为,老师就是课程”,我在他的报告中领悟到:一个睿智的教育者就是应该用他的言与行,尤其是“行”作为资源,这便是所谓的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一个自己不幸福的教师能让学生幸福吗?如何让自己幸福也让学生快乐幸福?为什么中国很难产生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的为人?
收获体会:1、“教师是离幸福最近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灵动可爱的学生。教师幸福的表现在:一是满意,即对自己满意、对工作满意、对生活满意;二是享受,即享受生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2、教师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本身也是隐性的课程资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巨大。“泰迪的故事”启示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新的师生观认为:关系重于传授,心态重于知识,身教重于言教。3、中国的社会环境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四书五经的儒家文化就是人际关系,谋人之术,教人如何做官,“学而优则仕”,因此,要想在中国做成事,必须首先学会与人搞好关系。由于中国文化的单一性和不够宽容,对于性格怪癖情商较低的人在中国就很难立足和发展。而“天才”不是“全才”,“天才”往往是一些除了他擅长和喜欢的方面有过人之处外,在其它方面往往有缺陷的人,由于其它方面的“熄火”,才能够让他们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感兴趣事情上,他们是上帝造人时只开了一部分窗户的人。牛顿、爱迪生、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而一个七情六欲兼备,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天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宽容成就了牛顿等一批科学巨人和怪人。这就启示我们:做一个教师对学生不要狂妄和求全责备,要对学生的天赋和个性满怀敬畏之心和宽容仁爱之心,保护学生的天性、灵性、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若如此,则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也!4、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学习知识是一件苦差事和功利性的事,为了学习枯燥的知识要苦思冥想,为了学习要“头悬梁锥刺股”,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而学习的目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田中粟”。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成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同时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岁-14岁儿童进行了题为“你如何看待学习”的调查表明,仅30.3%的儿童愿意“读书学习”,而“愿意”的动机也是将学习作为老师要求、将来有个好工作、让父母满意和让同学看得起等的手段。剩余69.7%“厌学”!令人痛心疾首!!!华南师大的校长刘鸣教授说:“当下孩子们的幸福在于教育改革的成败,中国教育改革成功之时就是孩子们幸福成长之时”,他还说“一个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孩子愉快的做有意义的事情。西方教育家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使命首先是尊重生命,其次是呵护生命,然后是培育生命。
六、专业的提升,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在半个月的学习中,华南师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近十位专家为我们开设了讲座,先后开设了《纳米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新进展》、《分子反应的奥秘—从手性分子谈起》、《数字化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分析化学与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神奇的稀土》等新知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当前化学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预测将来化学的发展趋势,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了解化学的今天和明天,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从而树立科学的理想和志向。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专业知识上的“充电”也很给力,收获颇丰。
七、冲动与行动
面对举国上下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面对社会家长的急功近利和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教师和学校的处境很尴尬,学校和教师生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夹缝”中,虽然山东省已不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指标,但谁又能否认高考成绩对学校的影响不是最大的。在在平日的教学中看到我的学生学的很辛苦不快乐甚至厌学时,自己也很压抑和纠结,但为了赶进度和提高成绩,又经常做一些急功近利有违素质教育的事。这一次国培后,在倾听高广芳研究员《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讲座之后,我经过反思后终于有了必须有所行动的冲动,正像福山一中的于丽老师所说:“为了让孩子心里中种下阳光,在学习中也有些许快乐,我愿意做夹缝中的阳光,一己之力,尽己之分,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教师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幸福”,同样,如果学生不幸福,老师又怎会幸福呢,幸福是相互的,为了共同的幸福,也为了救赎自己纠结的灵魂,做一个保护学生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最高的智慧是道德”,孩子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一个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才是一个成功且幸福的教师。
最后,真心的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华南师大和各位专家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把这一次所领悟到的和所学到的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发挥“国培”学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第2篇 高中教师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
11月中旬的广州,温暖如春花团锦簇,让我们这些来自寒冷的北方,身着厚重的秋冬装的“国培”学员,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早穿棉袄午穿纱”冰火两重天,什么是“大阴大阳”恍若隔世。来到华南师大几天来,让我们感受到比广州的天气更给力的是主人的热情,他们张开温暖宽阔的臂膀,迎接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培”学员。接待工作安排周到细致温馨,让学员们感到宾至如归。我拿到《学员研修手册》,看到了众多的知名专家和日程非常紧张的课程表时,我就意识这次是名副其实的“国字号” 培训,一定会不虚此行!十几天来,先后有22位专家给我们讲课,包括通识课(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课,学员之间的交流有通识教育沙龙,又有课题研究沙龙,听课、评课和辨课,另外还有广州一日文化考察等等,总之是很紧张、狠辛苦、很充实、很快乐。
我来华南师大参加国培班的学习之前就有一种期盼和愿望:我希望通过“国培”班的学习,在各方面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一些教育教学前沿性的理论和知识,使我在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上有较大的提升,实现授课方式和教育思想方面的进一步转变和提升,同时消除一些平时教学中的模糊认识。另外,期待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与来自全国的高中化学界精英们行一起交流和提高。十几天来,我带着一些问题和期望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如今又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反思以及反思与冲动回到亲爱的学校和学生中。临行之前,把我十几天来的主要的收获和体会小结如下:
一、对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学习问题: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和认识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是知识还是学习能力?知识是手段还是目标?
收获体会: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中国这种“知识导向性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让学生学到更多更难的知识,忽略了“能力导向性目标”教学目标下所注重培养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基础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追求可持续去“异化”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学”而不仅是“学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们青岛二中的“造就终生发展之生命主题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绿色教育
学习问题:什么是“绿色教育”?知识都是有用的吗?学生究竟学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收获体会:王红教授在讲课中提出的绿色教育的理念,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绿色教育的涵义是:追求教育生态平衡、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强调净化学习内容并侧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是知识结构中最核心关键的知识,目前学生所学的大多数知识是将来没有用的垃圾知识(约80%),通过净化精简知识体系,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绿色教育的理念,特别是不能忽视净化教学内容,创造教育的绿色环境。我们期望“绿色教育”能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习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哪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收获体会:罗秀玲老师的《问卷调查法》、肖常磊老师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李南萍老师的《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反思》、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很实用很需要的教育教学教研理论,他们站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辅以生动的实例,分析透彻,高屋建瓴,让我们真真切切得到了高端引领。
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中国教育未来二十年发展纲要》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师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和前提。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精神。3、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的进行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系统研究有效教学的前沿理论,张教授潜心研究有效教学十几年,长时间在中学教学一线进行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学教学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教学录像很值得一看。
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做一个呵护学生心灵的天使
学习问题:张俊洪教授说:“我认为,老师就是课程”,我在他的报告中领悟到:一个睿智的教育者就是应该用他的言与行,尤其是“行”作为资源,这便是所谓的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一个自己不幸福的教师能让学生幸福吗?如何让自己幸福也让学生快乐幸福?为什么中国很难产生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的为人?
收获体会:1、“教师是离幸福最近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灵动可爱的学生。教师幸福的表现在:一是满意,即对自己满意、对工作满意、对生活满意;二是享受,即享受生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2、教师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本身也是隐性的课程资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巨大。“泰迪的故事”启示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新的师生观认为:关系重于传授,心态重于知识,身教重于言教。3、中国的社会环境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四书五经的儒家文化就是人际关系,谋人之术,教人如何做官,“学而优则仕”,因此,要想在中国做成事,必须首先学会与人搞好关系。由于中国文化的单一性和不够宽容,对于性格怪癖情商较低的人在中国就很难立足和发展。而“天才”不是“全才”,“天才”往往是一些除了他擅长和喜欢的方面有过人之处外,在其它方面往往有缺陷的人,由于其它方面的“熄火”,才能够让他们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感兴趣事情上,他们是上帝造人时只开了一部分窗户的人。牛顿、爱迪生、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而一个七情六欲兼备,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天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宽容成就了牛顿等一批科学巨人和怪人。这就启示我们:做一个教师对学生不要狂妄和求全责备,要对学生的天赋和个性满怀敬畏之心和宽容仁爱之心,保护学生的天性、灵性、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若如此,则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也!4、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学习知识是一件苦差事和功利性的事,为了学习枯燥的知识要苦思冥想,为了学习要“头悬梁锥刺股”,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而学习的目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田中粟”。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成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同时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岁-14岁儿童进行了题为“你如何看待学习”的调查表明,仅30.3%的儿童愿意“读书学习”,而“愿意”的动机也是将学习作为老师要求、将来有个好工作、让父母满意和让同学看得起等的手段。剩余69.7%“厌学”!令人痛心疾首!!!华南师大的校长刘鸣教授说:“当下孩子们的幸福在于教育改革的成败,中国教育改革成功之时就是孩子们幸福成长之时”,他还说“一个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孩子愉快的做有意义的事情。西方教育家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使命首先是尊重生命,其次是呵护生命,然后是培育生命。
六、专业的提升,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在半个月的学习中,华南师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近十位专家为我们开设了讲座,先后开设了《纳米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新进展》、《分子反应的奥秘—从手性分子谈起》、《数字化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分析化学与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神奇的稀土》等新知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当前化学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预测将来化学的发展趋势,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了解化学的今天和明天,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从而树立科学的理想和志向。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专业知识上的“充电”也很给力,收获颇丰。
七、冲动与行动
面对举国上下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面对社会家长的急功近利和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教师和学校的处境很尴尬,学校和教师生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夹缝”中,虽然山东省已不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指标,但谁又能否认高考成绩对学校的影响不是最大的。在在平日的教学中看到我的学生学的很辛苦不快乐甚至厌学时,自己也很压抑和纠结,但为了赶进度和提高成绩,又经常做一些急功近利有违素质教育的事。这一次国培后,在倾听高广芳研究员《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讲座之后,我经过反思后终于有了必须有所行动的冲动,正像福山一中的于丽老师所说:“为了让孩子心里中种下阳光,在学习中也有些许快乐,我愿意做夹缝中的阳光,一己之力,尽己之分,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教师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幸福”,同样,如果学生不幸福,老师又怎会幸福呢,幸福是相互的,为了共同的幸福,也为了救赎自己纠结的灵魂,做一个保护学生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最高的智慧是道德”,孩子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一个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才是一个成功且幸福的教师。
最后,真心的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华南师大和各位专家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把这一次所领悟到的和所学到的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发挥“国培”学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第3篇 高中教师工作总结与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文科班(7、8)和理科班(1、2)的化学老师。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高二文科班化学会考任务以及理科班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工作。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第一次带文科班的会考,经验不足,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同组的老师也积极配合我们,从他们那里获得很多有用会考的资料及教学经验。通过会考这次的历练,使我在业务水平上获得很大的收获。
二、主要工作
(1)文科班面临化学会考任务,针对文科班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差生面较大,期中考后就进行及时扶差工作。我与许玲玲老师将4个班中基础差的学生集中起来分为两个教学班分为普通班与提高班利用傍晚17:20-18:00这40分钟进行扶差。离会考一个月时间,在班级里实施结对子一帮一的方法,这些措施取得不错的效果。
(2)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 。高二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一个人负责将下一周的教案草稿提出,然后由备课组集体讨论定案。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3)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教案、课件,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单元,上课前一星期完成。每专题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专题由专人负责出题;每专题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4)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开展了溶液的酸碱性这节公开课,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 工作中足之处
(1)在分层次教学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2)后进生面较广,扶差工作需要各任课教师多多引导及鼓励。
(3)课后时间要利用,很多学生都是上课听一下,下课后没有把化学当一回事。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于优秀的学生教辅《化学与评价课课练》每题都要尽量去做;对于中等的学生,有选择性的做;较差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班的学生只要做课本上的习题。
(2)减少后进生面,对这部分同学进行有计划的辅导。先将后进生进行分类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同学,对这些同学,可以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分配固定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水平; 第二类是肯学,但由于能力不强的同学。对这部分同学要适当引导,耐心教导,慢慢提高他们的成绩,不能操之过急,且要多鼓励。只要他们肯努力,成绩有望搞提高;第三类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同学。对这部分人要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因为这部分同学需要一个安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才会立下心来学习。只要坚持辅导,这些同学基础重新建立起来,以后授课的效果就会更好。
(3)充分利用晚自修的时间,在晚自修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例如小测、在规定时间内做练习卷并做简单的讲评。
58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