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开展“关注心灵,我们携手成长”特色教育活动总结
美学家朱光潜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青少年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也必须经过青少年学生自我的“心灵创造”。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
为了适应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我校在对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开展“关注心灵,我们携手成长”特色教育。我们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现在的青少年大部分是家中的独生子女,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重点掌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方面的常识。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家长如何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及家长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2.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当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以人为本加强培训,积极向学生传递阳光心态。解放释放孩子心灵,提高全体学生的心智水平。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推动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1)健全组织机构
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一项系统工程,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为此我们逐步建立起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2)开展师资培训
一方面,我们以讲座、团体训练、小组研讨等形式向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理论及技能,另一方面,继续选拔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帮助教师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能更多关注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3)继续开展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争取更多具有爱心,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兴趣的班主任老师积极参与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培训,是目前我们做的工作。
3.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1)消除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的了解,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会健康。
(2)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鼓励树立建功于国家和自立自强的观念意识,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战胜挫折的意志和坚强的品德,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障碍,曲折,让孩子去经历,增强其自信,磨练其意志,培养其独立的人格。特别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从中培养孩子观察,记忆,创造,审美的能力。
(3)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当作私有“财产”,爱之则宠,恨之则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溺爱型和打骂型的教养方式可直接导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生。所以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多给以鼓励,这样孩子在被爱,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他也必然知道怎样去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4)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座谈会等。对学校老师反映的意见,要正确对待,既不要袒护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进行理想教育,不能给孩子灌输不健康的内容,如金钱至上,甚至对社会阴暗面当着孩子的面横加评论。
(5)通过家长学校,系统培训家长心理健康有关方面的知识,形成了家校合力,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效果。利用教师的博客及手机短信等密切和家长之间的联系,通过答疑解惑,让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班主任对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健康地成长。
第2篇 小学特色教育活动总结
一年来,我们班级在学校各位老师的帮助下班级特色建设有了一定的效果。在班级特色建设活动中,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逐渐拥有了自己的特长、积极向上的心理,逐步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特色的建设
班级风气的好与坏,与每个学生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文化建设中,班级的文化建设如何进行与学生商量,发动学生出注意,想办法。方案定好后,指导学生动手整理。使每个学生都始终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就高涨了。
二、促进良好学风形成
优良的班风是需要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形成的。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和适应时期,学习习惯及养成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所以平时我就特别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本周目标”每星期突破一项,紧紧抓住班级核心力量,好风气由少数人递进到多数人,直至全班每一个成员。这些目标可以是“作好课前准备”“管理好自己的物品”“认真做好每一次作业”等等。几乎每次活动后、测验后、作业批改后都及时进行总结,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孩子的内心,都有争强好胜的一面,抓住这一点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是比较有效的。我在班级中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了各种竞赛,学习上的、行为方面的,通过竞赛奖星活动,学生的学习有了动力,学习兴趣更浓了。如在我们班,“学习小组长”的岗位是轮流制的,做的好的就连任,学生意识到其中的差距,鼓励学生共同努力,建设好自己的班级,让我们的集体更优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发现学生的荣誉感明显增强了,班内爱学习、关心集体的同学多了,平时学生更爱护班级荣誉了,集体的凝聚力更强了。
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教室内的文化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就必须经常给学生新鲜的感觉,每个周,我都会把学生写得好的字画,张贴在“我最棒”栏目内,让学生们相互学习。
总之,班级是学生生活的重心,它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重视班级文化建设,能够焕发在学生心灵的空间储藏着的大量的再生性资源——精神。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就象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的作用,就象这春雨一样。
小学特色教育活动总结
第3篇 小一班特色教育总结
小一班特色教育总结
泥工特色活动在本班开展已是第二个学期了,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操作活动常规,能主动参与活动并收拾学具。能利用辅助物来塑造形象,并有意识的进行色彩搭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目的地进行指导,使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进步。
1、通过各种途径保持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
泥工活动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手部,手指小肌肉群的灵活性。这不是一次、两次活动可以看到成绩的,这需要反复练习,巩固,才能得到发展。我们坚持每周围绕一个新内容开展三次活动,如何让三次同样内容的活动都受到幼儿的欢迎呢?第一次活动,我们让幼儿观察物体的外形,颜色,自己进行操作;第二次活动,让孩子总结第一次的经验,教师讲解简单技能,孩子操作;第三次活动,让孩子巩固操作并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操作。这样,由易到难,每次都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孩子得到发展。另外,我们通过游戏、奖励的形式激发孩子的操作兴趣。如:猴子摘玉米、点心店、小兔采蘑菇、送礼物给弟弟妹妹等。
2、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个别辅导。
本班有部分幼儿有一年的泥工操作经验,还有部分幼儿是新生,从未接触过泥工活动,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难度。因此,我们进行了分组教学,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适当的内容。集体教学时,对不同的孩子提不同的要求,如:能力强的幼儿要求他注意物体间色彩的`搭配,以及作品的精细度;对能力稍弱的幼儿要求他能掌握基本的技能,能塑造出形体便可,对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每个孩子都从中获得成功和快乐。另外,让晚班老师对全托班孩子给予个别指导,巩固基本技能。在班上我们还采取一帮一的形式,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他们之间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接受,效果不错。
86位用户关注
4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