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小学骨干教师国培计划研修总结
我想,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总都是有梦想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棱角被打磨光滑,激情被销蚀殆尽,因为种种原因,理想往往很难照进现实。教师更是如此,加上作为老师的工作性质所决定,往往是工资不高,工作量不小,而且是年复一年重复单调的劳动,有人形容教师的工作就像是驴子推磨一样,基本上是三年一个轮回,周而复始。也有人说教师费的是卖白粉的事,挣得是卖白菜的钱。于是,常常会产生倦怠感,于是知识老化,缺乏激情,就成为老师们身上最普遍的现象。
所以,十分荣幸我能作为一个普通教师能够在这个醉人的秋天,在美丽的江城xx,这样一个有着沧桑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浓厚的人文情怀的古都,参加“国培计划”xx省中小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xx师范大学班的学习。在为期十二天的培训学习中,我们既聆听了江苏省内有名的专家教授的报告,又有机会到xx的一些名校听名师讲课,可谓是受益颇多。
首先,我们心灵受到一次洗礼。听了xx市中语会会长,xx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曹xx的报告我明白了作为教师要是一个理想主义者,面对社会现实,只一味的牢骚满腹的人,永远不会取得成功。老师要吹响理想主义的集结号,做一台除尘器,擦掉孩子心灵上的灰尘。让课程走进对孩子生命的构造。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那种敬业精神,民主思想,以及在教学改革中做出的有益尝试,都让我敬佩。他主持学生们时事演讲活动很让我受启发,真的是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了。践行了他的“必须让语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理念。
特级教师、教授级语文老师王xx老先生,虽然已经退休了,依然声如洪钟,老先生一口气讲下来中间不休息,可是一点也不显累,更重要的是我们听的人也不累,而且是意犹未尽,大家都被他的激情所感染。他讲完以后大家都报以长时间的掌声。讲到教育上存在的种种弊端,老先生痛心疾首,讲到教育的改革,他语重心长,讲到作文的教法,他如数家珍。我和老师们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老先生是中国教育界的良心:他的教育民主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次,我们学的了很多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法,例如xx学院的龚xx教授的散文教法强调叫出作者独特的个性,xx市鼓楼教研室的曹xx语文教学要回归语言,回归文本,是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反思。xx外国语学校特教博士徐红漫,语文学习主编冯xx,xx市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徐xx等都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再次,我们到xx中学和二十九中观摩教学、听学校的经验介绍,和基层老师进行交流,xx老师的教学水平之高,学校管理的水平之高,多媒体应用技术水平之高,使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提高了认识,丰富了经验。
从教二十年来,一直忙忙碌碌,没有用心反思自己,今天我能有时间静下心来,聆听专家的讲课,学习先进经验,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小结,在岁月的缝隙,能有这么一段相对宁静的时光,使浮躁的心灵重新平静,使晦暗的理想重新闪亮,使胸腔内那点仅存的热血重新沸腾。我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重新点亮心灯,照亮前进的路。我想此次国培的最大意义,对我来说,也许就在这里吧。
第2篇 高中教师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
11月中旬的广州,温暖如春花团锦簇,让我们这些来自寒冷的北方,身着厚重的秋冬装的“国培”学员,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早穿棉袄午穿纱”冰火两重天,什么是“大阴大阳”恍若隔世。来到华南师大几天来,让我们感受到比广州的天气更给力的是主人的热情,他们张开温暖宽阔的臂膀,迎接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培”学员。接待工作安排周到细致温馨,让学员们感到宾至如归。我拿到《学员研修手册》,看到了众多的知名专家和日程非常紧张的课程表时,我就意识这次是名副其实的“国字号” 培训,一定会不虚此行!十几天来,先后有22位专家给我们讲课,包括通识课(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课,学员之间的交流有通识教育沙龙,又有课题研究沙龙,听课、评课和辨课,另外还有广州一日文化考察等等,总之是很紧张、狠辛苦、很充实、很快乐。
我来华南师大参加国培班的学习之前就有一种期盼和愿望:我希望通过“国培”班的学习,在各方面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一些教育教学前沿性的理论和知识,使我在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上有较大的提升,实现授课方式和教育思想方面的进一步转变和提升,同时消除一些平时教学中的模糊认识。另外,期待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与来自全国的高中化学界精英们行一起交流和提高。十几天来,我带着一些问题和期望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如今又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反思以及反思与冲动回到亲爱的学校和学生中。临行之前,把我十几天来的主要的收获和体会小结如下:
一、对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学习问题: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和认识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是知识还是学习能力?知识是手段还是目标?
收获体会: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中国这种“知识导向性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让学生学到更多更难的知识,忽略了“能力导向性目标”教学目标下所注重培养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基础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追求可持续去“异化”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学”而不仅是“学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们青岛二中的“造就终生发展之生命主题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绿色教育
学习问题:什么是“绿色教育”?知识都是有用的吗?学生究竟学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收获体会:王红教授在讲课中提出的绿色教育的理念,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绿色教育的涵义是:追求教育生态平衡、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强调净化学习内容并侧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是知识结构中最核心关键的知识,目前学生所学的大多数知识是将来没有用的垃圾知识(约80%),通过净化精简知识体系,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绿色教育的理念,特别是不能忽视净化教学内容,创造教育的绿色环境。我们期望“绿色教育”能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习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哪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收获体会:罗秀玲老师的《问卷调查法》、肖常磊老师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李南萍老师的《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反思》、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很实用很需要的教育教学教研理论,他们站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辅以生动的实例,分析透彻,高屋建瓴,让我们真真切切得到了高端引领。
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中国教育未来二十年发展纲要》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师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和前提。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精神。3、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的进行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系统研究有效教学的前沿理论,张教授潜心研究有效教学十几年,长时间在中学教学一线进行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学教学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教学录像很值得一看。
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做一个呵护学生心灵的天使
学习问题:张俊洪教授说:“我认为,老师就是课程”,我在他的报告中领悟到:一个睿智的教育者就是应该用他的言与行,尤其是“行”作为资源,这便是所谓的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一个自己不幸福的教师能让学生幸福吗?如何让自己幸福也让学生快乐幸福?为什么中国很难产生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的为人?
收获体会:1、“教师是离幸福最近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灵动可爱的学生。教师幸福的表现在:一是满意,即对自己满意、对工作满意、对生活满意;二是享受,即享受生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2、教师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本身也是隐性的课程资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巨大。“泰迪的故事”启示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新的师生观认为:关系重于传授,心态重于知识,身教重于言教。3、中国的社会环境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四书五经的儒家文化就是人际关系,谋人之术,教人如何做官,“学而优则仕”,因此,要想在中国做成事,必须首先学会与人搞好关系。由于中国文化的单一性和不够宽容,对于性格怪癖情商较低的人在中国就很难立足和发展。而“天才”不是“全才”,“天才”往往是一些除了他擅长和喜欢的方面有过人之处外,在其它方面往往有缺陷的人,由于其它方面的“熄火”,才能够让他们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感兴趣事情上,他们是上帝造人时只开了一部分窗户的人。牛顿、爱迪生、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而一个七情六欲兼备,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天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宽容成就了牛顿等一批科学巨人和怪人。这就启示我们:做一个教师对学生不要狂妄和求全责备,要对学生的天赋和个性满怀敬畏之心和宽容仁爱之心,保护学生的天性、灵性、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若如此,则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也!4、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学习知识是一件苦差事和功利性的事,为了学习枯燥的知识要苦思冥想,为了学习要“头悬梁锥刺股”,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而学习的目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田中粟”。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成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同时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岁-14岁儿童进行了题为“你如何看待学习”的调查表明,仅30.3%的儿童愿意“读书学习”,而“愿意”的动机也是将学习作为老师要求、将来有个好工作、让父母满意和让同学看得起等的手段。剩余69.7%“厌学”!令人痛心疾首!!!华南师大的校长刘鸣教授说:“当下孩子们的幸福在于教育改革的成败,中国教育改革成功之时就是孩子们幸福成长之时”,他还说“一个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孩子愉快的做有意义的事情。西方教育家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使命首先是尊重生命,其次是呵护生命,然后是培育生命。
六、专业的提升,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在半个月的学习中,华南师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近十位专家为我们开设了讲座,先后开设了《纳米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新进展》、《分子反应的奥秘—从手性分子谈起》、《数字化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分析化学与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神奇的稀土》等新知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当前化学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预测将来化学的发展趋势,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了解化学的今天和明天,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从而树立科学的理想和志向。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专业知识上的“充电”也很给力,收获颇丰。
七、冲动与行动
面对举国上下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面对社会家长的急功近利和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教师和学校的处境很尴尬,学校和教师生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夹缝”中,虽然山东省已不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指标,但谁又能否认高考成绩对学校的影响不是最大的。在在平日的教学中看到我的学生学的很辛苦不快乐甚至厌学时,自己也很压抑和纠结,但为了赶进度和提高成绩,又经常做一些急功近利有违素质教育的事。这一次国培后,在倾听高广芳研究员《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讲座之后,我经过反思后终于有了必须有所行动的冲动,正像福山一中的于丽老师所说:“为了让孩子心里中种下阳光,在学习中也有些许快乐,我愿意做夹缝中的阳光,一己之力,尽己之分,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教师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幸福”,同样,如果学生不幸福,老师又怎会幸福呢,幸福是相互的,为了共同的幸福,也为了救赎自己纠结的灵魂,做一个保护学生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最高的智慧是道德”,孩子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一个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才是一个成功且幸福的教师。
最后,真心的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华南师大和各位专家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把这一次所领悟到的和所学到的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发挥“国培”学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第3篇 最新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
20xx年下半学期,我加入了国培教育的学习,虽然教学很忙,但是我仍挤出时间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教育教学水平,的确开阔了眼界,下面就学习的情况,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我认真的阅读了本次的培训计划,对照时间表和学习内容,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现将此次国培活动总结如下:
一、个人参加活动的整体情况
接到上级的通知,及时在线注册并详细登记个人信息,我认真参加培训,给自己制定计划,每天至少学习2个小时以上。对七个模块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思考,虽然工作任务重,但我从没耽误过学习,超额完成了学时数。在上线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网上互动学习,主动提问与回答,认真撰写学习心得、教学体会,在学科文章区发表文章,阐述自己的思想见解,并按要求提问题交作业发帖回帖等,超额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这七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但认真的听看专家的报告,而且认真做读书笔记,力争重要的内容记在笔记上、领会在心里、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师德的讲座,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新时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爱岗位、爱学生、爱教育,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积极探索,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通过对教师专业化相关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当前国际国内对教师专业化的迫切要求,了解到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让我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和途径,极大的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
二、实践成果
通过本期研修学习,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学的宗旨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知识情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能。在教学中应该坚持用现代的教育思想理念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努力减轻学生负担。并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极大胆的参与了各个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我通过学习,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必须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通过网络研修让我找到了自信。面对新的教材,新的课改,新的学生,原来我忧郁,我困惑。自从踏入研修平台,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通过看视频,听专家讲座我深刻领悟了应该怎样处理教材,怎样设计教学流程,怎样选择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课,应该注意把握哪些重点……通过研修平台,我浏览了篇感人的教育叙事和教学反思,使我受益匪浅。总之,通过研修,我不再那么迷盲,不再那么困惑,找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
三、教学反思
工作之余,我一直在回想网络学习的一幕幕。虽比较艰辛,但充实而快乐。我认为这种生动的学习过程远远比理论说教要实在。这次机会让我接触到了很多知名的教育家,大家的交流与学习是一次思想与智慧的碰撞,启迪与感悟的交融,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在此我真诚的感谢网络为我们提供的学习平台,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我也希望以后能够更多这样的机会,使自己不断提高。以下就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一,增强了工作责任感。在学习当中听取了一些同行的观摩课,领略了他们的教学风采,也广泛吸取了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对于中学课程改革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中学教师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详细的记录了本次学习的一些资料,有力的推动了本次今后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二,拓宽了工作思路。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学教师也可以成功,成功的尺度不仅仅在于职位,衡量的标准也并非单一的金钱、地位。一个中学教师的成功在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小舞台一样可以有大的作为。三,转变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视野决定高度,高度造就人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有一颗健康的,建设性的心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建设知识的桥梁,同时也能构建自身良好的形象。借鉴他们经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努力打造适合我校特色的高效课堂。
四、个人发展规划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师德修养水平,爱岗敬业,力争做一名令学生满意的人民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努力由一名经验型教师向一名专家型教师去转变。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收获颇丰,不仅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让我有机会尝试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我要把这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新课改教学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4篇 2022国培计划研修总结
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一
11月中旬的广州,温暖如春花团锦簇,让我们这些来自寒冷的北方,身着厚重的秋冬装的“国培”学员,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早穿棉袄午穿纱”冰火两重天,什么是“大阴大阳”恍若隔世。来到华南师大几天来,让我们感受到比广州的天气更给力的是主人的热情,他们张开温暖宽阔的臂膀,迎接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 “国培”学员。接待工作安排周到细致温馨,让学员们感到宾至如归。我拿到《学员研修手册》,看到了众多的知名专家和日程非常紧张的课程表时,我就意识这次是名副其实的“国字号” 培训,一定会不虚此行!十几天来,先后有22位专家给我们讲课,包括通识课(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课,学员之间的交流有通识教育沙龙,又有课题研究沙龙,听课、评课和辨课,另外还有广州一日文化考察等等,总之是很紧张、狠辛苦、很充实、很快乐。
我来华南师大参加国培班的学习之前就有一种期盼和愿望:我希望通过“国培”班的学习,在各方面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一些教育教学前沿性的理论和知识,使我在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上有较大的提升,实现授课方式和教育思想方面的进一步转变和提升,同时消除一些平时教学中的模糊认识。另外,期待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与来自全国的高中化学界精英们行一起交流和提高。十几天来,我带着一些问题和期望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如今又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反思以及反思与冲动回到亲爱的学校和学生中。临行之前,把我十几天来的主要的收获和体会小结如下:
一、对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学习问题: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和认识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是知识还是学习能力?知识是手段还是目标?
收获体会: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的 “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中国这种“知识导向性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让学生学到更多更难的知识,忽略了“能力导向性目标”教学目标下所注重培养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基础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追求可持续去“异化”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学”而不仅是“学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们青岛二中的“造就终生发展之生命主题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绿色教育
学习问题:什么是“绿色教育”?知识都是有用的吗?学生究竟学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收获体会:王红教授在讲课中提出的绿色教育的理念,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绿色教育的涵义是:追求教育生态平衡、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强调净化学习内容并侧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是知识结构中最核心关键的知识,目前学生所学的大多数知识是将来没有用的垃圾知识(约80%),通过净化精简知识体系,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绿色教育的理念,特别是不能忽视净化教学内容,创造教育的绿色环境。我们期望“绿色教育”能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习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哪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收获体会:罗秀玲老师的《问卷调查法》、肖常磊老师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李南萍老师的《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反思》、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很实用很需要的教育教学教研理论,他们站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辅以生动的实例,分析透彻,高屋建瓴,让我们真真切切得到了高端引领。
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中国教育未来二十年发展纲要》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师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和前提。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精神。3、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的进行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系统研究有效教学的前沿理论,张教授潜心研究有效教学十几年,长时间在中学教学一线进行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学教学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教学录像很值得一看。
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做一个呵护学生心灵的天使
学习问题:张俊洪教授说:“我认为,老师就是课程”,我在他的报告中领悟到:一个睿智的教育者就是应该用他的言与行,尤其是“行”作为资源,这便是所谓的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一个自己不幸福的教师能让学生幸福吗?如何让自己幸福也让学生快乐幸福?为什么中国很难产生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的为人?
收获体会:
1、“教师是离幸福最近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灵动可爱的学生。教师幸福的表现在:一是满意,即对自己满意、对工作满意、对生活满意;二是享受,即享受生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
2、教师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本身也是隐性的课程资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巨大。“泰迪的故事”启示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新的师生观认为:关系重于传授,心态重于知识,身教重于言教。
3、中国的社会环境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四书五经的儒家文化就是人际关系,谋人之术,教人如何做官,“学而优则仕”,因此,要想在中国做成事,必须首先学会与人搞好关系。由于中国文化的单一性和不够宽容,对于性格怪癖情商较低的人在中国就很难立足和发展。而“天才”不是“全才”,“天才”往往是一些除了他擅长和喜欢的方面有过人之处外,在其它方面往往有缺陷的人,由于其它方面的“熄火”,才能够让他们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感兴趣事情上,他们是上帝造人时只开了一部分窗户的人。牛顿、爱迪生、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而一个七情六欲兼备,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天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宽容成就了牛顿等一批科学巨人和怪人。这就启示我们:做一个教师对学生不要狂妄和求全责备,要对学生的天赋和个性满怀敬畏之心和宽容仁爱之心,保护学生的天性、灵性、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若如此,则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也!
4、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学习知识是一件苦差事和功利性的事,为了学习枯燥的知识要苦思冥想,为了学习要“头悬梁锥刺股”,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而学习的目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田中粟”。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成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 15名。同时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岁-14岁儿童进行了题为“你如何看待学习”的调查表明,仅30.3%的儿童愿意“读书学习”,而 “愿意”的动机也是将学习作为老师要求、将来有个好工作、让父母满意和让同学看得起等的手段。剩余69.7%“厌学”!令人痛心疾首!华南师大的校长刘鸣教授说:“当下孩子们的幸福在于教育改革的成败,中国教育改革成功之时就是孩子们幸福成长之时”,他还说“一个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孩子愉快的做有意义的事情。西方教育家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使命首先是尊重生命,其次是呵护生命,然后是培育生命。
六、专业的提升,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在半个月的学习中,华南师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近十位专家为我们开设了讲座,先后开设了《纳米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新进展》、《分子反应的奥秘—从手性分子谈起》、《数字化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分析化学与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神奇的稀土》等新知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当前化学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预测将来化学的发展趋势,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了解化学的今天和明天,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从而树立科学的理想和志向。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专业知识上的“充电”也很给力,收获颇丰。
七、冲动与行动
面对举国上下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面对社会家长的急功近利和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教师和学校的处境很尴尬,学校和教师生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夹缝”中,虽然山东省已不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指标,但谁又能否认高考成绩对学校的影响不是最大的。在在平日的教学中看到我的学生学的很辛苦不快乐甚至厌学时,自己也很压抑和纠结,但为了赶进度和提高成绩,又经常做一些急功近利有违素质教育的事。这一次国培后,在倾听高广芳研究员《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讲座之后,我经过反思后终于有了必须有所行动的冲动,正像福山一中的于丽老师所说:“为了让孩子心里中种下阳光,在学习中也有些许快乐,我愿意做夹缝中的阳光,一己之力,尽己之分,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教师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幸福”,同样,如果学生不幸福,老师又怎会幸福呢,幸福是相互的,为了共同的幸福,也为了救赎自己纠结的灵魂,做一个保护学生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最高的智慧是道德”,孩子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一个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才是一个成功且幸福的教师。
最后,真心的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华南师大和各位专家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把这一次所领悟到的和所学到的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发挥“国培”学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二
远程研修是我们教师学习、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今年我有幸参加“国培计划”的音乐学科培训,真的感觉很荣幸。国培这一学习平台的铺设,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能够相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真的是一次特别珍贵的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
回首这一个月来的培训,真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一路走下来,从开始的激动、不知所措到现在教学中问题的豁然开朗;从初上网时的被迫学习到现在迫不及待地领略专家、各位老师授课、指导的风采等等,这一切让我们的收获变的灿烂无比。学习的日子里,我们一起观看专家讲座的视频:那一个个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更加贴近了课堂;专家们精辟独到的分析又使我们知道了教学中该注意什么,哪些细节应该抛弃。观看视频后是做作业,那是我们自由发挥、畅所欲言的舞台。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专家的引领,利用课余时间,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全体学员都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并能积极参与在线讨论、交流,阅读文章,发表评论。我们的指导教师更是不辞辛劳的对我们的作业进行点评,这种敬业精神令我们倍受感动。
参加此次培训学习,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感到压力。一段时间的国培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一个月,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一个月。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一、 改变观念,端正态度。敬业精神与科学的教学法相结合,必定是成功的保障。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说工作忙、杂事多,常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学生的基础差,是乐盲,没有专门的教室以及合唱用的站台等,于是工作中总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思想状态,总想着教不好学生不是我的能力问题,而是许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通过此次学习,彻底改变了我的这种“寄生虫”思想,使我明白了好的条件不是等着我去用,而是需要自己去创造、去挖掘,即使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同样能做出不平凡的举动,同样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二、专家引领,思想振荡。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特级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平日教学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各位知名专家、学者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对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在畅谈中国农村教育的过去、现在的同时,给我们展示未来中国教育的远景,在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我们平时思考的太少。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更勿论着眼于教育的发展远景,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这方面实太欠缺了。
三、同行交流,共同成长。本次培训,每位培训教师都有丰富的音乐教学经验,教学的外部条件也非常相似。因此,学习期间,我们不仅聆听专家的讲座,并且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音乐教学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尝试与其他学员之间的交流,了解到各学校的新课程开展情况,并且注意到他们是如何处理新课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以及他们对新课程教材的把握与处理。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案例研究设计,通过这次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对它们的理解更加透彻,为今后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认识上和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本次网络培训中的视频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所在,这种形式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我觉得这次培训留给我的记忆与思考是最有效的,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是一次对自己“教育潜意识结构”的深层改造,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让我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虽然培训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我们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汲取专家的精华,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第5篇 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
20xx年10月12日——11月17日,我在贺州学院接受了为期35天的(2022)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培训。通过学习使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中也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以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更重要的是使我开阔了眼界,增强了科研意识,对以后的教学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本次培训中也有幸结交了来自三县两区的教育同仁,大家一起分享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遗憾和在“国培”中的学习心得。学习中,大家相互鼓励,生活上,我们互相关心,增长了知识,收获了经验,增进了友谊。现总结如下:
在培训中,贺州学院安排了丰富的专题讲座,内容科学充实,风格迥异,每一个讲座都绽放着一位讲师的独到的思想火花。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精辟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教学技能,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示。更重要的是,我们从来自区内外的各位专家、教授们的身上学到了“为人、为师”的道理,体会到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光荣,并且也感受到了专家、教授、学者们知识的渊博与人格的魅力。这次,“国培”请到的专家有:黄亢美、黄世忠老师、杨超有教授、孙杰远教授、余丽英教授和帅小梅等大师和教育专家,课程内容上涵盖了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学科教学技能与素养等各个方面,例如:黄亢美的示范课《遨游汉字王国》、《雷雨》,专题讲座《自理识字教学研究》;黄世忠的示范课《数的产生》,讲座《数学课堂的本位坐标》,余丽英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语文品位的提升》等等都让我们受益匪浅。专家的报告让我们深思,作为国家投巨资进行培训的骨干教师,我们必须规划自己的近期、远期职业生涯,清楚自己的发展目标,要有成为教育家的雄心,要有走专家型教师之路的信心。
课程中提供的具体素材和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日后在教育教学上少走弯路,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培训课程的学习,使我的教学技能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使我的教育教学和学科知识也更加系统化、具体化,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帮助很大。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适应时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我们必须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在教学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按“国培计划”课程按排,贺州学院还组织我们到蒙山文华实验小学的高效课堂,到了桂林的榕湖小学和育才小学听了他们的四节示范课。随后,我们又到了国培研修基地——贺州八步实验小学进行影子教师教学活动,先分组看导师上课,然后评议和“同课异构”,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收到了很好的实际教学效果,体会到教育反思的强大作用。
这一次,国家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这次国培计划,其目的,就是把我们这些学员,当做一颗颗种子,去提高当地教师的专业水准。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感谢“国培计划”给了我们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一线教师,能够坐到一起共汇教育心得,共沐大家思想润泽,机会难得。在学习中、交流中、生活中,以培训为平台,以工作为纽带,以责任为动力,以真诚为基础,我们又感受到了久违的学生时代所独有那种单纯、那种灵动、那种抱负、那种激情。不一样的是,我们又增加一份责任和深邃。这次培训真正体现了其“引领师范、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作用,同时,我们作为学员又深感责任重大,回去后,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在这儿学到的、想到的和同志一起分享,一起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和民族复兴贡献毕生精力。我们庆幸能有这么好机会,重回校园重回课堂,重新做回一名学生,在培训中我们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从专业知识到专业技能,无不体现“充实”,专家的报告,向我们传递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过程比方法更重要”这些信息,使教师的教学内涵变得深厚,眼界变得高远。在这次培训中,不论是作报告的专家还是做课的普通教师对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如数家珍,备课先分析课标,再细化成课堂目标,用课标作为课堂指南,避免课堂走偏,盲目性,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过去,很多教师对课标重视不够,备课时一般只有备教材、备学生两个视角,这样做出的课会有时会感觉缺少地理的味道,或者仅停留在教材的层面,就教材教教材,难以顾及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培训,弥补了我们在课标认识、使用方面的缺口。
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方法,让我从心灵深处体会到了教育大家的博大胸怀和乐观向上的工作态度,以及成就一番事业后的幸福感,身为教师,特别是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教师,教学管理者,要懂得寻找规律,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按规律做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师应该有教育家的情怀,应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步上升到教育理念,能够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培养自己的教育风格;教育是科学更是艺术,应该用琢磨的态度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拓宽学生的视野,唤醒学生需求,千方百计帮学生成功。
我们会以本次培训作为新的起点,适应新课改的精神,领会《纲要》精神,确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作为一粒种子,形成燎原之势,在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最后,诚挚地感谢培训期间各位专家为我们讲课,将最宝贵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他们是那样的认真负责而又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这是我学习榜样和工作努力的方向。感谢贺州学院的全体师生领导、工作人员在我们学习期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的无微不至的支持和关怀及诚挚的感谢班主任及辅导老师,你们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诚挚的感谢教育部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机会接触到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会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来回报你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的奉献!
第6篇 教师国培计划研修总结
参加“国培计划”培训个人研修总结
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一线教师来说,巨大的惯性成为我们角色转换的阻力。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我必须不断地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教师。使自己不断提高教育理论和学术水平,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并且按计划进行了研修。
一、多读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了读书研究学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可以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本学期内,我认真阅读《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为了工作的需要,我还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在教学中能够得心应手。
二、虚心向他人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教学研讨和提升。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我在教学中继续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虚心向大家学习。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同时,积极主动地定期进行示范或研究教学,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在备课组中发挥骨干作用。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同时,还坚持每天都有点滴收获,每月都能写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四、具体收获。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
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
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
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
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
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养成了乐于动笔的习惯,提高了教育科研水平。
(1)能及时反思,把反思做到实处,让反思真正地为课改服务。
(2) 尝试着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学期结束时完成了教学案例。
(3) 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在教师博客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虚心的倾听别人的看法。
面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美好的设想。我将继续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步入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促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第7篇 高中教师国培计划研修总结
11月中旬的广州,温暖如春花团锦簇,让我们这些来自寒冷的北方,身着厚重的秋冬装的“国培”学员,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早穿棉袄午穿纱”冰火两重天,什么是“大阴大阳”恍若隔世。来到华南师大几天来,让我们感受到比广州的天气更给力的是主人的热情,他们张开温暖宽阔的臂膀,迎接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培”学员。接待工作安排周到细致温馨,让学员们感到宾至如归。我拿到《学员研修手册》,看到了众多的知名专家和日程非常紧张的课程表时,我就意识这次是名副其实的“国字号” 培训,一定会不虚此行!十几天来,先后有22位专家给我们讲课,包括通识课(主要是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课,学员之间的交流有通识教育沙龙,又有课题研究沙龙,听课、评课和辨课,另外还有广州一日文化考察等等,总之是很紧张、狠辛苦、很充实、很快乐。
我来华南师大参加国培班的学习之前就有一种期盼和愿望:我希望通过“国培”班的学习,在各方面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一些教育教学前沿性的理论和知识,使我在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上有较大的提升,实现授课方式和教育思想方面的进一步转变和提升,同时消除一些平时教学中的模糊认识。另外,期待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能够与来自全国的高中化学界精英们行一起交流和提高。十几天来,我带着一些问题和期望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如今又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反思以及反思与冲动回到亲爱的学校和学生中。临行之前,把我十几天来的主要的收获和体会小结如下:
一、对基础教育的再认识
学习问题:我们对基础教育的定位和认识的关键是教育教学目标的确立,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奠定什么样的基础?是知识还是学习能力?知识是手段还是目标?
收获体会:中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美国的基础教育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中国这种“知识导向性教育”教学模式,侧重于让学生学到更多更难的知识,忽略了“能力导向性目标”教学目标下所注重培养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基础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将来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追求可持续去“异化”的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会学”而不仅是“学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们青岛二中的“造就终生发展之生命主题的”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绿色教育
学习问题:什么是“绿色教育”?知识都是有用的吗?学生究竟学什么样的知识?怎样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
收获体会:王红教授在讲课中提出的绿色教育的理念,让我们感觉眼前一亮,绿色教育的涵义是:追求教育生态平衡、可持续的教学模式。强调净化学习内容并侧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真正对学生有用的是知识结构中最核心关键的知识,目前学生所学的大多数知识是将来没有用的垃圾知识(约80%),通过净化精简知识体系,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绿色教育的理念,特别是不能忽视净化教学内容,创造教育的绿色环境。我们期望“绿色教育”能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三、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习问题: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哪些?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收获体会:罗秀玲老师的《问卷调查法》、肖常磊老师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李南萍老师的《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研究与反思》、刘良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很实用很需要的教育教学教研理论,他们站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辅以生动的实例,分析透彻,高屋建瓴,让我们真真切切得到了高端引领。
吴颖民教授的《关于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几个问题》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1、《中国教育未来二十年发展纲要》的核心内容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师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和前提。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职业精神。3、教师专业发展要通过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以及具体的保障措施。4、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和社会地位,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因此,作为教师应该自觉的进行专业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俊洪教授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目前系统研究有效教学的前沿理论,张教授潜心研究有效教学十几年,长时间在中学教学一线进行有效教学的课题研究,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对中学教学很有指导意义,他的教学录像很值得一看。
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做一个呵护学生心灵的天使
学习问题:张俊洪教授说:“我认为,老师就是课程”,我在他的报告中领悟到:一个睿智的教育者就是应该用他的言与行,尤其是“行”作为资源,这便是所谓的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一个自己不幸福的教师能让学生幸福吗?如何让自己幸福也让学生快乐幸福?为什么中国很难产生像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乔布斯那样的为人?
收获体会:1、“教师是离幸福最近的职业”,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灵动可爱的学生。教师幸福的表现在:一是满意,即对自己满意、对工作满意、对生活满意;二是享受,即享受生命,享受工作,享受生活。2、教师的表现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教师本身也是隐性的课程资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此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巨大。“泰迪的故事”启示我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关键,新的师生观认为:关系重于传授,心态重于知识,身教重于言教。3、中国的社会环境过分注重人际关系,四书五经的儒家文化就是人际关系,谋人之术,教人如何做官,“学而优则仕”,因此,要想在中国做成事,必须首先学会与人搞好关系。由于中国文化的单一性和不够宽容,对于性格怪癖情商较低的人在中国就很难立足和发展。而“天才”不是“全才”,“天才”往往是一些除了他擅长和喜欢的方面有过人之处外,在其它方面往往有缺陷的人,由于其它方面的“熄火”,才能够让他们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集中在感兴趣事情上,他们是上帝造人时只开了一部分窗户的人。牛顿、爱迪生、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人。而一个七情六欲兼备,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天才。西方文化对人的个性的宽容成就了牛顿等一批科学巨人和怪人。这就启示我们:做一个教师对学生不要狂妄和求全责备,要对学生的天赋和个性满怀敬畏之心和宽容仁爱之心,保护学生的天性、灵性、求知欲、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敢于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若如此,则是教育幸甚民族幸甚也!4、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学习知识是一件苦差事和功利性的事,为了学习枯燥的知识要苦思冥想,为了学习要“头悬梁锥刺股”,有道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而学习的目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田中粟”。显而易见,这种传统的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的影响是消极的,成为我们当下的教育“挥之不去的梦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4.7%的父母要求孩子读到博士,83.6%要求孩子考试考前15名。同时相对应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全国6岁-14岁儿童进行了题为“你如何看待学习”的调查表明,仅30.3%的儿童愿意“读书学习”,而“愿意”的动机也是将学习作为老师要求、将来有个好工作、让父母满意和让同学看得起等的手段。剩余69.7%“厌学”!令人痛心疾首!!!华南师大的校长刘鸣教授说:“当下孩子们的幸福在于教育改革的成败,中国教育改革成功之时就是孩子们幸福成长之时”,他还说“一个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孩子愉快的做有意义的事情。西方教育家认为,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学习。因此教师的使命首先是尊重生命,其次是呵护生命,然后是培育生命。
六、专业的提升,化学的今天和明天
在半个月的学习中,华南师大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近十位专家为我们开设了讲座,先后开设了《纳米化学与超分子化学》、《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新进展》、《分子反应的奥秘—从手性分子谈起》、《数字化手持技术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分析化学与现代色谱分析技术》、《神奇的稀土》等新知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当前化学科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并预测将来化学的发展趋势,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了解化学的今天和明天,激励学生热爱科学,从而树立科学的理想和志向。通过这次学习,不仅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在专业知识上的“充电”也很给力,收获颇丰。
七、冲动与行动
面对举国上下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面对社会家长的急功近利和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教师和学校的处境很尴尬,学校和教师生存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夹缝”中,虽然山东省已不把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指标,但谁又能否认高考成绩对学校的影响不是最大的。在在平日的教学中看到我的学生学的很辛苦不快乐甚至厌学时,自己也很压抑和纠结,但为了赶进度和提高成绩,又经常做一些急功近利有违素质教育的事。这一次国培后,在倾听高广芳研究员《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讲座之后,我经过反思后终于有了必须有所行动的冲动,正像福山一中的于丽老师所说:“为了让孩子心里中种下阳光,在学习中也有些许快乐,我愿意做夹缝中的阳光,一己之力,尽己之分,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教师不幸福,学生也不会幸福”,同样,如果学生不幸福,老师又怎会幸福呢,幸福是相互的,为了共同的幸福,也为了救赎自己纠结的灵魂,做一个保护学生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最高的智慧是道德”,孩子好奇心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热爱学习是孩子的天性,一个保护学生的天性和灵性,让学生充满兴趣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老师,才是一个成功且幸福的教师。
最后,真心的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华南师大和各位专家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支持,我一定把这一次所领悟到的和所学到的应用到教学实际中,在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发挥“国培”学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第8篇 国培计划研修总结
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
国培计划研修的开展是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素养。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1
一名优秀的教师既是好的教书匠也是好的学习者。他只有不断地学习、吸收养料,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和学习的能力。而校本研修工作在推动新课改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方面可谓功不可没。我在校本研修学习中,始终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既让教研与教育教学相互促进,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下面我就自己的校本研修学习过程,谈点体会:
首先,教研从课堂上来。在我看来,教学即教研,让教研的时间从课堂上来。解决教研时间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操作,而是运用艺术,充满智慧的过程。而课堂教学的艺术和智慧要靠教师即时的观察、分析、判断、思考。换句话说,也就是要靠教研来获得。所以,教学过程本身也是教研过程。我就是在课堂上采取边教边研的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教研更具实效。我体会到:学会教学即教研,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在不增加自己额外负担的前提下,增加了教研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其次,教研从生活中来。事实上,教研的资源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教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比如,当我们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孩不小心摔跤始终不肯起来,非得要母亲或父亲去扶她起来时,我们就该想到: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过多表扬,一味赏识学生,正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导致学生经常处在一片“好好好”的赞扬声中,看不到自己的缺点,特别是留守学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满的情绪。
第三,教师要勤于动笔。有人说得好,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至少是一个蹩脚的作家。这句话说得好,是啊!教师口口声声要求学生认真写作文,写出好作文,然而教师都不以身作则,带头写出优美的文字,那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呢?认识到这一点,现在通过研修学习,我又开始爱上看书写文章了。不管是生活随笔或是教学浅见,我都在尽力地书写,书写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还有自己学生的喜怒哀乐。
第四,听、评课。每周坚持至少听1—2节课,同时作好听评课记录,课后及时与授课老师进行反馈。每听到一节课都能令自己收获非浅,吸取别人课堂的精彩,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精彩或不足,总是假设着自己如果在上这堂课的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自己总是设身处地的想着,学习着有经验老师在上课堂的把握,而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应该在什么地方注意些什么细节。
第五,校本研修伴我人生成长。校本研修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的成长是学校得以生存的支柱,我从中感受成长。
国培计划研修总结范文
63位用户关注
36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