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总结范文
栏目

学技术总结12篇

发布时间:2023-02-01 14:06:02 热度:39

学技术总结12篇范文

第1篇 关于市科技局年度科学技术发展的工作总结

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积极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一)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一是制定出台科技政策。印发了《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科技计划项目、专利质押的贷款、研发仪器设备补助等方面加大奖补力度。出台了《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二是宣传解读培训政策。通过举办全市科技创新实务培训班、政策宣传解读会等形式深入全市科技系统、科技型企业、市经开区和永佳集团解读省“1+10”创新驱动政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和《xx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创新政策。三是奖励自主创新成果。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奖励大会,总结近两年科技创新成绩,表彰奖励33项科技奖项目和个人。组织12个项目申报20xx年度省科技奖,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四是创新科技活动周。开展科普大篷车展览暨科学健身、医疗卫生健康咨询和计生科普服务、科技“四进”、科普设施向社会开放等系列活动,普及科技知识。五是谋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征集“十三五”重点项目,编制“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初稿。

(二)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积极对上争取项目。对上争取77个研发项目获2100万元省专项资金支持。黄山金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陈小源教授合作的团队通过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评审、考察和公示。二是大力开展奖励补助。开展了xx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申报工作,对获得国家、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产学研合作、国家级和省级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等予以奖励补助,共资助80个项目516万元。三是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全市累计共有7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今年新认定22家,占总数的29.73%;1-10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30.9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增加值33.0亿元,同比增长3.7%。四是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组织“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的复核工作。加强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省车用仪表及电器、机床工具、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五是开展科技成果和技术合同登记。共受理登记77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申报的115项科技成果,同比增长55%。1-11月,全市累计登记技术合同41项,合同金额1135.6万元,技术交易额1135.6万元。

(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创新平台作用显现。依托4家省院士工作站和73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汇聚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1300余名,推动了新材料、茶产业、徽文化等特色产业的技术协同创新。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安徽省院士工作站获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优秀等次。新组建了“安徽省铝包钢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创新载体建设不断强化。针对黄山产业特色和技术需求,黄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以技术链的创新推动产业链的融合,推动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年度绩效考核优秀,获市科学技术合作奖。黄山学院和我市新材料产业优势企业共同成立黄山精特涂层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地方优势产业涂层新材料的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技术与信息和人才培训开展综合服务。三是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向上·徽商创业园”、xx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休宁高新电子产业孵化器等一批科技孵化项目落户。1-10月科技企业孵化器入孵企业达91家、新增10家,前三季度在孵企业技工贸总收入达6696 万元。黄山科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通过20xx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市级绩效考核,获得100万元运行经费补助。四是搭建科技金融平台。设立专利权质押的贷款工作专项补偿资金,4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的贷款获得融资共550万元。睿基新能源科技获得广发信德投资等3家投资机构股权投资700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6000万元。与邮储银行联合开展“双创贷”金融业务,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黄山科创联合xx区农村商业银行推出在孵小微企业个性信贷需要的融资产品。

(四)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一是推进“双百双行”系列活动。以“百家企业高校行”和“百名专家企业行”为主题,组织60余家企业赴中科院合肥应用技术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华东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省农科院、浙江衢州氟硅研究院、黄山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解决技术难题4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20余项。二是筹办我市第七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为举办我市第七届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科技金融合作签约,举行“互联网+”专家报告会、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年会和黄山茶产业质量提升科技论坛,集中展示我市产学研合作成果。三是深化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共建浙大黄山技术转移中心,探索符合黄山主导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转移、转化新模式,形成产学研全方位合作。采取校企合作、成果产业化、技术团队和人才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实施科技合作项目,加强浙江大学优势学科与xx市主导产业的科技交流与协作,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五)深化科技惠及民生。一是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以项目为引领,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开展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毛峰的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制定省级标准1项,研制生产线2条,改造低产茶园11万亩,建立生态型高效茶园3万亩,项目示范区茶农人均增收超过1500元。围绕香榧、菊花、泉水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开展良种繁育和质量安全技术集成运用与示范,为农业绿色增效提供科技支撑。深入xx县流口村、xx县定潭村、xx县三村村、xx县塔坊乡走访种养大户、开展现场技术指导。举办茶园高效栽培与管理技术讲座,发放资料6000余份。二是加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xx县国家级、xx县省级2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积极探索以文化、旅游、生态、科技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围绕文旅产业、生态工业、特色农业加块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目前两个实验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重点新产品13个,高新技术产品40个。三是助推科技文旅深度融合。以项目为支撑,组织开展了徽州传统建筑聚落的适应性改造提升和新徽式建筑营造技术研究示范,以“智慧的旅游”为目标,开展了面向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应用研究。开发徽文化元素旅游工艺品,拓展科技在徽州四雕、徽州漆器、徽墨、歙砚等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获专利18项,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与创新。四是加快民生科技创新步伐。围绕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民生科技问题,加强新安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景区生活废水综合利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等公益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让更多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六)全力推进创新创业。一是提供政策保障。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从推进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拓宽创业投融资渠道四方面推动我市众创空间建设。二是学习借鉴创客先进经验。组织全市科技管理部门赴南京参加华东地区众创空间培训,学习众创空间建设业务知识,组织相关单位赴杭州梦想小镇、“马鞍山青年众创空间·小马梦工场”、深圳柴火众创空间、南京珠江路众创市集等项目,学习先进经验,拓宽众创空间建设思路。三是启动我市众创空间建设。在黄山徽文化产业园5000平方米“xx市梦工厂”(一期)正在启动。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500平方米的“黄山创客驿站”、向上徽商创业园的创业小镇、黄山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大学生创业园等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众创空间项目正在筹划中。四是组织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组织我市22家科技型企业、3个创新团队参加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总决赛,黄山富田精工奖优秀奖;祁门黄山电器获得安徽赛区三等奖,进军国家总决赛。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一是加强专利申报。1-10月我市专利申请量为921件,其中发明238件,增幅16.1%;全市专利授权量790件,其中发明125件,增幅98.4%;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7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量为2.73件,位居全省第7位。全市专利电子申请率达93.6%。二是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与屯溪农商行、徽商银行、邮储银行、市担保公司对接推进专利权质押的贷款工作,祁门新飞电子通过专利权质押获祁门农商行贷款300万元,琦源管业已到期的专利权质押的贷款获批续贷。多维生物科技、瑞兴电子、光明茶业、谢裕大茶业公司、昌辉模具、日基焊接等已与市担保公司签订专利权质押反担保合同。三是争创知识产权品牌。xx县作为全国六个区县之一入选国家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示xx县,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跻身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行列。四是强化专利行政执法。联合市工商局、市版权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36人次,检查流通领域场所30多家,商品5000余件,查处假冒专利16件,调处专利侵权纠纷7件。

二、20xx年工作谋划

(一)工作思路

围绕创新驱动战略,按照“调转促”的总体部署,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抓手,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整合科技资源,发展创新载体,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科学有效精准服务,提升科技支撑经济转型发展水平。

(二)工作目标

全年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5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0 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强化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明显提升。以专利权质押贷融资为突破助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2件。力争申报成功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1个。

(三)工作举措

一、在创新政策落实上谋突破。以各类园区、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精准对接国家、省、市有关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发展各类科技政策,帮助引导企业用好省“1+10”、市“1+12”的扶持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加计抵扣等各项科技政策。围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注重创新政策的引导,通过采取基金投资、借转补、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研发设计、上市融资、招才引智、技术进步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投领域。对应全省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经费后补助制度。围绕“调转促”目标认真谋划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统计部门合作,扎实做好rd投入统计工作,掌握全市科研活动总量,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创新开展全市科技活动周,提高科技工作的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在调结产业结构升级上谋突破。全力推进国家火炬黄山软包装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省车用仪表及电器、机床工具、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显示五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二次创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三种类型,分别选择10家科技型企业进行点对点培育,力争在培育期内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建设,对已组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进行绩效考核和验收。围绕转型升级、绿色增效、质量安全、精准扶贫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四大工程,继续把茶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开展品种选育和高效繁育技术创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支撑。指导xx县在完成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验收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三、在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上谋突破。依托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分批组织相关领域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和需求。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搭建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强化创新服务功能,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做实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工作,围绕与浙大合作协议内容,组织产学研对接活动;联合市人才办举办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专题培训班,引导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黄山创新创业,开展技术转移活动。深化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的合作,在成果转化平台、创新载体、特色产业基地、创客孵化器等方面深化合作,推进协同创新。

四、在服务创新创业上谋突破。突出众创空间建设谋划工作,以黄山徽文化产业园为依托,力促“xx市梦工厂”首个众创空间项目尽快落地黄山经济开发区。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开展“双创”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建设创业实训孵化基地,孵化一批省级自主创业实体。围绕孵化机构、众创空间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创客”企业;大学生创办种子期科技型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开展天使投资基金项目的筛选推荐工作,协助融资担保公司建立基金项目库。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举办xx市首届创新创业大赛。

五、在科技项目管理上谋突破。以科技管理改革为引导,突出科技项目的前期调研、筛选培育、跟踪管理、严格验收的管理模式,认真执行权力清单和科技报告制度,严格执行《xx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及其经费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实施方案》,发挥项目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促进黄山创新发展。密切跟踪国家、省、市最新科技政策动态,结合我市优势产业,积极对上争取政策扶持资金,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服务。

六、在科技金融融合上谋突破。探索与银行、担保公司合作共建中小企业统借统贷平台和风险补偿机制,开展借转补、联保联贷等融资服务,联合邮储银行黄山支行开展“双创贷”“助保贷”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支持“股权+银行贷款”投贷联动的融资服务模式,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扩大知识产权质押的贷款在全市的覆盖面。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建立服务科技保险的综合机制,加大对科技保险财政支持力度。

七、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谋突破。认真落实《xx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实施市级发明专利产业化计划项目。执行好《xx市专利权质押的贷款资助办法》,搭建专题银企对接平台,做好专利权质押的贷款政策解读和组织协调,力争实现贷款额3000万元。提升发明专利申请量,重点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加大引导企业申报发明专利力度。实施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促进工程,构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委托管理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研究制定专利权拍卖交易规则,与拍卖机构合作,以拍卖的形式促进专利权流转,切实增强专利权变现能力。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继续推进贯标试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大专利人才建设,提高专利联络员的业务水平。

三、“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概况

“十二五”期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市300余个科技项目共获得国家、省1.7亿元资金支持,其中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专项资金项目14项获3300万元资金支持。全市共申请专利5251件,其中发明专利1281件;共获授权专利3531件,其中发明专利346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均达20%以上。取得科技成果268项,获省科学技术奖2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院士工作站4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个。xx市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一)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1、制定出台创新激励政策。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xx市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xx市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xx市专利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xx市专利权质押的贷款管理办法》和《xx市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激励政策,设立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科技创新扶持专项资金和天使投资基金等专项科技经费,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修订出台《xx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大幅提高奖励标准和奖金额度。

2、加大科技创新激励力度。召开两届全市科技创新奖励大会,总结科技创新成绩,表彰市科技奖获奖项目和个人,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推进科技创新步伐。共表彰市科学技术奖62项,其中突出贡献奖2人,产学研合作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58项。会同财税部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累计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达1.91亿元,开展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审核,核定研发费用超3亿元。“十二五”期间,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06个,共资助资金1200余万元。20xx年,全市科技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2.38%,其中市本级达2.42%。

3、加强宣传培训管理。建立企业联系点制度,深入基层宣传解读创新激励政策,做到“全覆盖”、“四了解”,即高新技术企业走访全覆盖,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了解政策落实情况、了解技术需求、了解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企业与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每年举办全市科技创新实务培训班2-3期,引导企业加强政策学习,规范研发资金使用,完善研发体系建设。

(二)高新技术引领转型升级

1、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557.3亿元,较“十一五”343.11亿元增长62.4%。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6家、国家创新型企业1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38家、省高新技术产品227项,培育壮大了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知名高新技术企业。绿色包装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功跻身“国家队”,新建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光电显示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5家,20xx年基地实现总收入66.44亿元,利税7.62亿元。

2、高新技术项目成效显现。“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13个,带动电子信息、绿色软包装、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化升级;44个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7个,共获得国家资金支持3806万元;实施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21个,获省级财政支持700万元;组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1个,资助研发经费629万元。高新技术项目的实施,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后劲。

(三)现代农业实现快速提升

1、加快农业创新载体建设。组建全省首家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运行模式,组建“黄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已有31家茶企业入驻,并获2022-20xx年度xx市科技合作奖。研建“黄山茶产业技术创新网”,将xx市茶叶科技资源和企业信息进行有序管理,通过稳定的网络环境安全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体化平台系统,提供科技在线服务、品牌推广、企业链接,选派6名副高职称技术人员深入茶企提供服务。以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大院为依托,帮助农业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科研成果更快、更多、更好地应用于农业生产。截止目前,全市已有农业类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38家,涉及茶叶、菊花、蔬菜、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xx区、xx区等5个区县荣获安徽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示xx县(区)。

2、开展农特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示范。以项目为引领,实施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13项,获国家资金1540万元,开展太平猴魁、祁门红茶、黄山毛峰、菊花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及清洁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建立适宜不同生产条件的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产技术体系,重点支持茶叶、菊花、等高效栽培与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农药残留控制、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规模化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集成。开展皖南花猪、泉水鱼等特色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四)创新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

1、科技与文旅深度融合。以旅游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开展“智慧黄山”统一集成系统研究开发,为未来的景区物联网信息集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提供基础平台支撑。加强传统技艺传承与科技创新,开发徽文化元素旅游工艺品,提升徽雕工艺品的技术含量,加速徽州四雕、徽州漆器、徽墨、歙砚等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提高了20%的生产效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产学研协同创新,开展面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旅游服务应用研究,延伸旅游产业链,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徽州古民居保护科技水平有效提升。组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加平为核心的院士工作站和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举办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科技论坛和“徽派传统民居保护利用国际论坛”,加强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安徽建筑大学、英国、奥地利等国内外院校的合作交流。组织开展“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关键技术攻关,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4项,编制技术导则和技术规程9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3。

(五)创新保障可持续发展

1、强化科技融入可持续发展。探索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和民生发展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改善民生民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文旅产业发展,促进以旅游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加强资源管理和利用,建设最适宜人居和最适宜旅游胜地,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工业,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围绕旅游商品开发、山区资源综合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两个实验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重点新产品13个,高新技术产品40个。发展现代农业,围绕茶叶、菊花、油茶、香榧、毛竹特色优势农产品、清洁化养殖、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等重点,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

2、推进黄山生态环境保护。围绕生态功能区建设,发挥科技在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新安江流域污染控制水平,组织开展流域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治理关键技术以及湿地资源保护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实施综合整治技术项目,新安江出境断面水质大部分指标常年保持二类水及以上标准。开展松材线虫防控、景区高山湿地保护、太平湖岸线修复等科技攻关。开展黄山风景区生活废水综合利用、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工艺等技术的研究,并已进行推广应用。针对主要农业污染物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污泥污水和作物秸秆等,开展资源化利用及污染物零排放技术研究,开发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系统和环保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进行示范应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

3、促进公共安全及防灾减灾技术研究与应用。围绕黄山风景区雷电、地质灾害预*和应急处置开展技术攻关,征集技术需求,通过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实施,促进相关行业部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技术进步,提高政府处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力,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科技保障。

(六)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提速

1、积极推动“双百双行”产学研合作。组织开展以百家企业高校行和百名专家企业行为主题的“双百双行”产学研系列活动,连续成功举办5届xx市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已成为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对接的重要平台,有力助推科技成果对接与转化,我市先后与12家国内知名院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征集技术需求685项、科技成果1994项,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25个,项目达产后产值30亿元以上。

2、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全市先后组建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4家省院士工作站,与中科院童庆禧院士等4名院士为首的人才团队合作,开展旅游信息化、古民居保护利用、新材料、茶叶检测等技术领域技术研发,推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合作模式,依托新材料、茶叶优势企业和高校院所优势资源,成立黄山茶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黄山精特涂层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企业为主体,创新平台为支撑,政府为引导,开展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组建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3家,建立健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绩效考核制度,对考核优秀的中心予以表彰奖励。成立安徽省软包装材料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开展软包装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合作攻关。

3、加快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积极扶持创新创业主体,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财政出资2000万设立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支持市本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商业模式新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2022年,xx市科创高新技术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现拥有孵化场地2.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1家,毕业企业33家。20xx年,引进浙江向上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向上·徽商创业园,孵化面积1.8万平方米,入孵企业14家。积极开展科技与金融对接,安徽泰达新材料股份公司获安徽兴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4000万元风险资本注入,黄山科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中国孵化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3600万元科技风险投资。建成安徽省“科技路路通”xx市、xx县2个创新服务站,为创新主体提供各项服务。

(七)专利创造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1、专利创造能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期间(载止20xx年9月),全市共申请专利5251件,其中发明专利1281件;共获授权专利3531件,其中发明专利346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均达20%以上。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64件,超额完成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比率达60%以上,9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都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其中黄山永新股份公司荣获取20xx年度全省发明专利百强企业。70%以上的专利申请和授权在企业实现转化实施,专利本地转化率达70%以上。积极开展专利权质押的贷款,4家企业获得350万元贷款支持。获省核心专利产业化计划项目6个、省发明专利优秀奖2个。2022-20xx年,黄山学院连续三年跻身全省大专院校职务发明专利授权前十强。

2、专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与市工商局、市版权局联合开展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建立联合宣传培训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联合执法机制,增强知识产权执法工作实效。设立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黄山分中心,为公众免费提供知识产权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各区县均成立知识产权局,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逐步完善,专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休宁、xx县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xx区、休宁、xx县为省知识产权工作示xx县(市、区),xx区为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市、区)。推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2家企业获省第一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行试点工作优秀单位,5家企业列入省第二批贯标试点单位。企业品牌创建积极,全市共有1家全国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全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单位。

四、“十三五”工作打算

(一)发展思路

按照“调转促”的总体部署,以科技体制改革为源动力,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新使命,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突破口,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整合科技资源,加快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发展创新载体,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为支撑我市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形成具有黄山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发展目标

到2022年,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0%,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到5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家,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三)主要举措

1、科技体制改革深化行动。一是落实完善科技扶持政策。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支持创新驱动“1+10”政策和市委、市政府“1+12”政策体系,注重创新政策的引导,通过采取基金投资、借转补、事后奖补等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研发设计、上市融资、招才引智、技术进步等,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投领域,重点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落实好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三权”管理改革,将不涉及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全部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二是推进科技管理改革。跟踪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展,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建设统一的市级科技管理运行平台、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联合监察、财政等部门实施“项目、经费、绩效”三方评估的管理办法,克服重立项、轻监管等弊端。对接全省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建立科技经费后补助制度。三是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把产业发展做为“调转促”的重要载体,着力实施绿色包装、车用仪表、机床工具、平板显示、电子元器件等省级产业基地的科技重大专项。建立完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跟踪调度、情况通报、信息发布等机制。通过5年努力,力争打造一批平台,集聚一批人才,转化一批成果,提升一批产业。

2、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一是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深化“百名专家黄山行,百家企业高校行”的产学研合作,铺设好专家与企业家的最后一公里。通过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引进柔性人才和科技成果,培养企业本土人才。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通过短期聘任、技术合作、科技融资、技术入股等方式,吸引一批“候鸟专家”、“飞行博士”。通过创新要素的集聚引进一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深化与浙江大学产学研合作,建立浙江大学黄山技术转移中心,引导浙大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落户黄山。二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建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一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三是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贯彻落实《安徽省专利条例》,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降低侵权行为追责门槛。出台xx市专利奖奖励办法,强化对成果转化、应用型发明专利的奖励。深入推进专利权质押的贷款,认真执行《xx市专利权质押的贷款资助办法》。

3、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行动。一是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以培育小微企业为目标,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型创新创业模式,创业苗圃、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形式,拓展孵化器空间范围,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建设若干国家级、省级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2022年覆盖全市。二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成熟期、成长期、初创期三种类型,每年分别选择10家科技型企业进行点对点培育,力争成熟期企业1年内、成长期企业2—3年内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4、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一是探索与银行、担保公司合作共建中小企业统借统贷平台和风险补偿机制,开展借转补、联保联贷等融资服务,与邮储银行黄山支行联合开展“双创贷”合作,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二是支持“股权+银行贷款”投贷联动的融资服务模式,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扩大知识产权质押的贷款在全市的覆盖面。三是深化科技保险试点,建立服务科技保险的综合机制,加大对科技保险财政支持力度。四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集科技政务、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第三方评估等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第2篇 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要点

2022年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协工作,以“三服务一加强”为指导,认真学习*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总**在“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深化“助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激励科技创新”的工作理念,团结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积极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积极推动全市人才战略的实施,努力营造“科技工作者之家”,为我市“又好又快奔小康,建设和谐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推进《纲要》实施,提升公众素质,为加快##振兴提供内在动力

1、《纲要》实施渐入佳境。2022年,市科协面向青少年、农村劳动人口、城市居民、**公务人员四个重点人群,大力推进《纲要》实施。分别召开了全市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进会议和市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会议,传达省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推进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沛县、新沂市、泉山区政府作了交流发言,段雄出席会议并讲话。出台了《##市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等10余个工作方案,指导基层科协开展工作。各县市区积极行动,结合本地实际贯彻实施《纲要》,加强领导,构建体系,拓展阵地,积极推进,科学素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沛县以“百部电影送村、百场戏曲惠农民、百台晚会连城乡、百册图书藏农家、百村比武强身体”的“五百工程”为载体传授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沂市组织“专家*课村村行”和“新农村建设服务团”进行挂钩帮扶、科技示范、科技培训,并印发《新沂市*政领导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细则》加强目标考核;泉山区成立3000多人科普志愿者宣讲团,深入社区、学校、工矿,常年开展科普宣传,整合科普资源建设科普画廊、科普文化广场、科普图书室等阵地,科普氛围日益浓厚;今年丰县顺利通过中国科协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复查验收,新沂市、沛县、贾汪区、云龙区竞相争创第四批全国科普示范县;铜山县联农公司建立了我市首个国家科普惠农服务站,贾汪区马庄村花卉苗禾种植示范基地、沛县农技推广站吴香美受到中国科协表彰,沛县大屯镇恒丰畜禽养殖协会、丰县全国农村芦笋科普示范基地、新沂市高流镇花木营销协会,睢宁县农业局席远顺受省科协表彰。

2、科普盛宴精彩纷呈。2022年,##市科协成功举办市第20届科普宣传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积极组织“科普四季风”、“科普六进”、科普大篷车乡镇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发明家评选、百名师生看科普、百万农民学科技知识竞赛、科普一日游等系列活动,并结合汶川地震、节能减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咨询、巡回展出,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效果,提升科学素质,扩大科协影响。今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际与泉山区联合举办的##市第20届科普宣传周,虽然简约却不失隆重,开幕式上成立了1800余人的“##市科普志愿者服务团”,40多家联办单位开展了大型科技咨询活动;宣传抗震救灾精神,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体能测试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互动平台,节能减排系列展引导市民家居节能,医务人员现场义诊,免费发放环保购物袋,社会反响强烈。市与县(市)区联动,关注民生,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的主题和地震监测、抢险救灾、应急救护等热点开展活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增强了科普周的宣传效果,新沂市科协走进军营科技拥军,丰县举办航天知识讲座和航模展示等,科普周形式不断出新。科普周期间全市共组织各类科普活动220余次,参加人员12.85万人次,参加科技人员4512人,专题讲座、技术培训175余场,展出宣传展板近2123块,赠送科技书籍26430册,发放宣传资料68.1万份,全市宣传报道183条。2022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在全市范围内继续开展“科普六进”活动,全面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特邀国家粮科院顾问贺骜教授举办“绿色安全饮食、关注主食营养”科普报告会;针对奶粉事件,邀请全国知名食品安全顾问曹年芝教授到大屯煤电公司作了“提倡绿色营养,关注食品安全”的科普讲座,就如何鉴别常见食品安全等知识为矿工们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联合各城区科协、万邦糖尿病防治中心、生态健康学会和华强医院门诊专家、市科普志愿者走进云龙区民富园社区、泉山区中枢社区、九里区汉城社区开展为民服务、科普进社区活动,以现场食品安全常识调查、咨询解答、发放资料、环境宣传展板宣传等形式展开,就群众提出的糖尿病预防知识、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生活知识及有关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受益市民达数万人。今年市科协在贾汪区马庄村举办“科普四季风-春风化雨”启动仪式,邀请农业专家进行种养殖技术传授,农机部门展出新型农机具,医务人员现场开展义诊服务,科普志愿者现场解答咨询,发放农技科普资料,全市有350多万农民参与了各级“科普四季风”活动。联合组织我市2022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房村群众送去了养牛养鸡致富养殖书籍500册,农民实用致富手册800份,健康生活资料5000份,新春对联500副,同时还新制作了30块健康生活科普展板进行现场展览,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各类活动中,我们积极发挥自身社会联系广泛,各类人才济济,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广泛地整合不同专业、不同隶属关系的科普资源,为广大公众服务,并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科普创建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3、公学素质不断提高。2022年全市各类科普活动蓬勃开展,未成年人、农村劳动力人口、城镇居民、**公务人员的科学素质得到显著提升。组织开展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市获省优秀创新成果奖12人,获机器人竞赛奖5人,获科学幻想绘画奖43人。组织参与省首届青少年发明家评选活动,市第一中学张熠乐获得省青少年发明家称号,一中吴宜轩发明的“陆军渡海训练作战衣”荣获三等奖。睢宁县大余小学等6所学校被命名为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百名师生看科普”活动,组织全市200多名特教师生参观了国防园、地震台、水上世界、无线电监测站等市科普活动基地。组织“科普大篷车乡镇行”,在市贾汪区马庄村、沛县栖山镇、铜山县黄集镇、大许镇巡回展出,全市乡镇学校3500多学生参加,丰富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提高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在农村劳动力人口科学素质方面,以科技培训为抓手,实施农民培训工程,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完成农村基层*员干*素质培训15万人,实用技术培训3600人、2400人获农村经纪人资格证书,完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1200人。开展“百万农民学科技知识竞赛”,发放试卷8万份,12人获奖,新沂市科协等县市区科协获组织奖。对城镇劳动人口以培训、竞赛为载体,以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为重点,与市劳动保障局、市人事局、市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民工培训和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增强竞争择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科协的作用,开展“讲理想、比贡献”竞赛活动和“厂会协作”等活动。2022年邀请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功能食品专家何再庆教授主讲的“一日三餐话主食”科普报告会、上海市节能协会理事长施明融教授的“节能减排”报告会、##市乳房肿瘤专家钟青主任的乳腺保护知识等科普讲座好戏连台、场场座无虚席。与相关部门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文化广场、市民活动中心等阵地,举办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普文艺,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促进城镇居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对领导干*和公务员,把提高领导干*科学素质工作列入《xx-2022年##市干*教育培训规划》,以*政领导干*培训工程和“5+x”公务员能力培训工程为重点,把提高科学素质作为培训重要内容,辅以科普讲座、科普报告会等形式,强化领导干*和公务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市**公务员、社区、学校等人员到市地震台、泉山科技馆、科普蔬菜基地举行“科普一日游”活动。针对当今公务员的身体健康问题焦点,开展了“愉快工作,做健康公仆”讲座,为公务员减压疏导;在市**和社区开展科普知识竞赛,发放竞赛试卷3000余份,全面提高公务员科学素质和科学决策能力。

二、发挥科协优势,加强学术交流,为加快##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2022年,市科协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人才、智力优势,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言献策。

1、##科技论坛成功举办。11月第六届##科技论坛暨第七届##青年学术年会如期举办,以“发挥##科教优势,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题,紧扣*委政府中心工作和##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开展征文活动,组织和发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科学发展、创业创新、振兴##老工业基地献计献策、贡献才智,共征集论文443篇,评选出优秀论文85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50篇,并编辑出版了《论文集》。论坛举行了开幕式和论坛主题报告会,江苏省政协秘书长詹庚庆到会祝贺,##市人民政府段雄副市长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对获奖论文作者和论文组织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所蒋涛教授针对新兴能源建设、当前##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作专题学术报告;本届论坛围绕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主题,广泛征集专家意见,收到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市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工业经济论坛主题鲜明。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开新篇,创业创新谋发展”*教育和“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热潮中,市科协和市专家咨询团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打造工程机械及专用车辆千亿元产业”主题,举办了“##市第六届工业经济论坛”,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收到论文67篇,评审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11篇、三等奖14篇、四等奖7篇,由市政府办公室进行了表彰奖励,并编印《论文集》。论坛活动中100余名专家、学者、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分别就我市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产业发展、专业技术应用、未来发展战略思考等课题进行调研论证、分析探讨、建言献策,提出了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及企业的高度认可。论坛聘请了中国机械工业设计院刁尔方高级研究员作专题报告,还对一批优秀论文作者和论文组织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3、青年科学家年会反响强烈。根据省科协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第二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市分论坛活动,市科协积极准备并组织实施,征集论文207篇,经评审81篇入选。10月举行了年会开幕式暨院士报告和专题报告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周世宁作了题为“学习与思考”的院士报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赵军作了题为“##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和规划设想”和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教授、博导陈昊作了“开关磁阻发电机系统滑模控制仿真”的专题报告,年会还举办了2各分论坛活动。年会指导委员会、执委、各协办单位、学会、高校科技处、县市区科协**、学会部长、论文作者和社会各界人260多人参加会议。

4、“科技专家沙龙”备受社会各界关注。2022年我会创新学术交流和建言献策形式,选择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情民意的热点问题,定期举办“科技专家沙龙”活动。每期针对选定专题,邀请学科专家、相关学会、企业人员与市民代表互动,交流探讨,反映广大科技工作者意见和建议,广开言路,广纳善策,博采众长。并以《专家之声》的形式,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单位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建议与呼声,为市领导提供决策参考。目前已成功地举办了“冷库安全”、“关注学生营养,关爱民族未来”、“走科学康复之路,建癌友和谐家园”、“现代科技殿堂,你我共同畅想”、“建设生态##,发展都市观光农业”、“材料、设备与节能技术”、“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主题的专家沙龙活动7期,有力的拓展科协组织与科技工作者联系的渠道。

三、服务科技人员,构筑人才高地,为加快##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2022年,##市科协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营造“科技工作者之家”,围绕发展“四大支柱产业”,打造##人才高地,进一步提升科协组织在科技人员中的凝聚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招才招智,为##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吸引了更多人才。

1、服务科技创新,首届“淮海科技奖”评审完成。自淮海科技奖获批以来,市科协对首届评奖工作经验不足和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布“淮奖”的设奖内容、奖励范围、奖项分类、申奖办法等信息,争取有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科技人员了解和支持淮海科技奖工作,首届淮海科技奖共受理申报推荐的项目和候选人106个。在组建专家库和评审机构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申报项目评估审查、专业评审、复审和答辩工作会议,共评出一等奖10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50项,同时上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并收入2022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鉴。

2、推进人才倍出,多种形式表彰、推荐、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2022年市科协积极举荐我市优秀科技人员,中国矿大王恩元教授获“2022年度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刘木南等6人被授予“第八届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组织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申报、审核、评审工作,召开了2022年科普师技术职称评审会,评出科普师7人,推荐上报高级科普师材料3人获得通过。陪同市领导看望在徐两院院士,慰问科技专家。组织科协界政协委员、有关学会秘书长、企业科协负责人和教育界相关科技人员,举行科技人员迎春座谈会,两会期间共商建议提案。组织我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参加省科协等部门组织的短期休养,通过多种形式的表彰、选拔、宣传我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其先进事迹,努力强化“科技工作者之家”的建设。

3、促进学术和谐,开展论文、书画评奖活动。组织开展xx-xx年年度##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征集我市科技工作者发表的论文250余篇,评审出优秀论文131篇,并由市政府统一表彰。今年我会还为了活跃科技界文化生活,建设学术界和谐环境,开展了全市科技工作者书画大赛活动,收到书法、绘画、剪纸等各类作品102幅,评审出一等奖3幅、二等奖7幅、三等奖10副,展示了我市科技人员的艺术才华。

四、拓宽服务渠道,强化科技服务,助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2022年市科协充分发挥学科齐全、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咨询、科技论证、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科技培训等活动服务于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1、释放智力潜能,服务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团受到广泛赞誉。2022年市科协继续办好专家咨询团并拓展专业和选才范围,充分发挥其“智囊”作用,围绕新型工业化、四大支柱产业、县域工业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进行调研论证,为加快振兴和深化农村改革提供决策服务。2022年市专家咨询团紧紧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展科技咨询、项目论证、科技服务,对铜山县18家规模以上机械企业进行专题调研,完成了完成了铜山县2022-2022年《机械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和《工程机械与专用车辆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顺利通过专家审定,并得到了中国机械联合会、省机械联合会和铜山县政府及相关单位、企业的充分肯定;组织专家赴邳州市占城镇就新农村建设、果品深加工、专业养殖、旅游开发等问题与镇领导进行专题研讨,并对该镇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完成了铜山北洞山运河大桥的审批手续,推进了大桥的施工设计工作;与江苏##工业园(贾汪)密切合作,为引进现代农机产业园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积极筹建##专家咨询团农业分团,引进推广南京理工大学中央空调节能新技术,并与相关企业进行路灯集控、电机节能等项目合作。

2、实施富民兴企,示范带动指导,为加快振兴搞好科技服务。一是实施“科技专家富民兴企工程”,把原先的“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农村*员基层干*科技素质培训”和“种养殖技术指导”延伸到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指导农民调整农副产品产业结构,提高农副产品深加工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二是通过“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科普惠农”、咨询论证、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组织科技人员与企业、乡镇、农户挂钩结对,开展专项技术服务,展示科协组织和科技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聪明才智,推动##老工业基地的加快振兴和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继续开展“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社区(镇)”、“科普特色学校”创建、科技扶贫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帮助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做好示范带动,服务产业升级,强力推进“四大支柱产业”的做大做强。

3、科技咨询、科技培训取得进展。2022年市科协科技咨询工作应对新形势,开拓新思路,成立了环境技术咨询服务部、徐塘电厂咨询分部,努力拓宽收入渠道,完成合同项目25份,合同额400余万元。积极组织各县(区)科协、各咨询分部开展“金桥工程”工作,开展了“烟气在线监测系统调试、系统开发技术指导及应用部署”等一大批技术论证、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其中沛县科协搭桥的《水污染防治节能项目》被省“金桥工程”领导小组评为重点项目,并荣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称号。科技进修学院通过自主办学、联合办学、内部挖掘等手段,拓展自身生存空间,2022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个,培训学员近300人,实现收入30余万元。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我市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1、认真筹备科协“六大”。2022年我会按照市领导要求,认真筹备##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展工作调研,成立工作机构,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起草《工作报告》,下发了代表、委员产生办法,草拟了“科协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的通知”,提交专项请示。今年我会还积极贯彻省科协部署,推动县市区科协换届工作,新沂市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2、加强科协组织建设。2022年我会开展“学会创新年”活动,召开了2022年##市自然科学学会工作年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科协学会系统开展“学会创新年”活动的意见》,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扩大学会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学会事业的创新发展。注重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星级学会考评办法,调整和修改市级学会考核评估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指标的导向、激励、规范等作用,对学会的学术、科普和科技服务活动能力,组织管理及信息化能力,发展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估。整合学会资源,重组活动困难的部分工口学会,积极联系新的挂靠单位;重点扶持贴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市电子学会、市种植业协会、市汽车学会、市农业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新兴组织,调整了市土建学会、珠算协会的理事会成员,加强了对学会的监督和管理。为配合市科协“六大”的召开,对任期已满的学会限期完成换届任务,对长期不换届的学会下发了限期换届的通知督促其适时换届。完善星级学会考评办法,调整和修改市级学会考核评估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指标的导向、激励、规范等作用;2022年我会还开展了企业科协调查、基层科协组织及学会会员调查等工作,协调##开发区成立科协组织,积极为市科协六大的召开提供组织保障。

3、加强信息宣传,反应科协工作,展示科协形象。一是与新闻媒体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加大科协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打造科协组织的鲜明社会形象。2022年完成了全委会、科普周、科技论坛、青年科学家年会、工业经济论坛、科技沙龙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策划宣传方案、撰写新闻通稿、组织专题采访,在《##日报》、《彭城晚报》、《都市晨报》、##广播电台、##电视台、中国##网、彭城视窗网上有80篇次被刊用。针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科技馆建设、科技沙龙、科普创建等工作进行重点策划,《市科协:集专家之智,聚振兴之力》、《这是一个新起点——写在我是11个县市区成为科普示范县(区)之际》、《在解放思想中谋求科协大发展》在市内媒体重要版面显著刊载。我们还向《大众科技报》、《江苏科技报》等媒体报送稿件,《履行科普主力军,促进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科普大餐享誉大江南北》等近20篇文章被重点采用,有力地提升了科协组织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二是编印了《##科协》6期,刊登稿件300余篇,版面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丰富,稿件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基层科协的好评。“##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网站增添了新栏目、新内容,设立了“淮海科技奖网”、“青年科学家网”、沛县科协网,信息传递速度进一步加快,更新维护更加及时,被中国科协列为“全国科普联盟网站”成员单位,全年刊用稿件、图片800余条(幅),居全省科协第四、苏北科协第一,点击率达70万人次。三是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召开信息宣传工作会议,加大县市区科协、学会信息工作考核,兑现稿费,评比先进,调动基层通讯员的投稿积极性。四是加强《江苏科技报》在徐发行工作,及时下发征订通知,加大调度力度,目前已完成1190余份征订任务,位居全省第三。

4、努力推进科技馆建设。2022年,完成了《##科技馆常设展览设计大纲》,并邀请国内科技馆建设方面多位专家召开“内容建设专家咨询论证会”,对##科技馆展览板块设置、展览内容、展示形式、特色定位、运营模式、管理方式等进行了详尽论证;举办了科技馆建设科技专家沙龙活动,征求专家市民对科技馆建设的建议;对科技馆内部一次装修提出建设性意见,受到新城区建设指挥部肯定和采纳;完成了##科技馆展区规划设计方案招标文件编制工作。

5、加强对外交流,展示##科协形象。2022年我们接待了台湾学者企业家代表团一行12人来##考察。虽然接待规格高,方案多次变换,但**人员高度重视,从会议方案策划到领导讲话起草,从会场布局到参会人员调度,从餐饮车辆安排到会议宣传报道,分工协作,保证了接待任务的圆满顺利,展示了##科协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今年还接待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省科协赵勇进、詹庚庆等领导,以及无锡、临沂、嘉兴、淮安、扬州、淮北等20余个城市科协代表团,强化了与周边城市科协的学习交流。

6、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促进“文明**”建设。2022年市科协认真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和***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落实市委加快振兴##老工业基地动员大会和全市**作*和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文明**”为抓手,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开新篇,创新创业谋发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为振兴多贡献”*教育活动,进一步整顿**作*,完善**制度,整治环境卫生,组织义务劳动,严格执行“四个禁止”,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推动**工作效能和工作作*的不断提升,促进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使全体干*职工精神更加振奋,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扎实。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会迅速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下发文件、组织职工捐款、缴纳特殊*费、开展厉行节约、支援抗震救灾、为灾区捐赠过冬衣被等活动。组织*员知识竞赛,邀请英模、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组织收听收看英模事迹报告会,深入包挂路段和小街巷开展爱国卫生义务劳动和抗震救灾人生感言心得体会交流,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激发*员干*搞好“三个服务”的自觉性和能力,努力为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多做贡献。

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市科协工作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纲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助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激励科技创新”工作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积极服务于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又好又快奔小康,建设和谐新##”作出更大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向建国60周年、中国科协50周年献礼。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市科协系统组织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为振兴多贡献”*教育活动,激发干*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和组织全市科技工作者以加快振兴为己任,立振兴之志,鼓振兴之气,聚振兴之力,求真务实,拼搏进取,全力以赴推动##老工业基地的加快振兴。

2、召开科协六大,完善基层网络体系。抓好县(市)区科协和学会、协会、研究会的换届工作,加快##经济开发区科协、非公企业科协等科协基层组织建立的进度,进一步完善基层团体考核评估机制,推进学会改革;评选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市十大学术新星”,并适时召开会议予以表彰。

3、推进《纲要》实施,构建科普文化平台。细化工作要求,落实具体措施,组织开展“科普四季风”、“科普六进”、科普周科普日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开展农村*员基层干*科技素质培训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培训,在城镇居民中宣传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健康生活的观念和知识。建立和稳定由多专业、多层次专家和科普志愿者相结合的科普工作队伍,继续开展科普示范镇(街道)、科普特色学校、科普示范基地创建活动,提升我市科普工作能力。

4、繁荣学术园地,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第七届##科技论坛”、“##市第七届工业经济论坛”和青年科学家年会;举办“两院院士##行”活动;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级学会组织承办或举办不同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高层论坛活动,组织会员参加中国科协年会及各种论坛活动并发表论文,对优秀论文或观点给予表彰奖励。

5、服务振兴大局,构建建言献策平台。针对我市加快振兴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继续发挥专家咨询团的智囊作用,组织科协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组织“科技专家沙龙”活动,从中选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编辑《专家之声》,呈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作决策参考,为我市科技工作者打造服务加快振兴的建言献策平台。

6、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科技服务平台。继续开展科技咨询、“厂会协作”、“金桥工程”、“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科技服务、科技扶贫以及软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评价推动工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出谋划策,促进科企联姻、项目对接,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技术指导。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开展“万名农民致富技能大培训”活动,根据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对农村劳动进行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决策咨询、经营咨询、技术咨询等服务活动,一方面为基层和企业破解难题,突破“瓶颈”,另一方面增加科技人员收入。

7、贯彻人才兴市战略,构建自主创新平台。全力办好“淮海科技奖”,将其办成淮海经济区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高端平台。举办首届“淮海科技奖”颁奖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淮奖的社会认可度和知晓率,积极寻找现行体制下领导认可、政策认可、地区间认可、公众认可的突破途径。

8、做好建家工作,搭建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举荐科技英才和科技领军人物进入省333工程和拔尖人才行列,开展第三届青年科技奖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评选第二届“十佳科普明星”;继续开展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拓宽与科技工作者联系渠道,倾听他们的诉求,增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加大对全市科技人才和工作成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9、积极推进##科技馆建设。在科技馆管理体制、机构编制、人员安置、经费投入上争取领导的进一步支持,筹建组织机构,按照序时进度,参与科技馆土建工程,联系展品制作企业,确定展品展位规划设计,重点抓好展品布局设计方案。

10、强化自身建设,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加强《##科协》期刊、“##科协网”网站建设,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联系,加大科普知识和科协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科协组织的社会影响。在科学发展、加快振兴的实践中,找准科协组织的定位,明确职责和使命,主动服务振兴大局,转变**作*,强化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能,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落实推进措施,不断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动科协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第3篇 科学技术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与上级科技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科技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和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全市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开展各项科技工作,进展良好,成效初现。

1、积极推进科技计划项目工作。

一是《江山蜜蜂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列入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富民强县(市)专项行动计划。从去年以来,根据科技部、省科技厅的意见,我局组织编制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江山蜜蜂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经过多次论证与修改完善,年初已被科技部、财政部列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该方案包括8个科研开发项目,目前,已将大部分子项目分解落实到各项目承担单位进行具体实施。

二是着手开展2022年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信息发布会,以及2022年江山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论证会议,确定了项目申报指南,启动了2022年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到目前止已申报本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5项。还组织8家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申报知识培训。目前止,共组织申报国家级新产品1个、火炬计划项目3个、星火计划项目2个;组织申报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项,星火计划项目6项、省级新产品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个,申报输变电产业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申报衢州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8项。到目前止已省科技厅立项项目7项,获省级以上科技补助经费112万元。

2、认真抓好科技成果管理工作。

一是对2002-2022年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考评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并形成了书面分析材料。列入考评的132个项目,按行业分:工业类55项,农业类48项,社会发展类21项,医药卫生类8项,分别占总数的41.67%、36.36%、15.91%和6.06%;按承担主体分:由企业承担的80项,事业单位承担的34项,**部门承担的13项,其它单位承担的有5项;按项目技术来源分,自主研发的57项,产学研合作开发的25项,引进技术二次创新的46项,引进成果进行推广应用的4项。132个项目,计划投入研发经费2477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1655万元,资金到位率为87.42%。其中政府投入财政科技经费302.5万元,主体自筹资金21352.5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70536万元,利润37725万元,税金10188万元,创汇1037万美元。新增就业人数13182人,培养科技人才数456人,申请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开发新产品144个,高新技术产品17个。获得各级各类奖项72项。

二是完成2022年度省、衢州市级科技进步奖的推荐上报工作(共推荐上报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衢州市级科技进步奖13项)。

三是开展省星火科技示范县项目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验收工作。目前,已完成验收省级重点星火项目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共7项;完成省级科技特派员项目的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1个完成评审验收,2个完成中期检查)。

3、积极组织科技合作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与大院名校的小型对接交流活动。1月9日至12日,组织我市养猪、词料和食用菌加工等有关农业龙头企业的老总等一行8人,走访了无锡江南大学、上海农科院、浙江大学和浙江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与有关专家教授建立了直接联系,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同时,积极与上海高校联合会联系,商讨联合会18家高校与我市企业合作的有关事项和合作的方式,把我市的技术需求情况和上海18所高校的技术成果,进行了交流。还组织亚东电器和三江互感器两家企业参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知联会”交流对接会议,通过以上活动,有力地增进了企业与高校院所之间的相互了解, 为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是积极做好衢州科工会参会准备工作。组织落实06衢州科工会江山消防论坛的有关工作,3月19日至23日政协**陆洪涛一行四人专程到北京走访了中国消防协会,并就江山消防业的发展和06年衢州科工会江山消防论坛的有关安排与消协领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中国消协秘书长接受了江山消防消防协会的邀请;组织参加2022中国.衢州工业科企合作洽谈会钙产业科技论坛;从中学到了的经验,为组织消防论坛提供了经验,目前有关消防论坛组织落实情况多次修改了实施方案,基本筹备就绪。同时,完成了03-05年科工会签约协议的成效统计,以及05年科工会107签约意向的跟踪服务工作,目前为止已经有5家企业正式签定合作协议。其中浙江盛汇化和华东理工大学的有机鞣制有研究和开发项目成为107个合作意向的第一个正式签约项目。

另外,做好网上技术市场工作,共收集整理在网上发布技术难题43个。

三是做好共建创新载体工作。3月份,协助浙江宏星塑业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共建“浙江大学—浙江宏星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的协议。浙江宏星塑业有限公司是江山市一家新办的专业生产给排水用、燃气用、电力电缆用聚烯烃类绿色环保保管道系列产品为主集研发、生产、销售安装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年产设计生产能力达4000吨,年产值5000万元,拟投资1500万元。该中心建成后,浙大根据企业的需要将经常组织相关技术专家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工作,企业则提供研发中心场地、设备和相关费用,并组织人员参与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

四是做好浙大和清华研究生的征集工作。申报需求研究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的企业有4个(亚东电器、恒泰房地产、虎霸集团、海维研究所)。目前已经确定浙江大学6名研究生来我市挂职锻炼,其中亚东电器3个,恒泰房地产2个,虎霸集团1个。

五是积极完成衢州和本市科技局有关五年来科技合作成果荟萃的材料撰写和收集工作。完成江山市科技局五年来合作成果总结,收集企业合作成就案例、图片35幅、产学研成果四个。其中中科院理化所和奧仕化学有限公司、中科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三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科技合作材料已上报中科院。

六是积极协助林业部门做好木业科技洽谈会的有关工作,运用工业110和网上技术市场发布木业方面的技术需求,协助做好北京推介会的有关工作,为木业科技洽谈会奠定基础。并开展了参加宁波浙科会的有关工作,组织纪元、科润、和亚东3家企业参加“民用工业企业参与国防科研生产培训班”培训。

4、认真抓好知识产权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了专利状况调研。2022年江山市专利申请量55件,比上年增加9件,增19.57%,万人占有专利申请量0.95件,排在衢州市第二位,全省倒数第七位;授权33项,比上年增加15项,增83.33%,万人占有专利授权量0.57件,排在衢州市第二位,全省倒数第六位。表明我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增幅较大,但绝对值还处在全省落后位置。

二是组织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工作。征订《中国知识产权报》1000份分发有关企事业单位;邀请《今日江山》和电视台记者采访专利工作和专利型企业,配合衢州市知识产权局、衢州日报社采访了我市三友、三江、通达紧固件等企业,进行宣传报道;组织参加衢州市科技系统专利工作会议和专利研讨会

另外,组织三友公司、海维输变电设备研究所有关人员参加全国专利代理人考试和考前培训,做好有关专利咨询和协助申请专利工作,组织修改完善知识产权政策。

5、举办好2022年科技活动周。

根据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以及我省的统一部署,我市2022年科技活动周于5月19日至26日在全市范围内展开。期间,我市组织了科普知识竞赛既科技活动周开幕式、计生科普文艺演出、大型广场科普展览咨询活动、自主创新图片展览、科技报告会等9项全市性的科普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一是经市委宣传部、科技局、科协一起酝酿,确定了9个全市性的活动项目,下发了《关于认真组织开展2022年科技(科普)活动周的通知》,明确了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主题和时间、重点内容、主要活动形式和要求等。二是在5月19日下午,江山市2022年科普活动周启动仪式暨江山市科普知识大赛在江山市南门花坛举行。中共江山市委副**徐朝金致开幕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幸尔宣布活动周开幕。市科技局局长毛长明、市科协**徐焕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毛苇、虎山街道办事处主任王之云等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江山市科普知识竞赛,有忽然美、南门社区等8支代表队参加比赛。经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3轮角逐,市心社区代表队荣获竞赛第一名。开幕式上,威风腰鼓队等还表演了文艺节目。并为各获奖代表队颁了奖。三是在5月20日上午,市科协、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和虎山街道又在南门花坛举办了计生科普文艺演出,共15个文艺节目,观看文艺演出和接受咨询服务的市民达2000多人次。四是在5月21日,举办了大型广场科普展览咨询活动。100多名科技工作者在南门广场摆摊设点,为市民送上了科普大餐,广场科普展览咨询活动,共展出“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健康饮食和保健、科普法等科普图板100多块,发放科技资料2万多份, 4000多市民前来观看和现场咨询,免费义诊400余人。另外,各乡镇、街道社区、各市级学会协会也上下联动,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了内容各异的科普活动。虎山街道、上余镇、淤头镇等同时开展了科普咨询等活动;城南、南门、江东等社区也开展了形式各异的科普活动。医学会、中医学会、农口等学会也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送医下乡、送科技下乡、科技培训等科普活动,真正做到了全面开花。

据统计,活动周期间,我市在各地张贴宣传标语300多条,展出各类展板300多块,分发资料3万多份,形成了较为浓厚的科普活动氛围。衢州日报、中国科协网、大众科技网还报道了我市的科技活动周活动盛况。

6、完成2022年度*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

一是做好本市级考核。经过考核,评出贺村镇、淤头镇、新塘边镇、凤林镇、塘源口乡等5个科技考核优秀乡镇和林业局、开发区管委会、卫生局、广电总台等4个科技考核优秀部门。二是完成了省、衢州市对江山市*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材料准备等有关工作。经考核,我市荣获衢州市*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

7、认真抓好科技创新大会筹备工作。

为开好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组织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社会事业科技、科技政策等四个调研小组,开展了江山市科技创新情况调研,并组织干*到浦江、新昌、乐清、缙云等县考察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认真做好科技政策的起草工作,目前已形成正式文本;组织有关人员对“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进行了认真论证,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在全市开展了科技创新突出贡献者、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评出突出贡献者5名、先进工作者20名;同时,确定了28个典型交流材料,编撰《科技项目申报及服务指南》、《“十五”科技工作成果》等资料,为科技创新大会的顺利召开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组织召开了全市乡镇科技工作会议,各乡镇、街道分管科技工作领导(科委主任 )、科技特派员参加会议,会上,传达贯彻了省、衢州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05年全市乡镇科技工作,布置了06年工作任务。完成了科技专家咨询委年度总结、考核和换届工作,并组织相关专家对江山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2022年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进行了论证修改。12月26日,在市政府办的主持下,举行了*政信息服务网《市长信箱》交接仪式,从2022年1月1日起将《市长信箱》移交给市信访局承办。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认真抓好全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

2、继续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主要是继续抓好省级与国家级创新基金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等的.申报工作,加大争取力度。同时,着手抓好本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确定工作。

3、积极抓好技术合作工作。主要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开展好技术合作活动,组织与推动本市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多方面的技术合作。

4、认真组织做好衢州科工会参会准备工作。要组织干*深入企业基层,动员、引导企业总结技术难题,同时,做好与有关高校院所的联系工作,争取比往年有更大的合作成效。

5、抓好*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有关工作。主要是协同市委组织部进一步完善我市乡镇、部门*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使责任制发挥更好的作用。

6、继续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认真做好有关专利纠纷调处,积极协助企业制定、完善专利、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积极申报专利,加大专利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7、继续做好科技宣传、科普等工作。要加强科技政策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良好氛围。

8、加强内部管理工作,促进**效能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干*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不断增强干*工作的积极性的和主动性,提高**服务效能,为我市科技进步和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4篇 科学技术处工作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已完成的4项工作

2、完成继续抓好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林业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工作,新建安阳、长葛、平桥等3个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围绕林业生态省建设,按重点林业工程类别,突出抓了新县、西峡、桐柏、灵宝、济源、陕县等9个科技支撑示范县(市)建设,对我省2000年以来承担的6个科技支撑项目进行了检查验收,并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了项目验收报告。按照年度工作目标,督促18个省辖市、6个扩权县新建立林业科技示范区、示范基地60多处。

4、开展了 “河南省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的调研工作。4-5月,组织专家深入到林州、济源、新县、西峡等地对黄连木、油桐、文冠果等生物质能源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经座谈讨论和分析,已初步形成了调研报告。

(二)正在开展的8项工作

2、切实抓好林业标准化工作,新审定林业行业标准1 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行业标准2个。

3、认真组织实施好林业科技“3386”计划,重点抓了科研、推广、标准化、科普等工作。组织“948”项目中期评估1项,申请验收国家林业局“948”项目1 项;新争取国家林业局“948”项目3项,总投资150万元。

4、认真抓好林业科技综合管理与改革,切实加强了对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严把项目申报、立项、检查、验收关,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

5、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和平安林业建设年度工作任务。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科技成果评定、资金分配、项目推荐等方面,实行“阳光操作”,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6、积极做好“河南林业信息网”科学技术处相关栏目内容的更新工作,达到每月至少更新2次以上。

7、进一步加强思想作*、工作作*建设,认真组织参加政治学习,制定了《科学技术处2022年*政建设目标责任书》,认真落实*政建设目标责任制,注意抓好*政建设工作落实。

第5篇 2022年市科学技术协会本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州科协的指导下,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认真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学术交流及青少年科技竟赛活动,巩固和扩大科普示范市和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经过全体干*职工和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xx年上半年,科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科普宣传工作成绩突出

科技“三下乡”活动。为了搞好“三下乡”、“四进社区”活动,市科协制作科普宣传展板50余块,科普资料及科普图书xx余份(册),深入乡镇办,利用场天,采取科普展览、科技咨询、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普宣传,送科技下乡。索要科普资料、科普图书,观看科普展板的群众达3000余人,发放科普资料、科普图书近xx份(册)。 “科技三下乡”活动,对群众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科普教育,激发了群众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深受群众欢迎。

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按照《xx年xx市科技活动周实施方案》,科技活动周期间,市科协紧紧围绕“携手建设新型国家”这一科技活动周主题,精心制作科普展板40余块,准备科普宣传资料1000余份(册)。组织科协干*职工,5月21(本文章来源于“文秘114”!)日在街心花园设点宣传,展出科普展板50余块,发放科普宣传资料600余份(册),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对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市科协还充分利用科普光碟, 发到全市xx个乡镇,在农村广范开展科普宣传,对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充分利用科普画廊开展科普宣传,共举办宣传2期,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为在市民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深入街道办、乡镇、村组及农户,开展产业结构调整调查,认为肉兔养殖是个短平快的项目,目前,国际国内市场看好,有发展潜力, 5月19日---20日,组织乡镇(办)和市畜牧局共xx名干*、养殖户到xx县养兔协会、xx市xx区xx欣民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考察学习肉兔养殖。通过实地考察,农户的养殖积极性非常高,现兔舍已基本建设完毕,正在准备进种兔。

二、青少年科普工作成绩喜人

xx年1月,按照省、州科协的安排,市科协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过挑选,选送省科协参赛的科幻画、科技实验作品120(幅)件,xx小学.幼儿园的同学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一.二.三等奖,1名教师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市科协获第二十届xx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奖,受到省科协、教育厅、环保局、体育局、团省委、妇联等单位表彰;3月,转发了xx省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联赛文件到市直各中学, 5月14日,市直八所中学483名中学生参加了xx省中学生生物学联赛,通过初赛有部分同学获选参加省复赛。“六.一”期间,充分利用青少年科普光碟、科普挂图在xx路小学(六小)举办专题科普宣传,近10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活动。这些活动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月,组织全市科技辅导员撰写论文,选送了论文参加全省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为我市青少年开展科技活动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三、学会协会工作上台阶

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则,5月18日,经过半年认真筹备的xx市计算机学会宣告成立,学会现有会员268名,其中,个人会员230名,集体会员38名,计算机学会网站建立工作已基本结束,学会会员可以通过xx市计算机学会网站开展交流,学会的成立对推动xx市计算机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积极筹建市煤炭协会。学会协会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市科协积极开展思想和组织建设,继续巩固和发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每周二、五的干*职工学习制度,认真学习*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6月5日——6月14日,6名干*参加了全市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通过考试,全部合格。提高了干*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依法开展科普活动的能力。心系群众,认真开展献爱心活动,慰问困难群众4户,涌跃为困难群众捐款1200余元。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半年来,市科协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广范开展科普宣传、学术交流和青少年科技活动,积极争取科技项目,组织社会资源参与科普,开展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不

继巩固和扩大全国科普示范市成果,科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上半年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经费不足,制约了科协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农技协的组建工作步履艰难,还须加大工作力度。针对存在的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改进,出色地完成科协工作任务,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6篇 2022年科学技术局科技兴农工作总结范文2022年计划

xx年我市农村科技工作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市农村工作各项奋斗目标和任务,根据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大会的相关部署及要求,以提升郊县自主创新力和推进科技富民进程为目的,以促进城市优势科技资源向农村转移为手段,通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开展城乡科技合作,加速现代农业重点支持领域的前沿推进,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突出城市优势科技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一是举办专场及综合科技成果推介会,促使城乡之间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全市共举办10场农业科技成果推介及工农业项目对接会。涉及农作物新品种、果树、蔬菜新品种、畜牧、饲料添加剂及食品加工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250多项实用科技新成果向郊县全面发布,并有50多个工农业科技项目实现签约。通过郊县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科技项目合作,实现品种引进、共建示范基地、产学研联手科技攻关乃至全面合作的多类多层次合作,将新的农业品种传授给农民,将新技术示范给农民。六合区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万头波杂羊无公害集约化养殖基地。目前已建羊舍5500平方米,引进优质种羊203只,优质肉羊6000只,并通过招商引资注册125万美元成立了江苏大地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二是重点突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帮促。根据高淳“生态立县”思路和桠溪镇 的资源优势,全面启动实施桠溪镇生态建设规划。抓实一批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短平快科技项目,落实了一批如梨树新品种示范、楝树组培扩繁、有机茶基地建设及茶叶深加工等具有明显示范辐射效应的项目。组织大规模的工、农业项目城乡对接会, 25项总投资额近3亿元的工农业城乡对接项目实现对接。协调落实市16家相关部门帮促项目21个,资金885万元,同比增长79%。三是落实 “六大行动计划”。实施推动郊县科技进步的“六大行动计划”,即种业行动计划、科技进村入户行动计划、星火技能培训行动计划、科技创业孵化行动计划、农资农技连锁行动以及科技110等六大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农资农技连锁行动计划”,市农林局、市科技局、市供销社及红太阳集团等部门、企业已联手在高淳、溧水、六合三区县开展试点,本着统一标识、统一配送

、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要求,加强农资质量监管及宣传培训力度,建设县、乡镇及农村三级联动的新型农资连锁网络体系,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红太阳集团已组建南京农技农资红太阳连锁总店、乡镇连锁中心店以及村乡便利店,在高淳县网络服务面积达85%。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南京市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列入到科技部农村信息化促进专项,正在筹建集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应用一体化、覆盖南京市各区县的星火110农技服务声讯库。 “种业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良好,今年已完成主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良种在农业增产增收中心贡献份额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市农作物种子产值达9亿元。通过“科技进村入户行动计划”的实施,今年已培育2100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约4万农户,在全市62个村引进新品种及其相关配套技术40项。

(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

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进一步强化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核心

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南京市承担的 “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示范”、“南方农区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以苏果超市为平台,实施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工程”等3个国家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日前全部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同时奶业集团项目示范区以及苏果超市平台示范区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区”和“国家奶业专项示范区”两个“双第一”。专项集成凝炼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标志性成果,促进了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示范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奶业集团制定了2项地方标准和12项企业标准,建立了“南方农区环保型规模奶牛场高效饲养管理体系建设”、“奶牛热应激机理与综合控制”和“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项目带动了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推选奶牛养殖技术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奶牛饲养量从12.75万头增加到21.42万头,成年奶牛单产由520公斤增加到家4783公斤,人均饲养奶牛数由6-8头提高到20头,增加直接产值11.62亿元,带动5000多农民饲养奶牛,增收2.5亿万。通过“以苏果超市为平台,实施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综合应用示范工程”专项的实施,在我市形成了“基地-超市”、“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和“基地-加工企业-超市”三条安全食品供应链,构建了食品安全的双向全程监控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制定和应用了大米、鸡蛋等八大类示范产品行业或企业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苏果食品安全信息中心;研究明确了叶菜类蔬菜和稻米中农药的累积形成和消解去除规律;建立了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监控预*和保护方案等。建立了优质安全八大类示范产品供应链及开放式保障供应体系。专项的实施形成多项成果、专利和标准,获得省、部级成果奖励6项,开发食品安全双向全程监控和市场管理信息化软件3套,创建绿色、无公害食品品牌21个。雨润集团承担的传统畜禽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完成传统畜禽肉制品、中式低温肉制品新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规程和新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研究、制定并实施了板鸭及其它中式低温肉制品现代化生产的haccp质量保证技术体系。高真空度滚揉机和烘房干燥关键设备已应用于生产;完成了大型食品产业集团erp系统。

(三)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建设稳步推进,实施了一批包括农业科研、展示、交易等内容的重大项目。一批如农业品种与品质安全技术服务平台等农业工程服务设施投入运行,植物展览温室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已框架封顶。农业生物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于去年9月开始运营,吸引了生物有机肥、生物保健品、科技种子、家禽加工、兽药等生物科技型企业等11家单位入驻,注册资本金总额达1162万元。专业园区的规划与布局调整工作在各园区顺利进行。高淳桠溪

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已完成,进入实施阶段。溧水傅家边科技园区植物组培中心于xx年11月竣工,具有种苗脱毒快繁、科普教育、科技培训、参观交流等功能,每年可繁育500万株优质花卉、果树种苗。xx年傅家边科技园实现总收入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200多元。目前正在制定以该园区为核心规模达5万亩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溧水县永阳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园内的普朗克有机田园与省农科院、南农大等单位密切合作,通过土地的有机转化和全程质量监控,目前已建成1000亩的市场化高效有机农业标准示范基地。其中有机水稻亩产达700斤,比普通有机水稻产量增加75%。它也是南京目前唯一集生产和市内自销为一体并获认证的有机蔬菜基地。高淳水产生态科技园大力推广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严把河蟹种苗质量关,今年全县河蟹养殖平均成活率达72.3%,螃蟹产量达775万公斤,产值5.5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来自螃蟹一项的纯收入达680元,比上年增收96元。市水产所承建的海洋水产淡化温室建成并通过验收,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海水苗淡化处理,以及奥尼罗非鱼、淡水鲨鱼、宝石鲈等越冬保护和繁殖育苗工作。

(四)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提升郊县科技创新能力

一年来,郊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了明显进步,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明显提高,郊县企业的科技创新力有了较大的增强,科技人员在郊县找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坚持把加强技术市场、建立科技人员创业孵化中心作为科技优势向郊县辐射的重要措施,同时积极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在郊县安家落户。一是增强郊县技术市场活力,促使城市科技优势通过技术市场向郊县辐射。xx年我市技术市场成交项目11239项,合同成交总额44.6亿元,其中郊县项目4099项,成交总额17.69亿,分别占总量的36%和39.6%,这说明我市郊县技术需求旺盛,城市科技向郊县的辐射大大增强。二是建立科技创业中心平台,积极引导科技人员到郊县创业。我市7个郊县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占全市23家的43%;孵化面积约21.01万平方米,占全市的38%;在全市1736家孵化企业中,有694家入孵企业在郊县,占全市的40%。其中新增企业188家。郊县孵化器在孵企业总收入36亿元。位于栖霞的南京金港科技创业中心入孵企业141家,xx年企业总收入达5亿元。雨花科技创业中心建有4个分部,在孵企业117家,新增就业岗位900多个,创税收1730多万元。江宁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投入运行仅一个月,就有4家企业入驻,注册资金达1100万。三是郊县企业专利申请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xx年郊县专利申请1081件,占全市总量的20.7%。四是郊县高新技术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目郊县工业中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77家,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190.99亿元。

(五)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围绕郊县农业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组织技术力量,积极开展“星火技能培训行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通过“三项更新”工程的大力实施,良种引进扩繁、新技术推广应用已成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做法上采取集中行动与小分队活动相结合、重点服务与定点帮扶相结合、季节指导与随机会诊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户、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和乡镇干*展开大规模的实用技术培训。据统计,全年市、区县及乡镇三级共

组织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3400期,培训人员36.5万人次,促使3万农民至少掌握一门以上技能,送科技光盘(录像带)80多种近2100多套,送农业科技图书及资料10万余份,举办大规模科技下乡15场,中等规模送科技下乡30场,科技人员下乡人数总计达0.68万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共组织引进水稻、蔬菜、瓜果等农业新品种100多种,大面积示范推广25个。示范推广一批新型实用技术20多个。

xx年科技兴农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xx年,全市农村科技工作要以*的xx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全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相关要求,大力提升郊县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城乡科技合作,促进城市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向郊县流动,突出抓好郊县创新环境优化等六大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推进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启动总投资额达4亿元的工程类项目4个以及科技开发类项目6个。继续实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引进示范新品种50个,推广应用新技术20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次。组织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10次,举办城乡科技成果推荐会10场,推进转化农业科技成果30项。组织实施郊县重大科技开发项目20项,市科技三项费用投入支持1000万元以上。全市郊县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200亿元。郊县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达18亿元。郊县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入孵企业100家以上;郊县专利申请量达1230件。

(三)工作措施

整合各级各部门的优势,集中人、财、物资源,重点实施六大工程。

1、创新能力优化工程

加强城乡科技合作,扩大城市的科技辐射功能,构建城乡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继续加强郊县科技创业中心、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郊县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集中力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鼓励郊县企业积极申报各类专利。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快郊县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为郊县发展提供科技动力。加快郊县技术市场建设,做好科研成果在郊县的对接和转化工作,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组织,提高城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化程度。

2、创新主体推进工程

引导郊县企业成为农村技术创新的主体。出台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切实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以企业技术需求为牵引,发挥政府组织和市场引导的作用,组织科技信息发布和技术需求对接等活动,推进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促进郊县企业的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3、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

南京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仍是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工作。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一个既能集中发挥南京科技优势、又能体现南京农业主导产业导向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把科技优势变为农业综合竞争优势,为南京郊县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示范样板。为南京乃至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的管理模式,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4、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城市的智力优势,实行农科教结合,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为动力,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和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全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充分协调各部门力量做好两件实事,即“三项更新工程”和“六大行动计划”。通过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培训,以及多渠道实施种业行动、科技进村入户行动、星火技能培训行动、科技创业孵化行动、农资农技连锁行动以及科技110等六大行动计划,切实提升广大农户素质。

5、实施科技富民工程

以促农民增收的“短平快”科技项目的实施为手段,

以建立各类示范基地为载体,加强科技项目的集成示范。全市推进60项短平快项目的实施。同时,根据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总体部署,xx年科技三项费用向郊县的倾斜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结合六合、高淳、溧水三区县的实际,组织一批科技帮促项目。在科技帮促、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产品深加工、星火专项,以及郊县和高校科研单位合作项目中给予资金、政策倾斜。同时积极帮扶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推动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6、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大力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市科技资源向农村转移。组织各种形式的成果对接活动, 其中组织大型送科技下乡活动10次;举办城乡科技成果推荐会10场,推进转化重点科技成果30

第7篇 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2022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十九大和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和****总**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紧扣“新型工业化”和“旅游+”两条主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及2022年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一是修订相关政策。研究修订《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简称“科技创新10条”),草拟《关于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xx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方案〉的推进方案》,出台《xx市众创空间备案实施细则》。二是强化政策宣讲。开展以“科技强国 创新圆梦”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和以“创新创造改变生活知识产权竞争未来”为主题的“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举办全市科技创新政策培训班,邀请专家解读国家、省最新出台的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引导企业学好用足创新政策。三是开展科技奖励。受理登记2022-2022年度科技成果72项,完成省科技奖、省专利奖、市科技奖的推荐,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专利金奖1项、省专利优秀奖4项;市政府拟授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产学研合作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3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8项)。

(二)积极开展对上争取。推荐省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突出xx特色,围绕新材料、汽车电子、工作总结流水养鱼、制茶新技术、环境保护等领域,凝练省重大科技专项15项,申请省财政经费3790万元。申报研发仪器设备补助、省内高校院所在皖转化科技成果、科技保险补助、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共用补助、动植物新品种等61个项目,共申请省补助经费1196.8万元。

(三)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工作,联合财政、国地税等部门赴各区县、经济开发区宣讲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深入企业“一对一”指导,共有47家企业申报第一批高企,其中32家企业重新认定申报、15家企业新认定申报。1-5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88亿元,同比增长13.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8.8%。

(四)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一是重点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市政府“1+8”总体方案部署,围绕“三库两平台”的建设思路,多次与科大国创软件公司进行对接,并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目前已形成招标方案即将进入公开招标程序。二是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工作。持续推进xx徽梦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蹇锡高院士合作组建院士工作站,热门思想汇报已完成合作协议签订;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摸底调研,初步摸排有意向申报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指导休宁昌辉电器公司积极申报省重点实验室。三是搭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推荐市科技试验推广中心、花之韵等10家企事业单位申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推荐谢裕大、猴坑等2家公司申报国家星创天地。

(五)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一是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充分发挥浙江大学xx技术转移中心的桥梁作用,联系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专家、浙大化工学院、浙大馥莉食品研究院等,与我市相关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军民融合等方面的产学研合作。积极与苏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入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推进双创服务。开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xx赛区赛前培训,全市共有13家成长企业和10家初创企业报名参赛。报省科技厅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并对2022年科技孵化器、4家众创空间运行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三是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全市共派科技特派员439名,服务于茶叶、菊花、蔬菜、苗木花卉、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助推科技精准扶贫。

(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1-5月个人简历,全市共申请专利437件,其中发明专利104件;共授权专利365件,其中发明专利62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17件。组织申报2022年2022年市级发明专利资助13.8万元,发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等品牌奖励20万元。稳步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全市征集7家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需求2600万元,已完成专利权质押贷款3笔,共计13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科技创新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据1-5月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14位(末位),2022年省综合考核“发展”部分“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指标居全省第11位。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我市中小企业居多,规模较小,技术创新能力弱;高校院所等科技资源不足,高层次科研人才相对紧缺。需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步伐,助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第8篇 2022年上半年某市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院采取一系列的抗灾增收措施,核心区小麦验收亩产突破507公斤。猕猴桃专家大院开展减灾技术培训,培训协会成员、种植大户近百人,保障了产业发展和农户切身利益。

(六)重视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科技惠及民生能力

重视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科技服务民生能力得到不断增强。一是积极推进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引进国家级粉煤灰专家王永逵教授,将获国家发明专利“高性能混凝土专用辅料”在我市进行成果产业化,有望为我市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条新路。结合德阳土壤环境污染和修复等相关的环保课题,组织申报了《重金属镉(cd)污染稻田作物治理技术研究》项目。支持医药产业发展,组织市内药业企业积极申报国省科技项目,中江丹参列入了我省三大中药材大品种产业化发展;二是组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推荐德赛尔公司和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皮革技术学院合作申报的《高效环保型无氮脱灰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经过激烈的竞争,成功上报科技部。组织推荐邀请美国博尔德风电公司考察东汽风电项目,基本达成合作协议。以色列西勒雅法医学中心与市人民医院开展“负压创伤治疗技术”等一系列国际医疗科研合作,有望在我市建成全国一流的“创面修复中心”;三是坚持举办好“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和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和“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努力营造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

(七)巩固示范城市成果,努力提高知识产权工作能力和水平

2022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省知识产权战略,不断巩固示范城市成果,制定出台《2022年德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推进计划》,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加强成员单位在工作中的沟通与协作,整体工作继续保持了较好的进展。截止6月,全市专利申请998件,同比增长7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3件,占总数15%,同比增长10.5%;专利授权量343件,其中职务发明授权260件,提前半年超额完成省局下达的826件全年考核任务,是近十年来完成专利申请最快的一年。一是抓好首届优秀专利奖评选奖励工作,制定了《德阳市专利奖励实施细则》,表彰的10项优秀专利累计新增销售额36.6亿元,新增利润10.35亿元,创汇1.17亿美元,节约成本1059万元;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成都海关签定“进出口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推动跨区域专利执法,在川北专利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内,首次受理并移交一起异地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制定了《德阳市知识产权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组织联合执法检查10次,发现重大侵权行为案件1件,查处假冒专利行为9件,办结专利侵权案件2件,成功查处并捣毁了黄许镇一制售假冒专利产品的窝点;三是积极培育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园区,旌阳区工业集中发展区今年被列入“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至此,全市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达到3个;四是出台并实施《德阳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到5月底,受理专利资助申请408件,审查通过368件,计划安排资助资金31.79万元。组织18个项目申报省级专利实施与促进专项资金,今年新实施专利共新增产值32.6亿元,新增利税3.96亿元,创汇3400万美元;五是加强银企对接,积极化解中小企业资金紧缺难题。会同市人行制定《德阳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拓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强与商业银行的沟通,帮助爱通电子线缆制造公司成功获得渤海银行德阳支行1000万元专利权质押贷款;六是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邀请《

2022年上半年某市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2022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全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贯彻“两个加快”方针,扎实推进“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四个一流”的要求,进一步开拓发展思路,明晰发展路径,增添发展举措,以创建创新型城市为主线,全力实施六大科技工程,全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继续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主要工作情况

围绕“一三五八”发展战略,找准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发力点

今年上半年是全市上下总结分析“十一五”经验教训,科学规划和制定完善德阳新的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全市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以“一三五八”发展战略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主题,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不断争创科技和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一是扎实推进“一三五八”发展战略。组织精干力量,我局及时成立了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的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专项规划措施,将任务分解到科室,职责明确到个人,确保全面完成各项计划目标,力求在“做优科教”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全面启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由我局建议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创建创新型城市被确定为全市“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水平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战略;三是立足新形势和新任务,找准科技和平知识产权工作发力点。组织实施了我市“163科技行动计划”,研究制定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战略性新兴产品培育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程、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工程、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六大科技工程为重点,以构建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科技投融资体系三大体系为载体的工作新举措,力求在做强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促进我市跨越式发展;四是加大了科技工作的调研力度。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积极配合市级有关部门开展调研,撰写并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创新型城市调查报告”、“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建议”、“关于设立德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的请示”等调研报告和工作建议,经市领导决策。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德阳市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新设立的500万元“德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补助资金”纳入了市级财政预算,我市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迄今为止,全市共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4项,国家技术创新基金项目4项,落实国、省项目21项,到位国、省项目经费895万元。组织专家评审,计划安排本级科技计划项目78项,经费785万元。

第9篇 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工会工作总结范文

xxxx年, 院工会在局工会和院*委的积极领导下,在院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认真学习落实了*的十八大、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重要精神内容。并严格按照总工会的年度工作安排,结合公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实际,积极组织职工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与此同时,院工会还坚持贯彻“*的群众路线”于实际工作之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充分发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引导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活跃职工文体活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促进我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现将工会在xxxx年度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

一、强化制度培训,提升工会领导效力

在强化工会制度与培训,提升工会的领导效力与服务能力方面,院工会着重找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工会紧抓*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学习热潮,在年初积极组织工会内7名优秀干*人员参加培训班学习活动,活动将其分为2个小组,要求其认真学习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全总十六大精神,并分别展开学习讨论与调研,让其全面准确地把握*的十八大精神实质,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带领职员共同解放思想、推动工作。与此同时工会还院内各厅的展板加强了对工会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的宣传工作,并将其列为全局工作会议的重点内容,以此推进了对院内职工的培训工作,使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自xxxx年度工作开展以来,工会紧跟局工会与院*委的领导与部署,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在xxxx年8月4日,工会主动安排二名工会干*到x级交通运输厅参加由该厅工会组织的为期二天的培训班学习活动,以此深化了本工会干*对于十八大精神,工会法、合同法等内容的学习与掌握程度。此外,在今年xx月xx日工会安排院工会干*职员李中参加了厅工会举办的为期一天的工会审计工作培训。通过此类培训学习方式,实际提升了本工会干*人员的政治素质水平与专业技术能力。

三是在今年,工会改进了以往的干*人员培训方法,采取了以会代训的培训方式,对工会内小组长级别以上的干*进行了业务培训,并对新任工会干*展开了工会基本法规培训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会业务繁忙,培训时间不足以及拖延培训等状况,从而增强了本工会整体干*领导下的业务技术实力。

四是在工会在今年建立健全了工会管理制度与各项管理条例,并以工会的经济制度为抓手,严格控制经费的收支,完整的制定了工会财务制度并加以执行,坚决在工作中厉行节约原则,同时还对工会经费的发交、上解等均设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使得有限的经费在工会活动中得以超值的运用。

二、鼓励职工献计献策,全面推进民主管理

为了使工会的集体智慧和职工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的充分发挥。工会在今年的工作中,紧抓x月27日-28日公科院在我院召开的第九届四次职代会议契机,围绕公科院中心工作开展了合理化建议会议。在会议中,工会积极调动全院职工对本院工作的建设积极性,鼓励其对本院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此次会议中,工会一是坚持了民主建设,要求全工会各级职员代表参加此次会议,并在会议中踊跃发言,与上级领导阶层共同对本院工作进行监督与改善。二是坚持了院务公开制,对于此次会议的各项内容与决策,工会都实行了公开式执行。在此次会议中共收集了职工代表建议和意见有23条,整理提案xx条,在整理的同时本工会还根据公科院工作实际对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与意见进行了研究,并均给予其满意的答案。

三、关爱基础群众,做好送温暖活动

1、在今年生产安全重点建设期间,工会严格按照年初工作计划,于年度中旬积极调动工会部分干*人员紧密结合***总**在*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继续开展*的群众路线”的主旨内容开展下基层调研活动,工会在此次调研中首先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理念宣传活动,并对公科院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仔细而又严密的检查。其次,工会要求部分干*人员在x月至x月期间,坚持定期下访一线基层,对一线职工进行慰问与走访。在此工作期间我工会干*共到医院看望了8位生病住院的职工,并为其送去慰问金3600元,以帮助职工改善生活现状。此外,工会干*人员还对一线职工开展了心对心,面对面的交谈活动,切实听取一线职工的呼声和要求,并将其意见进行了整理,总结出4条较为有用的建议,均给以职工满意的答复。

2、工会根据局工会印发的《云南交通职工帮扶(互助)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切实体会交通职工的难处,实际维护交通各部门职工的利益。在今年,工会共组织公科院112名职工参加了此次的帮扶活动,并共向交通工会上交帮扶资金11200元。与此同时,本工会还积极组织职工参加了xxxx年省第十届医疗互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共组织189名职工参加活动,并共上交医疗互助经费2.434万元。

3、在xxxx年8月3日,工会得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震,造成灾区大量人员伤亡,房屋严重损毁后。向公科院的广大职工发出了捐助倡议,号召全院职工中共有268人参与捐款活动,并积极向灾区人民捐款41900元;同时工会还向本院家庭受难职工陈家碧捐助资金1万元,以帮助灾区灾民重建家园。

4、为提升公科院妇女职工的专业知识基础与实践工作水平,工会在今年3月8日结合中国妇女节日,为全公科院女职工组织开展了庆祝“三八节”活动,在活动期间工会组织院内女职工对十八大会议重点精神内容进行了的学习与培训,并在此后,工会还开展了其他项目活动,注重劳逸结合,以加强培训功效。

四、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

1、在今年,本工会根据局工会要求,紧密结合*****在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中国梦”精神为契机,在全公科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国梦,公路美”主题职工书法、摄影、绘画、十字绣作品大赛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公科院的xxx名职员均踊跃参加到活动中来,活动共收集参展作品26幅,并由专业人员对这26幅作品进行了考核与审评,根据院评委审定选送21幅优势作品,送公路局工会参加全区的比赛。其中:养护所送交的作品,滑模施工获得了摄影比赛三等奖,岩土所送交的作品,壮美山河获得了十字绣比赛三等奖。通过此次活动,让职工切身感受了“中国梦”,了解了“中国梦”的理念含义,并将中国梦贯彻于自己的心中,贯穿于公科院工作实践当中。此次活动使得“中国梦”在全公科院范围内广泛兴起,尤其是对职工的精神面貌建设有着很大的功效。在今年8月20日我院女职工张兰同志代表交通厅参加省总工会举办的全省职工“中国梦 劳动美 我与改革创新”主题演讲比赛活动,获得了优秀奖,这亦是公科院“中国梦”建设的又一提升。

2、在今年,工会充分利用元月24日春节期间,积极利用公科院现有资源在全院职工中组织开展了迎新春系列活动,以丰富公科院职工的工作生活,调动和激励职工的工作热情与工作积极性。活动主要在上下午分别展开。在活动当天上午开展了拨河、旅园、猜迷语等五项活动以激励员工的活动参与积极性,在下午工会又组织员工开展了乒乓球比赛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体能活动锻炼。与此之后,工会还在全院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此活动于xxxx年5月份开展,活动开展期间正值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更是成为了此次活动的主要契机,将生产安全理念深入建设到了职工的心中。与此同时,为能够在未来进一步丰富职工的文体活动,积极激励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兴趣,工会还于今年8月份成立了院体育协会,协会下设羽毛球协会、乒乓球、足球协会这三个分会,以方便加强职工的体能锻炼,增强员工的智能结合。

第10篇 市科学技术协会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全面奔小康,建设新##”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协工作,以“三服务一加强”为指导,认真学习*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总**在“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深化“助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激励科技创新”的工作理念,团结带领全市科技工作者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积极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积极推动全市人才战略的实施,努力营造“科技工作者之家”,为我市“又好又快奔小康,建设和谐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推进《纲要》实施,提升公众素质,为加快##振兴提供内在动力

第11篇 市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工作部署,围绕试验区建设和灾后重建,牵头做好西部科技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高科技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11月,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15858件、9550件,同比增长19.7%和49.1%,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3、第2位;预计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889亿元,增加值达520亿元,同比增长25.25%;我市成为全国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城市,成功加入 “世界科技城市协会(wta)”,获批建设中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

(一)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西部科技中心建设进展顺利

1.重点工作加快实施。围绕建设西部科技中心,制定和实施《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推进方案(xx—xx)》等七项重点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加强对接国家、省科技计划和扩大内需项目,获科技部科技立项114项、省科技立项159项,经费支持1.05亿元;实施285项市级科技项目,开发了65个重点新产品,建成了微波集成等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信息安全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成20个平台服务工作站,1108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备、2400余万篇科技文献和120余个数据库入网对企业免费开放使用;网上技术市场建成运行,四川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举办了生物医药成果对接会;新增1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地奥等4家企业分别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市创投机构、科技型企业获省创业投资补助金856万元。网安等5家企业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30万元,科技创新保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已补贴企业科技保险58万元,获保额15.5亿元。

2.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顺利推进。筛选确定了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等30个重点科技创新项目,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各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强化规划引导,突出企业主体,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不断深化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着眼建成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编制了《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方案》,明确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及区域定位,确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培育企业。

2.重点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筛选确定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及系统产业化、超微型基站等47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时跟踪和督促检查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问题,各项目按计划加快推进。

3.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编制实施《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工作推进方案》,加强了川产道地药材研究与开发等8个重点项目建设,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加快建设,总投资达7.39亿元的康弘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式启动。

4.企业科技服务工作效果显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工作深入开展,494家企业已被省上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公示;会同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财政局认定52个市自主创新产品,推动政府采购支持自主创新。

(三)深化科技富民推进行动,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增强

1.农业科技重大专项深入推进。以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开发为重点,共引选育、试验、示范新品种116个,开发配套技术46项,引导建立了区域农业特色产业科技示范基地65个;扶持57家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开发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10项、新产品25个。

2.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在12个区(市)县实施“万亩粮食规模化生产综合科技示范工程”,建立12个粮食标准化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实施“龙泉山脉优质特色伏季水果科技示范带建设”项目,在龙泉等4个区县建立新品种展示园、优质高产核心和示范区。

3.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依托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与农业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合作。深化星火技术培训,共培训农村实用技术5万余人次。全市已建立专家大院33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科技特派员团队19个,拥有科技特派员624人,建立并完善农业技术协会171个,科技专业合作组织223个,信息化基地123个。

4.民生科技工作深入实施。城乡社区常见多发慢性病防治、建筑节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等民生科技专项深入实施,改善民生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取得初步成效,金牛区被认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

(四)开展科技赈灾,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成效显著

1.科技赈灾及时有序有力。紧急推荐启用世界先进的 “sahana灾难信息管理系统”,组织人员和挖掘机赴

灾区救灾,第一时间编印抗震救灾系列科普手册10余万册送往灾区;组织高新技术企业捐赠高效灭菌除臭剂、led照明灯等大批高科技产品支援抗震救灾,协调科技部及国内35个城市科技部门科技赈灾物资发送灾区;组织专家开展灾后建筑损毁及地质鉴定,撰写《汶川大地震未对主城区造成损害的初步分析》等,及时为全市抗震救灾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2.科技支持灾后重建及时启动。积极争取到国家、省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科技资金1880万元;按市政府要求及时调整重大科技专项预算,从市应用技术研发资金中调整1110万元用于全市抗震救灾专项资金。制定实施《市地震灾后应急恢复与重建农村科技行动方案(xx—xx年)》,设立500万元抗震救灾科技专项计划,编制“灾后应急恢复与重建科技行动方案”,组织实施7个灾区恢复与重建科技示范项目,在都江堰高原村、彭州新黄村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试点。组织引进日美防震减灾体系和灾后重建经验,推动建立灾后文物保护国际合作机制;编印“农村低成本抗震住宅建筑设计图集与技术指南”,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赴灾区开展专项技术指导。对口联系重灾乡镇工作扎实推进,组织编制了《邛崃市临济镇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对口援助灾区帮扶工作。

(五)加强环境建设,科技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郁

1.科技政策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化。制定出台了西部科技中心建设一系列配套文件及《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市科技进步条例》修订工作加快推进;出台了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规程》、《预算评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立项、验收及绩效评估等进一步规范。

2.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创建持续深化。制定“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完善,“雷雨”、“天网”知识产权专项执法深入开展,为第九届西博会等大型会展提供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监管和咨询服务;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国家知识产权局政府网站子站及高新、青羊、新都等平台子站开通运行;在康弘等12家大企业(集团)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运用推广计划,组织6个专家工作组为39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

3.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成功加入 “世界科技城市协会(wta)”,组团参加第八次世界生物材料大会、东盟“10+3”生物科技论坛等国际高层论坛,成功举办了xx中医药国际科技博览会及xx’apec中药材gap国际科技合作论坛等,中以孵化器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4.创新创业氛围日趋浓厚。实施《打造科技传媒精品实施方案》,加强科技政策宣传活动,开展西部科技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系列宣传活动,加强了城乡科普宣传,市民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

第12篇 xxxx年10月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范文

一、“三下乡”服务活动情况简介

实践时间xx年8月10日—xx年8月20日

实践地点:湖北省罗田县天堂寨吊桥河村,圣仁堂村

实践目的:响应*中央关于开展“三下乡”工作的号召,送农业知识“下乡”,服务,深入了解现状“三农”,做好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

指导老师:荣秀兰老师、于久霞老师、张拥军老师、 盛锋老师

服务代表队队员:彭秋良、张应、张登科、郭逸蓉、崔大伟、吕超、徐理、杨杉、刘辉、张洪波

服务1.

《学技术总结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范文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